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7.23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练习题(带解析).doc
《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7.23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练习题(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7.23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练习题(带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7.23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练习题(带解析) 选择题 小明有一天在家里的书柜里发现了一张大公报的残片,如下图,上方出版时间仅剩月份和日期能看清楚,而年份则残缺,请你推断该报纸残片大概出版于那个时间段 A 20世纪五十年代初 B 20世纪五十年代末期 C 20世纪六十年代 D 20世纪七十年代 答案: A 试题分析:在斯大林时代,中苏关系是很融洽的,中国称苏联为 “老大哥 ”,苏联也派了很多专家到中国来指导和帮助我们的新中国建设,材料反映的就是新中国建国初期,我国在进行建设的时候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但是斯大林死后,赫鲁晓夫接任,中苏关系从
2、五十年代末开始恶化。后来赫鲁晓夫提出要和中国建立 “共同舰队 ”,彻底激怒毛泽东,中苏分歧越来越大,最终发展到兵戎相向。故选 B项 考点: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点评:注意建国后中苏关系的发展演变历程 “新中国实行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和平的外交政策,在 此前提之上对国民党政府和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订、或重订。 ”其中 “予以承认 ”的是 A告各友邦书 B联合国宪章 C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D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答案: B 试题分析:考查新中国初的外交方针。 “予以承认 ”的自然是体现平等、独立的条约, B项联合国宪章是和平、平等的,告各友邦书,
3、宣布承认清政府和帝国主义列强缔结的一切条约,承担过去的外债和赔款,保护帝国主义在华的各种特权和利益,申明条约期满为止, 1912年 1月 5日 ,南京临时政府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的名义发表。 C项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是 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后,国民党为了在内战中取得美国更大的支持和援助,而签署该条约,为不平等条约。 D项是新中国成立后签订的。故选 B项 考点:建国初期的三大外交政策 点评:注意把握建国初期的三大外交政策的背景、内涵和外就成就 1951年 6月美国时代周刊首次为西方人介绍周恩来,标题是:共产主义者周恩来。 “他在政治上成了暴虐的统治者,在外交上成了听话的仆从,在经济上成了无能的领
4、导者。 ”时代周刊如此介绍周恩来说明 A当时中美处于全 面对抗 B美国颠覆了新中国政权 C中国是美国的头号战略对手 D美国的战略重心在亚洲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现代中美关系的发展脉络的理解。根据题干提示1951年正值美苏冷战时期,美国为了实现二战后称霸世界的野心,在亚洲积极反对共产主义,出兵朝鲜,干涉朝鲜内政,妄图消灭新生的社会主义中国,因此极端的仇视和丑化中国共产党。美国颠覆了新中国政权、中国是美国的头号战略对手、美国的战略重心在亚洲均与史实不符,故选 A项 考点:五十年代的中美关系 点评:注意理顺建国后中美关系的发展历程 建国初期,周恩 来总理把他亲自组建的外交队伍比喻为
5、“文装解放军 ”。当时( ) A外交工作主要是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 B外交官们享受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切待遇 C外交部的职能是为解放军提供外交情报 D解放军在前线清剿敌对残余,外交部在后方发号施令 答案: A 试题分析:新中国的建立,冲破了帝国主义在东方的战线。帝国主义极为恐慌,但他们并不甘失败,我国面临着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的敌视和破坏,帝国主义仍幻想 “保留一些在中国的特权,想钻进来 ”。为了彻底清除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权及其反动影响,维护中国的独立自主地位建国初期。在外交领域,我国外交工作主要是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 B、 C、 D三项均与史实不符。故选 A项 考点:建国初期的外交
6、 点评:注意建国初期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和我国的外交政策之间的联系 它 “之所以历久弥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它符合联合 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符合国际关系发展的本质要求,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下列选项符合上述材料宗旨的是( ) 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B求同存异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不结盟 答案: C 试题分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由中国政府提出,并与印度和缅甸政府共同倡导的在建立各国间正常关系及进行交流合作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1970年 25届联大通过的关于各国依联合国宪章
7、建立友好关系及合作的国际法原则宣言和 1974年第 6届特别联大关于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宣言,都明确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括在内。故应选 C项 考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点评:注意把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和意义 观察下列 1949年与我国建交的国家地区分布示意图,这一示意图说明 A建国初期,我国全方位外交取得辉煌成就 B社会主义国家是新中国外交的唯一主体 C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影响新中国初期外交发展 D是中国坚持 “一边倒 ”外交战略完全反映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 “1949年 ”分析,处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全方位外交,是中国自 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形成的一系列外交新思路,其主要内
8、容包括:提倡新安全观,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高举 “和平、发展、合作 ”大旗等,故 A项不对; BD项在图中不能反映。故选 C项 考点: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点评:注意把握建国初期的三大外交政策和取得的外就成就 毛泽东指出: “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训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 ”对 “一边倒 ”外交政策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发展了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关系 B打破了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外交孤立 C维护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 D缓解了新中国的经济困难 答案: A 试题分析: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的 “一边倒 ”外交方针是指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斗
