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2018_2019版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第2课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doc
《(全国通用)2018_2019版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第2课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2018_2019版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第2课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2 课 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目标导航 1.了解柏拉图的政治活动,明确其政治理想。 2.概括柏拉图的理念论和理想国理论产生的背景及基本内容,评价其思想体系。 3.了解柏拉图的教育活动,分析其教育目的及其教育理论的时代价值。 4.分析柏拉图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归纳柏拉图的思想对后世产生的巨大影响。一、柏拉图的政治活动1政治活动(1)出生于贵族家庭,青年时代的柏拉图便对政治产生兴趣。(2)伯罗奔尼撒战争暴露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柏拉图希望改变雅典民主政体。2思想形成(1)师从苏格拉底,学习研究哲学。(2)游历地中海诸国,考察各地制度风俗,接触各地学者,成为知名的哲学家。思维点拨富裕的家境
2、为柏拉图接受良好的早期教育提供了物质条件,师从苏格拉底、外出游历考察为柏拉图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奠定了知识基础。二、理念论和理想国1理念论哲学思想2(1)内容:世界由理念构成的理性世界和由个别事物构成的感觉世界组成。(2)实质:理念先于物质存在,知识是人先天固有的,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唯心论。2理想国政治思想(1)著作:国家篇集中反映了柏拉图关于理想国家的设想。 (2)内容:理想国家由护国者、卫国者、生产者组成,三者各具其德、各守其位;国家统治者应该由“哲学王”来担任。 (3)实践:找到“哲学王”的雏形叙拉古的阿启泰。(4)评价柏拉图的理想国家,并非纯粹的空想,而是针对希腊各种政体的弊端提出的。“哲
3、学王”的理想国家最终成为乌托邦。史论要旨理念论是柏拉图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核心。柏拉图将他的唯心论哲学应用到社会政治方面,提出了“理想国”学说。思维点拨理想国就是用理想的方式管理国家的设想。理想的统治者:哲学王。理想的关系:每一个人应该去做自己分内的事情而不应该打扰到别人。三、柏拉图学园1学园概况(1)建立地点:阿卡德米。(2)学生来源:大多来自希腊各城邦的上层社会,男生、女生平等对待;学生不缴纳学费,但须具有初级的数理知识。(3)课程设置:开设有算术、几何、天文学等。(4)教学方法:老师采用对话形式教学,学生不必恭恭敬敬、惟命是从,可以自由讨论问题。2学园地位(1)学园的建立是柏拉图生命中的转
4、折点。(2)学园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学校。3柏拉图的历史地位(1)是苏格拉底的继承人,学园的创立者,受到人们的崇敬。(2)他的思想在世界政治和文化史上的影响,是大家公认的。归纳总结柏拉图学园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成为当时政治思想的“集散地” ;重视自然科学知识;强调思想独立并影响深远。知识图示3主题一 柏拉图的思想及评价史料一 “有许多美丽的事物以及善的事物存在着另一方面我们又说有一个美自身、善自身,相应于每一组我们认为是众多的事物都有一个单一的理念,它是一个统一体,我们把它称为真正的存在。 ”国家篇史料二 除非哲学家就是王,或者这个世界上的王和君主都具有哲学的精神和力量,使政治的
5、伟大和智慧合而为一,并把那些只追求两者之一而不顾另一的平庸的人们驱逐到一旁去;否则城邦就绝不会免于灾难而得到安宁而且,我相信就连全人类也不会得到安宁唯有到了那时候,我们的这个国家才有获得生命并见到天日的可能。柏拉图全集第二卷史 料 解 读 (1)史料一认为,在看到的具体事物的外观之外,还存在理智所看到的本质和真相,即众多的具体事物都对应着一个单一的理念,理念才是真正的存在,这就是柏拉图的理念论。(2)史料二说明柏拉图主张建立“哲学王”的理想国。由可知,哲学家与国王结合可以使政治具有智慧与力量。由可知,这种结合可使国家(人类)实现安宁。问 题 思 考 (1)史料一体现的是柏拉图的什么哲学主张?(
6、2)根据史料二,指出柏拉图提出哲学家与国王应“合而为一”的原因。答案 (1)理念论。(2)使政治具有智慧与力量;使国家(人类)实现安宁。对柏拉图思想的评价(1)理念论:柏拉图的理念论是一种唯心主义的思想。自然界是客观的、真实的存在,而不是什么理性和感性世界,人们的认识来自对客观世界的感觉,并不是先天固有的。(2)理想国:柏拉图的理想国,并非纯粹空想,而是针对当时希腊各种政体的弊端提出的。虽然“哲学王”的理想国家最终成为乌托邦,但人们可以得到一些启发。4(3)教育思想:由柏拉图倡导的“学以致用” “学术自由”等传统直到今天还被继承,为后来西方各个门类的学科发展提供了许多原创性的思想,其创立的柏拉
7、图学园成为希腊乃至整个地中海世界最重要的思想库和人才库。主题二 柏拉图与孔子思想的比较史料一 符合正义的国家,其制礼作乐兴兵攻伐都决定于天子,而不符合正义的国家则决定于诸侯。可以看出,孔子所谓的“正义”是基于秩序之上的,符合“礼”的要求才具有合法性。他提出的关于正义的观点都源自于对礼崩乐坏时代的不满,认为欲达到正义就要克己复礼,回归尧舜禹和周公之治。王菁菁柏拉图与孔子的正义观:比较与启示史料二 “国家的正义在于三种人在国家里各做各的事” 。柏拉图以思想家的敏锐眼光,看到了雅典近乎无序的状态,分析其原因之所在,表现出对社会纷乱的担忧。同时,在对现实社会进行批判的基础上,积极呼吁、倡导一种和谐与稳
8、定的理想社会观。侯典芹孔子与柏拉图的理想社会观比较史 料 解 读 (1)由史料一中的可知孔子主张符合周礼、贵贱有序才是正义国家。是孔子提出正义国家观点的原因。(2)由史料二中的可知,柏拉图主张城邦的统治者、武士和劳动者各安其位、各司其职就是国家的正义。说明了柏拉图主张国家正义的原因。问 题 思 考 (1)根据史料一、二,分别指出孔子和柏拉图关于国家“正义”的核心思想。他们关注“正义”的原因有哪些相似之处?(2)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孔子和柏拉图对理想社会统治者的要求。与柏拉图相比,孔子对于理想社会的设计有何特点?答案 (1)思想:孔子主张符合周礼,贵贱有序(“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柏拉图
9、主张城邦的护国者、卫国者和生产者各安其位、各司其职。相似之处:社会秩序混乱;对现实不满,渴望建立理想社会。(2)要求:孔子要求统治者是“内圣外王”(“为政以德”);柏拉图要求统治者是哲学王。特点:强调“礼”的作用,以“三代”(大同社会)为目标。比较柏拉图和孔子的异同方面 柏拉图 孔子所处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盛极而衰,弊端日益暴露中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不同点政治思想 开创理想国 恢复周礼旧制5思想核心 理念论,重理性 “仁” “礼” “中庸”教育对象学生大多来自希腊城邦的上层社会主张“有教无类” ,面向社会下层, “学在民间”面临形势 社会秩序不安定主张 提倡以德治国,维护等级秩序文化教育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国 通用 2018 _2019 高中历史 第二 单元 东西方 先哲 西方 古典 哲学 代表 柏拉图 新人 选修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93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