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浙江省聚仁教育集团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届浙江省聚仁教育集团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届浙江省聚仁教育集团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届浙江省聚仁教育集团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2分 ) ( ) A 玷 污 din可 鄙 b炽 热 zh锲 而不舍 q B执 拗 ni湍 流 tun荫 庇 yn相形见 绌 ch C 称 职 chn拮 据 j信 笺 jin如法 炮 制 po D诅 咒 zu诘 问 ji剽 悍 bio汗流 浃 背 ji 答案: C 试题分析: A中应是 “ 炽热 ch ”“锲而不舍 qi”; B中应是 “荫庇 yn”; D中应是“诅咒 zhu”“剽悍 pio ”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词
2、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2分) ( ) A尴尬汲取浩瀚无垠鳞次栉比 B社稷真缔顶礼膜拜一泻千里 C攫取饶恕一气喝成费尽心计 D鞠躬浩瀚通霄达旦如坐针毡 答案: A 试题分析: B、 “真谛 ”中的 “谛 ”是 “道理 ”的意思,所以不能用 “ 缔 ”。 C、 “一气呵成 ”,中 “呵 ”是 “呼气 ”的意思,所以不能用 “喝 ”。 D、 “通宵达旦 ”中的 “宵 ”是 “夜晚 ”的意思,所以不能用 “霄 ”。本题只能选 A项。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 选出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2分) ( ) 的阳光透过镂窗,踏出了充满希望的一天; 的梧桐,
3、在层层枝头绽放着宜人的串串的花朵; 的夕阳悄悄地把小溪的俏脸抹得粉红,动人; 的叶子是小鸟们的家,梦幻里,那叶子成了春天的唢呐、陕北的信天游 不尽的遐想滚滚而来 (1) 明媚柔和 (2) 满漾碧绿 (3) 叶茂丛生 (4) 温情脉脉 A (1)(3)(4)(2) B (4)(2)(1)(3) C (1)(2)(4)(3) D (4)(3)(1)(2) 答案: A( 4分) 试题分析:抓住事物特点对号入座。明媚柔和 阳光;叶茂丛生 梧桐;温情脉脉 夕阳;满漾碧绿 叶子。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 ) A政府不
4、断继续加大财政投入,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短缺问题。 B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是使他们形成良好人生观的关键。 C由于此次 H7N9疫情与活禽相关联,使餐饮业受到很大影响,尤其是以鸡肉为主的肯德基与麦当劳等洋快餐。 D面对人民的审判,顽固分子一直在做着不屈不挠的抵抗。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句 “不断 ”与 “继续 ”语义重复罗嗦,应删去一个; C句 “通过 使 ” 是无主句,应删去 “使 ”; D句 “不屈不挠 ”是褒义词,不能形容犯罪的顽固分子。 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 ) 蜜蜂可以搜索人为设埋的
5、地雷。蜜蜂为什么具有此非凡本领呢 因为蜜蜂 , 。加之 ,因此在搜索同样面积的情况下, 。 它们的工作远远比狗有效 在长期生存竞争中形成的嗅觉十分敏锐 这种昆虫经常是群体出动 可以识别出狗无法分辨的许多种细微气体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用语的简明、连贯、衔接能力,观察文本的上下文,提高语言运用的连贯与衔接能力。这里逐一阐述两个原因,从主要到次要,即由 “嗅觉十分敏锐 ”到 “群体出动 ”。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选段,完成题目。( 15分) 祸从天降,谁为真凶 2010年 8月 7日,一场突如其
6、来的灾难降临甘肃省舟曲县,昔日秀美的山中小城顿时满目疮痍 ,许多同胞不幸罹难。罪魁祸首 ,就是泥石流。那么泥石流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呢 泥石流是暴雨、洪水将含有沙石且松软的土质山体经饱和稀释后形成的洪流。相对于普通洪水,泥石流含有大量泥沙石等固体碎屑物,最高体积含量可达80%,因而具有更大的破坏力。它往往发生在山区等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 舟曲县城所在的白龙江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山谷地势高差达 1000-2000米,而且舟曲正好处于两山之间的峡谷地带,这给泥石流汇集和流动形成了天然的地理条件。舟曲 位于龙门山地震活动带北缘,又临近天水地震活动带。由于历史上的几次大地震,舟曲附近的地质构造岩性松软
