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农村信用社招聘公共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模拟试卷2及答案解析.doc
《湖北省农村信用社招聘公共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模拟试卷2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农村信用社招聘公共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模拟试卷2及答案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湖北省农村信用社招聘公共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模拟试卷2 及答案解析(总分:5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9,分数:38.00)1.中国武术太极拳的特点是“动时存静势,静时又寓动机”。太极拳的特点体现了( )。(分数:2.00)A.动亦静,静亦动,两者没有区别B.绝对的运动和相对的静止都是不存在的C.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D.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2.恩格斯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整个流体静力学就是由于 16 世纪和 17 世纪意大利治理山区河流的需要而产生的。这说明( )。(分数:2.00)A.实践
2、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C.所有科学的成果都直接来源于实践的需要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这句话说明( )。(分数:2.00)A.人的意识具有创造性B.人的认识是独立于实践之外的C.实践在认识过程中具有决定作用D.人的一切知识都是从直接经验中获得的4.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本质意义上是使人( )。(分数:2.00)A.提供认识社会的一个选择模式B.提高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正确认识社会现象C.正确掌握一切科学文化知识D.能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切问题5.旧唯物主义之所以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是因为( )。(分数:2.
3、00)A.唯物论和辩证法相脱离B.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C.自然观上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D.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上,不承认意识的能动性6.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分数:2.00)A.质量互变规律B.对立统一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联系和发展的观点7.区分事物发展过程中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分数:2.00)A.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B.事物的变化过程中是否有部分质变C.事物的变化是否超过度的范围D.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8.真理的具体性体现在( )。(分数:2.00)A.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主观与客观的符合,它要受条件的制约,并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B.任何客观
4、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C.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D.真理是否符合事物客观事实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9.下列选项中,全部属于社会意识形式中的非意识形态部分的是( )。(分数:2.00)A.政治思想、语言学、道德B.技术科学、哲学、艺术C.自然科学、逻辑学、语言学D.法律思想、逻辑学、宗教10.“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诗人用拟人手法告诉我们的哲理是( )。(分数:2.00)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C.创新源于人们想象D.认识是不断向前发展的11.人的价值问题从根本上说就是( )。(分数:2.00)A.人的本质问题B.社会存在的问题C.
5、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D.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12.宋代陆象山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这句话体现了( )观点。(分数:2.00)A.辩证唯物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C.客观唯心主义D.机械唯物主义13.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属于( )。(分数:2.00)A.否认人的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B.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C.否认时间与空间存在性的唯心主义D.把人的意识理解成某种特殊的“精细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14.荀子在劝学篇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句名言告诉人们的哲理是( )。(分数:2.00)A.没有量变,就不会有质变,量变
6、会引起质变B.没有质变,就不会有量变,质变优于量变C.没有质量互变,就没有事物的发展D.没有量,就没有质,质是量的积累15.“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体现了( )。(分数:2.00)A.因果联系B.内外因关系C.对立统一规律D.质量互变规律16.被誉为“爱因斯坦以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的英国科学家斯蒂文霍金说,随着电脑技术的不断发展,最终电脑将要像人的大脑一样发达,甚至能够自行设计出新的“智能”电脑。这表明( )。(分数:2.00)A.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C.电脑与人脑的功能趋于一致D.电脑能够模拟人脑17.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
7、是在强调( )。(分数:2.00)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D.学习获得的间接经验并不重要18.“性善”、“性恶”是我国古代哲学中的一对对立的概念,讨论的是人的本性天生是善良的还是恶的。下列话语属于性恶论的是( )。(分数:2.00)A.人之性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B.若夫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C.侧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D.仁义忠信,乐此不倦,此天爵也19.把世界看作是从来如此、始终不变的自然界,人不过是从属于自然的一部分。这
8、种观点是( )。(分数:2.00)A.客观唯心主义观点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20.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世界观和方法论关系的有( )。(分数:2.00)A.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B.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致的C.一定的方法论体现着一定的世界观D.世界观和方法论没有直接联系21.下列命题中,属于唯心主义的有( )。(分数:2.00)A.人的认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能通过实践改变世界B.客观世界是人的认识的创造物C.数学和逻辑是人的理性的自由创造D.认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22.越来越多的城郊农民发现,
9、脚下的土地不仅能生产农产品,还能生产田园风光,生产农家情趣等,“种这种那,不如综合开发”,这一观念更新,农民们在原有土地上创造出了更多财富,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分数:2.00)A.掌握系统化方法有利于实现整体最优目标B.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完善和发展C.生产关系的变革一定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D.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23.下列说法是对矛盾特殊性具体运用的有( )。(分数:2.00)A.对症下药,量体裁衣B.因时制宜,因地制宜C.物极必反,相反相成D.因材施教,因人而异24.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的标志是( )。(分数:2.00)A.哲学的贫困B.资本论C.共产党宣言D.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三
10、、判断题(总题数:3,分数:6.00)25.“人性自私”观点的错误在于违背了“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科学论断。( )(分数:2.00)A.正确B.错误26.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主要是推动历史发展。( )(分数:2.00)A.正确B.错误27.国家消亡是指资产阶级国家的自行消亡,即随着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的消灭,在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后,自行退出历史舞台。( )(分数:2.00)A.正确B.错误湖北省农村信用社招聘公共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模拟试卷2 答案解析(总分:5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9,分数:38.00)1.中国武术太极拳的特点是
11、“动时存静势,静时又寓动机”。太极拳的特点体现了( )。(分数:2.00)A.动亦静,静亦动,两者没有区别B.绝对的运动和相对的静止都是不存在的C.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D.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解析:解析:太极拳的特点体现了运动与静止的统一,即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故本题答案选 C。2.恩格斯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整个流体静力学就是由于 16 世纪和 17 世纪意大利治理山区河流的需要而产生的。这说明( )。(分数:2.00)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C.所有科学的成果都直接来源于实践的需要D.实践是认
12、识发展的动力 解析:解析: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出认识的新课题,推动着认识向前发展。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故本题答案选 D。3.“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这句话说明( )。(分数:2.00)A.人的意识具有创造性B.人的认识是独立于实践之外的C.实践在认识过程中具有决定作用 D.人的一切知识都是从直接经验中获得的解析:解析:“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不攀登高山,就不知道天有多高,不下临深渊,就不知道地有多厚。这说明了只有亲身登过高山、下过深溪才能认识到天的高度、地的厚度,强调了实践在认识客观事物过程中的决定作用,C 项正确;D 项表
13、述片面。人的知识可以从直接经验中获得,也可以从间接经验中获得;A 项内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B 项表述错误,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中得来的。故本题答案选 C。4.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本质意义上是使人( )。(分数:2.00)A.提供认识社会的一个选择模式B.提高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正确认识社会现象 C.正确掌握一切科学文化知识D.能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切问题解析:解析: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意义是: (1)有助于促进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 (2)为人们认识复杂的社会现象提供了正确的思想方法,能够提高人们对社会发展、社会管理规律的认
14、识和运用能力。5.旧唯物主义之所以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是因为( )。(分数:2.00)A.唯物论和辩证法相脱离B.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C.自然观上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D.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上,不承认意识的能动性解析:解析:旧唯物主义具有三大缺陷: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之所以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主要是由于它的不彻底性,它在自然观上坚持唯物主义,但在历史观上则坚持唯心主义。故本题答案为C。6.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分数:2.00)A.质量互变规律B.对立统一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D.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解析:解析: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揭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北省 农村信用社 招聘 公共 基础知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 模拟 试卷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