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广东省高州三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doc
《2011届广东省高州三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届广东省高州三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届广东省高州三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 其他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题,多选则按前 3题计分)( 6分) ( 1)谐之言曰: “鹏之徙于南冥也, , ,去以六月息者也。 ” (庄子 逍遥游) ( 2)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 。(龚自珍己亥杂诗) ( 3)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 , ,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 4)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劝学) 答案: ( 1)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3)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4)故不积跬步
2、,无以至千里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证券蜷伏甲醛怙恶不悛 B酗酒畏葸和煦嘘寒问暖 C画眉 附和 划艇 祸起萧墙 D鹧鸪咫尺蔗糖龇牙咧嘴 答案: C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在常规能源中,水电的优越性无可比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再生能源。 B我们看过很多中国现在流行的选秀,比如曾经红遍大江南北的 “超级女声 ”,那是从美国、日本传过来的。 C香港人向来都只是低调地一心做好自己的工作,但在困难时刻,香港人却自然会挺身而出。 D中国航天人把独立研发的 “嫦娥一号 ”卫星送往太空,实现了国人的美好愿望,使中国跻身于世界航天开发大国的行列。 答案
3、: C 下面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不管是 还是重建,对废墟来说,都是不足取的,要义在于 。圆明园的废墟是北京城最有历史感的文化遗迹之一,如果把它完全铲平,造一座 的圆明园,多么得不偿失。 大清王朝不见了,熊熊火光不见了, 民族的郁愤不见了,历史的感悟不见了。 A修造保存崭新不是 /而是 B修缮保存崭新不但 /而且 C修缮保管时新不是 /而是 D修造保管时新不但 /而且 答案: B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巴金用全部人生经验倾心创作的随想录力透纸背,情透纸背,堪称一本伟大的书。 B如今巴以和谈的时机已是生米煮成熟饭,再无限期拖延下去,将给双方带来无尽的灾
4、难。 C近年来, “东突 ”恐怖势力通过暗杀、爆炸、投毒等手段,在甘肃进行恐怖活动,制造了一系列耸人听闻的恶性事件,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 D那一年,在这座文化独特的城市街头,一连出现了三本特立独行的时尚杂志。 答案: A 现代文阅读 塔利班为何频繁制造绑架事件? 余智骁 张海波 阿富汗塔利班近日绑架并威胁处决名韩国人质事件,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今年月以来,陆续有意大利记者、阿富汗医务人员、法国人和德国人遭塔利班武装绑架。经过谈判,这些人质大部分获释,但也有一些惨遭杀害或仍被塔利班扣押。塔利班为何频繁制造绑架事件? 分析人士认为,塔利班频繁制造绑架事件,深刻反映了塔利班的现状。绝大部分绑架事件都
