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上海市金山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学年上海市金山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学年上海市金山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2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学年上海市金山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在用显微镜观察黑藻叶肉细胞细胞质流动的实验中,观察到如图所示结果,那么在载玻片上的黑藻细胞质的流动方向以及观察到的带有颜色的细胞器是 A顺时针,叶绿体 B逆时针,叶绿体 C顺时针,液泡 D逆时针,液泡 答案: B 试题分析:图中是逆时针方向,显微镜下是倒像,将图中旋转 180,仍然是逆时针,带有颜色的细胞器是绿色的叶绿体, B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显微镜观察黑藻叶肉细胞细胞质流动的实验,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图中 a、 b、 c、 d分别表示不同的变异类型,下
2、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表示同源段易位, b表示异源段易位 c属于基因突变 d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缺失或重复 a至 d中能够遗传的是 c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a表示交叉互换, b表示易位, 错误。 c属于基因突变, 正确。D同源染色体不能完全配对,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缺失或重复, 正确。 a至d都是可遗传变异, 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可遗传的变异,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有甲乙两组等量的酵母菌,甲组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乙组酵母菌进行发酵,若它们消耗了等量的葡萄糖,则它们消耗的氧气总量与释放的二氧化碳总量的比为 A 1: 1
3、 B 1: 2 C 3: 1 D 3: 4 答案: D 试题分析:有氧呼吸每消耗 1份葡萄糖,同时消耗 6份氧气,释放 6份二氧化碳;无氧呼吸每消耗 1份葡萄糖,释放 2份二氧化碳。所以消耗的氧气总量与释放的二氧化碳总量的比为 6:8, 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呼吸,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用微电极适度提高实验狗的脊髓温度,引起狗的气喘、血管舒张和产热抑制等反应;而适度降低脊髓温度,又会引起寒颤、血管收缩等反应。下列解释中正确的是 A脊髓中存在体内温度感受器 B脊髓中存在体温调节的内分泌
4、细胞 C脊髓中存在体温调节的效应器 D脊髓中存在体温调节的神经中枢 答案: A 试题分析:提高脊髓温度,刺激其中的温度感受器,经过传入神经到达小丘脑的神经中枢,小丘脑通过神经 -体液信息,支配血管、肌肉等发生效应,作出应答,所以 A项正确, BC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体温调节,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如图一表示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图二是将一定量的淀粉酶和足量的淀粉混合后 ,麦芽糖的积累量随温度变化的情况。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图一中 T0为淀粉酶的最适温度 图一中 Ta、 Tb时淀粉酶催化效率极低的原理不同 图二中 Tb Tc麦
5、芽糖积累量最多,说明此时酶活性最高 图二中 A点对应的温度为图 13中的 T0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图中 T0时淀粉酶的活性最高,所以 T0为最适温度, 正确。低温时酶的活性被抑制,高温时酶的结构被破坏,原理不同, 正确。图中 Tb Tc麦芽糖积累量最多,是因为反应已经进行了较长的时间, Tb Tc 时没有再积累,恰恰说明说明此时酶已经失去活性最高, 错误。 A点之后麦芽糖不再积累,说明酶活性为 0,对应 Tb点, 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酶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下
6、列有关血压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交感神经兴奋,主要降低收缩压 B心输出量增加,主要升高舒张压 C血管管腔变小,主要降低收缩压 D血液粘滞度增加,主要升高舒张压 答案: D 试题分析:交感神经兴奋,使心排血量增加,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大,收缩压升高, A项错误。心输出量增多,心室收缩时射入主动脉的血量增多,则血管壁所受的张力就增大,收缩压升高, B项 错误。血管收缩时,收缩压升高, C项错误。周围小动脉收缩,或血液粘度增加以致周围阻力增高时,血压增高,其中舒张压增高更为显著, 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血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用 32P标
7、记玉米体细胞(含 20条染色体)的 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 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二次细胞分裂后的一个细胞中,被 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最可能是 A 0条 B 20条以下 C 20条 D 20条以上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于半保留复制,第一次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每条染色体都有 1条 DNA链含 32P、 1条 DNA链不含 32P。第二次复制时每条染色体就有 1条姐妹染色单体含有 32P、 1条姐妹染色单体不含 32P,随机分配到子细胞中,每个子细胞含有 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是 0-20条,最可能 20条以下, B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 DNA的复制和细胞分裂,意在考查考
