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职业资格】公共卫生执业医师(专业综合)-试卷1及答案解析.doc
《【医学类职业资格】公共卫生执业医师(专业综合)-试卷1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职业资格】公共卫生执业医师(专业综合)-试卷1及答案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公共卫生执业医师(专业综合)-试卷 1及答案解析(总分:8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36,分数:72.00)1.疲劳的确切定义是(分数:2.00)A.正常的心理反应B.正常的生理反应C.正常的机体反应D.体力和脑力工作效率暂时的降低E.体力和脑力工作效率持久的降低2.符合工效学的工间休息应该是(分数:2.00)A.时间足够长的B.次数足够多的C.多次、短时间的D.少量、长时间的E.符合随机原则的3.决定个人体力劳动能力的主要是下列哪一个系统的功能(分数:2.00)A.呼吸系统B.排泄系统C.血液系统D.心血管系统E.神经系统4.劳动系统对人总的需求和压力在劳动生理
2、称为(分数:2.00)A.应力B.应变C.反应D.应激E.负荷5.我国体力劳动强度分级中计算劳动强度指数主要依据(分数:2.00)A.能量代谢和疲劳程度B.劳动时间率和心率C.肺通气量和心率D.能量代谢率和劳动时间率E.通气量和劳动时间率6.致癌物质的职业接触应控制在哪一个水平(分数:2.00)A.安全水平B.阈值水平C.阈限值D.卫生限值E.尽可能低的水平7.确定职业性肿瘤病因的主要依据应来自(分数:2.00)A.细胞学检查B.病理学检查C.病例分析D.动物试验E.流行病学调查8.职业性肿瘤的好发部位见于(分数:2.00)A.皮肤B.肺脏C.肝脏D.肾脏E.膀胱9.主要引起膀胱癌的物质为(分
3、数:2.00)A.铬酸盐B.氯甲醚C.芥子气D.煤焦油E.联苯胺10.下列何种化学物为职业性致癌因素(分数:2.00)A.甲苯B.苯C.丁酮D.甲醇E.二硫化碳11.妇女劳动卫生的问题主要涉及(分数:2.00)A.生殖功能和体力劳动能力B.月经和生育功能C.生殖和生育功能D.对新生儿和乳儿的影响E.对胚胎和胎儿的影响12.妇女最不应从事下列哪一项劳动(分数:2.00)A.驾驶作业B.负重作业C.流水线作业D.缝纫作业E.VDT作业13.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物理性有害因素不包括(分数:2.00)A.生产性粉尘B.非电离辐射C.电离辐射D.高温E.高气压14.劳动条件的组成中不包括(分数:2.00
4、)A.生产工艺过程B.生产环境C.健康监护D.劳动组织E.操作体位和方式15.健康监护的内容不包括(分数:2.00)A.就业前体检B.定期体检C.劳动能力鉴定D.职业流行病学调查E.建立健康监护档案16.根据我国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依据下列哪项划分劳动强度的大小(分数:2.00)A.心率B.氧需C.劳动强度指数D.劳动工时E.劳动时的能量代谢17.三期尘肺中“”的 X线诊断标准是(分数:2.00)A.有密集度 3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超过四个肺区B.在二期尘肺的基础上,出现小阴影聚集C.有大阴影出现,其长径不小于 2cm,宽径不小于 1cmD.有密集度 2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达到 4个肺区E.
