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江苏如皋东部共同体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江苏如皋东部共同体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江苏如皋东部共同体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江苏如皋东部共同体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其他 根据下面语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2分) 阅读 “爱国情怀 ”这一单元中的课文,倾听已届 fng zh cn nin的海外游子的心声,体会被剥夺使用母语权利的亡国者的痛楚,品味著名科学家始终jun lin着祖国的深情,领悟志士仁人面对山河破碎而壮志难酬的忧愤,感受古代外交家维护国家尊严、不辱使命的凛然正气 答案:风烛残年 眷恋 试题分析: “孕 ”易写成上下结构。 “馈 ”易写成同音字, “荒 ”易多写一笔。但是这些字都是常用词语中的常用汉字。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的认读能力,主要是字音和字形
2、。 点评: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分类整理,误读误写积累,阶段总结等,尤其是误读误写字的积累。同时接近考试时要适当做一些强化训练,以及时查漏补缺。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长城专题,知道了长城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修筑了,明代也曾大规模地修建过长城,那你知道长城的一些知识吗? (5分 ) 【小题 1】明长城东起 ,西至 。 (1分 ) 【小题 2】请写出与长城 有关的一个人物、一个传说、一句俗语或诗句。 (2分 ) 人物 传说 俗语或诗句 【小题 3】你能用一个比喻句描述一下你心中的长城吗? (2分 ) 答案: 【小题 1】鸭绿江 嘉裕关 (1分 ) 【小题 2】秦始皇、蒙恬等 孟姜女哭长城 不
3、到长城非好汉等 (2分 ) 【小题 3】示例:长城是我心中的彩虹。 (2分 ) 【小题 1】试题分析:常识性知识,平时留心就能做答。 考点:考查学生知识积累的广泛性。 点评:语文学习的范围很广,语文的知识很多很深,学习时一定用心。这道题目让我们感受到平时积累的必要性。 【小题 2】试题分析: “与长城有关 的 ” 是审题的关键, “一个人物、一个传说、一句俗语或诗句 ”是回答的角度。这就要看我们平时积累的有哪些,如人物秦始皇、蒙恬、李广等,一个传说孟姜女哭长城,一句俗语 “不到长城非好汉 ”等。选择自己头脑中有的写出来。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的积累能力。 点评: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不仅要积
4、累一些名人名言、事例、佳句等,还要在各方面进行积累,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做到博闻强记,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小题 3】试题分析:主语是长城,用上比喻的修辞即可。如 “长城是中华儿女心中的丰碑。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 能力。 点评:审清题目要求,写出符合要求的句子。注意比喻有明喻、暗喻和借喻,运用哪一种也可。 选择题 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 2分) A新形势下的教育就应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创造的水平。 B读了此文,我懂得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的道理。 C通过这次作文评比,使她的自信心增强了。 D能否取得好的成绩,关键就在于要勇于克服
