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浙江富阳新登镇中学共同体九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届浙江富阳新登镇中学共同体九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届浙江富阳新登镇中学共同体九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届浙江富阳新登镇中学共同体九年级 10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亵 渎( xi) 喑 哑( n)强 聒 不舍( gu) B 襁 褓( qing)妖 娆 ( ro)鸿 鹄 之志( h) C 骈 进( pin)佝 偻 ( l)方 枘 圆凿( ru) D粮 饷 ( xing)鞭 笞 ( ch) 宁 缺毋滥( nng) 答案: D 试题分析: A中应是 “喑 哑( yn) ”; B中应是 “襁 褓( qing) ”; C中应是 “ 佝偻 ( lo) ”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词语中
2、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田圃凌驾言行相顾温声细雨 B风骚解剖心无旁骛红装素裹 C喧攘拣择冥思遐想细雨霏霏 D绵密劫难恪尽职守披蓑带笠 答案: B 试题分析: A中应是 “温声细语 ”; C中应是 “喧嚷 ”; D中应是 “披蓑戴笠 ”。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在网络上,文化的空间向每一个人开放,权威不再存在,每个人都能取得传播和交流的 权利 。 B他探着头,向岁月的深处望了望 然而,那么美妙纯真的年月啊,早已含糊 得不见踪影。 C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偏僻山乡的人也能安居乐业、 饱食终日 ,生活水平有了
3、大幅度的提高。 D澡堂老板在诱杀蟑螂大赛中遥遥领先,让广大市民既惊奇又忧虑,二者 兼而有之 地同时具备了。 答案: A 试题分析: B中 “含糊 ”指说话不清,这里不合语境; C中 “饱食终日 ”贬义词,与语境不符; D中 “兼而有之 ”与 “同时具备 ”重复。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史 记是中国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学名著,列 “二十四史 ”之首,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元狩元年约三千年的历史,被鲁迅誉为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B “风骚 ”是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它们分别
4、代表了诗经和楚辞的最高成就。 C俄罗斯诗人叶赛宁在蝈蝈与蛐蛐中,敏锐地捕捉到两种极为平常的昆虫的叫声,发出 “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的感叹。敬业与乐业的作者是近代思想家,维新派代表人物梁启超,这篇演讲词开宗明义,提出了 “敬业乐业 ”的主旨。 D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作者是法国的雨果,他的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这篇课文是对人类先贤的崇高礼赞,对思想与人格力量的热情颂扬,也是对人类社会永远需要正义的呐喊、对良知的呼唤。 答案: C 试题分析: C中应是 “英国诗人济慈的蝈蝈与蛐蛐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在省级文明城市
5、创建活动中,全市人民参与程度的高低和创建力度的大小是成功的关键。 B为了更好的服务百姓,现在气象部门每隔几日就要向政府职能部门提供天气变化信息。 C我们要共同维护杭城文明形象,形成助人为乐、扶贫帮困、和谐友善的社会风尚至关重要。 D在埃博拉病毒面前,全人类都能手挽手心连心,这就是我们人类战胜一切艰难、走向美好未来。 答案: B 试题分析: A中前后不一致,应删去 “高低 ”和 “大小 ”; C中句式杂糅,主语不一致; D中成分残缺, “这就是 例子 ”。 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跨越苦难 苦难原本是生命旅途中一道不可残缺的风景。 苦难是竖在现实和未来之间的一