5、多个大阴影面积的总和超过右上肺区面积18.我国法定职业性肿瘤中不包括(分数:2.00)A.联苯胺所致膀胱癌B.苯所致白血病C.煤焦油所致皮肤癌D.氯甲醚所致肺癌E.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19.氰化物中毒时皮肤黏膜呈樱红色的原因是(分数:2.00)A.静脉血氧饱和度增加B.静脉血氧饱和度降低C.动脉血氧饱和度增加D.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E.动静脉血氧饱和度降低20.下述物质中哪种属于单纯性窒息性气体(分数:2.00)A.一氧化碳B.氯气C.苯D.二氧化碳E.氯乙烯21.下列哪种毒物最易经皮肤吸收并引起中毒(分数:2.00)A.苯B.汞C.苯胺D.一氧化碳E.氯乙烯22.VDT作业的主要职业性危害为(
6、分数:2.00)A.身心紧张B.精神疲劳、四肢酸痛、视力下降C.视觉、骨骼肌、心理紧张D.心理、躯体紧张E.视觉疲劳、坐姿静力作业23.治疗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的首选药是(分数:2.00)A.氯磷定B.解磷定C.双复磷D.阿托品E.亚硝酸钠24.氰化氢中毒时主要抑制是(分数:2.00)A.乳酸脱氢酶B.三磷酸腺苷酶C.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D.还原型细胞色素氧化酶E.血红素合成酶25.接触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引起溶血性贫血的作用机制中,哪一项叙述是不正确的(分数:2.00)A.高铁血红蛋白形成B.还原型谷胱甘肽的减少C.氧化型谷胱甘肽的减少D.赫恩滋小体的形成E.先天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缺
7、陷26.结晶型二氧化硅主要见于(分数:2.00)A.玛瑙石B.花岗石C.大理石D.石英玻璃E.硅藻土27.二氧化硅在化学上是一种(分数:2.00)A.单质B.化合物C.混合物D.矿物质E.石英石28.肺间质性弥漫性纤维化是下列哪种尘肺的基本病理改变(分数:2.00)A.棉尘症B.农民肺C.石棉肺D.结节型矽肺E.煤工尘肺29.下列何种变化属于晚期煤矽肺的典型表现(分数:2.00)A.煤斑B.煤斑旁肺气肿C.煤矽结节D.弥漫性纤维化E.大块纤维化30.影响体温的环境气象因素主要是(分数:2.00)A.气流B.气温C.气湿D.气压E.风速31.当外界环境中气温高于皮肤温度时人体散热主要靠(分数:2
8、.00)A.对流B.传导C.辐射D.蒸发E.降低产热32.与振动病发病率高低有密切关系的振动参数是(分数:2.00)A.频率B.加速度C.接触振动的时间D.工作体位和操作方式E.工作环境的气温33.卫生学评价中表示声音强度最常用的单位是(分数:2.00)A.声强级B.声功率级C.声压级D.声频E.声速34.预防减压病的关键措施是(分数:2.00)A.减轻劳动强度B.保暖C.合理减压D.加强营养E.医疗保健35.可致皮肤癌的物质是(分数:2.00)A.乙腈B.沥青C.氯苯D.苯胺E.甲苯36.危险度管理中依据的主要是(分数:2.00)A.社会可接受危险度B.卫生限值C.阈限值D.LD 50E.L
9、C 50二、A2 型题(总题数:6,分数:12.00)37.防止毒物继续进入人体,减少肺毛细血管渗出,改善肺通气功能等处理措施,适用于哪种毒物中毒(分数:2.00)A.窒息性气体B.氯气C.有机溶剂D.有机磷农药E.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38.某种疾病在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职业因素是其危险因素之一,但不是唯一的直接的病因,个体因素也发挥作用。职业因素可促使潜在的疾病显露或加重已有疾病的病情。改善工作条件则可使所患疾病得到控制或者缓解。这一类疾病称为(分数:2.00)A.职业病B.职业性疾病C.工作有关疾病D.工作多发病E.职业性特征39.在 VDT作业,常见个别器官或系统高度紧张,例如:手指按键盘高
10、达 300次分,视力紧张,工作姿势不良。这一类有害因素系来自(分数:2.00)A.生产工艺过程B.生产过程C.劳动环境D.生产环境E.劳动过程40.在同一劳动条件下,工人发生职业性损害的机会和程度有一定的差别,这与以下因素有关:遗传缺陷、年龄和性别差异、营养不良、其他疾病、文化水平低和生活方式不好。这些因素又称为(分数:2.00)A.危险因素B.个体危险因素C.个体特征D.易感性E.个体易感性41.从根本上消除或最大程度地减少有害因素的接触,例如:改变工艺和生产过程,制订职业接触限值,使作业环境达到卫生标准要求。这属于以下哪一类职业卫生预防工作(分数:2.00)A.初始级预防B.根本性预防C.