5、发生在光天化日之下的公路上,这说明塔利班 在一些地区横行无阻,肆无忌惮。 2001 年美国通过发动阿富汗战争,推翻了塔利班政权。然而,经过几年休整,塔利班近期大有卷土重来之势。目前,在阿富汗南部和东部,阿富汗政府军和驻阿外国军队只控制着一些中心城镇,相当多的农村地区被塔利班占据。就战斗力而言,塔利班与万驻阿外国军队相比,差距很大。过去几年中,塔利班人员与外国士兵的死亡人数之比大致是 20比,两者实力悬殊由此可见一斑。正因为如此,该组织才频繁采用绑架人质等极端手段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采取绑架人质等极端行动,是想借此要求外国军队撤出阿富汗。但从实际情况看,他们曾绑架德国、意大利和法国等国的人质,但
6、这些国家最终都没有从阿富汗撤军。在此次韩国人质危机中,韩国政府明确表示今年年底从阿富汗撤军是原定的计划,言下之意是撤军不是迫于塔利班的压力。塔利班采取绑架人质的行动,也是为了用人质交换塔利班囚犯。今年月,塔利班绑架了一名意大利记者,在意大利政府的压力下,阿政府释放了名塔利班重要囚犯,这名记者得以获释。由于这一做法受到美、英等西方国家的猛烈抨击,在后来的多次人质事件中,阿政府都拒绝释放塔利班囚犯。 同时塔利班在一些有关人质的谈判中,还会顺带讹诈大笔赎金。 韩国政府于 21日将阿富汗列为 “禁止旅游对象国 ”,对违反禁令者处以最高一年的有期徒刑或高额罚金。与此同时,韩国政府为营救人质付出了不少努力
7、。 19日塔利班绑架 23名韩国人后,提出要求韩国政府立即撤出在阿境内的 200名韩国士兵。韩国政府 21日对此作出回应,表示韩国驻阿军队将按原定计划于今年年底前撤出。 塔利班 21日晚又提出新条件,要求阿政府释放 23名塔利班囚犯,并警告说如果这一要求得不到满足,塔利班武装将处死所有 23名韩国人质。韩国外交通商部第一次官赵重杓率领的人质事件处理小组 22日紧急飞抵喀布尔,会见了阿总统卡尔扎伊及其他阿富汗官员,商讨营救对策。韩国驻阿富汗使馆的几名官员也已赶赴绑架事件发生地加兹尼省,与塔利班武装展开谈判。韩国政府还一再强调被绑架的韩国人质此前一直在为阿富汗当地百姓提供免费的医疗服务,而没有从事
8、传教活动。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 21日专门打电话给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希望他能促成人质危机的和平解决,卡尔扎伊承诺全力以赴。 在 22日晚的期限到后,塔利班将期限推迟 24小时。 23日晚,塔利班表示,由于韩国政府及阿富汗政府仍在与塔利班积极谈判,处决人质的时间再次推迟24小时。 阿富汗国防部发 言人阿兹米将军 22日说,阿安全部队和驻阿美军已包围加兹尼省塔利班扣押韩国人质的地点。塔利班发言人艾哈迈迪则警告说,韩国人质被关押在几个不同的地方,如果阿安全部队和驻阿美军强行营救,人质的安全将得不到保障。但是,和平解决人质危机目前还面临一些障碍,例如是否满足塔利班提出的释放其被关押的 23名囚犯的要
9、求。 【小题 1】阅读全文,回答下面的两个问题。( 5分) ( 1)开头一段,在表达方面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2分) ( 2)文章的第五段到篇末报道的内容,能让读者获得哪些主要信息?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分) 【小题 2】塔利班频繁制造绑架事件的目的是什么?( 4分) 【小题 3】从塔利班频繁制造绑架事件中,反映了塔利班怎样的现状?是强还是弱,抑或既强又弱?谈谈你的看法。( 6分) 答案: 【小题 1】( 1)语言简明扼要,概括地介绍了新闻的主要事实;恰当运用设问,既点了题,又设置了悬念,引出下文。( 2分)(每答一点 1分) ( 2)韩国政府和阿富汗政府与塔利班仍在积极谈判,为营救人
