DB43 T 2057-2021 矿山边坡生态恢复技术规程.pdf
《DB43 T 2057-2021 矿山边坡生态恢复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3 T 2057-2021 矿山边坡生态恢复技术规程.pdf(2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矿山边坡生态恢复技术标准 Ecological restoration technical standard of mine slope 发 布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04 发布- 02 2021-06 实施- 02 43 DB43/T20572021 湖南省地方标准 ICS CCS 73.020 D 01 DB43/T 2057 2021 I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矿山边坡分类 3 5 基本规定 3 6 资料收集与调查 4 7 边坡坡面防护 5 8 生态恢复技术 5 9 维护管养 6 10 工程验收 8 11 档案管理 9 附录
2、A(资料性) 主要优选植物物种 10 附录 B(资料性) 矿山边坡人工修复技术适用条件表 16 DB43/T 2057 2021 II DB43/T 2057 2021 I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湖南省自然资源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湖南省核工业地质局三三大队、湖南中核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江苏绿岩生态技 术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天泉生态草业工程有限公司、芷兰生态环境建设有限公司、北京华夏绿洲生态环 境工程有限
3、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于辉胜、罗忠行、刘斌、魏元泵、何安良、张永海、张东东、谢武平、文珺、 祝蓓、吕平波、黄得万、任久杰、王慧敏、陈思羽、陶劲军、杨晓花、侯识荣、朱文景、张波、沈奕锋、 梁伟、陈善湘、王志强 、申新山。 DB43/T 2057 2021 IV DB43/T 2057 2021 1 矿山边坡生态恢复技术标准 1 范围 文件规定了矿山边坡生态恢复的边坡分类、基本规定、资料收集与调查、边坡坡面防护、生态恢复 技术、维护管养、工程验收及档案管理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湖南省矿山边坡植被生态恢复工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 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
4、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 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02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 50330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 51018 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规范 GB 6000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GB 7908 林木种子质量分级 GB/T 1040.1 塑料 拉伸性能的测定 第 1 部分 总则 GB/T 11822 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 GB/T 15163 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 GB/T 15776 造林技术规程 GB/T 16422.1 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 第 1 部分 总则 G