7、、破碎,风化程度严重,堆积物很多。此外,灾害发生之前持续的干旱造成附近山体干缩,加大了岩石间、山体间的缝隙,使原本已十分松散的岩体、山体互相之间更加没有黏性。 这些地质条件给舟曲埋下了安全隐患,但如果没有力量去推动这些松散物质的话,泥石流依然不会发生。暴雨就是推动泥石流的 “手 ”。 处于黄土高坡上的舟曲县原本是一个干旱的地区,多年的平均年降水量不到200毫米。有历史记载的暴雨近百年来只发生过 2次,分别是 1973年 7月 12日的 57 2毫米暴雨和 1994年 8月 8日的 63 3毫米暴雨。舟曲泥石流暴发当晚,该地区在短短 40分钟内突降 97毫米的大暴雨。大量的水浸透沟床中的固体堆积
8、物质,使其稳定性降低。饱含水分的固体堆积物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发生运动,形成了泥石流。作为生命之源的水成了这场灾难的导火索和帮凶。 如果说强降雨是 “导火索 ”的话,山体风化、水土流失则是 “火药 ”,而人类活动担当了 “催化剂 ”的角色。 20世纪 50年代,舟曲县森林覆盖面大,生态环境平衡,有 “陇上江南 ”之称。然而之后的半个多世纪,舟曲的森林覆盖率从 67%锐减到 20%。森林的过度砍伐导致舟曲水土流失严重,山体风化,土地裸露,一旦遇到狂风暴雨,泥石流就容易形成并沿着山谷倾泻而下。另外,近 10年来,舟曲县获批的大小水电站有 55座。修建水电站要炸山辟地,会令岩体变得松动,植被遭到破坏,制
9、造了大量的松散物质。更有甚者,舟曲矿产资源丰富,开矿遗留的废弃土石处理不当,使松散碎屑物质量大增。这样,在自然状态下需数十、数百乃至上千年才能聚集起来的松散碎屑物质量,现在几年内便达到了。桶里装满了 “火药 ”,自然一点就炸。 由此可见,舟曲泥石流的形成不完全是因为天灾,人为因 素也促进了泥石流的发生发展,扩大了它的规模,加重了危害程度。在经济发展中应该重视环保,只有真正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才能避免悲剧重演。 【小题 1】请简要概括舟曲泥石流形成的原因。( 3分) 【小题 2】文章开头一段有何作用?( 2分) 【小题 3】第 段中划线句运用了作比较、 _ 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_ 。( 3分)
10、 【小题 4】第 段 “它往往发生在山区等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 ”一句中,划线的 “往往 ”一词不能删掉的理由是什么?( 3分) 【小题 5】为了避免悲剧重演,结合你所掌握的知识对泥石流易发生山区的居民提出两条 预防泥石流的建议。( 4分) 答案:【小题 1】( 1)地质条件;( 2)暴雨或强降雨;( 3)人类活动或人为因素。 【小题 2】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说明对象 【小题 3】列数字 ( 1分)表明短时间内森林覆盖率锐减,具体准确地( 1分)说明了人类过度砍伐森林造成了环境的恶化,加速了泥石流的形成。( 1分) 【小题 4】往往,每每 ;时常的意思(解词 1分)说明泥石流大多数情况
11、下发生在山区等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但不排除个别情况,更加切合实际,( 1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分) 【小题 5】略 【小题 1】 试题分析:第 点由第 可总结得出,第 两点由第 、 段可总结得出,第 点由第 、 、 段可总结得出。 考点:概括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说明文的开篇一般有引起下文(引出说明对象),吸引读者(引起读者的兴趣)的作用,学生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第 段中划线句 “然而之后的半个多世纪,舟曲的森林覆盖率从 67%锐减到 20%”列举了具
12、体的数字,来说明森林覆盖率锐减的程度及人类过度砍伐森林造成了环境的恶化,加速了泥石流的形 成。 考点: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 “往往 ”是 “时常、经常 ”的意思,说明泥石流大多数情况下发生在山区等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但不排除个别情况,如果删掉 “往往 ”,则变成了 “它发生在山区等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 ”,说法与实际情况不符,违背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考点:分析说明性语言的语言特色。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5】 试题分析:引发泥石流的原因有地质条件;暴雨或强降雨;人类活动或人为因素等,要避免泥石流的发生,就
