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7.24开创外交的新局面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7.24开创外交的新局面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7.24开创外交的新局面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7.24开创外交的新局面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1971年 ,当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决议 ,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时 ,毛泽东感慨地说: “不要忘了 ,是非洲的穷朋友们把我们抬进联合国的 .”这表明: A两极格局瓦解 B第三世界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加强 C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崩溃 D中国政治,经济的国际影响增强 答案: B 试题分析:题干反映的是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的历史现象,关键信息:是非洲的穷朋友们把我们抬进联合国的,说明中国的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第三世界国家对中国的支持,也体现了第三世界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在国际事务
2、的力量与影响, B项正确; 90年代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 A项排除; CD项内容未能反映。 考点:中国联合国合法席位得以恢复的原因 点评:本题考查材料信息的获取与分析,并依据教材的相关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 1972年的中美联合公报声明 “台湾海峡两岸的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 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这表明美国政府( ) A坚持 “一中一台 ”立场 B确认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C认可 “一个中国 ”的原则 D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 答案: C 试题分析: “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 ”而并没有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
3、法政府,说明美国外交上承认一个中国原则,但又给自己留有余地,并没有言明确 “中国 ”,排除 ABD, C项正确。 考点:中美关系 点评:本题通过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知识点,实际上也考查了中国大陆与台湾的关系。 “同强盗握手,正是为了最后消灭强盗! ”这是尼克松到访中国的那一天,刊登在参考消息头版的列宁语录;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则是中国重返联合国时选登在该报同一位置的毛主席语录。对上述现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中国对当时西方主导的世界体系的态度并没有根本性变化 B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中国当时的外交政策 C文化大革命 “极左 ”思潮在外交领域的反映 D中美关系的改善在当时是权宜之计 答
4、案: D 试题分析:题干反映了 70年代的两个重大外交历史事件,即是尼克枪访华与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恢复,再结 合两条语录的含义与对象美国来分析,及其 70年代的国内背景, ABC项说法与史实相符,排除; D项 “权宜之计 ”说法错误,故 D项正确。 考点:考查对 70年代中国外交成就的准确理解 点评:考查材料信息的获取与解读、分析并阐述历史现象的能力。难度中等 1981年,美国宣布向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出售武器,这一事件在当时产生了很大影响。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有利于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 有利于中美关系的改善 有利于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 有利于打击 “台独 ”势力 A B C D
5、答案: B 试题分析:向中国出售武器符合美国的全球战略,与苏联争霸,同时有利于刚刚建交的中美关系发展,还在某种程度上打击 “台独 ”势力,但他并不利于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因为他是想利用中国来遏制苏联。 B项正确。 考点:中美关系 点评:国与国的关系与国家利益有着密切的联系,与世界政治格局的 读下列 “历届联大讨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支持中国票数增长示意图 ”,对这一增长结果解读错误的是 A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大势所趋 B中国正式成为多极化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C亚非拉国家逐渐成为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力量 D中国逐渐打破帝国主义国家的外交孤立政策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支持票的数据分
6、析,说明中国在外交的成果与恢复合法席位的之大势,也说明第三世界在国际舞台的作用, ACD项分析正确,不合题意。两极格局 1955年形成, 20世纪 80年代末 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终结。现今新的政治格局尚未形成,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美国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日本、俄罗斯、中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正成为多极国际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B说法错误,但与题意符合,故正确选项为 B。 考点:综合考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点评:本题考查文字或图片材料的信息获取与解读的能力。 下图是 1949 2008年新中国与外国建交情况曲线图。其中,建交最高峰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和平共处
7、五项原则的提出 B亚非万隆会议的召开 C中美关系开始实现正常化 D我国奉行和平外交政策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图片中可知中国建交的最高峰是在 70年代,依据教材相关知识可知,此阶段最大的成果是中美关系开始实现正常化,而且还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正常化,美国的外交孤立政策破产, C项为主要原因, AD项是原因 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而 B项是 50年代中国的外交成果,提出求同存异,与题意不符,故 C项正确。 考点:中美关系开始实现正常化的意义 点评:现中国外交成就主要可划分三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 70年代外交成果和 80年代后的外交成果,对外交成就的考查可以是重大外交事件、背景、外交方针和意义
