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广东省高三全真模拟语文试卷与答案一.doc
《2011届广东省高三全真模拟语文试卷与答案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届广东省高三全真模拟语文试卷与答案一.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届广东省高三全真模拟语文试卷与答案一 其他 补写出下列各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题,多选只按前 3题计分)( 6分) ( 1)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柳永雨霖铃) ( 2)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苏轼赤壁赋) ( 3)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李煜虞美人) ( 4),;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答案: ( 1)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 2)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 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4)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A中肯中奖穿着歪打正着得心应手应
2、接不暇 B创伤重创桂冠弹冠相庆好大喜功乐善好施 C供稿供应涤纶羽扇纶巾厚古薄今日薄西山 D解数解读寒舍退避三舍曲径通幽曲尽其妙 答案: B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总体说来,山寨文化的泛滥与其说是对草根创新精神的彰显和标榜,不如说是对国人知识产权意识严重缺乏的揭露与讽刺。 B霍乱是肠道传染病,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被病菌污染的水或食物传播。专家提醒广大公众不必恐慌,霍乱可防可治,出现腹泻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C 8月 17日,在韩国首尔以南 485公里的高兴郡罗老宇航中心,将于本月 19日发射韩国首枚运载火箭 “罗老 ”号。 D众多明星的加盟成为赤壁吸引观众追捧的卖点,首映 4天半
3、,以 10147万票房和 288万多观影人群,荣登本周排行榜榜首。 答案: A 下面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010年 6月 25日,新落成的 美轮美奂 的市体育馆前,彩旗招展, 人声鼎沸 。备战 第十三届省运会的动员大会在这里隆重召开。市体委刘主任亲自主持了此次会议,刘主任首先邀请分管体育卫生工作的王副市长讲话: “近年来,我市体育工作取得了 前所未有 的好成绩,在上届省运会上,我市总分排名第二,这一历史最好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与大力支持。下面,我们欢迎王市长 抛砖引玉 作重要指示。 ” A美轮美奂 B人声鼎沸 C前所未有 D抛砖引玉 答案: D 将下列词语依
4、次填入下列句中的横线处,恰当的一组是 没有什么比这幅写意墨竹更能体现竹的 _了,在这里,竹摈弃了一切外在的形式和颜色 ,给观赏者留下的唯有人间风骨。 放,放弃、放怀、放达 “ 放 ”蕴含着千般哲理,运用得好,就会使复杂的生活回归简单,纷乱的思绪回归 _,浮躁的心态回归平和。 红的、黄的、粉的,各色玫瑰,相继绽放,惹得人眼里一亮一亮,美丽的花朵 _了生活,普通的日子平添了些色彩、滋味和乐趣。 A情调明确装饰 B情韵明确装饰 C情韵明晰装点 D情调明晰装点 答案: C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绿色的追逐 我们常说生命是绿色的,而对于生命的追逐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绿色的追逐,这种
