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试卷108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试卷108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试卷108及答案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试卷 108及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刑法学(总题数:38,分数:60.00)1.刑法学本部分共 30小题,满分。_2.单项选择题第 1-20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_3.脱逃罪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只限于( )。(分数:2.00)A.被行政拘留的人B.被劳动教养的人C.被留置盘问的人D.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4.以营利为目的是犯罪的必备要件的有( )。(分数:2.00)A.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B.洗钱罪C.侵犯著作权罪D.假冒注册商标罪5.犯罪分子将
2、自己盗窃的数额较大的财物予以销售的,构成( )。(分数:2.00)A.盗窃罪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B.妨害证据罪C.盗窃罪一罪D.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通过互联网将国家秘密非法发送给境外机构的,成立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B.以营利为目的,在计算机网络上建立赌博网站,或者为赌博网站担任代理,接受投注的,属于刑法第 303条规定的“开设赌场”的行为C.以牟利为目的,利用互联网传播淫秽电子信息的,成立传播淫秽物品罪D.组织多人故意在互联网上编造、传播爆炸、生化、放射威胁等虚假恐怖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成立组织恐怖组织罪7.下
3、列行为不属于妨害公务罪的是( )。(分数:2.00)A.甲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查处伪劣商品的行为B.乙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有公司经理依法履行组织生产经营职责的行为C.丙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市人大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行为D.在重大洪灾中,丁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防疫职责的行为8.根据属地管辖原则,所谓在中国领域内犯罪,是指( )。(分数:2.00)A.犯罪行为和结果均发生在中国领域内B.犯罪行为人和受害人均在中国领域内C.犯罪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国领域内D.犯罪行为人或者受害人有一方在中国领域内9.下列选项中,成立犯罪未遂的是( )。(
4、分数:2.00)A.甲对胡某实施诈骗行为,被胡某识破骗局。但胡某觉得甲穷困潦倒,实在可怜,就给其 3 000元钱,甲得款后离开现场B.乙为了杀死刘某,持枪尾随刘某,行至偏僻处时,乙向刘某开了一枪,没有打中;在还可以继续开枪的情况下,乙害怕受刑罚处罚,没有继续开枪C.丙绑架赵某,并要求其亲属交付 100万元。在提出勒索要求后,丙害怕受刑罚处罚,将赵某释放D.丁抓住妇女李某的手腕,欲绑架李某然后出卖。李某为脱身,便假装说:“我有性病,不会有人要。”丁信以为真,于是垂头丧气地离开现场10.铁路搬岔工不按时搬道岔,致使火车相撞,构成犯罪,其义务来源于( )。(分数:2.00)A.法律规定的义务B.由于
5、法律行为而产生的义务C.由于先前行为而产生的义务D.职务或者业务上要求履行的义务11.甲于 1984年 3月 5日(农历二月初三)出生,到下列哪一个时间才算已满 14周岁?( )(分数:2.00)A.1998年 3月 5日B.1998年 3月 6日C.1998年农历二月初三D.1998年农历二月初六12.关于单位犯罪,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分数:2.00)A.没有法人资格的私营企业犯罪的,以个人犯罪论处B.对单位犯罪一般实行“双罚”C.单位犯罪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为了单位的利益D.单位应当对刑法规定的所有犯罪负刑事责任13.下列属于自首的是( )。(分数:2.00)A.甲杀人后,其父主动报案
6、并将甲送到派出所,甲当即交代了杀人的全部事实和经过B.甲和乙共同贪污之后,主动到检察机关交代自己的贪污事实,但未提及乙C.甲和乙共同盗窃之后,主动向公安机关反映乙曾经诈骗数千元,经查证属实D.甲给监察局打电话,承认自己收受他人 1万元贿赂,交代事情经过,然后出走,不知去向14.行为人在法律上认识错误对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分数:2.00)A.有影响B.原则上是没有影响的,但是不排除有影响的可能性C.原则上是有影响的,但是不排除没有影响的可能D.一般的影响是从宽处理15.是否成立犯罪既遂,取决于( )。(分数:2.00)A.是否发生了预期的犯罪结果B.行为是否具备了刑法分则规定的某一种犯罪构
7、成的全部要件C.行为人是否达到了犯罪目的D.犯罪行为是否完成16.甲欲杀乙,误将丙当乙杀死,甲的行为属于事实上的认识错误之( )。(分数:2.00)A.目标的认识错误B.手段的认识错误C.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D.行为误差17.郝某为泄私愤报复单位领导,将本单位仓库浇上汽油点燃后,逃离现场。适逢消防队路过,将火扑灭。郝某的行为属于( )。(分数:2.00)A.犯罪预备B.犯罪未遂C.犯罪既遂D.犯罪中止18.多项选择题第 21-25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_19.丈夫甲为了杀死妻子乙,在妻子饭碗里投放
8、毒药,明知孩子丙可能分食而中毒,由于杀妻心切而不顾孩子的死活。甲对乙的心理态度和对丙的心理态度分别是( )。(分数:2.00)A.均为直接故意B.对乙为直接故意C.均为间接故意D.对丙为间接故意20.张某与同学周某深夜喝酒。周某醉酒后,钱包从裤袋里掉到地上,张某拾后见钱包里有 5 000元现金,就将其隐匿。周某要张某送其回家,张某怕钱包之事被发现,托词拒绝周某在回家途中醉倒在地,被人发现时已冻死。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张某构成盗窃罪B.张某构成侵占罪C.张某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D.张某不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21.关于危害行为的正确表述是( )。(分数:2.
