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6.22祖国统一大业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6.22祖国统一大业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6.22祖国统一大业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6.22祖国统一大业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1961年 6月,毛泽东在一次会谈时说: “如果台湾归还祖国,中国就可以进联合国。如果台湾不作为一个国家, 那么台湾的社会制度也可以留待以后谈。我们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等台湾人民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 ”据此材料得出的结论中,最恰当的是 A毛泽东当时已经提出 “一国两制 ” B毛泽东希望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C和平统一台湾是建国以来的既定方针 D一国两制是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前提 答案: B 试题分析: “一国两制 ”为邓小平提出,故 A项错误; “和平统一 ”并非建国以来既定方针,故 C项错误; “一国
2、两制是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前提 ”是对毛泽东的话的错误理解,也不符合史实,故 D项错误。题中毛泽东的话是说统一对大陆有好处,为了完成统一,大陆方面可以让步,故应选 B项 考点:一国两制方针的形成 点评:一国两制方针的形成是一个漫长个历史过程,要注意对其形成过程的考查。 “忽然遭世变,两别泣不休,相相人已远,海角天涯梦,结发夫妻尤似梦,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战祸何时终? ”这首诗最可能出自( ) A抗战老兵 B台湾老兵 C老红军 D老知青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 “相相人已远,海角天涯梦,结发夫妻尤似梦 ”可知诗句作者与亲人从此分离,难以相见。这首诗反映了作者渴望和亲人团聚的心情。 A.C与 “海
3、角天涯梦 ”不符; D项与 “结发夫妻尤似梦 ”“人间战祸何时终? ”不符。故选项 考点:两岸分离的影响 点评:注意对材料中关键词的解读,只有找到关键词才能准确作答。 “几个小时前我还是皇家警察,但我现在是一名堂堂正正的香港警察了。 ”该警察说这句话的背景是( ) A邓小平提了 “一国两制 “ B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C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颁布 D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 答案: D 试题分析: “一国两制 ”的提出、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颁布都不能表明香港的回归,香港回归的标志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4、成立 ”,故选项 考点:香港回归的标志 点评:要注意香港回归的历程、标志与意义。 下列是某一协会组织口头回复对方时表述的要点: “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的统一。但在海峡两岸事务性商谈中,不涉及 一个中国 的政治涵义 。本此精神,对两岸公证书使用(或其他商谈事务)加以妥善解决。 ”据此判断这一事件是 A告台湾同胞书发表 B “九二共识 ” C连战 “和平之旅 ” 演讲 D “一国两制 ”构想提出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 “某一协会组织 ”“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的统一 ”等,协会指海协会,事件是 “九二共识 ”。 1992年大陆的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
5、的海峡交流基金会就解决两会事务性商谈中如何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态度问题所达成的以口头方式表达的 “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的共识。故选项 考点: “九二共识 ”内容 点评:关注 “九二共识 ”的内容和意义,这是命题的重点,尤其要与 “一国两制 ”区分开 2010午 8月,台湾领导人马英九认为: “(解决两岸关系)我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争取足够的的历史阶段,让双方进行深度的交流,双方真正找到求同存异、共创双赢之路。 ”马英九这一主张的实质应该是 A在维持两岸现状前提下,谋求两岸和平发展 B拒绝两岸统一,坚持 “台独 ”立场 C积极对话,加快国家统一 D让两岸关系停滞,任其自由发展 答案:
6、A 试题分析:从材料中马英九的话中,既看不出坚持台独,也看不出加快统一这些信息,、两项都是对材料的过度解释,从马英九的话中 “让双方进行深度的交流,双方真正找到求同存异、共创双赢之路 ”可以看出 “让两岸关系停滞,任其自由发展 ”也是不正确的,故选项。 考点: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点评:注意联系时政关注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台湾乡土文学家钟理和有这样一句诗: “原乡人的血,必须流返原乡,才会停止沸腾。 ”作者表达了 A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B一国两制是完成统一的基本方针 C实现统一是台湾各党的迫切要求 D一个中国是两岸和平统一的基础 答案: A 试题分析: “原乡人的血,必须流返原乡,才会
7、停止沸腾。 ”反映的是台湾民众而不是党派的一种渴望统一的愿望,故项错误,也未反映一国两制和一个中国等信息,因此排除 B、 D两项,故选 A项。 考点:两岸关系的发展演变 点评:要形成以下认识: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符合两岸人民的利益,是两岸民众的共同期盼。 下图是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标志,两岸同意于 2010年 9月 12日实施。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该协议表明台湾当局承认 “一国两制 ” B “九二共识 ”是两岸合作的政治基础 C该协议有利于开创两岸关系的新局面 D该协议有利于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 答案: A 试题分析:两岸签署框架协议是两岸经贸交流经过 30多年互惠互补、
