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辛集中学2018届高三物理8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河北省辛集中学2018届高三物理8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辛集中学2018届高三物理8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河北辛集中学 20172018 学年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物理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6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12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316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开普勒提出了日心说并发现了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的规律B. 想要逃离地球的万有引力,至少需要 16.7km/s 的初速度C. 牛顿时代还无法利用月地检验来检验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D. 卡文迪许用扭秤测出了引力常量 G,被称为第一个“称”出地球质量的人【答案】D【解析】【详解】哥白
2、尼提出了日心说,开普勒发现了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的规律,A 错误;想要逃离地球的万有引力,至少需要 7.9km/s 的初速度,B 错误;牛顿做了著名的“月地”检验,证明了地面上物体的重力与地球吸引月球,太阳吸引行星的力是同种性质的力,C 错误;卡文迪许用扭秤测出了引力常量 G,被称为第一个“称”出地球质量的人,D 正确2.2.甲、乙两物体在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运动,其 v-t 图象如图所示,则A. 甲物体比乙物体早出发 2sB. 在 4s 末两物体从出发后到第 1 次相遇前相距最远C. 在 6s 末,甲、乙两物体相遇D. 两物体加速时,甲物体的加速度小于乙物体的加速度【答案】B【解析】【分析】由
3、图直接读出两物体出发的时刻关系分析两物体的速度关系,判断相距的距离随时间的变化根据“面积”等于位移分析 6s 末两物体的位移是否相等,判断是否相遇根据斜率2等于加速度,确定加速度大小的关系【详解】由图看出,乙物体比甲物体早出发 2s,A 错误。在 0-4s 内,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甲、乙两物体又是在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运动,则乙运动在甲的前方,两者距离不断增大;4s 后,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两者距离减小,所以第 4s 末是甲、乙两物体从出发后到第 1 次相遇前相距最远的时刻,B 正确;根据“面积”等于位移,由图看出,6s 末乙的位移大于甲的位移,两者没有相遇,C 错误;根据斜率等于加速度,由
4、图看出,甲、乙两物体加速时,甲物体的加速度大于乙物体的加速度,D 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基本的读图能力,关键要抓住斜率等于加速度、 “面积”等于位移,根据两物体速度大小和位置关系分析距离的变化3.3.如图所示,小车内一根轻质弹簧沿竖直方向和一条与竖直方向成 角的细绳拴接一小球。当小车和小球相对静止,一起在水平面上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细绳一定对小球有拉力的作用B. 轻弹簧一定对小球有弹力的作用C. 细绳不一定对小球有拉力的作用,但轻弹簧对小球一定有弹力D. 细绳不一定对小球有拉力的作用,轻弹簧对小球也不一定有弹力【答案】D【解析】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受力都是平衡的,可
5、知细线对小球一定没有拉力作用,弹簧对小球有向上的支持力作用,故选项 BC 正确,AD 错误;故选 BC.4.4.如图所示,半圆形框架竖直放置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质量为 m 的光滑的小球 P 在水平外力 F 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P 与圆心 O 的连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将力 F 在竖直面内沿顺时针方向缓慢地转过 90,框架与小球始终保持静止状态。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g,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3A. 框架对小球的支持力先减小后增大B. 拉力 F 的最小值为 mgsinC. 地面对框架的摩擦力始终在减小D. 框架对地面的压力先增大后减小【答案】C【解析】AB、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作出
