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市河津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9月月考试卷(含解析).doc
《山西省运城市河津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9月月考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运城市河津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9月月考试卷(含解析).doc(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山西省运城市河津二中 2018-2019 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 9 月月考试卷(含解析)(时间:90 分钟分值: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总计 50 分)1. “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 ”孟子的这段话认为A. 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B. 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C. 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D. 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的思想,故 C 正确。材料未涉及轻徭薄赋,故 A
2、 排除。材料无法体现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故 B 排除。材料也没有反映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故 D 排除。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孟子思想2.史记记曰:“襄公(?前 637 年)之时,修行仁义,欲为盟主。 ”全唐文则说昔者宋襄公尝为仁义矣用欲以兴商道,霸诸侯,一战而为敌所执,再战而身死国削,为天下笑。 ”上述材料能够反映出A. 宋襄公借助儒家思想治国B. 宋襄公破坏了中央集权制C. 宋襄公注重维护宗法秩序D. 宋襄公时周王室地位衰落【答案】D【解析】根据“欲为盟主” “用欲以兴商道,霸诸侯,一战而为敌所执,再战而身死国削,为天下笑”看出,材料反映出春秋
3、时期诸侯称霸、割据混战的情景,说明分封制崩溃、周王室地位衰落,故 D 正确;材料表明宋襄公借助儒家思想实现称霸的需要,而非治国,A 错误;春秋时期没- 2 -有形成中央集权,B 错误;材料信息与宗法秩序无关,排除 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欲为盟主” “用欲以兴商道,霸诸侯,一战而为敌所执,再战而身死国削,为天下笑” ,联系所学春秋时期分封制瓦解的知识分析解答3.下表是与汉代海昏侯刘贺有关的历史材料。据此可知历史材料 出处其(刘贺)天资喜由乱亡(无) ,终不见仁义荒淫迷惑,失皇帝礼仪,乱汉制度。汉书武五子传臣以诗三百五篇朝夕授王(刘贺) ,至于忠臣孝子之篇,未尝不为王反复诵之也。汉书儒林
4、传海昏侯(刘贺)墓出土了约 5000 枚竹简,包括悼亡赋 易经 礼记 孝经 医书 论语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A. 刘贺昏庸无道不重礼制B. 当时皇室重视儒学教育C. 汉代“四书”地位超过“五经”D. 刘贺以皇帝的身份下葬【答案】B【解析】从材料“其(刘贺)天资喜由乱亡(无) ,终不见仁义” “忠臣孝子之篇,未尝不为王反复诵之也” “悼亡赋 易经 礼记 孝经 医书 论语 ”中可以分析出,汉代皇室比较重视儒家思想,平时注重儒家教育,故 B 项正确;A 项只符合汉书武五子传 ,排除;“四书”出现于宋朝,故 C 项错误;D 项不符合“海昏侯墓考古发掘” ,排除。4.顾炎武认为:天子、君主,都是一种职位,
5、并非神圣不可侵犯的称号。在古代, “君”是上下之通称,天子称“君” ,人臣、诸侯、卿大夫亦称君,甚至奴婢称其主人,女称其父,妇称其舅,皆为“君” 。天子只是“君”中的一种。材料中顾炎武A. 倡导君臣之间的平等关系- 3 -B. 呼吁提高女性的政治地位C. 为否定专制寻找历史依据D. 痛斥了君主专制的弊端【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了顾炎武从古代“君”的含义与称呼入手,否定了“君”是天子的专有称号,这实际上是为否定专制寻找历史依据,故 C 正确;材料并没有反映倡导君臣之间的平等关系的主张,故 A 错误;材料内容并不能说明顾炎武主张提高女性的政治地位,故 B 错误;材料主旨并不是痛斥君主专制的弊端,
6、而是从古代历史入手否定君主专制,故 D 错误。故选 C。5. 黄宗羲认为,国家和法律起源于“公利” ,即为了防止由于自私自利对他人利益造成损坏而形成,法律应该属于社会全体成员。材料说明黄宗羲A. 反对私利,推崇公利B. 主张保障万民的平等权利C. 主张立法必须“以天下为主”D. 具有近代民主法治的观念【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 项仅是材料信息的一部分,未涵盖全部意思,排除;黄宗羲是地主阶级的代表,不可能主张保障万民的平等权利,B 项表述错误;黄宗羲的思想体现的是古代的民权思想,排除 D。材料关键信息明确指出:国家和法律起源的“公利”属于社会全体成员,故只能选择 C 项。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
