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辽宁省沈阳四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卷.doc
《2012届辽宁省沈阳四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辽宁省沈阳四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卷.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届辽宁省沈阳四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 12月月考语文卷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在那流金铄石的岁月里,大家手挽手放声高歌,虽然天寒地坼,风雪交加,却依然熄灭不了我们心中的激情和青春的火焰。 B历史学家经常对北方少数民族在统治中原过程中的被同化津津乐道,我们知道,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被儒家化。 C近日,禹州农民时建峰因偷逃过路费 368万元被判处无期徒刑的消息如石破天惊,一时间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议。 D由于收入差别过大,骨干教师 “跳龙门 ”,对那些师资力量本不雄厚的普通学校而言,无异于釜底抽薪,必然影响到该校的生源质量与数量。 答案: C 下列各句中,没有
2、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解决地沟油回流餐桌的根本在于加快地方立法,一方面制定强制统一收购餐厨垃圾的办法,另一方面通过立法协调环保、城管、工商等部门对餐厨废油的管理力度。 B会议围绕充分发挥学生管理班级的作用、交流自主管理的经验、促进生本课堂和两纲一模的教风和学风建设,健全了学生信息源组织机构,布置了今年评教评学的主要工作。 C我国计划在 2011年 11月 14日对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展开第二次交会对接实施流程演练的实验,这一消息引起世界各国极大关注,被全球各大媒体争相报道。 D我们说话写文章,在把零散的词语串成一个个可以用来传递信息、完成交际任务的句子的时候,是需要遵循一定的语法规律的。 答
3、案: D 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 (9分,每小题 3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当今画坛,批评家正在变成贬义词,仿佛批评家是隔夜的麻辣汤,全部变了质。这实在是让人笑不起来的笑话。我结识的批评家 ,几乎都是爱读书爱思考的高手,几乎都是有正义感的人物,也是自强不息的奋斗者。作为批评界的一员,反躬自问:画家蔑视批评家,肯定是有原因的。究其原因如下: 画是有形的诗,讲究直觉与意境。批评是无形的思,侧重理性与逻辑。诗与思是宿敌。柏拉图要把诗人逐出他的理想国,诗人对他也没有好感。儒家诗圣杜甫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的诗句,被儒家思想家朱熹颇为不屑地批评说: “道它作甚 ”言下之
4、意是很无聊很没有意思。 书面语言限制了批评的表达。语言表达的障碍,言不由衷是态度虚伪,词不达意是水平欠佳,言不尽意是效果有限。 “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 ”意思是话语不能贴切地、充分地表述思想,于是周文王借用卦象去传达 。卦象的延伸就是画,东汉刘熙解释说: “画,挂也。 ”古文挂、卦,音同义同而形似。这意味着古人认为画画比说话优越。 批评文章通常是即兴的随笔,与写意画相通。写意画家的作品,不经意的败笔很常见,如同颜真卿打叉画圈的行书或黄宾虹的乱笔,感觉很 自然。批评家的文章却不能有败笔。批评家如果引经据典,会被讥之为卖弄 ;不引经据典,批评就成了知心话,说多了则假。这样的文本,又会被认为没
