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175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175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175及答案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175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0,分数:100.00)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指_(分数:2.50)A.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科技建设、和谐社会建设B.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科技建设、生态文明建设C.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科技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D.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2.坚定不移地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协调发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_(分数:2.50)A.总依据B.总路线C.总布局D.总任务3.计划与市场
2、作为调节经济的手段,是_(分数:2.50)A.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特有的需要B.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产品经济发展的需要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特有的需要D.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4.1992 年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一次重大突破。这一重大突破的依据是_(分数:2.50)A.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B.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并不矛盾C.市场经济是由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D.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5.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对市场经济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是_(分数:2.50)A.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B.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调节作用C.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
3、调节为辅D.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这个结合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又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体现市场经济一般特征的主要表现是_(分数:2.50)A.在资源配置上,以市场为手段、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B.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C.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D.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7.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要是要使市场_(分数:2.50)A.调节整个社会的生产和流通B.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C.在流通领域发挥
4、作用D.自发地调节社会总体平衡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要求政府把微观主体的经济活动交给市场调节。为此,政府要积极转变经济职能,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是_(分数:2.50)A.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B.处理好计划和市场的关系C.处理好国家和企业的关系D.政企职责分开9.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关键的问题是处理好_(分数:2.50)A.计划和市场的关系B.企业和市场的关系C.政府和市场的关系D.政策和市场的关系10.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_(分数:2.50)A.自由市场经济体制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D.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经济体制1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
5、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_(分数:2.50)A.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B.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C.以市场经济为资源配置主要方式、计划与市场相结合D.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先富带动后富12.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_(分数:2.50)A.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有量的优势B.国有经济能控制垄断性行业C.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D.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13.对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地位的认识正确的是_(分数:2.50)A.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B.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D.社会主义经济的主体14.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
6、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国家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分数:2.50)A.巩固国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B.各种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起同等作用C.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规则D.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15.在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收入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其前提条件是_(分数:2.50)A.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B.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C.社会主义的目标D.劳动存在重大差别,还是谋生的手段16.按劳分配的“劳”是指_(分数:2.50)A.直
7、接的社会劳动B.直接的个别劳动C.以个人为单位的局部劳动D.以企业为单位的局部劳动17.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两大路径是_(分数:2.50)A.创新驱动和扩大内需B.可持续性和集约型C.扩大内需和对外开放D.扩大内需和扩大投资18.加快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就要_(分数:2.50)A.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B.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C.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D.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19.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_(分数:2.50)A.城乡一体化B.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C.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D.农业化、城镇化同步发展20.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
8、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它表明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_(分数:2.50)A.国体B.政体C.根本制度D.经济基础21.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_(分数:2.50)A.人民民主专政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2.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的政治制度是_(分数:2.50)A.人民民主专政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3.2014 年 9 月 21 日,习近平在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 65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强调:“做好人民政协工作,必须坚持人民政协的性质
9、定位。”人民政协的性质是_(分数:2.50)A.国家政权机关B.各阶级的联盟C.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D.人民团体24.我国的政党制度是_(分数:2.50)A.一党制B.多党制C.多党合作制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25.2014 年全国政协会议上,政协委员们围绕互联网金融这一话题各抒己见,为政府出台相应政策出谋划策。这是政协委员在_(分数:2.50)A.行使国家权力B.参政议政C.制定政策法规D.实践基层民主自治26.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是_(分数:2.50)A.各民族一律平等,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自由B.各民族都建立自治政府,独立自主、高度自治C.发展民族经济,实现共
10、同繁荣D.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27.最广泛的社会主义民主实践是_(分数:2.50)A.人民民主专政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D.基层民主28.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其根本目的在于_(分数:2.50)A.维护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B.依法打击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的敌对分子,维护社会稳定C.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D.确保国家各项工作有法可依、依法行政29.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_(分数:2.50)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人民当家作主C.依法治国D.以德治
11、国30.法制是依法治国的_(分数:2.50)A.内容和本质B.目的和本质C.目的和基础D.前提和基础3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_(分数:2.50)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D.社会主义荣辱观3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体是_(分数:2.50)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D.社会主义荣辱观3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_(分数:2.50)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D.社会主义荣辱观3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_(分数:2.50)A.马克思主义
12、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D.社会主义荣辱观35.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核心是_(分数:2.50)A.爱国主义B.团结统一C.改革创新D.自强不息36.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核心是_(分数:2.50)A.爱国主义B.团结统一C.改革创新D.自强不息37.党的十八大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三个“倡导”。在这三个“倡导”中,体现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_(分数:2.50)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自由、平等、公正、互助38.党的十八大在建设社