8、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某课题组研究了生长素类似物对月季侧芽生长的影响,结果见 下图,根据实验结果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 Y浓度 Z浓度 B X浓度 Y浓度 C X浓度 Z浓度 D X浓度抑制侧芽生长 答案: A 试题分析:生长素具有两重性,与空白对照相比, X浓度抑制,说明 X浓度最高; Y、 Z浓度促进,且 Z浓度促进效果大于 Y浓度,可能是 Z浓度 Y浓度,Z浓度下促进效果更好,也可能是 Y浓度 Z浓度, Y浓度下促进效果降低。 A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生长素的两重性,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
9、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 结论。 设处于遗传平衡的某个种群, A基因频率为 p, a基因频率为 q,且2Pq p2=q2,若 AA基因型个体不断被淘汰,则该种群 AA、 Aa、 aa 3种基因型频率的变化过程为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 2Pqp2=q2可知,种群开始时由 1/4AA+1/2Aa+1/4aa组成,即图 ,只有 B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遗传平衡公式,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下列数据是人体部分器官中
10、所表达基因的估计数目,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器官或细胞 眼 唾液腺 皮肤 甲状腺 血细胞 心脏 所表达基因 的估计数目 1932 186 3043 2381 23505 9400 A人体各器官表达的基因数目有差异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形成的 B血细胞所表达的基因数目最多说明其遗传物质相对含量较高 C人体各器官表达的基因数目有差异说明细胞中所含蛋白质有差异 D不同功能的细胞表达的基因不相同,这与细胞具有不同功能相适应 答案: B 试题分析:同一个体所有体细胞中的基因是相同的,只不过基因选择性表达,B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选择性表达,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11、知识的网络结构。 图中, 用某种方法在相差显微镜 (不用染色 )下拍到的二倍体百合( 2n=24)某个细胞的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细胞分裂序为 B图 细胞内 DNA和染色体数目加倍 C图 细胞中均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D图 每个细胞中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答案: B 试题分析:图中 是染色质状态,属于间期; 是染色体散乱状态,属于前期; 中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移向两极,属于减 后期; 是姐妹染色体分离,属于减 后期; 中有 4个子细胞,说明完成了减数分裂。 A项正确。间期 DNA复制加倍,但是染色体数目不变, B项错误。减 前期可能发生交叉互换、减 后期发生自由组合,都可以导
12、致基因重组, C项正确。减 后期和减 后期都有 2个染色体组, 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 查减数分裂,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一个 DNA片段,经过连续两次复制,共需要 90个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240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该 DNA片段具有的碱基对是 A 110对 B 220对 C 330对 D 440对 答案: A 试题分析:经过两次复制形成了 4个 DNA片段,增加了 3个,而共需要 90个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240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说明每个 DNA片段中有 30
13、个腺嘌呤、 80个胞嘧啶,因此有 110对碱基对, A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 DNA的结构和复制,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用限制酶 EcoR1、 Kpn1和二者的混合物分别降解一个 1000bp( 1bp即 1个碱基对)的 DNA分子,降解产物分别进行凝胶电泳,在电场的作用下,降解产物分开,如图所示凝胶电泳结果。该 DNA分子的酶切图谱正确的是 答案: D 试题分析: EcoR1单独切割后还是 1000bp,说明是环状 DNA,且有 1个 EcoR1切点; Kpn1单独切割后还是 400bp
14、+600bp,说明有 2个 Kpn1切点; EcoR1、Kpn1的混合物切割后是 200bp+200bp+600bp,所以 EcoR1切点在两个 Kpn1切点的正中间, 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限制酶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在试管内离体翻译蛋白质时,若加入碱基序列为( ACACACACACACAC )的 mRNA,合成的蛋白质中有苏氨酸及组氨酸两种氨基酸。若加入碱基序列为( CAACAACAACAACAA )的 mRNA,合成的蛋白质含有苏氨酸、谷氨酰胺或天冬酰胺。则苏氨酸的密码子
15、是 A ACA B AAC C CAA D CAC 答案: A 试题分析:碱基序列为( ACACACACACACAC )的 mRNA可以构成 ACA、CAC两种密码子,可以编码苏氨酸及组氨酸两种氨基酸;碱基序列为( CAACAACAACAACAA )的 mRNA可以构成 CAA、 AAC、 ACA三种密码子,可以编码苏氨酸、谷氨酰胺、天冬酰胺三种氨基酸,共有的氨基酸是苏氨酸都应的共有的密码子是 ACA, A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遗传密码,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下列关于真核细胞内 DNA复制
