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江苏常州西藏民族中学初一上期期中质量调研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江苏常州西藏民族中学初一上期期中质量调研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江苏常州西藏民族中学初一上期期中质量调研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江苏常州西藏民族中学初一上期期中质量调研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划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 A蹂 躏 (ln) 蜕 变 (tu) 凝 视 (nng) 枯 涸 (h) B繁 弦 急管 (xin) 卖 弄 (lng) 玷 污 (din) 头晕目 眩 (xun) C玲珑 剔 透 (t) 澄 清 (chng) 擎天 撼 地 (hn) 雏 形 (ch) D 扒 窃 (p) 猝然长 逝 (c) 忍俊不 禁 (jn) 栖 息 (x)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蜕 ”应读作 “tu”; B、 “弄 ”应读作 “nng”; C、全都正确; D、“栖 ”
2、应读作 “q”。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的认读能力,主要是字音。 点评: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分类整理,比如同音字、多音字、形近字积累,阶段总结等。同时要加强对常用汉字的认读练习和理解运用。 选出与其他句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 2分) ( ) A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B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 C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D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答案: B 试题分析: B项使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其它都三项都是比喻修辞。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修辞手法的辨析理解能力。 点评:语文中主要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
3、排比、对偶、反复等,每种修辞手法又各有其特点和作用,例如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喻体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它的作用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和恰当运用各种修辞手法。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 ) A每一个有志气的青年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B我多么想重回故乡寻觅童年的足迹啊 C在遇到困难时,他听见了老师柔和的声音和关爱的眼神。 D我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答案: B 试题分析: A、语序不当,将 “将来 ”放在 “自己 ”后边; C、语义矛盾,删去 “和关爱的眼神 ”或
4、将 “和关爱的眼神 ”改为 “看见了老师关爱的眼神 ”; D、语义不明,删去 “国家 ”;或语序不当,将 “人口 ”放在 “世界上 ”后面。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修改能力,考查的病句类型有语义矛盾、语序不当、语意不明等。 点评:做 病句修改类题目时,首先要判断句子的正误,如果是病句,则先要判断它的病句类型,然后对症下药,进行修改。要尽量少改动,保留句子愿意,对修改后的句子进行复查核对,看是否通顺,有无新的语病产生。 下列说法有错的一项是( 2分) ( ) A老舍写的济南的冬天和宗璞的紫藤萝瀑布都是描写景物为主的文章,都表达了作者对所写景物的赞美之情。 B落难的王子这则寓言告诉人们:厄运能
5、使人由脆弱变得坚强。 C第一次真好是说所有第一次都是好的,尝试第一次会让我们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D行道树一文歌颂了奉献精神。奉献意味着牺牲,给人带去快乐。 答案: C 试题分析: C、第一次真好是说有回味价值的 “第一次 ”,有深刻印象的 “第一次 ”。 “第一次的感觉 ”是生命中难得的宝贵经验,它不仅带给我们新鲜、刺激,更带给我们生活的新领域和人生的新阅历。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思想内涵的理解。 点评:平时学习的过程中,要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题材相近的文章可以进行归类比较。 请选出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2分) ( ) A 项 为之强(颈,脖颈)群鹤 舞 于空中 (飞舞 ) B 怡
6、然 自得(安适、愉快的样 子)又留蚊于 素帐 中(未染色的帐子) C必细察 其 纹理(其它) 或 千或百(或许) D果然 鹤 也 (白鹤 )方 出神 (正 ) 答案: C 试题分析: “必细察其纹理 ”中的 “其 ”指的是 “藐小之物 ”; “或千或百 ”中的 “或 ”是“有时 ”的意思。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辨析。 点评: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解答本题时,要求学生要掌握丰富的文言知识,一个词,含义是什么,用法是什么,要结合具体的语句来分析理解。 下面句子中划线的成语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2分)( ) A一天,在树下拾得一只病 蝉,透明的翅 收敛
7、了。(收拢,合拢。) B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整个城市都是 繁弦急管 。(各种各样欢快的音乐声。) C济南的冬天是 响晴 的。(响亮,敞亮) D “吹面不寒 杨柳风 ”(这里指春风。) 答案: C 试题分析: “响晴 ”的意思是 “非常晴朗凉爽,或晴朗无云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 点评:解答理解词语含义类题目时,要结合所给的词语含义和具体的语言环境来作答。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特别是容易混淆的词语,不能仅凭字面意思来理解词语含义。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 ) A啜泣执著呵责喧腾 B酝酿梦寐魁悟伶仃 C挑逗撩亮寒喧静默 D藐小懊脑澄清奢望 答案