5、困难,充满自信。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搭配不当,应把 “培养 ”改为 “提高 ”。 C项缺少主语,应去掉 “通过 ”或 “使 ”。 D项前面的 “能否 ”与后面的 “要 ”两面对一面,不一致,应去掉 “能否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 点评:了解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是基本的应对策略。常见病因有成分残缺、成分赘余、搭配不当、用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平时要注意正确表述,避免语病的发生;还可以与同学多交流,尤其是作文互评中,要按以上病因把句子加以衡量,给彼此寻找病句。这样语感会逐渐增强。如果在考试中凭语感一眼找不出来,就要静下心来按以上常见病因一一加以衡量,只要多读几
6、遍,相信一定能找到正确答案:的。 下面文学常识的有关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 2分) A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 七律 长征 毛泽东 B都德 最后一课 法国十九世纪著名的短篇小说 C晏子 晏子使楚 晏子反击楚王针锋相对,直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D枣核 萧乾 “ 枣核 ”既是文章的结构线索又是文章的感情线索。 答案: C 试题分析: C项中 “针锋相对,直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的说法是错误的,晏子是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态度。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本上文章的掌握情况。 点评:对于课本上的课文,不能偏颇 ,大致内容和主题以及涉及到的文学常识还是应该心中有数的更不能放弃课内只顾课外,要从
7、课内中学到语文的基础知识及赏析文章的方法,并和课外的拓展阅读结合起来,做到课内外结合,使语文能力和素养得到提高 现代文阅读 (一)( 13分) 家乡最常见的树,也就是槐树了。 槐树虽然没有杨树的清秀挺拔,没有柳树的飘逸多姿,但是庄户人家却对它们情有独钟。或这是因为它们那些略显沧桑的枝丫在人们眼里有一种凝重、朴实的感觉吧。于是,庄户人都愿意用它们来记录那些平淡而真实的日子。 每年的阳春三月,在那些坚韧的枝头上,便隐约露出 了星星嫩绿。它们没有丝毫的招摇和迟疑, 就像国画大师们大手笔的泼墨画,陡然之间就绿满了枝头;又仿佛是在一夜之间,成串的银铃便缀满枝头了。 再看呵,小村的房前屋后,远处的山坡和沟
8、坎上,一株株、一片片绿叶葱茏的槐树,就像披上了一身洁白的雪花。在明媚的阳光下,它们 。 和煦的风,携着浓郁而宜人的花香,在绿色无垠的麦田上尽情地弥散着。伫立槐树下,侧耳聆听,那一串串银铃随风碰撞。跳跃的音符,优美而舒缓,可不就是春姑娘在耳畔清唱吗 一群群快乐的蜜蜂,怀揣着放蜂老人的请柬,争先恐后地从蜂箱里涌出来,歌唱着卦向那一片 片雪白的花簇。与槐花相约,总会有甜蜜的收获。在火红的晚霞里,它们竞相捧回一滴滴甘露,陶醉了放蜂老人那淳朴的笑脸。 采槐花的孩子们,挎着小竹篓,手持长竿,像一条条顽皮的小鲤鱼,畅然地游弋在小巷里。一阵阵稚嫩的笑声,荡漾在小村的上空,犹如从花簇间飞出的鸟鸣一样婉转、动听。
9、在那个贫瘠的年月里,我欢乐的童年似乎总是与槐花有缘。至今,我还清晰地记得,拽着母亲的衣襟,一起到街旁或田野里采摘槐花时的情景。那些如雪花、似粉蝶一般的花瓣,纷纷飘进了我的记忆。 傍晚炊烟袅袅。那一束束玉琢似的花儿,被母亲和着包米面做成芳香四 溢的槐花团。轻轻地咬一口,便会香到心坎里;再细细品味那甜美的滋味,俨然会使人感觉到,春天已随着那一缕缕槐香,被永远地储留在心里, 许多年以后,我仍然喜爱着槐花。这不仅仅因为它们能够勾起我对童年快乐时光的回忆:更主要的还是它们那永远值得人们钦佩、甘把芳香洒尽而默默无闻的品格。 (阅读材料选自语文周刊 ) 【小题 1】作者以 作为贯串全文的线索,赞美它 的精神