8、相互依存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特别是 2008年 5月以来,两岸关系实现历史性转折,中断近十年的两会协商得以恢复,两岸全面直接双向 “三通 ”基本实现,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更加密切,两岸共同认识到,互为重要经贸伙伴的大陆与台湾,不应置身于全球区域经济合作的潮流之外,两岸同胞期盼建立制度化经济合作 的愿望日益增强。两岸签署框架协议,旨在逐步减少或消除彼此间的贸易和投资障碍,创造公平的贸易与投资环境,进一步增进双方的贸易与投资关系,建立有利于两岸经济共同繁荣与发展的合作机制。本题 BCD三项说法正确,该协议并不表明台湾当局承认 “一国两制 ”。故选项 考点:两岸关
9、系的发展 点评:注意联系时政热点关注海峡两岸关系系的发展成就。 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明确表示不会去搞 “两国论 ”或 “法理台独 ”,而是坚持“九二共识 ”。这表明他 A拥护 “一国两制 ”的方针 B坚持两岸和平统一 C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反对外国干涉 势力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祖国统一问题。九二共识,是用于概括台湾海峡两岸在 1992年香港会谈中就 “一个中国 ”问题及其内涵进行讨论所形成之见解及体认的名词。其核心内容与精神是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故选项。 考点: “九二共识 ”内容 点评:要牢记 “九二共识 ”内容与意义 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反映了我国在社会主义现
10、代化建设新时期 图一 图二 A运用 “一国两制 ”构想推进祖国统一 B顺应工作重心的转移而调整对台政策 C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并取得巨大成就 D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外交关系 答案: B 试题分析:材料体现的是我国政府对台湾的政策转变,改革开放前是敌对政策要武力解放;改革开放后由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所以对台政策也变为主张和平统一,以维护稳定的局面。故选 B项 考点: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点评:注意不同时期大陆对台政策的发展演变。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是一首令两岸人民感动至深的诗。 “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这
11、首诗鲜明地表现了 A求和平,求安定,求发展已经是台湾知识分子的共同心声 B合则两利,分则两害,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所认同 C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D实现中华民族的完全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 答案: D 试题分析: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体现出了诗人对团圆统一的渴望,对分离的痛苦之情。 A.B.C三个选项在材料中未能充分体现。 A项在题干中看不出 “共同心声 ”这个层次,代表的面太大了。 B项在题干中未能体现出“越来越多 ”这个程度。 C项与题干无关。故选项。 考点: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点评:要树立以下观点: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 符合两
12、岸人民的利益,是两岸民众的共同期盼。 根据国情,我国在某些地区先后设立了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三者的共同之处是都 A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 B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 C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 D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主权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之后重大的政治区划。 A项中 “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 ”只是经济特区的特点,实行 “不同的社会制度 ”只是特别行政区的特点; B项 “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 ”仅是民族自治区的特点; D项 “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主权 ”仅是特别行政区的特点。只有 C项才是他们的共同点。故选项 考点:民族
13、自治区、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的比较 点评:关注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和相同点与不同点 2011年 1月 1日是告台湾同胞书发表 32周年。它的发表在国内引起巨大反响,被看成海峡两岸由对立走向对话的第一步。下列与它的内容不相符的是 A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B建议海峡两岸首先实现三通 C决定停止对金门岛等岛屿的炮击 D主张两党实行对等谈判,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 答案: D 试题 分析:告台湾同胞书为中国政府对台湾发表的公开信,以 1979年 1月1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表的最为著名,其内容主要为商讨结束两岸军事对峙状态、并提出两岸三通、扩大两岸的交流。而主
14、张国共两党实行对等谈判,进行第三次国共合作,阐明了对台的基本政策是1981年 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的内容。故选 D项 考点:告台湾同胞书的内容 点评:要熟悉告台湾同胞书的内容和大陆对台政策的变化。 一个中国原则是中国政府解决港澳台问题及发展 对外关系的一个重要原则,下列表述不准确的是 A 1972年美国政府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B 1972年日本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一部分 C 1978年美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一部分 D 1992年中国海峡两岸就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年人教版 高中历史 必修 6.22 祖国统一 大业 练习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