13、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三个“倡导”。在这三个“倡导”中,体现个人层面的价值目标是_(分数:2.50)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自由、平等、公正、互助39.党的十八大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三个“倡导”。在这三个“倡导”中,体现社会层面的价值目标是_(分数:2.50)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自由、平等、公正、互助4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_(分数:2.50)A.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B.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
14、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C.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和吸收各国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D.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民族和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考研政治-175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0,分数:100.00)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指_(分数:2.50)A.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科技建设、和谐社会建设B.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科技建设、生态文明建设C.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科技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D.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解析:解析 考查的知识点是:中
15、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着眼点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坚定不移地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协调发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_(分数:2.50)A.总依据B.总路线C.总布局 D.总任务解析:解析 考查的知识点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 党的十八大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中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五位一体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
16、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3.计划与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手段,是_(分数:2.50)A.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特有的需要B.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产品经济发展的需要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特有的需要D.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 解析:解析 考查的知识点是:对计划与市场作为调节经济手段的认识。 社会化生产要求社会总劳动在不同部门之间按比例分配,即社会资源合理配置,这有两种形式:市场调节和计划调节。市场调节根源于社会化生产条件下商品经济的客观存在;计划调节根源于社会化生产客观上要求自觉地按比例发展。计划和市场都有各自的长处和不足,所以,正确选项是 D。选项 ABC 均不符合题意。4.1992 年党的
17、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一次重大突破。这一重大突破的依据是_(分数:2.50)A.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B.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并不矛盾C.市场经济是由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D.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解析:解析 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内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的要点有:一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二是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优势和长处,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要把两者结合起来。三是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可以和不同的社会制度结
18、合,但它和不同社会制度结合具有不同的性质。正确答案是 D。5.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对市场经济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是_(分数:2.50)A.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B.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调节作用C.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D.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 解析:解析 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 传统观念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但在经济建设实践中,市场和计划的矛盾愈益显示出来,成为深化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实践要求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我们党先提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接着突破把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
19、观点,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提出建立“计划和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最后是突破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社会制度属性的思想束缚,认为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并于 1992 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提出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从“基础性作用”到“决定性作用”,虽只有两字之差,但实质上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深化,是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推进。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这个结合
20、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又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体现市场经济一般特征的主要表现是_(分数:2.50)A.在资源配置上,以市场为手段、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B.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C.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D.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解析:解析 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内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要点有:一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二是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优势和长处,社会主义实
21、行市场经济要把两者结合起来。三是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可以和不同的社会制度结合,但它和不同社会制度结合具有不同的性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色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宏观调控三个方面。正确答案是 A。选项 B、C、D 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7.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要是要使市场_(分数:2.50)A.调节整个社会的生产和流通B.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 C.在流通领域发挥作用D.自发地调节社会总体平衡解析:解析 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机制的作用。 市
22、场经济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是以市场为基础的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市场经济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大致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一是自由竞争、自由放任的传统的市场经济发展阶段。二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阶段,即由于社会化大生产的高度发展,要求国家加强对市场经济活动的干预和调节,因而现代市场经济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有秩序的法治经济。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要是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因此正确答案是 B 选项。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要求政府把微观主体的经济活动交给市场调节。为此,政府要积极转变经济职能,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是_(分数:2.50)A.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B.处理好计划和市
23、场的关系C.处理好国家和企业的关系D.政企职责分开 解析:解析 考查的知识点是:转变政府职能与政企分开。 政企分开是指政企职责分开,即政府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的职能要同作为社会经济管理者的职能分开;政府所有者职能中,要把国有资产的行政管理职能同产权营运职能分开,从而使政府不再直接干预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企业按照市场要求组织生产经营,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为目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长期亏损、资不抵债的应依法破产。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直接参与市场的竞争,以盈利最大化为目的。政府处在企业之外,既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经济活动,也不用超经济手段保护企业。政企分开实质是要理顺作为行政管理者的政府与企
24、业的关系,重点是解决好政府职能与企业职能的关系问题。政府的职能是从事社会行政管理和对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管理,即政府该管的是整个社会的问题是宏观上的问题,而不是直接去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这是对政府职能的基本定位。这一定位明确了,政企分开才有可能。因此正确答案是 D 选项。9.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关键的问题是处理好_(分数:2.50)A.计划和市场的关系B.企业和市场的关系C.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D.政策和市场的关系解析:解析 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 现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市场化程度大幅度提高,宏观调控体系更为健全,我国经济发展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175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