6、受力示意力图,如图所示根据几何关系可知,用 F 顺时针转动至竖直向上之前,支持力逐渐减小,F 先减小后增大,当 F 的方向沿圆的切线方向向上时,F 最小,此时:F=mgcos,故 A 错误,B 正确;C、以框架与小球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整体受到重力、地面的支持力、地面的摩擦力以及力 F 的作用;由图可知,F 在顺时针方向转动的过程中,F 沿水平方向的分力逐渐减小,所以地面对框架的摩擦力始终在减小,故 C 正确;D、以框架与小球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整体受到重力、地面的支持力、地面的摩擦力以及力 F 的作用;由图可知,F 在顺时针方向转动的过程中,F 沿竖直方向的分力逐渐增大,所以地面对框架的
7、支持力始终在减小故 D 错误;故选 BC。【点睛】本题采用隔离法研究动态平衡问题,分析受力,作出力图是关键。5.5.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斜劈形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 m 的粗糙物块以某一初速度沿劈的粗糙斜面向上滑,至速度为零后又加速返回,而物体 M 始终保持静止,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 g,则在物块 m 上、下滑动的整个过程中4A. 地面对物体 M 的摩擦力大小始终不变B. 地面对物体 M 的支持力总小于( M+m)gC. 地面对物体 M 的摩擦力先向右后向左D. 地面对物体 M 的摩擦力先向左后向右【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物体先减速上滑,后加速下滑,加速度一直沿斜面向下,对整体受力分
8、析,受到总重力、支持力和向左的静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在 x 轴上受力分析: 在 y 轴上受力分析: 物体上滑时,受力如图,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物体下滑时,受力如图,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5由上分析可知,地面对斜面体的静摩擦力方向一直未变,向左,但大小不同,故 ACD 错误;由式,地面对物体 M 的支持力总小于 ,故 B 正确。考点: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名师点睛】本题关键是对整体受力分析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解出支持力和静摩擦力的表达式后进行分析讨论;整体法不仅适用与相对静止的物体系统,同样也适用与有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6.6.水平传输装置如图所示,在载物台左端给物块一个初速度 v0,
9、当物块通过如图方向转动的传输带所用时间 t1,当皮带轮改为与图示相反的方向传输时,通过传输带的时间为t2,当皮带轮不转动时,通过传输带的时间为 t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t1一定小于 t2B. 一定有 t2 t3t1C. 可能有 t3=t2=t1D. 一定有 t1=t2 t3【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传送带不动时,物块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传到右端时间为 t3,若带顺时针转,但物块速度大于带速时,物块仍可能一直减速,则 t1=t3,同理带逆时转,物块一直做匀减速运动,传到右端的时间 t2=t3,所以可能有 t3=t2=t1;故选 C考点:牛顿定律的应用7.7.如图甲所示,一质量为 m1 kg
10、 的物体在水平拉力 F 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开始,拉力 F 随时间均匀减小,物体受到的摩擦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6所示则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t1 s 时物体开始做匀减速运动B. t3 s 至 t=5s 时间内,摩擦力对物体不做功C. 物体与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 2D. t2 s 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2 m/s2【答案】B【解析】物体在开始在 F 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 4N,拉力随时间均匀减小后,物体开始做减速运动,即在 1s 时物体开始做减速运动,拉力减小,合力减小,加速度减小,做变减速运动,故 A 错误由图
11、可知,从 3s 开始,物体处于静止,故 t=3s至 t=5s 时间内中,摩擦力对物体不做功,故 B 正确;由图可知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f=4N,根据可知 ,故 C 错误;t=2s 时,拉力大小为 3N,则加速度大小 ,故 D 错误故选 B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减小后,先做减速运动,最终静止摩擦力由滑动摩擦力变为静摩擦力8.8.如图所示,斜面上有 a、 b、 c、 d 四个点, ab bc cd,从 a 点以初动能 EK0水平抛出一个小球,它落在斜面上的 b 点;若小球从 a 点以初动能 2 EK0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小球可能落在 d 点与 c