5、B/T 16453.4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小型蓄排引水工程 GB/T 33891 绿化用有机基 质 GB/T 38509 滑坡防治设计规范 GB/T 50085 喷灌工程技术规范 GB/T 50363 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 LY 1000 容器育苗技术 CJJ/T 292 边坡喷播绿化工程技术标准 CJJ/T 82 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LY/T 2356 矿山废弃地植被恢复技术规程 NB/T 35082 水电工程陡边坡植被混凝土生态修复技术规范 DB43/T 1358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DB21/T 2753 植生毯与植生袋应用技术规程 SZDB/Z 31 边坡生态防
6、护技术指南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DB43/T 2057 2021 2 3.1 矿山边坡 Mine slope 主要指矿山采矿场已形成的边坡或是矿山开采活动需要开挖、切割、回填(包括因自然因素导致形 成的滑坡、崩塌等)而形成与基准面具有一定坡度的土体、岩体或岩土混合体边坡。 3.2 植被生态恢复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vegetation 在裸露边坡坡面上,通过技术措施,在重建或改善植物生境的基础上,重新建植植被或通过促进植 物正向演替,使边坡坡面实现植被覆盖状态的过程。 3.3 人工修复 Manual repair 采用人工措施为主,在裸
7、露的边坡坡面上修复植被的技术。 3.4 植被诱导 Vegetation induction 采用人工辅助措施为植物传入、生长、繁衍创造生境条件,促进裸露边坡坡面植被恢复的技术。 3.5 植物群落 Plant community 在环境相对均一的地段内,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各种植物种类的组合。它的外貌特点常成为自然综合 体的表征。植物群落能起到固定能量、维持其内部生物的生命活动、推动自然综合体形成较为复杂的结 构的作用。每一相对稳定的植物群落都有一定的种类组成和结构。分为 乔灌草型植物群落、灌草型植物 群落、草本型植物群落、藤灌型植物群落。 3.5.1 乔灌草型植物群落 Arbor-shrub-gr
8、ass community 采用播种工程或栽植工程构建乔灌草相结合的初始植物群落,然后依靠维护管理技术的人工帮助及 自然演替,最终形成由小乔木、灌木和草本组成的稳定植物群落。 3.5.2 灌草型植物群落 Shrub-grass community 采用播种工程或栽植工程构建恢复由多种适生灌木和草本组成的初始植物群落,然后依靠适应性管 理工程的人工帮助及自然演替,最终形成由优势种灌木和 草本组成的稳定植物群落。 3.5.3 草本型植物群落 Herbaceous plant community 采用播种或铺设草皮、草毯工程构建的以多种乡土草本植物为主要物种的初始植物群落,然后依靠 维护管理技术的人
9、工帮助及自然演替来维持群落的稳定性。 3.5.4 藤灌型植物群落 Vine-shrub community 采用人工种植方法,构建以藤本为主,适量栽植适应性强的灌木作为初始植物群落,然后依靠适应 性管理工程的人工帮助及自然演替来维持群落的稳定性。 3.6 生态垫 Ecological Mat 使 用内附种子层的土工材料袋,并在袋内充填供植物生长的土壤材料,使其能在边坡坡面或坡脚处 采用适宜的方式堆码或铺设,起到拦挡防护、防止土壤侵蚀,同时恢复植被的生态防护技术。 3.7 基材 Base material DB43/T 2057 2021 3 用于改善植物生长,选用种植土、有机质、有机肥、纤维、
10、微生物、改良剂等配置而成的颗粒状混 合物。 3.8 类壤土基材喷播 Loam-like substrate spraying 通过仿生技术模拟出原坡面中适合植物生长的高性能类似土壤基材结构,在一定时期内形成具有生 物多样化和可持续演替功能的植物群落 ,恢复自然生态系统,具有重塑岩面土层结构、恢复乔灌木植物 群落比例、抗冲刷,兼具生物防护作用等特点的技术方法。 4 矿山边坡分类 4.1 边坡坡面分类 根据坡度和坡质,矿山边坡坡面分类见表 1。 表 1 矿山边坡坡面分类 坡质 坡度 30 30 45 45 60 60 73 73 土质 缓坡 斜坡 岩土混合质 缓坡 斜坡 较陡坡 陡坡 特陡坡 岩质
11、 缓坡 斜坡 较陡坡 陡坡 特陡坡 4.2 边坡恢复区域分类 矿山边坡植被生态恢复区域主要分为以下六种类型: a) 矿采 区上部挖损的山体边坡; b) 采矿切割开采形成的高陡岩质边坡; c) 矿采场场内迹地边坡; d) 排土场或尾矿砂倾卸压占自然山体形成的边坡; e) 采矿场修建交通道路形成的路堤、路堑边坡; f) 已建的硬质防护边坡。 5 基本规定 5.1 设计前提 矿山边坡植被生态恢复工程设计、施工之前,应按 GB 50021、 GB 50330 和 GB/T 38509 进行边坡 稳定性评价,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未达到稳定状态的边坡应先进行治理; b) 边坡治理工程应为植被恢复设计