5、有深度。如果形而上地议论,画家便指责批评家不会细 微地体味作品。在怀有一流技术的画家看来,批评界人 士都是眼高手低、离腔走调的空谈家。普通画家看批评家,也会像老板看老婆,越看越难看。 广义的批评既有指责,也有赞赏。凡是自大的画家无不希望批评界 赞赏自己而指责他人。于是,偏重赞赏的批评,除了当事人之外,会受到画坛广泛的排斥,斥之为吹捧。反之,对于批评界的指责,画家又以外行为由加以抵制。 批评文章如果是艺术品的说明词,就降格为应用文。批评文章如果把作品视为直观的现实,就成了社会学、文化学的业余议论。批评家如果把作品作为解释的容器,可以装进不同的观念,画家会 质疑:那我在哪里 晋唐以来的价值观,看重
6、的是文章,其次是书法,最后是绘画。而今反过来了:画最值钱,书法其次,文章最贱。按照国营牌价,名人一篇文章的稿酬,相当于书法名家在宣纸上写一撇或名画家在画上滴一点。批评家与画家在社会回报上失衡,造成两者之间不平等的关系,画家怎能不看轻批评家 低稿酬制度下的批评家为了混稿费,文章越写越长。一个二三流画家的几件庸作,批评文章动辄几千字,比苏东坡评论二王、张旭、怀素、颜真卿、王维、李思训、吴道子等名家的文字加起来还长。不长就不学术的西式文本摧毁了一字千金、字字玑珠的传统,怎能 让人器重 大画家都是有思想的人物,如果涉足批评,肯定比很多批评家高明。又由于轻文重画是全社会的综合态度,致使进入批评界的一流人
7、物实在是太少。就凭你那几个筋斗翻来翻去,他能看得上眼吗 批评界的内斗削弱了自身。进入学术的前沿地带,批评界的老同事老朋友也很难形成共识,价值判断往往不一致甚至南辕北辙,容易发生冲突,让外界产生一盘散沙的印象。 来源:中国书画 彭德画家为何轻视批评家 1、从原文看,下列关于 “画家轻视批评家 ”的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画是有形的诗,批评是无形的思,诗与思是宿敌。 B、书面 语言限制了批评的表达,话 语往往不能贴切地、充分地表述思想。 C、批评界人士都是眼高手低、离腔走调的空谈家,不会细微地体味作用。 D、低稿酬制度下的批评家为了混稿费,文章越写越长,无法让人器重。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
8、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文王借用卦象去传达思想 ,卦象的延 伸就是画,没有卦象就没有画,卦象其实就是画的起源,或者说卦象就是最早的画。 B、批评文章应是对 艺术品的评价,但如果只是对艺术品的客观介绍,那就降低了批评文章的品味,成了应用文。 C、从价值观上看,当代的书画价值要远远高于文章的价值,这和晋唐以来中国长期形成的价值观截然相反。 D、大画家都是很有思想的,如果他们能写批评文章,一定会提高批评文章的品格,但是现在真正写批评文章的一流人物实在太少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批评家正在变成贬义词,其结果是批评文章越来越被画家轻视。 B、画家的作品可以有不经意的败笔,
9、批评文章则不允许出现败笔。 C、画家总是希望批评界赞赏自己而指责他人,这无疑增加了批评的难度。 D、批评文章应学习一字千金、字字玑珠的传统,不应盲目效法西式文 本。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1】 A 【小题 1】 D 1 C(此项与原文细节不符。原文 “在怀有一流技术的画家看来,批评界人士都是眼高手低、离腔走调的空谈家 ”,这只是某些画家的看法; “不会细微地体味作品 ”不属于 “怀有一流技术的画家 ”的看法。) 2 A( “没有卦象就没有画,卦象其实就是画的起源,或者说,卦象就是最早的画 ”文中无据,属于主观臆断。) 3 D( A、因果倒置; B、扩大了范围,第四段原文是 “写意画
10、家 ”; C、扩大了范围,第五段原文是 “凡是自大的画家 ”) 实用类文本阅读 (25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4)题 (25分 ) 刘文典 :世上已无真狂徒 徐百柯 2005年岁末,红学界颇不安宁,于是遥想当年,西南联大教授刘文典这样讲红楼梦 : 其时天已近晚,讲台上燃起烛光。不久,刘文典身着长衫,缓步走上讲台,坐定。一位女生站在桌边用热水瓶为他斟茶。先生从容饮尽一盏茶后,霍然站起,有板有眼地念出开场白 :“宁 吃 仙 桃 一口,不 吃 烂 杏 满筐!仙桃只要一口就行了啊 我讲红楼梦嘛,凡是别人说过的,我都不讲;凡是我讲的,别人都没有说过!今天给你们讲四个字就够了。 ”于是他拿
