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网络-21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网络-21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网络-21及答案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网络-21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9,分数:29.00)1.在 OSI 参考模型中,实现端到端的应答、分组排序和流量控制功能的协议层是_。(分数:1.00)A.数据链路层B.网络层C.传输层D.会话层2._是传输层数据交换的基本单位。(分数:1.00)A位B.分组C帧D.报文段3.在 TCP 中,采用_来区分不同的应用进程。(分数:1.00)A.端口号B.IP 地址C.协议类型D.MAC 地址4.在 TCP/IP 网络中,为各种公共服务保留的端口号范围是_。(分数:1.00)A.0255B.01023C.01
2、024D.0655355.端口分为熟知端口号和_。(分数:1.00)A.永久端口号B.确认端口号C.客户端口号D.临时端口号6.关于传输层的面向连接服务的特性是_。(分数:1.00)A.既不保证可靠,也不保证按序交付B.不保证可靠,但保证按序交付C.保证可靠,但不保证按序交付D.既保证可靠,也保证按序交付7.如果用户程序使用 UDP 进行数据传输,那么_协议必须承担可靠性方面的全部工作。(分数:1.00)A.数据链路层B.网际层C.传输层D.应用层8.一个 UDP 用户数据报的数据字段为 8192B,在链路层要使用以太网来传输,那么应该分成_IP 数据片。(分数:1.00)A.3 个B.4 个
3、C.5 个D.6 个9.对于实时视频通话,传输层一般采用_。(分数:1.00)A.HTTPB.TCPC.UDPD.FTP10.UDP 报头部长度为_。(分数:1.00)A.8BB.20BC.60BD.不定长11.UDP 数据报中的长度字段_。(分数:1.00)A.不记录数据的长度B.只记录数据部分的长度C.包括首部和数据部分的长度D.只记录首部的长度12.下面的_包含在 TCP 首部中而不包含在 UDP 首部中。(分数:1.00)A.目标端口号B.帧序号C.源端口号D.校验号13.TCP 段头的最小长度是_B。(分数:1.00)A.16B.20C.24D.3214.假设某应用程序每秒产生一个
4、60B 的数据块,每个数据块被封装在一个 TCP 报文中,然后再封装到一个 IP 数据报中。假设 TCP 报文和 IP 数据报的头部没有附加字段,那么最后每个数据报所含有的应用数据所占的百分比是_。(分数:1.00)A.20%B.40%C.60%D.80%15.TCP 采用 4 种计时器:坚持计时器、保持计时器、时间等待计时器和_。(分数:1.00)A.重传计时器B.端口计时器C.延迟计时器D.服务时间计时器16.有一条 TCP 连接,它的最大报文段长度是 2KB,TCP 拥塞窗口为 24KB,这时候发生了超时事件,那么该拥塞窗口变成了_。(分数:1.00)A.1KBB.2KBC.5KBD.7
5、KB17.可靠的传输协议中的“可靠”是指_。(分数:1.00)A.使用面向连接的会话B.使用“尽力而为”的传输C.使用滑动窗口来维持可靠性D.使用确认机制来确保传输的数据不丢失18.为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TCP 采用了对_确认的机制。(分数:1.00)A.报文段B.字节C.分组D位19.一个 TCP 连接的数据传输阶段,如果发送端的发送窗口值由 2000 变为 3000,意味着发送端可以_。(分数:1.00)A.在收到一个确认之前可以发送 3000 个 TCP 报文段B.在收到一个确认之前可以发送 1000BC.在收到一个确认之前可以发送 3000BD.在收到一个确认之前可以发送 2000
6、个 TCP 报文段20.在 TCP 中,发送方的窗口大小是由_的大小决定的。(分数:1.00)A.仅接收方允许的窗口B.接收方允许的窗口和发送方允许的窗口C.接收方允许的窗口和拥塞窗口D.发送方允许的窗口和拥塞窗口21.TCP 的滑动窗口协议中规定重传分组的数量最多可以_。(分数:1.00)A.两倍滑动窗口的大小B.滑动窗口大小的一半C.滑动窗口的大小减 1D.等于滑动窗口的大小22.已知当前 TCP 连接的 RTT 值为 35ms,连续收到 3 个确认报文段,它们比相应的数据报文段的发送时间滞后了 27ms、30ms 与 21ms。假设 =0.2,则第三个确认报文段到达后新的 RTT 估计值