13、要先消除引发泥石流的发生原 因,自然因素是不可逆转的,但人为因素是完全可控的,所以提建议就要针对如何避免人为引发泥石流来提。比如扩大森林种植面积、退耕还林等。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文言文阅读 阅读课内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9分) ( 1)秦王谓唐雎曰: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唐雎对曰: “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 ( 2)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14、? ”唐雎对曰: “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秦王曰: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 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 3)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 夫韩、魏灭亡,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 (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小题 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
15、 4分) 以头抢地耳( ) 长跪而谢之 ( ) 而君逆寡人者 ( ) 寡人谕矣 ( ) 【小题 2】把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3分)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小题 3】自古至今,像唐雎一样 “不辱使命 ”的外交人才还有许多,试举一例,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事迹。( 2分) 答案:【小题 1】 撞、触 道歉 违背 明白 【小题 2】韩国、魏国灭亡,而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小题 3】蔺相如完璧归赵、烛之武退秦师、晏子使楚,令楚王白取其辱 【小题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认知能力。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即可,有时还要注意加点
16、字的特殊用法。如 “谢 ”古今异义,这里是 “道歉 ”。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所谓 “理解文中的句子 ”,就是能够根据上下文的语境、领会某一个文言句子在文中的意思,能从思想内容、表达效果等方面对这个句子作深入的分析。这里注意 “徒 ”等重点词的理解。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本题是一道开放题。举得例子能够体现外交才能即可。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7分 ) 一 范式,字巨卿,与汝南元伯为友。二人并游太学,后告归
17、乡里。式谓元伯日:“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 ”乃共克 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 母,请设馔以候之。母曰: “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敢信之审 邪 ”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 。 ”母曰: “若然,当为尔酝 酒。 ”至其日,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 二 天宝中,有书生旅次宋州。时李勉少年贫苦,与书生同店,而不旬日,书生疾作,遂至不救。临绝语勉日: “某家住洪州,将于北都求官,而于此得疾而死,其命也。 ”因出囊金百两遗勉,曰: “汝为我毕死事,余金奉之。 ”勉许为办事,余金乃密置于墓中而同葬焉。后数年,勉尉开封。书生兄弟赍 洪州牒 来,累路寻生行止。至宋州,知李为主丧事,专诣开封,
18、诘金之所。勉请假至墓所,出金付焉。 【注】 克:约定。 白:告诉。 审:确实。 乖违:做事不合情理。 赍(ji):携带。 牒:文书。 【小 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3分 ) ( 1)二人并游太学 ( )( 2)元伯具以白母 ( )( 3)将于北都求官 ( ) 【小题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2分 ) 汝为我毕死事,余金奉之。 【小题 3】范式和李勉都看重友情,但在具体表现上有所不同。请结合文意,作简要评析。 (2分 ) 范式 : 。 李勉 : 。 答案:【小题 1】 (一起 ) (详细 ) 到 【小题 2】你给我料理完丧事,多余的银两就送给你了。 (2 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浙江省 教育 集团 九年级 学期 第二次 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