11、起笔,转身在旁边架着的小黑板上写下 “蓼汀花溆 ”四个大字。 这次讲座原定在一间小教室开讲,后因听者甚众,改为大教室,还是容不下,只好改在联大教室区的广场上,学生席地而坐,洗耳恭听刘教授高论。 刘氏在西南联大开文选课,不拘常规,常常乘兴随意,别开生面。上 课前,先由校役提一壶茶,外带一根两尺来长的竹制旱烟袋,讲到得意处,就一边吸着旱烟,一边解说文章精义,下课铃响也不理会。有一次,他却只上了半小时的课,就忽然宣布说,今天提前下课,改在下星期三晚饭后七时半继续上课。原来,那天是阴历五月十五,他要在月光下讲月赋一篇。有学生追忆 :届时,在校园里 月光下摆下一圈座位,他老人家坐在中间,当着一轮皓月大讲
12、其月赋, “俨如世说新语中的魏晋人物 ”。 刘文典讲课时,同样是守旧派人物的吴宓也会前去听讲,而且总是坐在最后一排。刘教授闭目讲课,每讲到得意处,便抬头张目向后排望,然后问道 :“雨僧(吴宓的字)兄以为如何? ”每当这时,吴教授照例起立,恭恭敬敬地一面点头一面回答 :“高见甚是,高见甚是。 ”两位名教授一问一答之状,惹得全场为之暗笑。 一日,日机空袭,警报响起,联大的教授和学生四下散开躲避。刘文典跑到中途,忽然想起他 “十二万分 ”佩服的陈寅恪身体羸弱且目力衰竭 ,于是便率几个学生折回来搀扶着陈往城外跑去。他强撑着不让学生扶他,大声叫嚷着 :“保存国粹要紧!保存国粹要紧! ”让学生们搀着陈先走
13、。这时,只见他平素藐视的新文学作家沈从文也在人流中,便顾不得自己气喘如牛,转身呵斥道 :“你跑什么跑?我刘某人是在替庄子跑,我要死了,就没人讲庄子了!你替谁跑? ” 刘文典多年潜心研究庄子,出版了十卷本庄子补正,陈寅恪为之作序,推崇备至。曾有人向刘氏问起古今治庄子者的得失,他大发感慨,口出狂言道 :“在中国真正懂得庄子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庄周,还有一个就是刘某人。 ”狂则狂矣 ,当下不少见,但其背后那股子傲骨嶙峋的气度,却是今人学不来的。 1928年,蒋介石掌握大权不久,想提高自己的声望,曾多次表示要到刘文典主持校务的安徽大学去视察,但刘拒绝其到校 “训话 ”。后来,蒋虽如愿以偿,可是在他视
14、察时,校园到处冷冷清清,并没有他所希望的那种隆重而热烈的欢迎场面。一切皆因为刘文典冷冷掷出的一句话 :“大学不是衙门。 ” 后来安徽发生学潮,蒋介石召见刘文典。之前刘氏曾有豪言 :“我刘叔雅( “叔雅 ”为刘文典的字)并非贩夫走卒,即是高官也不应对我呼之而来,挥手而去。蒋介石一介武夫耳,其奈我何! ”见面时, 刘称蒋为 “先生 ”而不称 “主席 ”,蒋很是不满。进而两人冲突升级,刘文典指着蒋介石说 :“你就是军阀! ”蒋介石则以“治学不严 ”为由,将刘当场羁押,说要枪毙。后来多亏蔡元培等人说情,关了一个月才获释。 后人赞曰 :“好个刘文典,名士风流,还是狷介狂人?我不知道,我能知道的是,今天,
15、这样的知识分子已无处寻觅,所 谓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 ” (本文选自徐百柯民国那些人) (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刘文典在西南联大易时易地给学生讲授月赋,将学生带进人生与自然交融的境界,这番 别出心裁之举,体现出他个性中的 “魏晋风度 ”。 B在一次躲避日机空袭的过程中,刘文典呵斥亦在人流之中的作家沈从文,是因为他一向看不起搞新文学创作的人。 C安徽发生学潮,蒋介石召见刘文典,见面时因刘称蒋为 “先生 ”而不称 “主席 ”,一身傲骨,蒋介石很是不满。进而两人冲突升级,蒋将其当场羁押。 D文末引用辛弃疾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一句,表明了作者对这位