7、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黄宗羲的思想【名师点睛】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人物 主要思想 作用黄宗羲(1)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2)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为以后的反专制斗争起了推动作用- 4 -顾炎武(1)提出“经世致用”思想,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2)思想被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王夫之(1)世界是物质的,事物是客观存在的(2)物质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3)事物是可以认识的(4)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6.下列有关经济政策的语句出自不同时期的历史文献或历史人物之口,其后的评述与该语句不
8、相符的是A. “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以农业为“本业”,以商业为“末业” ,反对弃本求末B. “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认为农业是天下最重要的行业,应加以重视C. “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强调农商相互依存,不可偏颇D.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强调工商为末【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A 材料说的是重视农业,反对弃本求末,排除;B 项说的意思和 A 项类似,排除;C 项说的是农业和商业二者互相依赖,不能厚此薄彼,排除;D意思是当今人们太不明智,把工商作为末业,无知的加以抑制,主张工商皆
9、本,而非“工商为末” ,故选 D。7.朱之瑜(16001682)称:“宋儒辨析毫厘,终不曾做得一事。 ”颜元(16351704)认为:“程朱派头始终与尧舜孔孟无干,分毫无益于社稷生民,分毫无功于疆场天地。 ”两人- 5 -的本质意图是A. 抨击程朱理学的空疏学风B. 倡导经世致用的社会风气C. 对先秦儒家思想的扬弃D. 宣扬儒家以民为本的思想【答案】B【解析】根据“宋儒辨析毫厘,终不曾做得一事。 ”“分毫无益于社稷生民,分毫无功于疆场天地”可知,两人都认为程朱理学不务实,对社会生活作用不大,本质意图是倡导经世致用的社会风气,故 B 正确;A 表述正确,但两人的本质意图是倡导自己的观点,并非抨击
10、程朱理学,排除 A;材料主要反映程朱理学不务实,主张经世致用,CD 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8.无数儒家先哲曾留下若干睿智的言论。下列人物组合与表中引文顺序完全吻合的一组是:甲:“亲吾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 ,要“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 ”乙:“工、商皆民生之本。 ”“天下为主,君为客。 ”丙:“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丁:“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A. 朱熹、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B. 程颐、朱熹、李贽、黄宗羲C. 王夫之、程颢、王阳明、顾炎武D. 王阳明、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答案】D【解析】【详解】 “亲吾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
11、” ,要“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出自王阳明;“工、商皆民生之本” “天下为主,君为客”反映的是明清之际思想家黄宗羲的主张;“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实质上要统一思想,符合西汉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观点,出自顾炎武。故排除 ABC,选 D。9.顾炎武在日知录周室班爵禄中写到:“为民而立之君,故班爵之意,天子与公、侯、伯、子、男一也,而非绝世之贵故班禄之意,君、卿、大夫、士与庶人在官一也,而非无事之食。 ”这一主张A. 强调了爵禄制度的合理性 B. 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 6 -C. 继承发展