8、: A 试题分析: B、 “魁悟 ”正确的写法是 “魁梧 ”; C、 “撩亮 ”正确的写法是 “嘹亮 ”,“寒喧 ”的正确写法是 “寒暄 ”; D、 “懊脑 ”的正确写法是 “懊恼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的书写能力,主要是字形。 点评: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分类整理,比如同音字、多音字、形近字积累,阶段总结等。同时要加强对常用汉字的书写练习。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共 12分) 每当看到现在孩子背着那印满各式各样卡通画的精致书包上学时,我就会想起属于我的第一个书包。 那是个花格子书包 ,妈妈做的。 7岁那年,我终于拥有了上学的资格。可是我没有书包。 那时,我
9、们乡下孩子最常背的就是用花布拼成的花格子书包。每当同学们谈论谁的书包哪块花布多么多么好看时,我都会躲得远远的。心里却一遍遍地喊着:我也要有一个花格子书包! 我终于向母亲开了口。 家里没有碎花布。 妈妈平静地说。 我要! 我固执地坚持着,却不敢看妈妈的脸。家里的窘境我是知道的。 面对我的倔强,妈妈没有再说话。 从那以后,我发现从 来不喜欢串门的妈妈开始串门了。对于寡言少语的她来说,和人谈天说地是多么吃力的事情!有好几次,在一边玩耍的我发现妈妈的脸被别人的话锋逼得通红通红。不知串了多少家的门,不知有多少艰难的开口,妈妈终于攒够了做书包的花布。 开学的前夜,妈妈把书包做好了。美丽的图案,细密的针脚
10、这真是一只可爱的书包!我还惊喜的发现,书包里面居然还有一个夹层。这可是我们村独一无二的新设计啊! 我兴奋地把书包看了又看。然后抬头看看妈妈的脸,她的眼神十分安适。 好好学习。 她依然平静地说。 躺在床上,我的泪水忍不住淌了一脸。愧疚和不安 开始一点一点地吞咽我的喜悦和满足。我知道这书包意味着什么:这块块鲜艳的花方格是她一缕缕被撕裂的矜持和尊严,这道道匀净的线路是她那颗绵延万里却从不言爱的心啊! 第二天上学时,我郑重地背上了这只书包。书包里装的东西很少,我却觉得它沉甸甸的。后来,它一直陪伴我读完了小学和中学,直到它不能再用,我也依然保存着它。因为我知道:这只书包必定是世界上最珍贵最美的书包。 【
11、小题 1】给划线的字注音。( 2分) 固 执 ( ) 倔 强 ( ) 【小题 2】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一句话概括。(不超过 15个字)( 2分) 答: _ 【小题 3】文中明确揭示中心的句子是:( )( 2分) A那是个花格子书包,妈妈做的。 B这块块鲜艳的花方格是她一缕缕被撕裂的矜持和尊严。 C这道道匀净的线路是她那颗绵延万里却从不言爱的心啊! D这只书包必定是世界上最珍贵最美的书包。 【小题 4】上文中与 这块块鲜艳的花方格是她一缕缕被撕裂的矜持和尊严 相照应的句子是:( 2分) _ 【小题 5】文中加线句 “我终于向母亲开了口 ”的 “终于 ”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 (2分) _ _
12、【小题 6】谈谈你对文中最后段落中 “书包里装的东西很少,我却觉得它沉甸甸的 ”一句的理解?( 2分) 答案: 【小题 1】 zh ju 【小题 1】本文记叙了妈妈花了很大心血为我做了一个花格子书包。(意对即可) 【小题 1】 D 【小题 1】相照应的句子是:有好几次,在一边玩耍的我发现妈妈的脸被别人的话锋逼得通红通红。(或是)不知串了多少家的门,不知有多少艰难的开口,妈妈终于攒够了做书包的花布。(任答一句即可) 【小题 1】既懂事,理解家中的困难,又对获得书包有着强烈的渴望。 【小题 1】书包里的东西虽少,但妈妈的关心,和期盼使 “我 ”深深感受到了母爱的分量是 “沉甸甸 ”的。 【小题 1
13、】试题分 析: “执 ”容易误读为 “zh”; “倔 ”容易误读为 “ju”。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的认读能力,主要是字音。 点评: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分类整理,比如同音字、多音字、形近字积累,阶段总结等。同时要加强对常用汉字的认读练习和理解运用。 【小题 1】试题分析:概括主要事件首先要提取以下关键信息: “人物:妈妈、我;事件:妈妈为我做书包,联系原文,再将这些信息进行整合、润色,便可概括出选文的主要事件。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要事件的概括能力。 点评:概括事件的主要内容时,人物、事件等信息都不能缺少, 语言要简洁凝练。 【小题 1】试题分析: “这只书包必定是世界上
14、最珍贵最美的书包 ”是文章的最后一句话,作为全文的结尾,既承接了上文的内容,又点明了文章主旨,让人回味无穷。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中心的理解。 点评:中心句是文章的点睛之笔,它在文章中起着概括主要内容和点题的作用,抓住文章的中心句大致可以从文章开头、文章结尾、文中的人物语言以及抒情或一轮语句入手。 【小题 1】试题分析:因为家里条件不好,没有做书包的花碎布,一向不爱串门、少言寡语的母亲只好放下矜持和尊严硬着头皮去向别人讨要,终于攒够了做书包的花布。 与 这块块鲜艳的花方格是她一缕缕被撕裂的矜持和尊严 相照应的句子即是 “有好几次,在一边玩耍的我发现妈妈的脸被别人的话锋逼得通红通红 ”、 “
15、不知串了多少家的门,不知有多少艰难的开口,妈妈终于攒够了做书包的花布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相互照应关系的理解辨析。 点评:首先要理解什么是照应句,前文已有铺垫 ,用来呼应前文的,前面写到的,中间或结尾要有交代;后面提到的,前面要有所铺垫,这种安排设计叫做“照应 ”。解答本题时,先要理解所给句子的含义,再从文中找出与其相互照应的内容。 【小题 1】试题分析: “我 ”知道家里 的窘境,却又特别强烈地渴望得到书包,忍了又忍,才 “终于 ”向母亲开口了。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心理活动的理解。 点评:解答本题时,联系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和文中叙述的事件,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来分析人物的
16、心理活动。 【小题 1】试题分析:书包上的这块块鲜艳的花方格是她一缕缕被撕裂的矜持和尊严,也饱含了妈妈对我的爱和深深的期盼, “我 ”感受到了妈妈那沉甸甸的爱。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内涵的理解。 点评:解答本题时,要深入体会句子的含义,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领悟句子的内涵,从中获得自己的理解。 阅读下面文 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11分)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晴,像星星,还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江苏常州 西藏 民族 中学 初一 上期 期中 质量 调研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