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湖南省衡阳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衡阳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2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衡阳县一中 2019 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注意事项: 分值:100 分;时量:90 分钟第 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 2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监察官的选任,两汉多用察举方式,唐代选任权由多个宰相掌握,宋代中央一级监察官多由帝王“亲擢” ,明代由督察院挑选人员后由皇帝“点选” ,民国时监察委员由院长提请国民政府任命,后改为选举产生。2016 年我国决定建立“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接受人大监督”的国家监察委员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监察制度有效地保障了政治清明B. 监察制度的权威性呈现出
2、先升后降趋势C. 监察官选任演变折射出民主政治追求D. 君主严格地控制着监察官选任权【答案】C【解析】【详解】A 表述过于绝对,错误,也不符合史实,排除;B 项在材料中未体现,错误;根据“明代由督察院挑选人员后由皇帝点选 ”“民国时监察委员后改为选举产生”和新中国“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接受人大监督” ,表明监察官选任折射出民主政治追求,故C 正确; D 不符合民国和新中国监察官的选任,排除。2.雅典的公民被称为自由民,也就是脱离了生产劳动的公民,他们不用关心生产的事,他们虽然利用这个自由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但在这自由的背后是更多人的不自由。雅典的民主制有着这样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创造自由的人
3、没有自由,而有自由的人不创造自由。作者意在阐明雅典- 2 -A. 经济发展水平落后B. 民众思想深受束缚C. 民主制的衰落根源D. 政治生活特色鲜明【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表明,希腊公民的自由是以奴隶的不自由为代价的,因而这种自由只是一个阶层的自由。雅典的民主制不可调和的矛盾是奴隶制本身所具有的,奴隶制是雅典民主政治衰落的根源,故 C 项正确。经济发展水平落后,民众思想深受束缚,政治生活特色鲜明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 ABD 错误。3.西汉成帝时的东海郡有精确数字的吏民比例为 1:633,而同一时期的罗马帝国官员占公民人数仅约为万分之几、十万分之几。导致这一不同的主要原因在于罗马A. 法制
4、完备,规范人们的行为B. 城邦自治,人们独立性较强C. 军力强大,保障社会安稳D. 疆域狭小,政府事务较少【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古罗马法律完备,公民只要遵守罗马法的行为准则,即可保持帝国的正常运转,A 正确;罗马不是城邦制度,排除 B;C 不是主要原因,排除;罗马帝国时期是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D 错误。4.空军的处女战一文中写道:“八月十四日,中国空军在抗日的民族解放战争中第一次显示了英勇的姿态,上海三百万民众怀着同样的又惊又喜的心情,仰着头,亲眼看见了她的英勇的战斗姿态。这惊喜将立即随着捷报扩大到全中国,慰抚着四万万颗跳跃不已的心。 ”对中国政府组织的此次会战理解正确的是A. 中国
5、获得了战役的最后胜利- 3 -B. 粉碎了日军速胜的狂妄计划C. 是国共合作抗日的典型D. 各界民众大力支持而政府态度消极【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八月十四日” 、 “中国空军在抗日的民族解放战争中第一次显示了英勇的姿态” 、 “上海”可知反映的是淞沪会战,结合所学可以知道,淞沪会战打破了日军“三月亡华”的狂妄计划,故 B 项正确。淞沪会战的结局是中国失败,故 A 项错误。淞沪会战是国民政府正面战场发动的战役,与中共无关,故 C 项错误。政府态度消极与材料不相符合,故 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 B。5.俄国学者苏汉诺夫指出:列宁的讲话缺少对俄国社会主义的“客观前提”的分析,代表国内微
6、弱少数的工人和雇农苏维埃怎么能反对多数的意志和利益建立社会主义?列宁的全部“观念”怎么能同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的原理并行不悖?苏汉诺夫旨在A. 批评四月提纲有关俄国革命的观点B. 说明俄国革命面临内忧外患的严峻局势C. 指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符合国情D. 指责新经济政策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答案】A【解析】根据“列宁的讲话缺少对俄国社会主义的客观前提的分析,代表国内微弱少数的工人和雇农苏维埃怎么能反对多数的意志和利益建立社会主义” ,表明苏汉诺夫不赞同四月提纲有关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观点,A 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内忧外患的严峻局势” ,排除B;1918 年苏俄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21 年实行新经