12、先秦的民本思想 D. 动摇了儒家思想的地位【答案】C【解析】材料提到,为民而立之君,故班爵之意非绝世之贵,非无事之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以民为本的思想,顾炎武的主张继承发展先秦的民本思想,故 C 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爵禄制度的合理性,故 A 项排除。当时西方启蒙思想没有在中国传播,故 B 项排除。动摇了儒家思想的地位,属于新文化运动的作用,故 D 项排除。点睛: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主要表现在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三大进步思想家的学说和主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出了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指出工商业和农业一样,都是“民生之本”
13、,应该受到保护和鼓励;思想上,还批判程朱理学脱离实际的学风,主张躬自实践的积极思想,提倡走出门户,到实践中求真知,以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10.十四世纪末, “每个人都看到:所有劳动人民直到面包师傅、所有梳羊毛工人、高利贷者、银钱兑换商和各种各样的恶棍怎样变成了骑士。 ”那些持着长枪、佩戴徽章、骑着马出现于佛罗伦萨街头的骑士发现“他们可能遇到政府的干涉和许多嘲笑者。 ”这一现象说明,在佛罗伦萨A. 追求社会地位的提高已成为社会主流 B. 新经济因素的成长冲击着传统价值观C. 商品货币关系提升了人们的社会地位 D. 社会各阶层的价值取向变得十分混乱【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
14、能力。骑士制度实质上是中世纪的代名词,是一种传统的价值观念。十四世纪末,所有劳动人民都成为了骑士,说明新经济下其实已经变得平常化,那些持着长枪、佩戴徽章、骑着马被人们嘲笑正代表着传统观念遭到冲击,所以本题选 B 选项。A、C 选项没有办法解释“嘲笑”的原因。D 选项错误,材料主要突出的是新旧观念的冲突,并未说明混乱。11.在古希腊,从事绘画、雕塑的人被视为卑下的体力劳动者,中世纪时,画师一般与鞋匠、理发师、面包师等手艺人为伍,著于 14 世纪的佛罗伦萨城的起源与其著名公民传将一些画师归入“著名公民”之列,这一现象实质上反映了A. 意大利的手艺人蜕变成艺术家B. 文艺复兴提高画师的社会地位- 7
15、 -C. 人文主义贯穿西欧的各个时期D. 艺术的人文性获得社会的重视【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中“将一些画师归入著名公民之列” ,反映了文艺复兴肯定人的地位和价值,人文主义是其核心思想,故选 D;题干强调的是艺术的人文性获得重视,而非意大利的手艺人蜕变成艺术家,排除 A;题干强调画师由“卑下的体力劳动者”变为“著名公民”的变化,没有强调人文主义贯穿西欧的各个时期,排除 C;提高画师的社会地位是现象而非实质,排除 B。12.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是宣称追求同一目的的两场不同的运动,他们所追求的目的一样,而追求的手段却截然相反,以致人文主义者和新教徒之间互怀敌意。对二者“追求的手段却截然相反”的理
16、解正确的是A. 文艺复兴自由的追求美,而宗教改革自由的追求真理B. 文艺复兴追求人的至高的权利,宗教改革研究上帝的旨意C. 文艺复兴投身世俗的怀抱,宗教改革用自己的信念对抗旧世界D. 文艺复兴全盘否定天主教神学,宗教改革全盘肯定天主教神学【答案】C【解析】【详解】题干要求选择所采取的不同的手段,而“追求美”和“追求真理”是关于追求目的的描述,故 A 错误。宗教改革把矛头对准罗马教会对欧洲的大一统神权统治,要求通过改革建立适应于民族国家发展的“民族教会”或适应于资产阶级兴起需要的“廉价教会” 。它并非研究上帝的旨意,故 B 项错误。文艺复兴是提出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主
17、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愚昧迷信的神学思想,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宗教改革对抗天主教会和罗马教皇封建、愚昧和专制的统治,故 C 项正确。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都反对的是封建教会压制人性,搜刮人民,教权高于世俗权等宗教思想,它们仍旧肯定神的存在,并尊敬神,故 D 项错误。13. 孟德斯鸿曾说“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 ”这一观点体现的主要思想主张是A. 三权分立思想- 8 -B. 人民主权思想C. 天赋人权思想D. 法律是理性的体现【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据材
18、料提到,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法律是理性的体现的思想,故 D 正确。材料未涉及三权分立思想,故 A 排除。材料也无法体现人民主权思想,故 B 排除。材料也没有反映天赋人权思想,故 C 排除。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启蒙运动孟德斯鸠思想14.马丁路德这样描述他在奥古斯丁修道院塔楼的“福音体验”:“我夜以继日地思索上帝公义的问题,直到我看出它与义人必因信得生的关系。不久我便明白上帝的公义真正指的是上帝以恩惠和怜悯使我们因信称义。我立即感到自己已得重生,乐园的门大开,让我进入。圣经的一切话语有了新意