12、、施工及植物生长创造有利条件。 5.2 设计原则 a) 经济合理,效益综合; b) 因地制宜,适地适树(草); c) 生态优先,兼顾景观; DB43/T 2057 2021 4 d) 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 5.3 目标植物群落 应遵循植物群落的自然演替规律,以培育乔灌藤草型群落为目标,目标植物群落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植物生理学、生态学特性适应于矿山边坡所在地的自然环境; b) 植物群落所具有的功能与自然融合度高; c) 景观与自然协调。 5.4 植物物种选择 应选择具有良好水土保持功能的乡土物种为主,适当选用经长期驯化的外来物种(慎用),并应符 合下列要求: a) 应 根据当地的气
13、候特点,选择处于同一气候带的植物品种; b) 所选植物应具有根系适中、抗逆性好、萌芽萌蘖力强、适宜自然生长的特点; c) 应优先选择根系适宜的木本植物,且以灌木为主,乔灌藤草结合; d) 应以常 绿植物为主,配置一定量落叶量较大或固氮能力较好的植物品种,便于形成 功能稳定的植 被生态系统。 5.5 主要优选植物物种 主要优选植物物种应符合附录 A 的规定。 5.6 绿化用有机基质 绿化用有机基质应符合 GB/T 33891 中的规定。 6 资料收集与调查 工程设计前应对项目设计基础资料进行收集与调查, 其内容不仅限于矿山自然概况、矿山地质环境、 矿山开采历史及生产现状、植被、土壤、场地污染物、
14、可利用的水源情况等。 6.1 矿山自然概况资料收集和调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a) 主要内容应包含自然地理、地形地貌、气候、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土地利用现状等; b) 以收集资料分析为主,野外调查为辅。 6.2 矿山地质环境资料收集和调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a) 主要内容应包括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与地灾隐患、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生态保护、 土地利用现状、矿山及周边人类工程活动情况等; b) 应在分析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现场调 查验证外,应在必要时布置适当山地工程和取样测试。 6.3 矿山开采历史及生产现状资料收集和调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a) 主要内容应包括矿山开采历史、开采规模、开采方式、是否闭坑
15、等; b) 以收集资料分析为主,现场调查为辅。 6.4 植被调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a) 调查矿山边坡及采矿场周边植物群落类型、乡土植物种类和常见植物种类等; b) 调查方法应以现场调查为主,必要时辅以样方调查。 6.5 土壤调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a) 调查坡面及周边土壤,结合实验室分析,核查土壤类型、质地、结构、有机质、理化性质和 DB43/T 2057 2021 5 pH 值 等指标,且应优先调查采矿场占压及扰动区的耕植土; b) 调查方法宜以现场调查为主,辅以资料分析。 6.6 场地污染物超过相关国家标准限值,应进行专项设计。 7 边坡坡面防护 7.1 截排水系统应根据矿区降雨量、汇水面积
16、、地形条件、地表径流量等确定截排水系统的布置形式、 断面尺寸、材质类型等,应进行水力计算。 7.2 截排水系统不得破坏原有 水文地质单元的截排水系统,不得影响边坡的稳定性和原有植物的生长。 7.3 边坡坡面的截排水设计应符合 GB 51018 和 GB/T 16453.4 中的有关规定。 7.4 边坡表层固土措施实施前,应视坡面情况先进行边坡表层清理,清理工作应考虑地层岩性、节理 裂隙发育情况、地质构造、不良地质、岩土物理性质等因素,确定清理区域、形式、方式、松散堆积体 处理等,且不得影响原有边坡的稳定。 7.5 边坡表层固土措施,固土材料一般分为塑料网、金属网、土工材料等,施工工艺一般有铺设