12、 点之间B. 小球一定落在 c 点C. 小球落在斜面的速度方向与斜面的夹角一定变大D. 小球落在斜面的速度方向与斜面的夹角一定相同7【答案】BD【解析】试题分析:从 a 点抛出后为平抛运动,水平方向 ,竖直方向为自由落体运动 ,设斜面倾角为,则有 , 。斜面方向的位移当初动能由 变为 时,斜面方向的位移变为原来的 2 倍,即落点从 b 点移动到 c 点。答案 A 对。考点:平抛运动9.9.儿童乐园里的游戏“空中飞椅”简化模型如图,座椅通过钢丝绳与顶端转盘连接。设绳长为 L,座椅中人的质量为 m。若转盘正常工作时转速一定,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 ,则 A. L 变长时, 将变大B. L 变短时, 将
13、变大C. m 越大时, 越小D. m 越大时, 越大【答案】A【解析】设座椅做匀速圆周运动时转速为 n,由重力和绳子的拉力的合力提供座椅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如图,则有 ,得 ,据题知:n 不变,r 也不变,则当 L 变长时,变大,与 m 无关,A 正确810.10.如图所示,半径为 R 的细圆管(管径可忽略)内壁光滑,竖直固定放置,一质量为m、直径略小于管径的小球可在管内自由滑动,测得小球在管顶部时与管壁的作用力大小为mg, g 为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则A. 小球在管顶部时速度大小为B. 小球运动到管底部时速度大小可能为C. 小球运动到管底部时对管壁的压力可能为 5mgD. 小球运动到管底部时
14、对管壁的压力为 7mg【答案】C【解析】【分析】小球在最高点对轨道的作用力为 mg,可能对内壁有作用力,也可能对外壁有作用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得最高点的速度,利用动能定理求得达到最低点的速度,集合牛顿第二定律求得作用力的大小【详解】小球在管顶部时与管壁的作用力大小为 mg,可能对内壁有作用力,也可能对外壁有作用力,当对内壁有作用力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解得 v=0,当对外壁有作用力时,则有 ,解得 ,A 错误;根据动能定理可知有,解得 或者 ,B 错误;在最低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解得 或者 ,C 正确 D 错误911.11.2016 年 2 月 11 日美国科学家宣布人类首次直
15、接探测到引力波。1974 年美国物理学家泰勒和赫尔斯发现了一颗脉冲星,该天体是一个孤立双星系统中质量较大的一颗。他们观测到双星间的距离正非常缓慢的减小。该观测结果和广义相对论预言的数值符合得非常好,这间接证明了引力波的存在。泰勒和赫尔斯也因这项工作于 1993 年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那么由于双星间的距离减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周期逐渐减小 B. 速度逐渐减小C. 两星的向心加速度都逐渐减小 D. 两星之间的万有引力逐渐减小【答案】A【解析】A、根据 ,知 m1r1=m2r2,知轨道半径比等于质量之反比,双星间的距离减小,则双星的轨道半径都变小,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知角速度变大,周期变
16、小,故 A 正确;B、D、距离减小,则万有引力增大,根据 ,由于角速度减小,则线速度增大,故 B、D 错误C、根据 知, L 变小,则两星的向心加速度增大,故 C 错误故选 A.【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双星靠相互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知道双星的轨道半径比等于质量之反比,难度适中12.12.如图所示,质量为 M=10kg 的小车停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小车右端施加一个 F=10N的水平恒力。当小车向右运动的速度达到 28m/s 时,在其右端轻轻放上一质量 m=20kg的小黑煤块(小黑煤块视为质点且初速度为零) ,煤块与小车间动摩擦因数 020。假定小车足够长,g=10m/s 2。则下列说法正确
17、的是( )A. 煤块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稳定后做匀速直线运动B. 小车一直做加速度不变的匀加速直线运动C. 煤块在 3s 内前进的位移为 9mD. 小煤块最终在小车上留下的痕迹长度为 28m【答案】D10【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刚开始运动时对小黑煤块有:F Nma 1,F Nmg0,代入数据解得:a 12m/s 2刚开始运动时对小车有:FF NMa 2,解得:a 206m/s 2,经过时间 t,小黑煤块和车的速度相等,小黑煤块的速度为:v 1a 1t,车的速度为:v2v+a 2t,v 1v 2,解得:t=2s,以后煤块和小车一起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m)a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北省 辛集 中学 2018 届高三 物理 月月 考试题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