9、00)A.危害行为是一切犯罪的必备条件B.危害行为必须是表现人的犯罪心理态度的行为C.危害行为必须具有社会危害性D.在身体受到外力强制下形成的对社会造成损害的行为,也属于危害行为,只是因为行为人不具有罪过而不构成犯罪22.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罪,具有( )情节的,从重处罚。(分数:2.00)A.利用职权犯非法拘禁罪的B.犯诬告陷害罪的C.犯刑讯逼供罪的D.犯贪污罪的23.下列属于犯罪集团成立条件的有( )。(分数:2.00)A.犯罪人数三人以上B.所建立的犯罪组织具有相当的稳定性C.犯罪具有行业性或地域性D.成立组织的目的在于实施犯罪24.扰乱法庭秩序罪的客观行为方式有( )。(分数:2.00)
10、A.聚众哄闹、冲击法庭的B.殴打司法工作人员或者诉讼参与人的C.侮辱、诽谤、威胁司法工作人员或者诉讼参与人,不听法庭制止,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D.有毁坏法庭设施,抢夺、损毁诉讼文书、证据等扰乱法庭秩序行为,情节严重的25.污染环境罪的犯罪对象包括( )。(分数:2.00)A.放射性的废物B.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C.有毒物质D.其他有害物质26.简答题第 26-27小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_27.简述盗窃罪与侵占罪的界限。(分数:2.00)_28.辨析题第 28小题。要求对命题进行判断并着重阐明理由。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_29.只要行为人的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11、行为人就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分数:2.00)_30.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分数:2.00)_31.法条分析题第 29小题。要求符合立法原意和刑法理论。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_32.刑法第 198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保险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投保人故意虚构保险标的,骗取保险金的; (二)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对发
12、生的保险事故编造虚假的原因或者夸大损失的程度,骗取保险金的;(三)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 (四)投保人、被保险人故意造成财产损失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 (五)投保人、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者疾病,骗取保险金的。 有前款第四项、第五项所列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单位犯第一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保险事故的鉴定人、证明人、财产评
13、估人故意提供虚假的证明文件,为他人诈骗提供条件的,以保险诈骗的共犯论处。” 试说明: (1)刑法第 198条的罪名是什么?其犯罪客体和主观罪过是什么? (2)本条规定中的“故意虚构保险标的”的含义是什么? (3)本条规定中的“受益人”的含义是什么? (4)投保人甲为了骗取保险金将被保险人乙烧死在公寓里,如果你是法官,应当如何处理?简要说明理由。 (5)非国有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丙利用办理理赔业务的便利,虚构保险事故,骗取 5万元人民币,应当如何处理?简要说明理由。(分数:2.00)_33.案例分析题第 30小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_34.李某,男,17 岁,系某市国有百货文化用品公司
14、工人。王某,男,系李某结拜兄弟。王某 16岁生日将至,多次向李某要生日礼物。2005 年 9月 10日,被告人李某在本公司营业厅盗得该公司空白提货单 2份(五联单)并乘收款员刘某不备,在提货单上偷盖了该公司付款专用章。而后,李某分别在提货单上填写了购货单位和物品名称等项目。同年 10月 26日,在王某生日当天,李某将提货单交给其结拜兄弟王某,告诉其实际情况,并将该提货单作为生日礼物送给王某。同日下午,王某去该国有百货文化用品公司仓库,分别提走洗发水 100箱、洗面奶 100箱,物品价值 7 690元。 问:(1)本案应当如何处理? (2)如果李某在提货单上填写的货物的数额特别巨大,可以判处的最
15、重主刑和附加刑是什么?(分数:2.00)_35.1998年 3月,梁某伪造了某市供销贸易公司营业执照副本、公章和合同专用章。当月中旬,梁某认识了周某,梁某自称是供销贸易公司的业务经理,提出聘周某为公司业务员,周某允诺。3 月下旬的一天,梁某用伪造的公章以供销贸易公司的名义与一乡办衬衫厂签订合同一份,约定衬衫厂向其供应衬衫 5 000件,价款 15万元;供方三天内交货,需方提货时先付 20货款,五日内付清全部货款。随后,梁某将假冒供销贸易公司签订合同一事告诉了周某,并让周某筹款 1万元,联系衬衫销路,以便到衬衫厂提货后迅速出手。周某听后不悦,表示没钱,不愿到厂家提货,但可帮助联系衬衫销路。第二天
