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定远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8月份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安徽省定远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8月份月考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定远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8月份月考试题(含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安徽省定远中学 2019 届高三历史上学期 8 月份月考试题(含解析)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单选题1.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把周王朝实行的某种制度称为“亲属等差递减制度” ,并认为这一制度虽然不能断绝但至少成功地阻止或避免更多的明谋、流血和战争,它的力量影响中国社会达三千年之久。其评价的是A. 国与国的关系B. 嫡长子继承制C. 郡国并行制D. 三公九卿制【答案】B【解析】从材料“周王朝” “亲属等差递减制度”中可以看出,这一制度与血缘有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制度是指西周的宗法制,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这一制度避免了王位继承带来的纷争问题,影响了中国社会几千年,故
2、 B 项正确,A 项排除;郡国并行制是西汉初年的地方政治制度,排除 C 项;三公九卿制是秦朝的中央官制,属于官僚政治,故 D 项排除。点睛:材料“周王朝” “亲属等差递减制度”是解题的关键;从中分析出此制度与血缘有关;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出正确答案。2.自唐中叶以后,中国的区域经济差距主要是南北差距,其次才是东西差距。到近代,中国的区域经济差距已变为东西差距为主、南北差距为次。这种变化反映了A. 东部沿海自然条件优势更加明显B. 近代列强对南方的破坏甚于北方C. 由内向型向外向型经济发展的趋势D. 农业经济阻碍了中国近代化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古代中国经济的区域差距是南北差距为主,说明中国
3、当时经济是内向型经济,近代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差距变为东西差距为主,这里说明的是外向型经济占据了主导,故- 2 -项正确;材料比较的是经济类型变化,不是自然条件比较,故错误;材料比较的是古代和近代经济类型,故项错误;农业经济发展并不是阻碍中国近代化的主要因素,故错误。3.下表反映了清代前期部分年份主要财政岁入情况。据表中信息判断,清代前期地丁税 盐课 关税年份 岁入(万两)比重(%)岁入(万两)比重(%)岁入(万两)比重(%)顺治九年(1652 年)2126 87 212 9 100 4康熙二十四年(1685 年)2727 87 276 9 120 4雍正三年(1725 年)3007 86
4、443 13 135 4乾隆十八年(1753年)2938 72 701 17 430 11乾隆三十一年(1766 年)2991 61 574 12 540 11嘉庆十七年(1812年)2953 74 579 14 481 12道光二十一年(1841 年)2943 71 747 18 435 11A. 政府收入结构相对稳定B. 农民负担不断加重C. 对外贸易额增速较明显- 3 -D. 私盐走私现象严重【答案】A【解析】根据表格中清政府从 1652 年至 1841 年地丁税、盐课、关税的数额和比重可知地丁税比重虽有下降,盐课、关税比重虽有上升,但占主导的一直是地丁税,由此可以推知清政府收入结构相对
5、稳定,故 A 项正确。农民负担加重以及私盐走私现象严重从图中无法得出,故 BD 两项错误。从图中关税的变化可知对外贸易额增速不明显,故 C 项错误。4.下图为洛阳地区货币使用所占比重示意图。其变化A. 表明金银开采数量增加B. 表明政府铸币量迅速提高C. 说明纸币使用范围有限D. 受商业贸易发展状况影响【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了北宋洛阳地区使用金银比重增加,这并不能说明当时金银开采数量增加,故 A 错误;北宋洛阳地区使用铜钱比重增加,也不能说明政府铸币量迅速提高,故 B 错误;材料数据也无法体现当时纸币使用范围有限,故 C 错误;材料反映了唐代使用的绢帛到宋代已经消失,这是受商业贸易发展状况
6、影响,实物交换退出历史舞台,故 D 正确。故选 D。- 4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仔细观察图示信息变化,抓住唐代使用的绢帛到宋代已经消失的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从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出发,即可得出正确答案。5.宋明理学的传统里,程朱理学提出了“知先行后”的观点,陆王心学提出了“知行合一”的学说。王夫之提出了“知行相资以为用” “并进而有功”的辩证的知行观。这从侧面反映出A. 宋明理学存在致命缺陷B. 明末清初对知行关系有了定论C. 儒学的哲学化倾向明显D. 儒学知行关系理论的不断深入【答案】D【解析】“知先行后” “知行合一” “知行相资以为用”都体现出知行关系理论,说明这一关系不断深入,故 D
7、 正确;宋明理学并没有存在缺陷,故 A 错误;B 中形成定论说法错误;儒学的哲学化倾向是宋明理学时期。6.马克思指出:雅典“没有总揽执行权力的最高官员” ,执掌国家权力的是”由十个部落所选出的 500 名代表组成的议事会来管理的,最后一级的管理权属于公民大会,每个雅典公民都可以参加这个大会并享有投票权;此外,有执政官和其他官员掌管各行政部门和司法事务。”材料意在说明,在古代雅典A. 公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B. 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C. 最高官员的执行权力有限D. 分权制衡体制已初步显现【答案】D【解析】材料“议事公民大会,每个雅典公民都可以参加这个大会并享有投票权;此外,有执政官和其他官员掌
8、管各行政部门和司法事务”反映了雅典已经具有立法、行政、司法分权的雏形,故 D 正确;“公民都可以参加这个大会并享有投票权”不能说明公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故 A 错误;材料主旨不是说明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而是强调立法、行政、司法分权,故 B 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最高官员的执行权力有限,故 C 错误。故选 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公民大会此外,有执政官和其他官员- 5 -掌管各行政部门和司法事务” ,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立法、行政、司法分权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7.英国科学家培根曾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
9、文字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对文中提到的“力量和影响”最佳的阐释是A. 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B. 使封建骑士和城堡不堪一击C. 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新时代D. 曾经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转型【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转型,所以选 D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 A 仅仅是造纸术的作用,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 B 仅仅是火药的作用,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 C 仅仅是指南针的作用,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
