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9月月考试卷(含解析).doc
《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9月月考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9月月考试卷(含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河津二中 2018-2019 学年高二第一学期 9 月份月考政治试题本试卷分为第 I 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 ,共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52 分)1.改革开放以来,大熊猫在对外交往中扮演“友谊大使”角色,成为“最萌外交官” 。随着大熊猫一起走出国门的,还有中国人民的友善与温情,对和平的向往与追求。大熊猫这张外交名片表明()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此题考查文化的特点以及文化与政治的关系,考查学生分析解读材料的能
2、力。大熊猫在对外交往中扮演“友谊大使”角色,成为“最萌外交官” ,这体现了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符合题意;大熊猫向世界传递了中国人民的友善与温情,以及中国人民对和平的向往与追求,这表明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符合题意;材料未强调文化多样性,也未体现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不符合题意。故选 B。【点睛】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企图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以推行强权政治。这使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2.早
3、年间,北京创造的新词汇主要来自于胡同里居住的百姓。比如“倒儿爷” ,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现的,指从事倒买倒卖活动的人。 “爷”很具北京特色,这里与辈分无关,是一种尊称,一方面体现出北京人待人接物的客气劲儿,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一种生活在千年古都的优越感。由此可见()文化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特定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北京的文化特色- 2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A. B. C. D. 【答案】A【解析】“爷”文化很具北京特色,这说明文化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正确;“北京创造的新词汇主要来自于胡同里居住的百姓”这说明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北京的
4、自然环境造就了北京的文化特色,不选;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 A。3.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强调,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 ,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 “丝路精神” ()A. 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伟大产物B. 为我国当前参与国际合作提供强大智力支持C. 是在商业贸易往来中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D. 反映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个性【答案】A【解析】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 ,这是
5、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 “丝路精神”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伟大产物, A项符合题意;“思路精神”是精神动力,不是智力支持,B 项不合题意;“思路精神”不是文化传播的载体,C 项不合题意;“思路精神”是“一带一路”各国的共同精神财富,反映了文化的共性,而不是中国的文化个性,D 项不合题意。答案选 A。4.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承载着民族发展的血脉,是构筑民族精神的基石,也是衡量一个国家软实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这表明()一个民族的崛起必然伴随着文化上的崛起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是一个国家持久发展的不竭动力A. B. C.
6、D. 【答案】C- 3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本题材料强调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表明文化是一个国家持久发展的不竭动力,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正确且符合题意;正确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故本题答案选 C。【点睛】文化与综合国力: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
7、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5.没有一个与之相称的、被世界所认知和理解的现代形态的中华文化,中国的大国地位是无法奠定的;没有中华文化的复兴,也就没有中国的真正崛起。而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所承载的国际期待和所肩负的国际责任,也必然要求我们通过中华文化来传播和谐理念、完善中国表达、树立中国形象。这给我们的正确启示是()文化生产力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我国在文化发展上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扩大国际影响力必须要大力发展文化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重要的战略任务A. B. C. D. 【答案】D【解析】没有中华文化的复兴,也就
8、没有中国的真正崛起,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所承载的国际期待和所肩负的国际责任,也必然要求我们通过中华文化来传播和谐理念、完善中国表达、树立中国形象。这给我们的正确启示是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重要的战略任务,通过大力发展文化,扩大国际影响力,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文化生产力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以及我国在文化发展上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 D。6.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性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因为()A. 文化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 4 -B. 教育是影响文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C. 教育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