7、为_。(分数:1.00)A.33.4msB.32.7msC.21msD.30.4ms23.假设拥塞窗口为 20KB,接收窗口为 30KB,TCP 能够发送的最大字节数是_。(分数:1.00)A.30KBB.20KBC.50KBD.10KB24.为了实现可靠的服务,采用超时重传、确认捎带技术。传输中的协议规定,在确认信息中捎带_的序号以减少通信量。(分数:1.00)A.上一个已经接收的报文B.下一个希望接收的报文C.正在发送的报文D.下一个将要发送的报文25.TCP 使用三次握手协议来建立连接,设甲、乙双方发送报文的初始序号分别为 X 和 Y,甲方发送_的报文给乙方。(分数:1.00)A.SYN
8、=1,seq=XB.SYN=1,seq=X+1C.SYN=1,seq=YD.SYN=1,seq=Y+126.TCP 采用滑动窗口协议解决了_。(分数:1.00)A.端到端的流量控制B.整个网络的拥塞控制C.端到端的流量控制和网络的拥塞控制D.整个网络的差错控制27.TCP 使用_次握手协议建立连接。(分数:1.00)A一B二C三D四28.在 TCP/IP 中,当发送窗口增加到 32 时,如果发生拥塞,则拥塞窗口将会变为_。(分数:1.00)A.1B.16C.24D.3229.主机甲和主机乙之间建立了 TCP 连接,主机甲向主机乙发送了两个连续的 TCP 段,分别包含 300B 和500B 的有
9、效载荷,第一个段的序列号为 200,主机乙正确收到两个段后,发送给主机甲的确认序列号是_。(分数:1.00)A.500B.700C.800D.1000二、综合应用题(总题数:10,分数:71.00)30.为什么说 UDP 是面向报文的,而 TCP 是面向字节流的? (分数:7.00)_31.为什么在 TCP 首部中有一个首部长度字段,而 UDP 的首部中就没有这个字段? (分数:7.00)_32.为什么突然释放传输连接就可能丢失用户数据,而使用 TCP 的连接释放方法就可保证不丢失数据? (分数:7.00)_33.在使用 TCP 传输数据时,如果有一个确认报文段丢失了,也不一定会引起对方数据的
10、重传,这句话对吗?试说明理由。 (分数:7.00)_34.某个应用进程使用运输层的 UDP,然而继续向下交给 IP 层后,又封装成 IP 数据报。既然都是数据报,可否跳过 UDP 而直接交给 IP 层?哪些功能 UDP 提供了但 IP 没提供? (分数:7.00)_35.在 TCP 报文段的首部中只有端口号而没有 IP 地址。当 TCP 将其报文段交给 IP 层时,IP 怎样知道目的IP 地址呢? (分数:7.00)_36.TCP 在进行流量控制时是以分组的丢失作为产生拥塞的标志。有没有不是因拥塞而引起的分组丢失的情况?如有,请举出 3 种情况。 (分数:7.00)_37.一个 10000B
11、的应用层数据需要发送,传输层使用 UDP 传输。如果要在以太网中传送。试问: 1)在网络层分为几个数据片? 2)指出每一个数据片的长度和偏移值。 3)在以太网上传输的总字节数是多少? (分数:7.00)_主机 A 向主机 B 发送一个很长的文件,其长度为 LB。假定 TCP 使用的 MSS 有 1460B。试问:(分数:8.00)(1).在 TCP 的序号不重复使用的条件下,L 的最大值是多少?(分数:4.00)_(2).假定使用上面计算出的文件长度,而运输层、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所使用的首部开销共 66B,链路的数据传输速率为 10Mbit/s,试求这个文件所需的最短发送时间。(分数:4.00
12、)_38.一个 UDP 用户数据的数据字段为 8192B。在数据链路层要使用以太网来传送。试问应当划分为几个 IP数据报片?说明每一个 IP 数据报字段长度和片偏移字段的值。 (分数:7.00)_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网络-21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9,分数:29.00)1.在 OSI 参考模型中,实现端到端的应答、分组排序和流量控制功能的协议层是_。(分数:1.00)A.数据链路层B.网络层C.传输层 D.会话层解析:2._是传输层数据交换的基本单位。(分数:1.00)A位B.分组C帧D.报文段 解析:解析 传输层数据交换的基本