8、等考查。 下图是某位作者为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40周年设计的邮票图案。如要你为这图案的有关背景作说明,符合史实的有 A当时改革开放,中国综合国力提高 B中美关系的缓和和正常化 C第三世界的崛起,对中国的支持 D中苏关系的和好和苏联的强力支持 答案: C 试题分析: 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结合教材知识,当时中国还没有改革开放, 1972年尼克松访华开始中美关系正常化,中美关系还没有正常化, AB 项排除; 70 年代中苏关系不断恶化,两国关系紧张, D 项排除;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壮大并支持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地位, C项正确。 考点: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原因 点评
9、:本题考查材料信息的获取与解读,并依据教材相关知识点,再现历史重大历史事件。 1960年尼克松曾说: “一个国家必须爱好和平才具备进入联合国的资格 。十分明显,中国不是。 ”1971年尼克松又说: “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参加,是不能有稳定与持久的和平的。正因为如此,我在好几个方面采取主动行动,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丌门户。 ”尼克松前后态度的变化说明 -战后初期美国对中国采取遏制和孤立政策是正确的 美国要主动采取行动促进两国关系正常化 美国始终以自身利益得失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出发点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题干反映了美国对中国恢复在
10、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从反对到不反对的态度转变,国家对外政策的制度依据是国家利益,因此,分析与理解这种变化,应结合从中国、美国和世界政治形势来分析, 项 “正确 ”说法错误,可从 1960年尼克松的话中分析得出,故 C项正确。 考点:中美关系 点评:本题以美国的对华政策、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恢复为切入点,考查了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的背景。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中美在上海发表中美联合公报。该公报的内容不包括 A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B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 合法的政府 C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 D美国将从台湾撤出其武装力量 答案: B 试题分析:中美上海联合公报 双方声明:中美两国关
11、系走向正常化是符合所有国家的利益的;双方都希望减少国际军事冲突的危险;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 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任何一方不同对方达成针对其他国家的协议和谅解。台湾问题:中国重申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解放台湾是中国的内政,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必须从台湾撤走,中国反对 “ 两个中国 ” 。认同一个中国原则,但没有言明 “中国 ”,措辞模棱两可,排除 ACD项,B项正确。 考点:中美关系 点评:本题考查对 “一个中国 ”原则的准确理解 美国中央情报局从 1958年开始评估中苏关系的发展趋势,每年一个评估报告。其中
12、1958年的评估报告认为,中苏的同盟是不可能破裂的。原因有三,一是中苏意识形态一致,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二是政治目标一样,都要走向共产主义;三是敌人一样,都是美国人。这表明该报告:( ) A忽视了中苏两国国家利益的矛盾 B忽视了中苏意识形态的根本分歧 C正确预见了中苏关系发展的走向 D正确指出了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答案: A 试题分析:材料的观点是中苏不可能破裂。而实际上中苏关系在 60年代破裂,主要就是因为国家利益的冲突,所以选 A。 B项 “根本分歧 ”说法错误; C项 “正确预见 ”说法错误; D项未能从题干反映。 考点:综合考查了新中国的外交状况 点评:国家的对外政策制定的依据是国家利
13、益,因此,分析一个国家的对外政策应从国家的利益角度去分析理解。 1972年,作为中国问题观察家的费正清跟随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费正清当时谈到中美两国间的关系时说: “从 1950年到 1971年,华盛顿送上月球的人 比派往中国的还多。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新中国 “一边倒 ”的外交政策 B苏联对中国的外交任何干涉 C美国对华敌视和遏制政策 D美中两国间没有共同利益可言 答案: C 试题分析:题干 “华盛顿送上月球的人比派往中国的还多 ”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至 71年前中美对峙的状态,这是因两极格局政治格局下,中美意识形态不同,美国对中国采取敌视和遏制政策,这是主要原因, C项正确;
14、本题须从美国的角度分析,中国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是因美对华的敌视, A项排除; B项“任何干涉 ”说法错误; D项 “没有共同利益 ”说法错误。 考点:中美关系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新中国初期确立的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另起炉灶的外交基本方针。 1972年的中美上海公报确认 “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 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 ,每一方都反对任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 双方都认为,任何大国与另一大国进行勾结反对任何其他国家 ,或者大国在世界上划分利益范围 ,那都是违背世界各国人民利益的。 ”这表明 A中美结盟以遏制日本重新崛起 B美国放弃了霸权主义政策 C中美共同反对苏联在亚洲扩张 D
15、中国成为与美国对等大国 答案: C 试题分析:注意题 干的材料出处是 1972年的中美上海公报,材料强调的是反对霸权主义,特别是在亚洲 太平洋地区。对题干的理解须结合中美上海公报发表的背景。 7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等一系列因素促使了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因此,题干中的 “任何一方、大国 ”都是指向苏联, C项正确; A项 “遏制日本 ”说法史实不符; B项 “放弃 ”的说法是错误的; D项 “对等大国 ”说法错误。 考点: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背景 点评:本题考查材料信息的获取与解读、阐述历史现象的能力。 下图为 1971年 11月 8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的周恩来 。左上角写着
16、:“The Chinese Are Coming。 ”美国人发出这样的感慨主要是因为 ( ) A周恩来出席日内瓦会议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D美国乒乓球队访华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题干中的 “The Chinese Are Coming”,即中国来了,结合美国与周恩来相关信息,可排除 ACD 项,此应是 1971 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B项正确。 考点:中国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恢复 点评:考查考生通过题干的文字或图片材料信息,依据所学考查的相关知识点的分析、运用能力。 邓小平在谈及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时提出: “主要应该从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 ”, “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年人教版 高中历史 必修 7.24 开创 外交 新局面 练习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