5、追逐本身也彰显出绿色是一种生机勃勃斗志昂扬的颜色。 动物的追逐中有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那就是长途跋涉夸父追日的精神。 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这口气与那个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的陶渊明是何等的不同。由此可见,陶渊明是懂得夸父的,夸父是不需要一个外在的理由,追日本身是他的目的。夸父精神,首先是对目标的心无旁鹜,在卡拉哈里沙漠和东非平原上,我们找到了这样的矢志不渝。干旱的卡拉哈里沙漠,象群发起了寻找水源的跋涉。这里曾经拥有非洲大 陆上最大的淡水湖之一 马家迪加底湖,如今却只剩一片烈日下的盐和沙子,但那一脉淡水保留了下来,像卡拉哈里沙漠的一块宝石,一旦有降雨,沙漠的某一角,总会再现昔日琥珀般
6、的辉煌。 旱季过后的第一场降雨即将来临的时候,远方飘来的新鲜空气的味道,引起了沙漠上寻找宝石的迁徙。躁动从象群开始,水牛、斑马、跳羚都加入进来,迁移的队伍越来越大。它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向沙漠深处走,那里会有新的草场。 东非草原上聚集了近 150万头的角马,为了寻找更好的草场,它们现在必须向南迁徙。它们将途经肯尼亚和坦桑尼亚,跋涉 800多千米。 角马必须在 5月之前抵达塞伦盖提大草原。 5 月旱季开始之后,塞伦盖提的沃野也会变成荒原,它们将转向西北方向寻找新的草场。角马中的很多已经不止一次参加过这种长途跋涉,对于那些新生命来说,这却是一次全新的体验。这一路有太多的岔路口,生还是死甚至由不得自
7、己。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山海经上寥寥片语,对夸父这一路的艰辛只字未提,我们只能靠想象来真补这一空白,山路漫漫,夸父磨破了脚,又结了茧。猛兽窥伺,夸父流了血又结了疤,太阳还在前头,脚步不能停下,这就是夸父精神 不畏艰难,执著、坚韧。 角马的一路颇为凶险,从出发 的那天起,鬣狗就一路潜伏在角马群左右,伺机而动。它们是小角马最大的威胁,在草木丛生道路狭窄的地方,行进的速度不得不放慢,碧草环绕的池塘对角马而言简直是伊甸园。然而悲剧发生了,天堂顿时变成地狱。一些小飞虫也来落井下石,飞虫顺着角马的鼻孔飞到他们的脑腔中,大脑受损的角马只能曝尸荒野。角马准备通过狮子的领地,每次他们都会给狮子留下丰厚的礼
8、物。混乱,一片混乱。混乱给角马群带来很大的损失。小角马也容易在这个时候和它们的妈妈走散。失去母乳的哺育,新生不久的小角马会脱水,再难支撑着走下去,这是它第一次上路,也是最后一次。 有死就有生,如果这一路只有悲伤,即便伟大,那也只是个无趣的过程,追逐也失去了它的意义。追逐中一定是有快乐的,这快乐在死亡的衬托下,显得高贵。现在是 2月,是角马繁殖的季节。一头小角马出生之后, 5分钟内就能学会走路了。再过 2个星期,它们就能和妈妈跑得一样快了。这新生命不但令它们的父母雀跃,也给这片将要告别的土地平添了一股生机。 角马走到了格鲁麦提河边,要达到目的地,它们必须穿过这条河流,这河流见证了角马家族千百年的
9、跋涉,见证者还有格鲁麦提的主人尼罗河鳄鱼。鳄鱼早已知道这是角马群的必经之地,它们盘踞在塔利, 等待上门的美餐。角马群犹豫了,沉默了。不是在沉默中死去,就是在沉默中爆发。角马选择了后者,一只角马向河对岸冲了过去,紧接着第二只、第三只、第四只 整个角马群。乘着这胜利,角马群一路高歌,想必夸父也是快乐的吧。 “俱至虞渊下,似若无胜负 ”;追到太阳要落下的地方,似乎还分不出胜负。遥想一路急奔的夸父,该是怎样的血脉沸腾。他低了头,继续奔跑,丝毫没有畏惧下一刻他可能被太阳灼伤,又或许他渴望那样的燃烧。追逐本来就是这样,生和死,地狱和乐土,就这样手牵手地交错在一起,追逐原本就这样痛并快乐着。 经历了一年多的
10、跋涉, 角马群的面前也只剩下最后一条河。越过这条河它们就可以尽情地享受对岸的青草了。它们争先恐后地跳下了河,又相互践踏着往岸上爬,其中有些角马恐怕永远也爬不上岸了。 伤痕累累的尸体铺满了河床,被活下来的角马遗弃在那里。但那些幸运的、强壮的,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角马的乐园。它们将在这时稍作停留,然后继续重复着祖先走了千百年的道路。夸父追日,太阳西行,它们都一样执著,然后追逐多一个注脚 永无休止的跋涉。 (节选自 CCTV科教文行动之绿色的追逐) 【小题 1】角马在迁徙过程中经历那些具体的凶险威胁?( 4分) 【小题 2】 #这是一篇科普作品,作者为什么要多次提到夸父追日的故事?( 5分) 【小题