16、拥有大学问、真性情的学者的追怀与赞慕之情,以及对当今社会缺乏像刘文典这样的学者的叹惋。 E.本文通过对刘文典在西南联大、安徽大学等校任教时生活片段的记述,夹叙夹议,综合运用了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等手法,勾勒出一个具有独特个性的学者形象。 ( 2)刘文典作为一位 “真狂徒 ”,他的 “狂 ”在文中主要体现为哪些方面,试举例分析?( 6分) ( 3)刘文典在学界享有 “活庄子 ”的美誉,根据传记内容,概括他被称作 “活庄子 ”的原因。( 6分) ( 4)文章的最后一段说:后人赞曰 :“好个刘文典,名士风流,还是狷介狂人?我不知道,我能知道的是,今天,这样的知识分子已无处寻觅,所谓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17、 。 ”联系全文,你是否赞同此观点 ,说说你对 此的理解。( 8分) 答案: BE 授课不拘常规、乘兴随意。如讲课得意处,边吸旱烟,边解说文章精义,下课铃响也不理会;如易时易地,专门在月下讲月赋、课上提问吴宓等。( 2分) 做学问自视甚高。如认为自己对红楼梦的理解是 “仙桃一口 ”;认为天下懂庄子的除了庄子本人外只有自己;跑警报时自己是在替庄 子跑,自己死了就无人懂庄子等。( 2分) 面对强权有傲骨。如主持安徽大学校务期间拒绝蒋介石前去 “训话 ”;学潮事件后与蒋介石发生冲突等。( 2分)(每点中每个方面与举例各 1分。) 多年潜心研究庄子,出 版了十卷本庄子补正,陈寅恪为之作序,推崇备至;
18、与人谈论古今治庄子者得失,认为天下懂庄子者,除庄子本人只有自己; 为人不拘常规、乘兴随意、有名士气度;狷介狂放、傲骨嶙峋,大有庄子之风。 (注意:第 3 点必须回答 ,1、 2 点答出其中一点即可,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也可,每点 3分。) 肯定,( 2分)狂来自其真才实学,潜心研究学问,并有所成就;狂来自于旧时中国知识分子在权势面前,勇敢地捍卫学校的独立和知识分子的尊严,捍卫这所神圣殿堂的纯净的伟大精神。( 3分)现实生活中,很多所谓学问家趋炎附势,拜金,人云亦云,学术风 气极坏,我们应该坚守自己心灵的一方净土,不受浮躁世俗的影响,真做学问,做真学问,不媚俗,保持一身傲骨。( 3 分) 文学类文
19、本阅读 (25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4)题。 (25分 ) 当玫瑰开花的时候 智利佩德罗 普拉多 老园丁培育出了许多许多品种优良的玫瑰花。他像蜜蜂似地把花粉从这朵花送到那朵花去,在各个不同种类的玫瑰花中进行人工授粉。就这样,他培育出了很多新品种。这些新品种成了他心爱的宝贝,也引起了那些不肯像蜜蜂那样辛勤劳动的人的妒羡。 他从来没有摘过一朵花送人。因为这一点,他落得了一个自私、讨人厌的名声。有一位美貌的夫人曾来拜访过他。当这位夫人离开的时候,同样也是两手空空没有带走一朵花,只是嘴里重复嘟囔着园丁对她说的话。从那时起,人们除了说他自私、讨人厌之外,又把他看成了疯子,谁也不再去理睬
20、他了。 “夫人,您真美呀! ”园丁对那位美貌的夫人说, “我真乐意把我花园里的花全部都奉献给您呀!但是,尽管我年岁已这么大了,我依旧不知道怎样采摘,才能算是一朵完整而有生命的玫瑰花。您在笑我吧?哦!您不要笑话我,我请求您不要笑话我。 ” 老园丁把这位漂亮的夫 人带到 了玫瑰花园里,那里盛开着一种奇妙的玫瑰花,艳红的花朵,好像是一颗鲜红的心被抛弃在蒺藜之中。 ” “夫人,您看, ”园丁一边用他那熟练的布满老茧的手抚摸着花朵,一边说, “我一直观察着玫瑰开花的全部过程。那些红色的花瓣从花萼里长出来,仿佛是一堆小小的篝火喷吐出的红 彤彤的火苗。难道把火苗从篝火中取出来还能继续保持着它那熊熊燃烧的火焰
21、吗?花萼细嫩,慢慢地从长长的花茎上长了出来,而花朵则出落在花枝上。谁也无法确切地把它们截然分开。长到何时为止算是花萼,又从何时开始算作花朵我还观察到当玫瑰树根往下伸展开来的时候, 枝干就慢慢地变成白色,而它的根因地下渗出的水的作用,又同泥土紧紧地结合起来了。 ” “如果我连一朵玫瑰花该从那儿开始算起都不知道,那我怎么能把它摘下来送给他人?要是硬行把它摘下来赠送给别人,那么,夫人,您知道吗?一种断残的东西其生命是十分短暂的。 ” “每年到了十月,那含苞待放的玫瑰花蕾绽开了。我竭力想知道玫瑰是从什么地方开始开花的。我从来也不敢说: 我的玫瑰树开花了。 而我总是这样欢呼着:大地开花了,妙极啦! ”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辽宁省 沈阳 协作 体高三上 学期 12 月考 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