10、于要明白材料的主旨中国的发明创造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转型,所以选 D。8. “当生存障碍超过个人所能够承受的地步,人类就被迫改变生活方式,解决办法就是形成一个约定,使每个人都把自身的能力置于主权者的指导下,建立一个共同体,称之为国家或政治体 ”。提出上述主张的思想家应是A. 苏格拉底B. 马丁路德C. 康德D. 卢梭【答案】D【解析】根据“解决办法就是形成一个约定,使每个人都把自身的能力置于主权者的指导下,建立一个共同体,称之为国家或政治体 ”,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体现了卢梭的社会契约思想,即国家是社会契约建立的,D 正确;苏格拉底是古希腊思想家,马丁路德开展宗教改革,康德提倡理性,ABC 与社会契
11、约思想无关,排除。- 6 -9.“对于赎罪券的抨击,有如一粒火种落在火药桶里,立刻燃起燎原之火。农民和平民把路德的反教会论纲当成是起义的信号。市民则到处传颂九十五条论纲 。人文主义者热烈欢呼,贵族甚至一部分诸候,希望由此打破罗马教会的控制。 ”材料表明德国宗教改革A. 导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B. 斗争矛头直指封建制度C. 传播到广泛的社会层面D. 产生了众多的新教教派【答案】C【解析】由材料“农民和平民把路德的反教会论纲当成是起义的信号。市民则到处传颂九十五条论纲 。人文主义者热烈欢呼,贵族甚至一部分诸候,希望由此打破罗马教会的控制” ,可知,德国宗教改革传播到广泛的社会层面,故选 C;ABD
12、与材料无关,排除。10.下面是 1750 年1900 年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分额(%)1750 年 1800 年 1830 年 1860 年 1880 年 1900 年整个欧洲 232 281 342 532 613 62英国 19 43 95 199 229 185法国 40 42 52 79 78 68德意志诸邦/德国 29 35 35 49 85 132美国 01 08 24 72 147 236日本 38 35 28 26 24 24中国 328 333 298 197 125 62印度 245 197 176 86 28 17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 18 世纪中国经济引领世界潮流-
13、 7 -B. 德国发展速度最快,与英国抢占世界市场C. 世界经济中心从亚洲逐步转移到欧洲D. 两次工业革命促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答案】C【解析】材料数据只反映了 1750 年中国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较大,不能说明整个 18 世纪中国经济引领世界潮流,故 A 错误;材料数据也无法体现德国发展速度最快,而且数据并不能说明德国与英国抢占世界市场,故 B 错误;材料数据反映了中国与印度的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由主导地位逐渐下降,整个欧洲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逐渐占主导,这说明世界经济中心从亚洲逐步转移到欧洲,故 C 正确;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而不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故 D 错误。故
14、选 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仔细分析材料数据的关键信息,学生可以发现:中国与印度的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整个欧洲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的变化,再结合所学知识从世界经济中心转移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进行正确判断。11.下图是 13751825 年之间的世界主要城市工人工资水平波动趋势图,据此可以做出的合理推断是A.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展缓和了社会矛盾B. 亚洲地区经济停滞不前逐渐走向了没落C. 从 16 世纪开始西方消费水平已高于东方D. 工资上涨会引起机械化生产技术的研发【答案】D- 8 -【解析】表格显示 1375-1825 年之间的世界主要城市工人工资水平波动趋势,尤其是工业革命期
15、间,工资上涨显然会会引起机械化生产技术的研发,D 正确;A、B 和 C 不符合表格信息。12. 19 世纪英美文坛出现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春天,诞生了一批描写女性的文学作品,如苔丝 、 红字 、 名利场 、 简爱等,在这些作品中体现出女性要经济独立、接受良好的教育以及同男性建立平等的婚姻关系等思想。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A. 工业革命的发展B. 自由主义思想的兴起C. 启蒙运动的兴起D. 女权主义意识的兴起【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也使用大量的女工,女性在经济上也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要求经济独立,也要求提高自己的地位,选 A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19 世纪
16、以前自由主义思想已经兴起,选项 B 不符合题意,排除;启蒙运动是在 17 到 18 世纪,选项 C 在时间上不符合题意,排除;19 世纪以前女权主义意识已经兴起,选项 D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A。13.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状况。经济持续增长,中等阶级要求变革,他们觉得自己的政治地位与经济地位不相称,希望在“有产”的同时也要“有权” 。为此英国A. 颁布了权利法案B. 实行责任内阁制C. 实行资产阶级代议制D. 进行 1832 年议会改革【答案】D【解析】从材料“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状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通过 1832 年议会改革
17、法案,确保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故 D项正确;AD 项是 1689 年,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合;B 项是 1721 年,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点睛:从材料“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状况”中可以分析这一改革是 19 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后的状况,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正确答案。- 9 -14.李大钊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中说到:“历史是人间普遍心理表现的记录。人间的生活,都在这大机轴中息息相关,脉脉相通。一九一七年俄罗斯的革命,不独是俄罗斯人心变动的显兆,实是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普遍心理变动的显兆” 。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是指俄国二月革命的胜利B. 新文化运动的价值所在就是宣传马克思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省 定远 中学 2019 届高三 历史上 学期 月份 月考 试题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