11、3】结合本文的内容及自己的认识,分析作者为什么把标题定为 “绿色的追逐 ”?( 6分) 答案: 【小题 1】 沙漠干旱的威胁 来自鬣狗、狮子、鳄鱼等强大肉食类动物的威胁 来自无法防备的小飞虫的威胁 来自渡河时相互践踏的威胁。(每答出一点给 1分,如果把 “鬣狗、狮子、鳄鱼 ”分 3点答写, 3点当 1点给分,说明没有整合好信息) 【小题 2】 作者采用的是类比手法,用夸父追日的精神来类比角马在跋涉中对目标心无旁鹜、不畏艰难,执著、坚韧等精神。( 2分, 类比手法 1分,精神 1分,关于“精神 ”的具体内容,符合文意即可) 这是科普作品不同于一般科技说明文的语言特色( 1分)引用夸父追日的故事,
12、准确地表达出角马在长途跋涉中的艰辛以及执著精神,通俗易懂,形象生动。( 2分) 【小题 3】 “绿色的追逐 ”是指动物在迁徙、追逐过程中显示出来的一种生机勃勃的昂扬斗志。 “绿色 ”是生命之源,而动物的迁徙、追逐是为了物种的生存、延续,所以是“绿色的追逐 ” “绿色 ”象征希望,文中角马在跋涉中永不言弃的精神是绿色的精神。 “绿色的追逐 ”采用的是移就修辞,造成悬念,引起读者注意 ,读来引人入胜。 内涵占 4分,前 3点任意两点得 4分。作用 2分。只要意思对即可 【小题 1】略 【小题 2】略 【小题 3】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精神的殿堂 冯骥才 人死了,便住进一个永久的地方
13、墓地。生前的亲朋好友,如果对他思之过切,便来到墓地,隔着一层冰冷的墓室的石板 “看望 ”他。扫墓的全是亲人。 然而,世上还有一种墓地属于例外。去那里的人,非亲非故,全是来自异国他乡的陌生人。就像我们,千里迢迢到法国。当地的朋友问我们想看谁。我们说:卢梭、雨果、巴尔扎克、莫奈、德彪西 朋友笑着说: “好好,应该,应该 !” 他知道去哪里可以找到这些人,于是他先把我们领到先贤祠。 先贤祠就在我们居住的拉丁区。有时走在路上,远远就能看到它颇似伦敦保罗教堂的石 绿色的圆顶。我一直以为它是一座教堂。其实,我猜想得并不错,它最初确是教堂。可是在法国大革命期间,曾用来安葬故去的伟人,因此它就有了荣誉性的纪念
14、意义。到了 1885年,它被正式确定为安葬已故伟人的处所。从此,这地方就由上帝的天国转变为人间的圣殿。 我要见的维克多 雨果与另一位法国文豪左拉就在这里。他们同在一室,一左一右,分列两边。展示着他们生平 的 “说明牌 ”上,文字不多,表述的内容却自有其独特的角度。比如对于雨果,特别强调他由于反对拿破仑政变、坚持自己的政见而遭到迫害,到英国与比利时逃亡 19年。 1870年回国后,他还拒绝拿破仑第三的特赦。再比如左拉,特意提到他为受到法国军方陷害的犹太血统的军官德雷福斯鸣冤,因而被判徒刑的那个重大挫折。 比起雨果和左拉,更早地成为这里 “居民 ”的作家是卢梭和伏尔泰。他们是 18世纪的古典主义的
15、巨人,生前都有很高声望,死后葬礼也都惊动一时。将卢梭和伏尔泰安葬此处,是一种象征,一种民族精神的象征。这两位作家的文学作品都是思想 大于形象。 卢梭的棺木很美,雕刻非常精细。正面雕了一扇门,门儿微启,伸出一只手,送出一枝花来 。世上如此浪漫的棺木大概惟有卢梭了 ! 于是,我明白了,为什么在先贤祠里,我始终没有找到巴尔扎克、斯丹达尔、莫伯桑和缪塞;也找不到莫奈和德彪西。这里所安放的伟人们所奉献给世界的,不只是一种美,不只是具有永久的欣赏价值的杰出的艺术,更是一种思想和精神。他们是鲁迅式的人物。他们都是撑起民族精神大厦的一根根擎天巨柱,不只是艺术殿堂的栋梁。 1955年 4月 20日居里夫人和皮埃
16、尔的遗骨被移到此处安葬。显然,这样做的原由,不仅由于 他们为人类科学做出的卓越的贡献,更是因为他们代表着一种用毕生对磨难的承受来体现的崇高的科学精神。 读着这里每一位伟人的生平,便会知道他们中间没有一个世俗的幸运儿。他们全都是人 间的受难者,在烧灼着自身肉体的烈火中去找寻真金般的真理。他们本人就是这种真理的化 身。他们的石棺上都堆满鲜花,红黄白紫,芬芳扑鼻。这些花是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天天献上 的,有的是一小枝红玫瑰,有的是一大束盛开的百合花,它们总是新鲜的。当我感受到,他们的遗体就在面前时,我被深深打动着。 这里,还有一些 “伟人 ”并非名人。比如一面墙上雕刻着许多 人的姓名。它是两次世界大战中