7、济政策,CD 时间不符合材料“怎么能反对多数的意志和利益建立社会主义” ,排除。6.金冲及在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中写道,20 世纪 70 年代,中国接待外国国家首脑和政府代表团三十多起,也派出很多代表团分赴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访问,对不同社会制度国- 4 -家的友好交往日益密切,60 年代后期中国周边那种严峻局势已根本改观。这一变化A. 打击了以美苏大国主导的两极格局B. 树立了中国在国际舞台的中心地位C. 有利于深化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D. 为日后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提供条件【答案】D【解析】20 世纪 70 年代中国对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友好交往,也包括美国,故 A 错误;当时中国在国际舞台并不是
8、中心地位,故 B 错误;“深化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说法过于绝对,故 C错误;70 年代中国对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友好交往,这为日后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提供了条件,故 D 正确。故选 D。7.下图是二战后出现的一幅漫画,从图中获取的正确信息是新型汽车A. 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获取贷款促使汽车工业发展B. 美国通过贷款方式支持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C. 美国以复兴欧洲方案来控制欧洲并让其参与新型的对抗D. 美国凭借其经济霸主的地位引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潮流【答案】C【解析】根据漫画美国新型汽车中的信息“贷款”及美元符号可知,该战车指的是美国的马歇尔- 5 -计划,马歇尔计划就是通过经济援助西欧
9、,来控制西欧与苏联对抗,故 C 项正确。漫画明显反映的是二战后美国为了控制西欧,提出了经济援助计划,所以并不是反映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汽车工业的发展,故 A 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马歇尔计划,而不是贷款支持世界人民打击法西斯,故 B 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马歇尔计划,而不是美国凭借其经济霸主的地位引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潮流,故 D 项错误。点睛:历史漫画以幽默夸张或讽刺的笔法描绘历史现象或事件,并赋之以深刻的寓意,揭示历史现象或事件的本质特征。准确判定主题喻意,理解“美国新型汽车 ”“贷款及美元符号”等信息,是解答本题(历史漫画题)的关键。解题时要从漫画的视角对某段历史的政治观念、社会现象等作深刻的思
10、考,并从中能悟出社会进步与发展的脉络。8.下列表格为 1871-1900 年列强攫取的土地和人口数量,据此可知 19 世纪末世界发展的主要特点是A. 整体世界的形成B. 商品输出的扩大C. 工业文明的发展D. 殖民战争的爆发【答案】A【解析】【详解】通过表格可知,19 世纪末列强通过殖民扩张攫取的土地和人口数量较多,特别是英法两国,这说明世界联系更加紧密,整体世界形成,故 A 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商品输出的扩大,故 B 错误。材料“列强攫取土地”属于侵略与“工业文明的发展”不符合,故排除C。殖民战争的爆发在表格中都未体现,故 D 项错误。- 6 -9.随着唐宋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传统社会
11、发生了重要转变,享有特权的世族贵族不存在了,奴婢、部曲等“贱民”和佃农都进入国家户籍管理,成为国家法律意义上平等的编户齐民,整个社会朝向“等齐化”发展。这一转变A. 不利于封建国家赋税的征收B. 反映了国家对民众的控制削弱C. 反映了社会等级制度的消除D. 促进了契约普遍化趋势的出现【答案】D【解析】奴婢、部曲等“贱民”和佃农都进入国家户籍管理,具有法律的地位,说明当时契约普遍化趋势的出现,D 正确;该措施有利于封建国家的收税,A 错误;材料中编户齐民有利于控制百姓,B 错误;C 中消除明显用词绝对。排除。10.隋朝以来,长三角地区城镇化进程加快,鸦片战争前形成了“之”字型空间格局,到 20世
12、纪 30 年代初期,又发展演变成“”型空间格局(如下图所示)这一变化近代长三角地区城镇发展轴变化示意图A. 描绘了经济重心持续南移的过程B. 奠定了上海远东经济中心的地位C. 折射了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特征D. 拉大了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 7 -【答案】C【解析】演变成“”型空间格局折射了近代中国经济向沿海发展的经济特征,选 C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描绘了经济重心持续南移的过程的是“之”字型空间格局而非“”型空间格局,选项 A 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 B 在材料中根本就没有体现出来,不符合题意,排除;这一变化是缩小了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选项 D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C。点睛:本题属于