11、第一级预防D.第二级预防E.第三级预防42.从事过度紧张的作业,可出现焦虑、感情冷漠、抑郁或兴奋、易怒等,这些可贴切地归纳于(分数:2.00)A.行为表现B.性格表现C.生理反应D.生物反应E.心理反应公共卫生执业医师(专业综合)-试卷 1答案解析(总分:8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36,分数:72.00)1.疲劳的确切定义是(分数:2.00)A.正常的心理反应B.正常的生理反应C.正常的机体反应D.体力和脑力工作效率暂时的降低 E.体力和脑力工作效率持久的降低解析:解析:考查疲劳准确的定义。疲劳是指体力和脑力工作效率暂时的降低。疲劳当然也属于机体生理甚至心理的正
12、常反应,但这个说法太笼统,不符合题意,正确答案是 D。2.符合工效学的工间休息应该是(分数:2.00)A.时间足够长的B.次数足够多的C.多次、短时间的 D.少量、长时间的E.符合随机原则的解析:解析:作息制度工效学设计时,应该安排多次、短时间的工间休息,这有充分的研究基础。答案是C。3.决定个人体力劳动能力的主要是下列哪一个系统的功能(分数:2.00)A.呼吸系统B.排泄系统C.血液系统D.心血管系统 E.神经系统解析:解析:首先可以排除血液系统、排泄系统、神经系统。比较之下,呼吸系统的能力远远高于心血管系统,例如:心脏的最高输出量为每分钟 35L,可供给组织 42L 氧,这相当于有的锻炼者
13、的最大摄氧量。为摄取 42L 氧需有 7084L 空气通过肺(空气给予血液的氧约为空气的 56)。而有的锻炼者的最大肺通气量为 120Lmin 或更高,远超过摄取 42L 氧所需的空气量。答案只能是 D。4.劳动系统对人总的需求和压力在劳动生理称为(分数:2.00)A.应力B.应变C.反应D.应激E.负荷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负荷的概念。劳动系统对人总的需求和压力称作负荷,在这种外界条件人的反应称作应激。答案是 E。5.我国体力劳动强度分级中计算劳动强度指数主要依据(分数:2.00)A.能量代谢和疲劳程度B.劳动时间率和心率C.肺通气量和心率D.能量代谢率和劳动时间率 E.通气量和劳动时间率解
14、析:解析:在我国,以劳动强度指数来划分体力劳动强度的级别。劳动强度指数 I=7M+3T,显然它考虑了能量代谢率(M)和劳动时间率(T),答案是 D。6.致癌物质的职业接触应控制在哪一个水平(分数:2.00)A.安全水平B.阈值水平C.阈限值D.卫生限值E.尽可能低的水平 解析:解析:需要对毒理学、致癌机制、劳动卫生学及卫生标准有相当的认识,才能回答这个题。有人认为化学物致癌不存在阈剂量,因此无法找到安全水平。我国劳动卫生标准现在也已经列出化学致癌物,但只是分类。工业发达国家,例如德国、美国的卫生标准则给出化学致癌物的接触限值,同时说明遵守该限值并不能保证安全,强调要采取卫生工程措施把它降低到尽
15、可能低的水平。答案是 E。7.确定职业性肿瘤病因的主要依据应来自(分数:2.00)A.细胞学检查B.病理学检查C.病例分析D.动物试验E.流行病学调查 解析:解析:由于存在种属差别,确定对人致癌与否主要依据人群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答案是 E。8.职业性肿瘤的好发部位见于(分数:2.00)A.皮肤B.肺脏 C.肝脏D.肾脏E.膀胱解析:解析:包括致癌物在内的大多数化学物质均由呼吸道进入人体。从我国 1987年颁布的 8种法定职业肿瘤以及国际上研究的结果看,职业性肿瘤好发在肺部,答案是 B。9.主要引起膀胱癌的物质为(分数:2.00)A.铬酸盐B.氯甲醚C.芥子气D.煤焦油E.联苯胺 解析:解析:
16、需熟悉和区别这几种化学物的主要效应,联苯胺致膀胱癌,答案是 E。10.下列何种化学物为职业性致癌因素(分数:2.00)A.甲苯B.苯 C.丁酮D.甲醇E.二硫化碳解析:解析:在有机溶剂中,只有苯是肯定的人类致癌物,可导致白血病,答案是 B。11.妇女劳动卫生的问题主要涉及(分数:2.00)A.生殖功能和体力劳动能力 B.月经和生育功能C.生殖和生育功能D.对新生儿和乳儿的影响E.对胚胎和胎儿的影响解析:解析:需了解妇女在解剖和生理的一些特殊问题,化学和物理性有害因素对生殖的影响,则可确定妇女劳动卫生的问题主要涉及生殖功能和体力劳动能力,答案是 A。12.妇女最不应从事下列哪一项劳动(分数:2.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职业资格 公共卫生 执业 医师 专业 综合 试卷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