17、为国捐躯的作家的名单。两次大战中的烈士成千上万,为什么这里只是作家 大概法国 人一直把作家看做是 “个体的思想者 ”。他们更能够象征一种对个人思想的实践吧 !虽然他们 的作品不被人所知,但他们的精神却被后人镌刻在这民族的圣殿中了。 一位叫做逊贝利的充满勇气的浪漫派诗人也安葬在这里。除去写诗,他还是第一个驾驶飞机飞越大西洋开辟通往非洲航邮的功臣。 1943年他到英国参加戴高乐将军的 “自由法国 ”抵抗运动,在一次空战中不幸牺牲,尸骨落入大海,无处寻觅。但人们在大海中找到了他机上的螺旋桨,放在这 里,作为纪念。 先贤祠的 “祠 ”字一定是中国人翻译出来的。祠乃中国人祭拜祖先的地方。人入祠堂,为的是
18、表达对祖先的一种敬意、崇拜、纪念、感谢,还有延续下去并发扬光大的精神。 (有删改 ) 【小题 1】作者说,雨果和左拉 “生平的 说明牌 上 ”的 “文字不多,表述的内容却自有其独特的角度 ”,结合文本,谈谈你对 “独特的角度 ”内涵的理解。 (4分 ) 【小题 2】作者所说的 “鲁迅式的人物 ”是什么样的人物?请结合原文说说你的理解。 (5分 ) 【小题 3】文中 “卢梭的棺木很美,雕刻非常精细。正面雕了一扇门,门儿微启,伸出一只手,送出一枝花 来 ”这句话耐人寻味。请分别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简要赏析。 (6分 ) 答案: 【小题 1】( 4分)在这里,所注重的不是这些伟人的累累硕果 (2分 )
19、,而是他们非凡的思想历程与个性精神 (2分 )。 【小题 2】( 5分) “鲁迅式的人物 ”是指那些奉献给世界的不只是一种美 (或不只是具有永久的欣赏价值的杰出的艺术 )(2分 ),更是一种思想和精神 (1分 )都能支撑民族精神的人物 (2分 )。 【小题 3】( 6分)作者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 (或象征手法,朴素的语言,细腻的笔触,白描手法 )(2分 ),绘出了卢梭的棺木的精致美丽和与众不同 (2分 )。 “一枝花 ”象征卢梭一直在把这样灿烂和芬芳的精神奉献给人类,从生到死,直到永远 (2分 )。 (言之成理即可 ) 【小题 1】略 【小题 2】略 【小题 3】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 境与象 袁行霈 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但是,所谓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的交融,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情景交融或意境相加。情景交融,这四个字本没有什么不好,也许因为用滥了,反给人以肤浅的感觉。我所说的 “主观情意 ”,不只是 “情 ”,而是包括了思想、感情、志趣、个性等许多因素。所以我有时索性用 “情志 ”这个提法。我所谓 “物境 ”也不等于 “景 ”, “景 ”只是 “物境 ”的一种,这是常识,无须赘言。至于意境相加则是一种很肤浅的说法,任何一部辞典,也不会把 “交融 ”解释为 “相加 ”。意与境交融之后所生成的这个 “意境 ”是一个新的生命
21、,不明白这一点,就很难讨论关于意境的其他问题了。 这里还有一个境和象的关系问题。刘禹锡所谓 “境生于象外 ”常被人引用和发挥。然而,只要从中国古典诗歌的实际出发(而不是作概念的演绎),联系自己欣赏诗歌的心理活动来考察这个问题,就不难发现,境和象的关系并不这样简单,对刘禹锡这句话的发挥也未必符合他的原意 。若论境与象的关系,首先应当承认境生于象,没有象就没有境。刘禹锡虽然说 “境生于象外 ”,但也不否认这一点。细读其董氏武陵集纪全文,其中有一段话称赞董 K 的诗: “心源为炉,笔端为炭,锻炼元本,雕砻群形,纠纷舛错,逐意奔走。 ”可见刘禹锡也十分重视象的摄取与加工。 可是,境生于象只说到了问题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广东省 高三全真 模拟 语文试卷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