13、单位为报文段,位是物理层数据交换的基本单位,分组是网络层数据交换的基本单位,帧是数据链路层数据交换的基本单位。3.在 TCP 中,采用_来区分不同的应用进程。(分数:1.00)A.端口号 B.IP 地址C.协议类型D.MAC 地址解析:解析 TCP 采用端口号区分不同应用进程,网络层根据 IP 地址来处理数据,数据链路层根据 MAC地址来处理数据。4.在 TCP/IP 网络中,为各种公共服务保留的端口号范围是_。(分数:1.00)A.0255B.01023 C.01024D.065535解析:解析 保留端口也称为知名端口,以全局方式分配,只占全部端口数目很小的部分,为各种公共服务保留。TCP
14、和 UDP 均规定小于 1024 的端口号才能作为保留端口。5.端口分为熟知端口号和_。(分数:1.00)A.永久端口号B.确认端口号C.客户端口号D.临时端口号 解析:解析 端口号有两种基本分配方式,第一种是全局分配,即熟知端口号;第二种是本地分配,即临时端口号。6.关于传输层的面向连接服务的特性是_。(分数:1.00)A.既不保证可靠,也不保证按序交付B.不保证可靠,但保证按序交付C.保证可靠,但不保证按序交付D.既保证可靠,也保证按序交付 解析:解析 面向连接的特点是:数据传输过程前必须经过建立连接、维护连接和释放连接 3 个过程;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各分组不需要携带目的结点的地址。面向连
15、接服务的传输连接类似于一个通信管道,发送者在一端放入数据,接收者从另一端取出数据。所以,面向连接服务的特性是能保证数据按序交付,并且可靠性也非常好。7.如果用户程序使用 UDP 进行数据传输,那么_协议必须承担可靠性方面的全部工作。(分数:1.00)A.数据链路层B.网际层C.传输层D.应用层 解析:解析 传输层协议需要具有的主要功能包括:创建进程到进程的通信,提供流量控制机制。UDP在一个低的水平上完成以上的功能,使用端口号完成进程到进程的通信,但在收到用户数据报时没有流量控制机制,也没有确认,而且只是提供有限的差错控制。因此,UDP 是一个无连接、不可靠的传输层协议。如果用户应用程序使用
16、UDP 进行数据传输,必须在传输层的上层即应用层提供可靠性方面的全部工作。8.一个 UDP 用户数据报的数据字段为 8192B,在链路层要使用以太网来传输,那么应该分成_IP 数据片。(分数:1.00)A.3 个B.4 个C.5 个D.6 个 解析:解析 以太网的帧的最大数据负载是 1500B,IP 头部长度为 20B。所以,每个分片的数据字段长度为 1480。58192/14806,所以需要 6 个分片来传输该数据报。9.对于实时视频通话,传输层一般采用_。(分数:1.00)A.HTTPB.TCPC.UDP D.FTP解析:解析 首先可以排除 A 和 D,因为它们是应用层的协议。实时视频通话
17、的重点在于实时,哪怕是丢失一些数据,也要保证数据的实时性。所以,应该采用简单的无连接、不可靠的 UDP。10.UDP 报头部长度为_。(分数:1.00)A.8B B.20BC.60BD.不定长解析:解析 UDP 的报头包含源端口号、目的端口号、数据报长度和校验值,长度都是 2B,共 8B。11.UDP 数据报中的长度字段_。(分数:1.00)A.不记录数据的长度B.只记录数据部分的长度C.包括首部和数据部分的长度 D.只记录首部的长度解析:解析 UDP 的长度字段用来记录 UDP 数据报的长度,而 UDP 数据报的长度包括首部和数据部分的长度,并且以字节(B)为单位。12.下面的_包含在 TC
18、P 首部中而不包含在 UDP 首部中。(分数:1.00)A.目标端口号B.帧序号 C.源端口号D.校验号解析:解析 TCP 是面向连接的,首部包括源端口号、目标端口号、帧序号和校验号等字段;而 UDP 是面向非连接的,帧序号和确认号用于连接,故 UDP 首部中不包括帧序号字段。13.TCP 段头的最小长度是_B。(分数:1.00)A.16B.20 C.24D.32解析:解析 TCP 数据段为两部分,前面是段头,后面是数据。TCP 段头的前 20B 的格式是固定的,后面是可能的选项。因此,TCP 头标的最小长度是 20B。14.假设某应用程序每秒产生一个 60B 的数据块,每个数据块被封装在一个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计算机 学科专业 基础 综合 计算机网络 21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