9、强大功能,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D.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重视教育事业,提高劳动者素质,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答案】D【解析】题目中,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性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因为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重视教育事业,提高劳动者素质,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故 D 选项入选。A 选项夸大了文化的作用。B选项错误,教育不能决定文化发展。C 错误,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7.近期,一档别具匠心的电视节目信中国在央视热播。节目中,一位位“信使”展读革命先辈尘封已久的书信,仿佛把人们带回到战火
10、纷飞的岁月。书信中袒露的一颗颗忠心赤胆让人震撼,一段段感人故事令观众动容,激发起人们对革命先辈的无限敬仰之情。由此可见A. 文化氛围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B.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C. 大众传媒是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主要途径D. 书信承载的历史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史【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 信中国展示的不仅是革命先辈尘封已久的书信,更是让信仰形象站起,激发起人们对革命先辈的无限敬仰之情,这表明文化氛围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A 正确且符合题意;B 正确但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C 说法错误,错在“主要” ;书信承载的历史不一定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史,D 说法太绝对
11、,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点睛】本题考查从材料中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属于体现类试题。体现类的题目需要对题中材料进行详细解读,针对每一部分信息提炼对应教材的相关理论即可,解答时排除错误选项和无关选项,得出正确选项。8.2017 年 10 月, “长城研学实践”第一课相约长城大海正式启动。活动以长城为载体,通过长城研学实践的方式传播长城文化,弘扬长城精神,在学生、家长和教师心中创造性地构筑起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材料传递给我们的信息有()- 5 -中华文化具有独特魅力,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
12、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的功能A. B. C. D. 【答案】D【解析】优秀中华文化才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着积极推动作用,不选;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错误;通过长城研学实践的方式在学生、家长和教师心中创造性地构筑起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这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也说明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的功能,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 D。9.(2018 年高考江苏卷政治 19)有调查显示,许多来华的外国人都喜欢上了中国。当被问及原因时,他们表示,不仅在于中国的“生活便利”和“人民友好” ,还在于从中国文
13、化中找到了“归属感” 。有两位外国歌手还根据自己行走中国的体验,创作了歌曲Im going to China并走红网络。由此可见A. 文化影响人的认识活动 B. 优秀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C. 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 优秀文化提高人的审美素养【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许多来华的外国人喜欢上中国,不仅是因为中国“生活便利”和“人民友好” ,还因为从中国文化中找到了“归属感” ,这表明不同的文化环境会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以及认识的深度和广度。 “优秀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属于文化塑造人生,BC 不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优秀文化提高人的审美素养,D 不
14、符合题意。答案为 A。【点睛】区分文化丰富精神世界与增强精神力量。文化丰富精神世界强调优秀文化通过特定的环境或者一定的形式活动,使人的知识领域不断拓宽,思想水平不断提高。侧重于人的主观领域,强调人的主观精神感受;文化增强精神力量强调优秀文化作品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主要表现为改造世界的精神状态。侧重于具体行动中文化转化为- 6 -人们的动力,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10.许多科学家在回忆成长经历时,都会提起他们青少年时代读过的十万个为什么 趣味物理学 物理学的进化等科普作品,正是这些科普作品激发了他们对于科学探索的浓厚兴趣、埋下了科学的种子。材料表明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
15、在塑造着人优秀文化为人的成长提供精神食粮文化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根本动力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志A. B. C. D. 【答案】A【解析】材料中许多科学家谈青少年时期科普作品对他们的影响,正是这些科普作品激发了他们对于科学探索的浓厚兴趣、埋下了科学的种子,表明优秀文化为人的成长提供精神食粮;这些科普作品为人所创造,又影响了新一代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体现了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项符合题意;文化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而非根本动力,项说法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科技与民族的关系,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 D。【点睛】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
16、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空前繁荣,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文明、开拓进取、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和道德风尚,成为我国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11.“人倒了咱不扶,人心不就倒了吗?人心要是倒了,咱想扶都扶不起来了。 ”充满正能量的央视春晚小品,引发了国人的共鸣。 扶不扶小品之所以能引发国人共鸣,是因为优秀文化能给人以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优秀的文化作品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7 -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A. B. C. D. 【答案】C【解析】小品扶不扶引起人们的共鸣说明优秀文化能给人以特有的感染力
