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市河津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9月月考试卷(含解析).doc
《山西省运城市河津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9月月考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运城市河津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9月月考试卷(含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山西省河津市第二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1.下列化学反应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A. 浓硫酸溶于水 B. 镁溶于盐酸C. 石灰石煅烧 D. Ba(OH) 28H2O 晶体与 NH4Cl 晶体混合【答案】B【解析】A、浓硫酸溶于水是物理变化,而非化学变化,故不属于放热反应,选项 A 错误;B、镁溶于盐酸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且放出大量的热,属于放热反应,选项 B 正确;C、石灰石在高温条件下煅烧发生分解反应,属于吸热反应,选项 C 错误;D、Ba(OH) 28H2O 晶体与NH4Cl 晶体混合属于吸热反应,选项 D 错误。答案选 B。点睛:本题考查常见的吸热
2、反应和放热反应。首先应该先判断是否为化学反应,再进一步判断为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判断是否是发生吸热放热的反应的常见判断方法有:根据具体的化学事例判断。常见的放热反应有:所有的物质燃烧、所有金属与酸、所有中和反应;绝大多数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少数分解、复分解反应;常见的吸热反应有:个别的化合反应(如 C 和 CO2) ,绝大数分解反应,少数分解置换以及某些复分解(如铵盐和强碱) ;根据反应条件进行判断:只有持续加热才反应的,一般为吸热反应;反之,一般为放能反应;也可通过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大小来判断,若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为放热反应,否则吸热反应。2.在 298 K、100
3、kPa 时,已知:2H 2O(g)=O2(g)2H 2(g) H 1; Cl2(g)H 2(g)=2HCl(g) H 2;2Cl2(g)2H 2O(g)=4HCl(g)O 2(g) H 3 则 H 3与 H 1和 H 2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 H 3H 12H 2 B. H 3H 1H 2C. H 3H 12H 2 D. H 3H 1H 2【答案】A【解析】- 2 -令 2H2O(g)=O2(g)2H 2(g) H1Cl2(g)H 2(g)=2HCl(g) H22Cl2(g)2H 2O(g)=4HCl(g)O 2(g) H3根据盖斯定律,将反应反应2 即可求得反应,因此有 H3 H12 H
4、2,故 A 项正确。视频3.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 若将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B. 由“C(石墨,s)C(金刚石,s) H1.9 kJmol 1 ”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 在 101 kPa 时,2 g H 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 285.8 kJ 热量,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2H2(g)O 2(g)=2H2O(l) H285.8 kJmol 1D. 在稀溶液中:H OH =H2O H57.3 kJmol 1 ,若将含 1 mol CH3COOH 与含 1 mol NaOH 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小于 57.3 kJ【答案】D【解析】A
5、、硫单质从固体变为气体是一个吸热的过程,所以将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前者放出热量多,故 A 错误;B、由“C(石墨)C(金刚石)H=+1.9kJ/mol”可知石墨的能量低于金刚石,所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故 B 错误;C、101 kPa 时,2gH 2 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 285.8 kJ 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2H2(g)+O2(g)2H 2O(l)H=-285.8 kJmol-1,故 C 错误;D、在稀溶液中:H +OH-H 2OH=-57.3 kJmol,若将含 1 mol CH3COOH 与含 1 mol NaOH 的溶液混合,由于醋酸电离时吸热,所以放出
6、的热量小于 57.3kJ,故 D 正确;故选 D。4.容积固定为 3 L 的某密闭容器中加入 1 mol A、2 mol B,一定温度下发生如下反应:A(s)2B(g) C(g)D(g),经反应 5 min 后,测得 C 的浓度为 0.3 molL1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5 min 内 D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02 molL1 min1B. 5 min 内 A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06 molL1 min1C. 经 5 min 后,向容器内再加入 C,正反应速率变小- 3 -D. 平衡状态时,生成 1 mol D 时同时生成 1 mol A【答案】D【解析】5min 内 C
7、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3/5molL1 1min1 =0.06molL1 1min1 。A. 5min 内 D的平均反应速率与 C 的相等为 0.06molL1 1min1 ,故 A 错误;B. A 为固体,无法确定A 的物质的量浓度,也就无法用 A 在定位时间内浓度的变化表示反应速率,故 B 错误;C.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不变,故 C 错误;D.平衡状态时,v 正 (D)=v 逆 (D)=v 逆 (A),所以生成 1molD 时同时生成 1molA,故 D 正确。故选 D。点睛:解答本题需要熟悉如下关系: (A)= = (C)= (D)。这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依据。5.将 4 mol
8、A 气体和 2 mol B 气体在 2 L 的定容密闭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 2C(g);经 2 s 后测得 C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6 molL1 ,现有下列几种说法:用物质 A 表示的这段时间的平均速率为 0.3 molL1 s1用物质 B 表示的这段时间的平均速率为 0.6 molL1 s12 s 时物质 A 的转化率为 30%2 s 时物质 B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3 molL1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A【解析】若经 2 s(秒)后测得 C 的浓度为 0.6molL1 , 则参加反应的 A 为 1.2molB 为 0.6