16、,梁某雇车单独到衬衫厂,交了 3万元货款后,提取衬衫 5 000件。运到服装城后,销给周某联系的客户 4 000件,得款 8万元。另 1 000件推销给服装个体户李某。李某从梁某、周某小声言谈和急于出手的神态上,知悉此货系骗来的,考虑到自己未骗人,且买卖自由,便将价格压至每件 10元(该品牌衬衫市场零售价为 50元左右),梁某得款 1万元。事后,梁某给周某 15 万元。 问:(1)梁某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为什么? (2)周某是否与梁某构成共同犯罪?为什么? (3)李某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分数:2.00)_36.论述题_37.试述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的关系。(分数:2.00)_38.试述我国死
17、刑的存废。(分数:2.00)_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试卷 108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刑法学(总题数:38,分数:60.00)1.刑法学本部分共 30小题,满分。_解析:2.单项选择题第 1-20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_解析:3.脱逃罪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只限于( )。(分数:2.00)A.被行政拘留的人B.被劳动教养的人C.被留置盘问的人D.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 解析:解析:根据刑法的规定,脱逃罪,是指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逃脱司法机关羁押和监管的行
18、为。被行政拘留和被劳动教养的人是被行政处罚的人,不能构成脱逃罪。故选 D项。4.以营利为目的是犯罪的必备要件的有( )。(分数:2.00)A.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B.洗钱罪C.侵犯著作权罪 D.假冒注册商标罪解析:解析: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侵犯著作权罪在主观上必须具有营利的目的,不具有该目的,不成立侵犯著作权罪。其他选项中,营利的目的不是这些犯罪的必备要件。故选 C项。5.犯罪分子将自己盗窃的数额较大的财物予以销售的,构成( )。(分数:2.00)A.盗窃罪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B.妨害证据罪C.盗窃罪一罪 D.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解析:解析:犯罪分子在实施盗窃行为
19、之后,将本人盗窃所得的赃物自行窝藏、转移的,属于原先盗窃行为的附属行为,不另外单独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同样,行为人在盗窃之后,将所盗窃的财物予以毁坏的,也不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故选 C项。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通过互联网将国家秘密非法发送给境外机构的,成立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B.以营利为目的,在计算机网络上建立赌博网站,或者为赌博网站担任代理,接受投注的,属于刑法第 303条规定的“开设赌场”的行为 C.以牟利为目的,利用互联网传播淫秽电子信息的,成立传播淫秽物品罪D.组织多人故意在互联网上编造、传播爆炸、生化、放射威胁等虚假恐怖信息,严重扰乱社会
20、秩序的,成立组织恐怖组织罪解析:解析:在 A项中,通过互联网将国家秘密非法发送给境外机构的,成立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而不是泄露国家秘密罪。在 C项中,以牟利为目的,利用互联网传播淫秽电子信息的,构成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而不是传播淫秽物品罪。在 D项中,组织多人编造、传播虚假恐怖信息,却没有形成一个稳定的恐怖组织,不可能构成组织恐怖组织罪,而应当按照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定罪处罚。故选 B项。7.下列行为不属于妨害公务罪的是( )。(分数:2.00)A.甲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查处伪劣商品的行为B.乙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有公司经理依法履行组织生产经营职责的行
21、为 C.丙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市人大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行为D.在重大洪灾中,丁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防疫职责的行为解析:解析:妨害公务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暴力、威胁的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大代表依法执行职务;或者在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人员依法履行职责;或者虽未使用暴力、威胁的方法,但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而 B项中,阻碍国有公司经理依法履行组织生产经营职责的行为不属于上述行为方式中的任何一种。故选 B项。8.根据属地管辖原则,所谓在中国领域内犯罪,是指( )。(分数:2.00)A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法律硕士 专业 基础课 刑法学 108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