19、义。 ”马丁路德“福音体验”的重大意义在于A. 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B. 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C. 使人们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D. 使宗教神权、专制王权和贵族特权遭到沉重打击【答案】C【解析】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并未反对上帝,故 A 错误;古希腊自然哲学的出现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故 B 错误;材料的核心观点是“因信称义” ,意思是只要信仰就能得到救赎和在上帝面前得到义。这就使人们获得了信仰的主动权,不必盲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所以 C 项正确;启蒙运动使宗教神权、专制王权和贵族特权遭到沉重打击,故 D 错误。点睛:材料的核心观点是“因信称义” ,意思是只要虔诚信仰,就可
20、以得到救赎,成为“义人” 。从材料中的“因信得生”以及“不久我便明白上帝的公义真正指的是上帝以恩典和怜悯使我们因信称义。我立刻感到自己已经获得重生, ”等得知宗教改革是反对教会垄断与上帝沟通的权力,主张人人都能直接与上帝沟通,从而打破了教会的独裁,因此使人们获得了灵魂得救的自主权。15.“正如伏尔泰所说的, 整个自然界、所有行星竟会服以永恒的法则,而有一种身高 5 呎- 9 -的小动物(注:指人类)竟能不顾这些法则、完全按照自己的怪想,随心所欲地行动,这是非常奇异的。 因此,寻找决定人类事务的这些永恒法则,是法国革命之前的所谓启蒙运动的实质。 ”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 伏尔泰肯定人是世界万物
21、的中心B. 启蒙思想家强调人的情感和个性C. 启蒙思想家指出人类理性的局限性D. 近代科学的兴起促成启蒙运动的发生【答案】D【解析】材料“整个自然界、所有行星服从的永恒的法则”指的是近代科学, “寻找决定人类事务的这些永恒法则,是法国革命之前的所谓启蒙运动的实质”指的是科学的发现与发展,解放了思想,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到来,所以 D 选项是正确的。伏尔泰认为整个自然界都有自己的运行法则,人类无视这些法则,完全按照自己的怪想而行动,是非常怪异的,故 AB 项不是伏尔泰的主要意思,排除;C 项材料并未涉及,排除。点睛:材料“整个自然界、所有行星竟会服以永恒的法则” “是指近代科学的兴起有利于人们认识自
22、然界;“因此,寻找决定人类事务的这些永恒法则,是法国革命之前的所谓启蒙运动的实质” ,可以看出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坚定了启蒙思想家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信心。16. 历史学家们认为,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与科学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精神层面现代化的进程。这四场运动的共同作用是A. 彻底摧毁宗教与迷信的精神枷锁B. 使人从封建愚昧中日益获得解放C. 促进人类民主、科学思想的形成D. 推动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科学革命都具有反封建的作用,故 B 项正确;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不具备彻底摧毁宗教与迷信的作用,故 A 项
23、错误;宗教改革不具备促进人类民主、科学思想的作用,故 C 项错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不具备推动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建立的作用,故 D 项错误。- 10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启蒙运动影响17.据叶德辉书林清话 ,五代后唐时,在宰相冯道主持下,开始将儒家“九经”校勘后刻版印刷。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二年,书版剧增至十万。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也都大量刻书。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由此推断A. 宰相冯道发明雕版印刷术B. 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C. 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D. 雕版印刷限用于官方刻书【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西省 运城市 河津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上 学期 月月 考试卷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