9、mol 生成 C1.2mol VA=“0.3“ molL1 s1 VB=0.15molL1 s1 正确错误。2 s 时物质 A的转化率 1.2/4=0.3,正确。2 s 时物质 B 的浓度为 0.7molL1, 错误,综合后可得选A。6.同温同压下,已知下列各反应为放热反应,下列各热化学方程式中热量数值最小的是( )A. 2A(l)B(l)2C(g) H 1 B. 2A(g)B(g)2C(g) H 2- 4 -C. 2A(g)B(g)2C(l) H 3 D. 2A(l)B(l)2C(l) H 4【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相同物质的量的物质气态时所具有的能量高于液态时的能量,液态时所具有的能量
10、高于固态时的能量,反应物具有的能量越低,生成物具有的能量越高,反应放出的热越小,答案选 A。考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与反应热的关系7.已知(1)H 2(g)+1/2O2(g) =H2O(g) H 1=a kJmol-1(2)2H 2(g)+O2(g) =2H2O(g) H 2=b kJmol-1(3)H 2(g)+1/2O2(g)=H2O(l) H 3=c kJmol-1(4)2H 2(g)+O2(g)=2H2O(l) H 4=d kJmol-1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 ad0 C. 2a=b0【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燃烧反应为放热反应,H0,由系数确
11、定 d=2c0;b=2a0;d 中生成的是液态水,热量多,绝对值比 b 气态水的大,但绝对值越大相应数值越小所以 db0,c 中生成的是液态水,热量多,绝对值比 a 气态水的大,但绝对值越大相应数值越小所以ca0;解:A、c 中生成的是液态水,热量多,绝对值比 a 气态水的大,但绝对值越大相应数值越小所以 ca0,故 A 错误;B、d 中生成的是液态水,热量多,绝对值比 b 气态水的大,但绝对值越大相应数值越小所以db0,故 B 错误;C、燃烧反应为放热反应,H0,由系数确定 d=2c0;b=2a0,故 C 正确;D、燃烧反应为放热反应,H0,由系数确定 d=2c0;b=2a0,故 D 错误;
12、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反应热大小的比较,难度不大,需要注意的是 a、b、c、d 含有+/的比较的时候要带入比较8.从化学键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反应物的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物的化学键的形成过程。已知键能数据如下表:- 5 -化学键 NN NH HH键能(kJ/mol) 942 391 b反应 N2(g)+3H2(g) 2NH3(g);H= 93kJmol -1。试根据表中所列键能数据计算 b 数值:A. 551 B. 437 C. 558 D. 160【答案】B【解析】N2(g)+3H 2(g) 2NH3(g)H=942 kJmol-1+b kJmol-13 391 kJmol-1
13、6= -93 kJmol-1,b=437,故答案为 B。9.已知反应 A2(g)2B 2(g) 2AB2(g) Hv(逆)B. A、B、C 三点的平衡常数一定不相同C. 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 一定温度下,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向平衡体系中通入稀有气体,压强增大,平衡不移动【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曲线上的点为平衡点,则 A、B、C 三点时 v(正)=v(逆),D 点 SO3的百分含量小于平衡时含量,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 点时 v(正)v(逆),故 A 正确;BA、B、C 三点的温度不同,则平衡常数一定不相同,故 B 正确;C由图可知,温度越高,生成物的含
14、量越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但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 C错误;D容器体积不变,向平衡体系中通入稀有气体,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则平衡不移动,故 D 正确;故选 C。考点:考查了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的相关知识。18.对于可逆反应 2AB 3(g) A2(g)+3B 2(g) (正反应为吸热) ,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A. B. - 12 -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升高温度,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图象与实际相符,故 A 错误;B、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到达平衡的时间缩短,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应物的含量降低,图象与实际
15、相符,故 B 正确;C、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反应物的含量增大,图象与实际不相符,故 C 错误;D、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反应物的含量增大,但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应物的含量减少,图象与实际不相符合,故 D 错误;故选 B。【考点定位】考查化学平衡图像【名师点晴】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移动图象问题,注意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特点分析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注意 CD 选项中采取“定一议二”原则进行分析。如 D 项中对应可逆反应 2AB3(g) A2(g)+3B2(g)H0,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缩短到达平衡的时间,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速率增大的更多,反应物的含量
16、减少;正反应为体积增大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反应物的含量增大。19.某温度下,将 2molSO2和 1molO2置于 10L 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 2(g)O 2(g) 2SO3(g);HT1【答案】B- 13 -【解析】试题分析:A二氧化硫起始浓度为 2mol/10L=0.2mol/L,由甲图可知 B 点 SO2的转化率为0.85,所以c(SO 2)=0.850.2mol/L=0.17mol/L,故二氧化硫的平衡浓度为 0.2mol/L-0.17mol/L=0.03mol/L,故 A 错误;B由甲图可知 A 点 SO2的转化率为 0.8,所以c(SO 2)=0.80.2mol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西省 运城市 河津 2018 _2019 年高 化学 学期 月月 考试卷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