6、扇纸糊的门,你只要敢于捅破,前方的路便天宽地阔;苦难是蹲在成功门前的看家犬,怯弱的人逃得越急,它便追你越紧;苦难是火焰熊熊的炼狱,灵魂在苦难中涅 ,就会显露出金子般的成色 四季轮回,既然有春天的葱茏,也就有秋天的落叶;既然有夏天的热烈,也就有冬天的风雪。我们没有理由不接受苦难,没有理由不善待苦难。 世上没有不弯的路,人间没有不谢的花。苦难宛如天边的雨,说来就来了,你无法逃避,无法退却;苦难又似横亘的山,赶也赶不跑,你只有跨越,只有征服。面对苦难,最要紧的是心不烦,意 不乱。闭上你的眼睛,聆听一段清泉叮咚的乐曲,幽远清新的旋律会送你一份 “心静自然凉 ”的轻松;放飞你的思想,翻开油墨飘香的书页,
7、睿智俏丽的文字会给你一份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的惊喜。在泪水涌出眼眶之前,请抬起你的头。仰望头顶那方包容了亿万年风霜雨雪的天空,读懂那份旷达,那份宽容,那份蔑视一切的恢宏气势后,你怎能不顶礼膜拜,信心倍增? 也许,所有的艰难险阻是通向人生的驿站的铺路石;也许,每一阵雷电霹雳是响彻青春岁月的爵士乐。曹雪芹满腔辛酸作成红楼梦,贝多芬用苦难谱写第九交响曲,诺贝尔用生命的代 价换取了震慑世界的一声巨响。苦难之于人生,实在是一笔丰富迷人的财富。 失意的时候,总要忍不住说日子难过。但再苦再难也得过。人生如爬山,苦难便是通向山巅的崎岖小路。不曾历经苦难,你就永远只能在山脚下徘徊,永远无法领略虎
8、啸生风,群峰叠翠的无限风光。 生命总是在挫折和磨难中茁壮。思想总是在徘徊和失意中成熟。意志总是在残酷和无情中坚强。 让我们对所有的苦难心存感激,然后投入所有的心智所有的激情,认认真真地过好每一天,用一生的无畏和执著浇灌勃勃生命,如花绽放。 接受苦难,不为别的,就为你来到了这世上;跨越苦难,不为别的,只为你不白活一回。 【注】 涅 :佛教用语,原指超脱生死的境界,现用作死(多指佛或僧人)的代称。 【小题 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请指出并简述理由。( 4分) ( 1) “世上没有不弯的路,人间没有不谢的花 ”用来论述苦难也是瞬息,也终将过去。 ( 2) “跨越苦难 ”前,你可以闭眼听泉、翻书阅读、
9、仰望天空,为自己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小题 2】第五段中列举了一些名人的例子,其作用是什么?( 3分) 【小题 3】根据全文内容,概括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 4分) 【小题 4】联系你的生活,谈谈你是如何面对生活中所遇的困难的。( 3分) 答案:【小题 1】 (1)“世上没有不弯的路,人间没有不谢的花 ”用来论述苦难难以避免, “我们没有理由不接受 ”, 我们只有去跨越,去征服。 (2)“跨越苦难 ”时,你可以闭眼听泉、翻书阅读、仰望天空,为自己获得轻松的心情、发现的惊喜、战胜的信心,从而成功战胜苦难。或:闭眼听泉、翻书阅读、仰望天空都是 跨越苦难时 采取的方法。 【小题 2】列举曹雪匠
10、、贝多芬、诺贝尔的例子,证明了 “苦难之于人生,实在是一笔丰厚迷人的财富 ”这一道理 (或证明了 “接受并战胜苦难 ,就会走向成功 ”这一道理 )(2分 ),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1分 ) 【小题 3】接受并战胜苦难,就会走向成功。 (共 4分,引原文末段给 2分,概括不全面可酌情扣分 ) 【小题 4】联系生活实际,说出遭到的困难 (1分 );写出面对困难的过程 (1分 );谈出从中得到的启示 (1分 )。 【小题 1】 试题分析:学生所举事例或道理必须具有典型性,概括性,针对性,这是补充论据的三个特点。能分析论据的类型和作用,这里 (1)“世上没有不弯的路,人间没有不谢的花 ”用来论述苦难难
11、以避免, “我们没有理由不接受 ”, 我们只有去跨越,去征服。 (2)“跨 越苦难 ”时,你可以闭眼听泉、翻书阅读、仰望天空,为自己获得轻松的心情、发现的惊喜、战胜的信心,从而成功战胜苦难。或:闭眼听泉、翻书阅读、仰望天空都是 跨越苦难时 采取的方法。 考点:分析论据的类型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论证方法与作用分析答题方法:具体如下: 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格式: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 (概括事例)证明了 (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考点:分析常 见的