17、和固 定,施工技术要求按照 CJJ/T 292 和 NB/T 35082 的有关规定执行。 8 生态恢复技术 8.1 生态恢复技术模式与措施 矿山边坡植被生态恢复技术模式与措施见表 2。 表 2 矿山边坡植被生态恢 复技术模式与措施 技术模式 技术分类 主要技术 自然恢复法 植物诱导法 封禁恢复、封育恢复 人工修复法 播种法 人工撒播 人工直播灌草 生态垫 植生带、植生毯、植生袋 常规喷播 液压喷播、三维网喷播 基材喷播 客土喷播、强力护坡草毯、类壤土基材喷播 植苗法 绿化栽植 直铺草皮、直铺草毯、台阶栽植、飘台(燕窝巢)式植生 藤本植物攀附 藤本植物栽植 8.2 适用条件 矿山边坡人工修复技
18、术适用条件可按附录 B 的规定执行。 8.3 人工修复法 8.3.1 播种法 8.3.1.1 人工 撒播 采用人工以适宜的间距开沟,把植被种子撒在细整土坡面上,适用于在土壤较肥沃、质地疏松的缓 坡。种子质量应符合 GB 7908 中的规定。 8.3.1.2 生态垫 DB43/T 2057 2021 6 在废弃土石堆或硬质格构梁等恢复区域,采用生态环保土工织物材料包裹棕椰、种子等夹层生产定 制而成的袋体材料,通过在袋内充填种植土,在边坡坡面或坡脚采用堆码、铺设的方式,起到拦挡防护、 防止土壤侵蚀,同时恢复植被的方法。根据所采用的土工材质的不同,一般可分为植生带、植生毯及植 生袋等。植生带、植生袋
19、、植生毯材料应符合 GB/T 16422.1 和 GB/T 1040.1 中的要求,植生带工程 设计、施工应按照 LY/T 2356 中的相关规定执行,植生袋和植生毯工程设计、施工应按照 DB21/T 2753 中的相关规定执行。 8.3.1.3 机械喷播 8.3.1.3.1 常规喷播 用液压喷播机械将水、种子、肥料、纤维、土壤改良剂等材料按一定的配比混合搅拌均匀,吹附到 坡面上建植植被的技术。根据所采用的喷播材料的不同,施工方法主要有液压喷播、三维网喷播等。工 程设计、施工应按照 LY/T 2356 和 SZDB/T 31 中的相关规定执行。 8.3.1.3.2 基材 喷播 用客土喷播机械将
20、配制好的基材、种子混合均匀,喷射到坡面上建植植被的技术。根据材料选用、 喷播基材性状的不同,施工方法主要有客土喷播、强力护坡草毯、类壤土基材喷播等。工程设计、施工 应按照 CJJ/T 292 和 LY/T 2356 中的相关规定执行。 8.3.2 植苗法 8.3.2.1 绿化栽植 采用人工直接栽植、人工修筑构筑物栽植林木(草)的方法。施工方法一般可分为直铺草皮、直铺 草毯、台阶栽植、飘台(燕窝巢)式植生等。苗木质量应按照 GB 6000 规定的级苗木执行,工程设 计、施工应按照 GB/T 15776 和 CJJ/T 82 中的相关规定执行。 8.3.2.2 藤本植物攀附 坡度大于 73的坡面采
21、用此法优势很明显。利用吸附类及缠绕类藤本植物,通过其自身植物组织 具有的吸盘或气生根能攀附坡面生长,或是沿坡面设置牵引结构设施牵引藤蔓生长,修复坡面植被生态 系统的方法。藤本植物的品种选择,应依据植物生态习性、攀附方式及适宜的坡面高度综合取定,并充 分考虑速生品种与慢生品种相结合、常绿品种与落叶品种相结合,还可与开花结果品种搭配使用。藤本 植物栽植的苗木质量要求应选用移栽 3 年生以上、含有 3 个侧枝以上且须 根系发达的控根容器苗,且 应符合 GB 6000 规定的级苗木和 LY 1000 中的相关规定。 8.4 自然恢复法 采用封禁恢复或封育恢复等技术措施,对矿山边坡岩土地质条件较好的斜坡
22、,施行人工干预恢复植 被的方法。封禁恢复和封育恢复工程设计、施工应按照 GB/T 15163 中的相关规定执行。 9 维护管养 9.1 管养期限 9.1.1 木本植物群落类型(乔灌草和灌草型)施工后的管理期限应定为 2 年。 9.1.2 草本植物群落类型(草本和藤灌型)施工后的管理期限应定为 1 年。 DB43/T 2057 2021 7 9.2 管养方法 9.2.1 应有 3 个月的苗木栽植施工期养护,应采取的养护措施主要有:灌溉浇水、施肥、防治病虫害、 树桩绑扎、加土扶正等。 9.2.2 应有 12 个月的苗木成活期养护,即苗木栽植施工期养护期满后 1 年以内的苗木养护;对于植 物生长环境
23、恶劣的岩质边坡,种植的植物宜采取 1 2 年的日常养护,才能保证其恢复自然生长。 9.2.3 效果评价应在施工完工 3 个月后进行,采用 1m 1m 或 0.5m 0.5m 的样方实测,换算为 1m2 面积上的植物成活株数。 9.2.4 以恢复木本植物群落为目标的边坡,应根据木本 植物与草本植物竞争关系来评价恢复效果,评 价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 a) 优:草本植被覆盖率 30 50,木本植物为 5 株 /m2以上; b) 良:草本植被覆盖率 50 70,木本植物为 3 5 株 /m2 ; c) 中:草本植物覆盖率 70 80,木本植物为 1 2 株 /m2 ; d) 差:植被基材流失,难以看到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43 2057-2021 矿山边坡生态恢复技术规程 2057 2021 矿山 生态 恢复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