16、、转录和翻译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DNA复制和转录的模板相同 B mRNA与 tRNA的碱基种类不同 C核糖体存在 mRNA的结合部位 D DNA复制时不发生翻译过程 答案: C 试题分析: DNA复制以 2条链都分别作为模板,转录以 1条链即模板链作为模板, A 项错误。 RNA 的碱基都是 AGCU4 种, B 项错误。 mRNA 与核糖体结合,进行转录, C项正确。线粒体等 DNA复制时,细胞中翻译过程也会存在, 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中心法则,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物种丰富度所表示的是 A生态系统的类型 B一定空间范围内物
17、种的数量 C群落中物种个体的大小 D群落中某一物种的数量 答案: B 试题分析:物种丰富度所表示的是群落中物种数量的多少, B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群落的物种组成,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一个基因型为 AaXbY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分配紊乱,产生了一个 AAaXb的精子,则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是 A aXb, Y, Y B Xb, aY, Y C AXb, aY, Y D AAaXb, Y, Y 答案: A 试题分析: AaXbY复制后为 AAaaXbXbYY,产生了一个 AAaXb的精子,说明减 时 A、 a没有
18、分离,产生了 AAaaXbXb和 YY两种次级精母细胞,减 时 AA没有分离,进而产生了 AAaXb、 aXb、 Y、 Y四种精子, A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减数分裂中的变异,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在 10倍目镜、 10倍物镜下测量钟形虫,测得虫长 24格,目镜测微尺每格的长度是 0.8微米。若换 40倍物镜观察,所测得钟虫长度的格数、目镜测微尺每格长度依次为 A 960格、 0.8微米 B 96格、 0.2微米 C 6格、 3.2微米 D 240格、 0.2微米 答案: B 试题分析:物
19、镜放大了 4倍,物体长度放大了 4倍,所以虫长 24格 4=96格,但是钟形虫实 际长度没变,所以目镜测微尺每格长度为 0.8微米 /4=0.2微米, B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显微镜,意在考查考生能独立完成 “生物知识内容表 ”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 下列化合物中含有氮元素的一组是 A纤维素和丙酮酸 B脂肪酸和甘油 C脱氧核糖和 ATP D磷脂和腺苷 答案: D 试题分析:磷脂有 CHONP 元素,腺苷 (腺嘌呤 +核糖 )有 CHON 元素, 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中的化合物,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图一中 a
20、、 b、 c为不同浓度的同种溶液,图二是一段时间后装置 1与装置 2的液面高度变化曲线, a、 b起始液面高度均为 H。则图一中 a、 b、 c浓度的关系是 A abc B cba C bac D cab 答案: D 试题分析:图二中 ab液面高度都下降,说明装置 1、 2中的水分渗出, c浓度最高; b下降比 a下降更快更多,说明 b与 c的浓度差更多, b浓度最低。 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渗透作用,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图为达尔文利用燕麦胚芽鞘所做的实验,其中 示燕麦幼苗植株, 示分
21、组实验,该实验研究的目的是探究 A胚芽鞘尖端对光线是否敏感,照光后是否会引起胚芽鞘向光弯曲 B胚芽鞘背光的一侧促进生长的物质含量是否较多 C胚芽鞘是否表现向光性,取决于尖端存在 D生长素是否会受到强光的破坏 答案: A 试题分析: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没有尖端、尖端是否接受单侧光,因变量是是否向光弯曲, A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向光性实验,意在考查考生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等科学研究方法。 哺乳动物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成熟卵子的过程,只有在促性腺激素和精子的诱导下才能完成。图为某哺乳动物卵子及早期胚胎的形成过程示意图 (N表示染色体组 )。据图 5分析,下列叙述
22、不合理的是 A次级卵母细胞形成的过程需要激素调节 B细胞 只有在精子的作用下才能形成成熟卵子 C 、 和 细胞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相同 D培育转基因动物应选择细胞 作为受体细胞 答案: C 试题分析:性激素可以促进生殖细胞的形成, A项正确。卵子达到减 中期时会停止分裂,受精后才会继续分裂, B项正确。 、 分别是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后期染色体数为 2N, 是受精卵,分裂后期染色体数为 4N,C项错误。培育转基因动物应选择受精卵作为受体细胞,更容易发育成完整的个体, 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卵细胞的形成及受精,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3、 某班学生以新鲜菠菜叶为材料,进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时,由于各组操作不同,出现了如图所示的四种不同层析结果。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甲可能将层析液没及了滤液细线 B乙可能是因为研磨时未加入 SiO2 C丙是正确操作得到的理想结果 D丁可能是因为研磨时未加入 CaCO3 答案: C 试题分析:距离点样处由远到近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 a、叶绿素 b,正常情况下最多的是叶绿素 a, C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意在考查考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 ”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 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有关叙述中不能正确描述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学年 上海市 金山区 高三第 一学期 期末考试 生物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