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3苏州园林课件新版新人教版20190109195.pptx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3苏州园林课件新版新人教版20190109195.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3苏州园林课件新版新人教版20190109195.pptx(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3 苏州园林,字词盘点,作家作品,主题思想,课文结构,字词盘点,作家作品,主题思想,课文结构,字词盘点,作家作品,主题思想,课文结构,4.解词语 轩榭:有窗户的廊子或小屋,建筑在台上的房尾。 败笔:写字写得不好的一笔,绘画中画得不好的部分;泛指事情中做得不好的部分。 丘壑:山丘和沟壑,泛指山水幽僻的地方;比喻深远的意境。 嶙峋:枯瘦的样子。 镂空:在物体上雕刻出穿透物体的花纹或文字。 明艳:鲜明艳丽,明丽。 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 重峦叠嶂:重重叠叠的山峰。 别具匠心:另一种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 珠光宝气:形容服饰、陈设等非常华丽。 自出心
2、裁:出于自己的创造。指不抄袭、模仿别人。,字词盘点,作家作品,主题思想,课文结构,叶圣陶(18941988),原名绍钧,字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编辑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1916年,推出第一个童话故事稻草人。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1923年,发表长篇小说倪焕之。1988年2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著名诗人臧克家曾经说过:“温、良、恭、俭、让这五个大字是做人的一种美德,我觉得叶圣陶身上兼而有之。”,字词盘点,作家作品,主题思想,课文结构,文章介绍了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再现了它的画意美,显示了设计者和工匠们的智慧和我国园林
3、艺术的高超。,字词盘点,作家作品,主题思想,课文结构,问题探究1,问题探究2,问题探究3,问题探究4,问题探究5,问题探究1.“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句中的“败笔”是什么意思?改为“地方”可否?为什么? 思路点拨 “败笔”原指写字写得不好的一笔或绘画中画得不好的部分,文中指影响园林整体美观的设计上的缺憾。 不可以。因为句中的“败笔”与上半句中的“图画”相照应,换成“地方”,则没有这层照应了。,问题探究6,问题探究1,问题探究2,问题探究3,问题探究4,问题探究5,问题探究2.“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句中的“艺术”与“技术”的位置能否对
4、调?为什么? 思路点拨 不能。因为一对调,就变成了强调技术而把建设艺术放到了次要的位置,这与本段说明苏州园林艺术的中心不一致。(区别:艺术是一种精神的创造,是体现个性的审美活动;而技术则是在长期重复劳动过程中获得的经验、知识或技巧,二者有层次高下之别),问题探究6,问题探究1,问题探究2,问题探究3,问题探究4,问题探究5,问题探究3.“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加点的词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思路点拨 不能删去。“似乎”在这里表推测,因为这些园林都是古代修建的,设计者和匠师们都已故去,作者没法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三 单元 13 苏州园林 课件 新版 新人 20190109195 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