9、争中,将坚定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其实质就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严正立场。它完全是一条政治路线。它既不意味着中国政府绝不同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来往,也不意味着中国政府放弃独立自主,无原则地倒向苏联一边。 BCD是这一外交政策的意义。 A项作用没有起到。故选 A项。 考点: “一边倒 ”政策 点评:要注意 “一边倒 ”政策的内涵、提出的背景和表现 1949年 6月, 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 “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 中国人民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 ”新中国在这一外交方
10、针指导下的外交实践有 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 加入华沙条约组织 在万隆会议上提出 “求同存异 ” 积极发展与不结盟运动国家的关系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1955年 5月 14日,苏联、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匈牙利、民主德国、波兰、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 8国针对 美、英、法决定吸收联邦德国加入北约一事,在华沙签订了友好互助合作条约,同年 6月条约生效时正式成立了军事政治同盟 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中国没有加入 “华约 ”, 不符合史实; 是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外交活动; 是中国与美苏两大阵营之外国家交往。 都不能体现 “一边倒 ”的外交策略。故选 A项 考点: “一边倒 ”政策 点
11、评:要注意 “一边倒 ”政策的内涵以及提出的背景 美国记者鲍大可评论周恩来在某次会议中的作用时说: “在这个辩论几乎陷入僵局的时刻脱颖而出,成为会议的明星,成为排难解纷、平息争端、带来和平的人物。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他改变了会议的方向。 ”周恩来参加的这次会议是 A 1945年重庆谈判 B 1954年日内瓦会议 C 1955年万隆会议 D 1971年联合国大会 答案: C 试题分析:考察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外交活动 从材料信息 “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他改变了会议的方向 ”可以推断出是万隆会议。万隆会议会议期间,某些原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
12、国家利用一些国家制造纷争和矛盾,并对中国发出诋毁性言论,企图分裂会议。周恩来提出 “求同存异 ”方针。在中国和大多数与会国努力下,通过了包括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人权和自决、附属地人民问题和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会议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考点:万隆会议 点评:要注意对万隆会议的内容以及 “万隆精神 ”的把握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在解释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时引述了毛泽东的一段话: “关于帝国主义对我国的承认问题,不但现在不应急于去解决,就是在全国胜利以后的一个相当长时期内,也不应急于去解决。因为虽然我们愿意按照平等原则同一切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但帝国主义是绝不能很快地就以平等态度对待我们的 ”。
13、结合以上材料,下列关于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的评述正确的是 ( ) 其思想核心是不承认国民党的旧外交 它反映了新中国取缔列强在华特权的强烈愿望 它体现了新中国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建立外交关系 它体现了在 “一边倒 ”方针指引下,反对与帝国主义国家建交的立场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新中国的建立,冲破了帝国主义在东方的战线。帝国主义极为恐慌,但他们并不甘失败,仍幻想 “保留一些在中国的特权,想钻进来 ”。为了彻底清除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权及其反动影响,维护中国的独立自主地位,毛泽东提出了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的主张。 毛泽东的外交主张就是:先把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及其影
14、响打扫干净,不给他们留下活动的余地,再同帝国主义建交。而 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材料中 “愿意按照平等原则同一切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说明 错误,中国不是不与帝国主义国家建交,而是要建立平等 外交关系。 考点:建国初期的三大外交政策 点评:注意把握新中国建国初期的三大外交政策的提出背景和内涵 周恩来在某次国际会议上发言时说: “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清除殖民主义是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的基础 B殖民主义是中日两国共同的痛苦记忆 C共同反对殖民主义是亚非国家独立发展面临的主要任务
15、D该主张打破了会议的僵局,促成了日内瓦协议的签订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中并未涉及到中美关系和中日关系,故 A、 B项错误;联系史实可知,周恩来的讲话应是在亚非会议上的讲话,亚非会议的召开是战后国际形势和亚非地区形势变化,民族独立运动蓬勃兴起的产物。到 20世纪 50年代中期,在亚非两大洲己涌现出 30个独立国家。这是几百年来国际关系史上一个空前未有的变化,它为亚非国家独立自主地召开一次大型国际会议创造了条件。1955年 4月 18-24日成功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反对殖民主义,推动亚非各国民族独立的会议。 D项是日内瓦会议,故不能选。因此选 C项。 考点:万隆会议 点评:注意把握 万隆会
16、议的概况、成就以及万隆精神 胡锦涛主席在中非友好合作论坛峰会开幕式上讲到 :共同的命运 ,共同的目标 ,把我们紧紧团结在一起 .共同的命运和目标是指 : 都遭受过列强的殖民侵略 都曾为民族独立而斗争 都曾是二战反法西斯斗争的重要战场 都是发展中国家 ,实现可持续发展都面临着严峻挑战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中非在历史上都受到过西方列强的殖民侵略,相继沦为殖民地或者半殖民地,中非人民都为反对殖民侵略,争取民族的独立于富强而进行了长时间的斗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力量与法西斯国家在中非都展开了全面的较量,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现实的原因,目前中非还没有摆脱欠发达国家的的地位,都面临发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年人教版 高中历史 必修 7.23 新中国 初期 外交 练习题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