17、和感召力,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故选项符合题意;选项说法错误,优秀的文化作品对人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而不是决定作用,排除;选项说法错误,优秀的文化为人的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排除。故本题答案选 C。点睛: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产生深刻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还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先进、健康、积极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12.有 2000 多年历史的端午节至今仍是我国十分盛行的传统节日。每逢端午节,很多地区都要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举行这种盛大的庆祝活动可以集中表达
18、一个民族的情感是对一个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可以实现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能够拓展民族文化的基本内涵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适合题意;举行这种盛大的庆祝活动有利于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没有拓展民族文化的基本内涵,说法过于绝对,不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 A。13.2018 年,山东省文物局继续推进山东乡土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组织实施 100 处传统特色民居修缮保护
19、工程,围绕齐长城中段长城村落、胶东半岛海草房等山东地方文化特色鲜明的“乡村记忆”工程文化遗产区建设,传承乡土文化。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文化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8 -文化遗产是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文化财富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的融合A. B. C. D.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所以本题选 B;不选,因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夸大了文化遗产的作
20、用。14.在 2017 年 4 月举行的第 27 届阿布扎比国际书展上,介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诠释中国梦、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的 5400 多册优秀图书集中亮相,吸引大批外国读者驻足阅读。中国优秀图书吸引外国读者反映了中国文化得到外国读者的普遍认同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内涵说明了各民族文化具有共性与普遍规律显示了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在不断增强A. B. C. D.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文化交流的意义。中国优秀图书吸引外国读者,说明了各民族文化具有共性与普遍规律,也显示了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在不断增强,正确且符合题意;说法太绝对,说法错误,错在“普遍” ;中国优
21、秀图书吸引外国读者并不能丰富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内涵,错误;故本题答案选 D。15.江苏省徐州市窑湾古镇,是历史上京杭大运河的重要节点。该镇有 1300 多年历史, “日过桅帆千杆,夜泊舟船十里” ,鼎盛时期有古建筑一万多间,有“黄金水道金三角”和“小上海”之称。但由于人为破坏,千年古镇遗存缺失,致使大运河申遗成功而徐州无缘运河遗产名录。这启示我们()尊重文化多样性要培育发展好本民族文化要处理好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关系- 9 -保护传统文化要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保护文化遗产的目的在于发挥其经济价值A. B. C. D. 【答案】A【解析】由于人为破坏,千年古镇遗存缺失,致使大运河申遗成功
22、而徐州无缘运河遗产名录,这要求我们保护培育发展好本民族的文化,处理好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关系,符合题意。材料并没有提到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也没有涉及开发经济价值。故选 A。16.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指出,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 ”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文明差异不应该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而应该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这意味着坚持尊重差异交流互鉴,建设开放包容世界要坚持包容性,增强对各种文明的认同和理解文化交流互鉴应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原则各种文明都是人类精神瑰宝,应坚持平等原则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
23、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不同文化之间,有差异就难免有矛盾、有竞争,但文化差异不应该成为文化交流的障碍,文化竞争并不排斥文化合作。不同民族的文化平等交流、相互借鉴,才能共同推动世界文化创新,适合题意;尊重文化的多样性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错误;说法正确但不适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 C。17.2018 年春节晚会有个相声节目我爱诗同 ,向广大人民群众展示了诗同的魅力。诗、诗歌魅力无穷,尤其是中国的古诗甚至不少爱好诗词的中国专家学者自豪的说“诗是不可译的,中国古典诗歌更是不可译的” 。但这也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缺憾,如果我们不创新形式走出去,就会影响中华文化走
24、向世界。这给我们的启示是()重视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发挥文化的基础性作用,向其他国家传播中华文化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促使东西方文化相融合- 10 -创新文化传播方式,加强与不同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学习A. B. C. D.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诗是不可译的,中国古典诗歌更是不可译的” 。但这也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缺憾,如果我们不创新形式走出去,就会影响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这启示我们重视文化交流,创新文化传播方式,加强与不同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学习,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正确且符合题意;说法错误,错在“基础性” ;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故本题答案选 B。18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西省 运城市 河津市 第二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政治上 学期 月月 考试卷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