13、图片类选择题,解题的技巧是,首先认真观察图片的所有信息,然后结合所学知识排除即可。11.轮船招商局初创之意在“轮船招商” ,即将福州船政局所造官船招商承领。后因“官造轮船内,无商船可领” ,遂不得不因应时势,改为“招商轮船” 。这说明当时洋务官员A. 无视中外商战中华资流向B. 注重吸引民间资本求富C. 竭力防范官僚和商人沟通D. 加强对民族资本的控制【答案】B【解析】由材料表明洋务官员将“轮船招商”改为“招商轮船”的目的在于吸引商人承领商船以吸引民间资本,B 符合题意;A 与材料无关;C 说法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民族资本主义的问题,D 不正确。点睛:洋务运动时期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后期为满足
14、军事工业所需的原料、资金和运输等问题,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允许私人参股,以吸引民间资本。12.全球通史中写道:16 世纪到 18 世纪中期,东西欧之间的商品交换频繁。西欧得到了种种原料,尤其是对谷物的需求量很大。在从事波罗的海谷物贸易的主要港口但泽,黑麦、大麦和燕麦的价格在 1550 至 1600 年间分别上涨了 247%、187%和 185%。这种情况促使(东欧)谷物及其他原料的出口量大大增加。上述材料中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西欧的贸易逆差严重- 8 -B. 圈地运动的推动C. 西欧农村资本主义发展迅速D. 国际分工日益明显化【答案】B【解析】“黑麦、大麦和燕麦的价格在 15
15、50 至 1600 年间分别上涨了 247%、187%和 185%”主要是圈地运动导致土地减少,谷物需求量上升,B 正确;贸易逆差不符合材料主旨,A 错误;材料没有说明资本主义经济房展信息,C 错误;国际分工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D 错误。点睛:圈地运动是西欧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地主使用暴力大规模侵占农民土地的活动。其目的是使农民与土地分离,土地与资本结合,用暴力消灭小农经济,建立资本主义农场,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历时 300 多年的英国圈地运动最为典型。13-14 世纪时,就有一些领主开始强制围圈农民的公有土地为私有的牧羊场。从 15 世纪最后 30 多年开始,掀起了大规模的圈地运动。1
16、3.下表是英国社会各阶层(职业)15601700 年识字率变动趋势分类统计表 (表中数据为具备识字能力的成员占该阶层(职业)全部成员的百分比) 。这一变动趋势A. 说明社会上层政治地位稳定B. 表明工业资产阶级迅速崛起C. 有利于英国生产方式的变革D. 反映出英国基础教育已普及【答案】D- 9 -【解析】材料数据为具备识字能力的成员占该阶层(职业)全部成员的百分比,与社会上层政治地位稳定、工业资产阶级迅速崛起无关,排除 AB;材料反映的是识字率,而不是科技知识水平,与生产方式的变革无直接联系,排除 C;从识字率呈增长趋势看出,英国基础教育已普及,故 D 正确。【名师点睛】做图表类试题,要关注数
17、据的变化特点,从本题图表数据看出,1700 年比 1560 年具备识字能力的成员占该阶层(职业)全部成员的百分比大幅增长,说明英国基础教育已普及。14.“罗斯福新政再分配式的、保护主义的、政府主导型的政策虽然经济上往往不大成功,但政治上却颇受欢迎:往往立竿见影,不但有一个清晰的行动主体,而且其政策往往指向一些集中的、直接的、阶层性或行业性的受益者,这些受益者可以立刻成为这些政策的政治同盟军。 ”由此美国A. 制定了紧急银行法B. 兴办了田纳西水利工程C. 推行了全国工业复兴法D. 颁布了农业调整法【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信息“再分配式的、保护主义的、政府主导型的政策而且其政策往往指向一
18、些集中的、直接的、阶层性或行业性的受益者”可知,该项政策是解决失业者问题的,即以工代赈,故 B 项正确;紧急银行法属于金融领域,故 A 不符合题意。 全国工业复兴法属于工业领域,故 C 不符合题意。 农业调整法属于农业领域,故 D 不符合题意。15.美国总统特朗普于 2018 年 3 月 22 日在白宫签署备忘录,宣布对总值 600 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主要涉及 10 个高科技领域,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此前美国曾动用过 5 次 301 的条款对中国进行所谓“贸易战” ,主要涉及知识产权和清洁能源领域等。上述现象将直接导致- 10 -A. 美国民众的生活成本增加B. 美国制造业
19、的核心竞争力下降C. 促进美国国内经济的发展D. 经济全球化和多极化趋势受阻【答案】A【解析】美国是中国最大贸易国,美国民众大多数消费品来自中国市场, “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将会导致中国对美国贸易减少,促使美国民众生活成本增加,A 正确;美国制造业与中国贸易没有关系,B 错误;该措施主要是中美国贸易,C 错误;D 中全球化受阻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16.图 1 和图 2 是龚启圣和马驰骋对山东 107 县在 1644-1911 年间的孔庙数量和农民起义次数的统计(注:颜色越深,数量越多) 。据此可知儒家文化图 1:山东 107 县的孔庙量分布 图 2:山东 107 县的农民起义次数分布A.