10、。 (2分 ) 【小题 2】 “点缀着小村,矗立在生机盎然的田野之上,宛如清雕玉琢的盆景;又似绵绵起 伏的雪山 ”,是从文中第四小节最后抽出来的,请结合对选文的理 解为它组成合理的语 序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分 ) 它们 【小题 3】根据你对全文的理解简述,作者为什么至今记得槐树花 (3分 ) 【小题 4】 “伫立槐树下侧耳聆听,那一串串银铃随风碰撞。 ”你能具体说说是什么在碰撞吗 (3分 ) 【小题 5】请你结合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一句诗,用简约凝练的语言描 绘一下春之美景。 (50字以内 )(3分 ) 答案: 【小题 1】槐树花、甘把芳香洒尽而默默无闻的精神。 (2分
11、 ) 【小题 2】宛如精雕玉琢的盆景、点缀着小村,又似绵绵起伏的雪山,矗立在生机盎然的田野之上。 (2分 ) 【小题 3】作者不仅回忆童年那段欢乐的时光,更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槐树的那种凝重、朴实的品质一直在左右着我的心情等 (意思对即可 ) (3分 ) 【小题 4】自然界的种种声响,人们随着春的到来,那种热切的,心情等 (意思对即可 ) (3分 ) 【小题 5】略 【小题 1】试题分析:线索即贯穿全文的东西,有可能是人、物、事,也可能是某种情感。 一般是文中出现最多的字眼,通读全文,不难看出全文每段都在写槐树。 “许多年以后, 我仍然喜爱着槐花。这不仅仅因为它们能够勾起我对童年快乐时光的回忆
12、:更主要的还是 它们那永远值得人们钦佩、甘把 芳香洒尽而默默无闻的品格 ”更是画龙点睛,点明了文章 的主旨,道出了槐树的精神。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的提取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点评:审题后要文章中从前向后找关键语句及关键词语,根据这些关键语句把切题的答案:提取概括出来。画龙点睛的抒情议论段一般是要重点体会一下的。 【小题 2】试题分析:其实是与上文衔接,语意通顺即可。主语是 “一株株、一片片绿叶 葱茏的槐树 ”,题干中的句子 “点缀着小村,矗立在生机盎然的田野之上,宛如清雕玉琢 的盆景;又似绵绵起伏的雪山 ”其实是两个比喻句,各自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槐树的特点。 考点 :考查学生对语段的感知能力。
13、 点评:首先要整体感知一下语段的内容,根据已有的语句揣摩句子在句式上或结构上的特 点,并根据题干中语句的内容、结构将其正确还原到原文中。 【小题 3】试题分析: “根据你对全文的理解 ”是关键的审题点,从文章中寻找,不难看到 “这是因为它们那些略显沧桑的枝丫在人们眼里有一种凝重、朴实的感觉吧。于是,庄户 人都愿意用它们来记录那些平淡而真实的日子。 ”“再细细品味那甜美的滋味,俨然会使人感觉到,春天已随着那一缕缕槐香,被永远地储留在心里 ”“ 许多年以后,我仍然喜爱着槐花。这不仅仅因为它们能 够勾起我对童年快乐时光的回忆:更主要的还是它们那永远值得人们钦佩、甘把芳香洒尽而默默无闻的品格 ”由这些
14、语句可知, “记得槐树花 ”是因为有童年的快乐时光,有那些平淡而真实的日子,更因为它有值得人们钦佩的品格。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点评:结合文章的内容,揣摩其中的原因,运用得体的全面的语言作答。一般原因不难揣摩,关键是语言的表达要全面简洁。组织语言的能力要在平时的阅读学习中不断积累。 【小题 4】试题分析: “伫立槐树下侧耳聆听,那一串串银铃随风碰撞 ”语句出自第五段, 后面的 “跳跃的音符, 优美而舒缓,可不就是春姑娘在耳畔清唱吗 ”由此可知,“随风碰撞 ”是作者的感受,可能是自然界的种种声响,更可能是人们那种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心情等。 考点:考查学生对语句的理解能力