12、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 “中心论点 ”是一篇议论文的灵魂,所以读懂一篇议论文,概括中心论点是考试常见的题型。分析中心论点,可以从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有时也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就是从文章来概括总结的。 考点: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阅读中加入与文章内容相关的拓展性的题目,就是为了让同学们充分展示才能。这是新课标重在从多方面展示同学各种素质的要求,也是近几年中考热点题型之一。从解题方法来 看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能从中得到启示,表述合理即可。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
13、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火光 柯罗连科 很久以前,在一个漆黑的秋天的夜晚,我泛舟在西伯利亚的一条阴森森的河上。船到一个转弯处,只见前面黑黢黢的山峰下面,一星火光蓦地一闪。 火光又明又亮,好像就在眼前 “好啦,谢天谢地! ”我高兴地说, “马上就到过夜的地方啦! ” 船夫扭头朝身后的火光望了一眼,又不以为然地划起来。 “远着呢! ” 我不相信他的话,因为火光冲破朦胧的夜色,明明就在那儿闪烁。不过船夫是对的,事实上,火光的 确还远着呢。 这些黑夜的火光有着自己的特点:驱散黑暗,闪闪发亮,近在眼前,令人神往。乍一看,再划几下就到了 其实却还远着呢! 我们在漆黑如墨的河上又划了很久。一
14、个个峡谷和悬崖迎面驶来,又向后移去,仿佛消失在茫茫的远方,而火光却依然停在前头,闪闪发亮,令人神往 依然是这么近,又依然是这么远 现在,无论是这条被悬崖峭壁的阴影笼罩的漆黑的河流,还是那一星明亮的火光,都经常浮现在我的脑际,在这以前和在这以后,曾有许多火光,似乎近在咫尺,不止使我一人心 驰神往。可是生活之河却仍然在那阴森森的两岸之间流着,而火光也依旧非常遥远。因此,必须加劲划浆 然而,火光啊 毕竟 毕竟就在前头! 注 柯罗连科:俄国作家、社会活动家,屡遭沙皇反动当局的打击迫害,曾被流放到荒僻的西伯利亚整整六年。 【小题 1】本文叙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3分) 【小题 2】
15、指出下列句子中作者感到 “阴森森 ”的具体原因。( 4分) ( 1)我泛舟在西伯利亚的一条 阴森森 的河上。 ( 2)可是生活之河却仍然在那 阴森森 的两岸之间流着。 【小题 3】分析 “火光 ”在文中的象征意义以 及在结构上的作用。( 4分) 【小题 4】请对 “我 ”这一人物形象作赏析并谈谈本文给你的启示。( 5分) 答案:【小题 1】本文叙写了一个在深秋夜航中见到火光的故事。 (时间、地点、事情各一分。 ) 【小题 2】 (1)夜航途中,河两岸环境阴暗、氛围恐怖。 (2)在追寻理想之光的途中,作者遇到了各种各样的艰难险阻。 (4分,各 2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 【小题 3】
16、象征意义: “火光 ”象征了作者心中追求的自由和光明 (理想之光或希望之光 )。 结构作用: “火光 ”是行文的线索,贯穿文章的始终,使文章内容集中、结构紧凑。 (4分,各 2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 【小题 4】 “我 ”形象:很久以前的夜航途中,我看到火光就兴奋,以为很快就能到达过夜的地方,我是个缺乏经验、对路程估计出错的人;现在,经历了生活的种种挫折,我认识到理想与现实的距离还很远,必须持之以恒地 “加劲划桨 ”,努力追寻理想,并且坚信自己一定能实现目标, “我 ”是个经受了生活磨练的睿智的、意志坚定的乐观的人。给 “我 ”的启示:要心怀理想,不惧险阻,不懈追求。 (5分。形象
17、4分,写出一点得 2分,写出两点得 4分;启示 1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 【小题 1】 试题分析:学生 能按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的格式加以概括,应避免的是前后相互交错,力求做到前后一脉贯通。如:本文叙写了一个在深秋夜航中见到火光的故事。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学生筛选并提取文章阅读语料中的信息,是建立在文章理解基础上的考查方式,促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达到理解的目的,能够用原文的材料来解决问题。此处联系上下文内容,总结合理即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标题中的关键词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浙江 阳新 中学 共同体 九年级 10 月考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