20、 兼有墨家行侠仗义和强扶弱之风B. 对山东的影响比全国其他地区要深C. 在清代民间社会影响力进一步下降D. 有利于减少暴力冲突促进社会稳定【答案】D【解析】观察两幅图片可知,孔庙数量较多的地方,如山东的西北地区,发生农民起义的数量较少,孔庙较少的地区,发生农民起义的次数较多,因此我们可知儒家文化有利于减少暴力冲突,促进社会稳定。材料核心在于体现儒家文化对社会的影响,而非行侠仗义和锄强扶弱,故 A- 11 -项错误,D 项正确。 从图片中只能得出对山东的影响,没有反映出对其他地区的影响。故 B项错误,图片反映的是 1644-1911 年间总体的孔庙数量和农民起义次数,并不能单独得出清代的民间社会
21、影响力的相关信息,故 C 项错误。17.古代某位思想家把儒家的“仁”与阴阳五行学说的“天”相结合,把仁义礼智信与五行相比附,从横向上确立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从纵向上构建了家族与国家之间的顺从关系。下列选项属于该思想家的是A. “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B. “德主刑辅” 、 “大德小刑”C.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D. “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答案】B【解析】根据“把儒家的仁与阴阳五行学说的天相结合,把仁义礼智信与五行相比附” ,结合所学,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主张三纲五常,董仲舒还提出“大德而小刑” , “德主刑辅” ,B 正确;A 是孟子的思想,C 是韩
22、非子的思想,D 是理学家张载的思想,排除 ACD。点睛:抓住关键信息“把儒家的仁与阴阳五行学说的天相结合,把仁义礼智信与五行相比附” ,结合所学董仲舒的思想分析解答。18.17-18 世纪欧洲的自然神论者认为,人可以通过研究上帝所创造的有形世界而得知上帝的存在和上帝的性质。自然神论者提出的观点A. 宣扬了信仰得救原则B. 维护了天主教会统治C. 推动了自然科学发展D. 有利于理性精神发展【答案】D【解析】自然神论者认为,虽然上帝创造了宇宙和它存在的规则,但是在此之后上帝并不再对这个世- 12 -界的发展产生影响。人可以通过自然的理性而不借助于神的启示即可认识上帝,通过研究上帝所创造的有形世界而
23、得知上帝的存在和上帝的性质,故 D 正确;AB 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1687 年牛顿的经典力学标志着自然科学的形成,牛顿的经典力学成为 17-18 世纪启蒙运动的奠定基础,排除 D。19.宋代话本张生彩鸾灯传描写了张生元宵观灯引出的爱情佳话, 张主管志诚脱奇祸描绘了张胜与小夫人“鬼魂”的遇合,声色和娱乐成为新的文学叙事的主题。可见宋代话本A. 具有潜移默化的教化功能B. 动摇了传统的礼仪道德规范C. 真实再现了北宋城市生活D. 反映了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答案】D【解析】爱情佳话、声色和娱乐成为新的文学叙事的主题,这反映了当时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故 D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潜移默化的教化功能,故
24、A 错误;宋代话本并未动摇传统的礼仪道德规范,故 B 错误;当时文学作品并未真实再现北宋城市生活,故 C 错误。故选 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爱情佳话、声色和娱乐” ,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进行正确判断。20.“公安三袁”和“临川四梦”是明代文学流变中的突出现象。湖北公安散文家袁氏三兄弟认为“出自性灵者为真诗” ,应当“言人之所欲言,言人之所不能言,言人之所不敢言” ;江西临川人著名戏剧家汤显祖则在其四大戏剧中质疑政治权力的意义,同情妇女的社会处境。这反映了明代文学A. 出现了对传统伦理思想的反思B. 追求浪漫主义的艺术风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南省 衡阳县 第一 中学 2019 届高三 历史 第二次 月考 试题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