15、。 点评:对文章中语句的理解一定要结合文章内容。要坚持 “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 篇 ”的原则。要结合上下文内容,尤其是语句附近的语段,把语句的意思正确地理解出来。 【小题 5】试题分析: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诗句中写到了 “东风 ”“万紫 千红 ”即春花。所以我们要描绘出一夜东风,吹开了万紫千红的鲜花的百花争艳的景象, 描绘出生机 勃勃的春光。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描绘诗歌画面的能力。 点评:此类题目在做答中要注意,一般由两部分构成答案:,即景象内容与特点。做答时既要理解诗词大意,又要放到诗句中寻找描写对象及明显的语言标志,如时间、季节、事件、氛围、人物的喜怒等等。 (二
16、)( 13分) 从城里回来的第二天早晨,刚睁开眼睛,爹就对娘说: “小三子亲了俺。 ” 娘狐疑地问: “你又梦见小三子啦?老头子,又说瞎话了吧? ” 小三子是爹娘最疼爱的小儿子。小时候,小三子经常钻到爹娘怀里,搂着爹娘的脖子,小鸡啄米似的在爹娘脸上啄。爹娘下田回来,被小三子 啄几口,心里甜丝丝的,浑身的疲劳也就烟消云散了。小三子长大后,再也没有亲过爹娘,话也少了很多,和爹娘有了大大的隔阂。但是,爹娘都没有忘记小三子的小嘴啄在脸上那种麻酥酥的感觉。自从小三子离开家乡,娘总做小三子亲她的梦,到底做过多少次,她自己都记不清。爹梦见这样的场面比娘少得多,所以每梦见一次,都稀罕得不得了。有时候,娘都梦见
17、小三子好几次了,爹还一次没梦见呢,爹就编瞎话给娘听。娘每一次听了都直撇嘴。 可这一回的情形却与以往不同。爹没好气地说: “谁做梦了?谁说瞎话了?俺是说前天进城,小三子亲俺了! ” 娘惊异地 瞪大了眼睛,嚷道: “真的?你昨天回来的时候,咋不早说?快,快给俺说说,小三子咋就亲了你? ” 爹看了娘一眼, “唉,俺们那小三子啊 ” 原来,小三子大学毕业以后,没能马上找到接收单位。直到秋风吹黄了黄泥湾所有的山头,都还没有小三子就业的消息。小三子的衣、食、住、行全都成了拧在爹娘心头的沉甸甸的疙瘩。爹卖了一千斤稻谷,背着包袱,揣着钱,进城去看小三子,陪小三子住了一夜。第二天早晨,小三子送爹回去。临出门的时
18、候,小三子突然抱住爹的脑袋,在爹的腮帮上亲了一口。爹愣了,小三子也愣了。小三子松开爹的脑袋,愣愣地看爹 。看着看着,小三子的眼泪流出来了,越流越欢,像家乡门前潺潺的小溪。小三子流着泪,缓缓捧起爹的脸,在左脸上亲了亲,又在右脸上亲了亲。最后,小三子紧紧抱着爹,放声大哭起来。 爹咂咂嘴,回味着: “小三子的泪滴进了俺嘴里,咸津津的。 ” 娘的泪水像门前的小溪汛期来临,哗地流了出来。娘哽咽着,喃喃地念叨:“小三子,俺可怜的小三子。 ” 不到半天时间,小三子亲他爹老脸的故事就传遍了整个村庄。人们说着说着,笑歪了嘴巴,笑痛了肚皮。自古以来,都是大人和不懂事的娃娃互相亲亲,何曾见过黄泥湾哪个人高马大的小伙
19、子亲吻爹娘的?这 个小三子,肯定是在城里呆久了,电影看多了,没羞没臊的。小三子的娘更好笑了,这事儿也值得她大喇叭似的到处宣扬吗? 秋去冬来,小三子回家过年。时光飞逝,过完春节,小三子又要离家了。临走的时候,爹娘把他送到村口。乡亲们簇拥着他的爹娘,一起为他送行。人们都想瞧瞧小三子亲吻爹娘的西洋景儿。可是,小三子挥手再见了,放开脚步走了,也没有亲亲爹娘。突然,人群里响起一个银铃般的声音: “三子兄弟,不亲亲你爹你娘再走? ” 小三子停下了脚步,慢慢转过身来。 爹郑重地说: “是呢,你娘等了这么多天呢。 ” 小三子脸红了,笑了一下,扔掉行李,大步流星地向爹娘奔过来。他弯下魁梧的身躯,半跪着,紧紧抱住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江苏 如皋 东部 共同体 年级 学期 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