10、质付出不少努力,希望能和平解决人质危机,但目前仍面临一些障碍。( 3分)(意思对则可) 【小题 2】借绑架人质要求外国军队撤出阿富汗;为了用人质交换塔利班囚犯;在一些有关人质的谈判中,顺带讹诈大笔赎金。 【小题 3】答案:示例(一):反映了塔利班的强。从绑架人质的地点看,绝大部分绑架事件都发生在光天化日之下的公路上,说明塔利班在一些地区横行无阻,肆无忌惮;从塔利班占据的地盘看,阿富汗的南部和东部,除一些中心城镇外,相当多的农村地区被塔利班占据;就战斗力而言,虽然塔利班与 5万驻阿的外国军队相比,数量差距大,实力悬殊远,但塔利班被推翻后几年不仅没有被消灭,近期反而有卷土重来之势,可见其战斗力由弱
11、变强。 答案:示例(二):反映塔利班的弱。就战斗力而言,塔利班与五万驻阿外国军队相比数量差距大,实力悬殊远;虽然从塔利班绑架人质的地点可见,其在一些地区横行无阻,肆无忌惮,但塔利班只能用极端的手段来实现自己的阴谋,可见只是垂死挣扎而已,本质上还是弱的表现;从塔利班占据的地盘看,虽然阿富汗的南部和东部,除了一些中心城镇外,相当多的农村被塔利班占据,却从不敢与政府军队正面交锋,说明塔利班外强中干。 答案:示例(三):反映了塔利班既强又弱。( “强 ”的表现可参照 “示例一 ”塔利班绑架人质的地点和占据的地盘两方面去作答; “弱 ”的表现可以从 “示例二 ”的战斗力的层面去作答。) 【小题 1】略
12、【小题 2】略 【小题 3】以上三方面,答对一点给 1分,答对 2点 3分,答对 3点 5分;文句通顺给 1分 消失的故乡 谢冕 这座曾经长满古榕的城市是我的出生地,我在那里度过了难忘的童年和少年时光。可是如今,我却在日夜思念的家乡迷了路:它变得让我认不出来了。通常,人们在说 “认不出 ”某地时总暗含着 “变化真大 ”的那份欢喜,我不是,我只是失望和遗憾。 我认不出我们熟悉的城市了,不是因为那里盖起了许多过去没有的大楼,也不是那里出现了什么新鲜和豪华,而是,我昔日熟悉并引以为骄傲的东西已经消失了。 我家后面的那一片梅林消失了,那迎着南国凛冽的风霜绽放的梅花消失了。那里变成了嘈杂的市集和杂沓的民
13、居。我在由童年走向青年的熟悉的小径上迷了路。我没有喜悦,也不是悲哀,我似是随着年华的失去而一起失去了什么。 为了不迷路,那天我特意约请了一位青年的朋友陪我走。那里有梦中时常出现的三口并排的水井,母亲总在井台边上忙碌,她洗菜或洗衣的手总是在冬天的水里冻得通红。井台上边,几棵茂密的龙眼树,春天总开着米粒般的小花,树下总卧着农家的水牛。水牛的反刍描写着漫长中午的寂静。 那里蜿蜒着长满水草的河渠,有一片碧绿的稻田。 我们家座落在一片乡村景色中。而这里又是城市,而且是一座弥漫着欧陆风情的中国海滨城市。转过龙眼树,便是一条由西式楼房组成的街巷,紫红色的三角梅从院落的墙上垂挂下来。再往前行,是一座遍植高大柠
14、檬桉的山坡,我穿行在遮蔽了天空和阳光的树阴下,透过林间迷蒙的雾气望去,那影影绰绰的院落内植满了鲜花。 那里有一座教堂,有绘着宗教故事的彩色的窗棂,窗内传出圣洁的音乐。这一切,如今只在我的想像中活着,于我同行的年轻的同伴全然不知。失去了的一切,只属于我,而我,又似是只拥有一个依稀的梦。 我依然顽强的寻找。我记得这鲜花和丛 林之中有一条路,从仓前山通往闽江边那条由数百级石阶组成的下山坡道。我记得在斜坡的高处,我可以望见闽江的帆影,以及远处传来的轮渡起航的汽笛声。那年北上求学,有人就在那渡口送我,那一声汽笛至今尚在耳畔响着,悠长而缠绵,不知是惆怅还是伤感。可是,我再也找不到那通往江边的路,石阶和汽笛
15、的声音了! 我的家乡是开放的沿海名城,也是重要的港口之一。基督教文化曾以新潮的姿态加入融会进原有的佛、儒文化传统中,经历近百年的共生并存,造成了这城市有异于内地的 文化形态 ,也构成了童年的梦境。然而,那梦境消失在另一种文化改造中。人们 按照习惯,清除花园和草坪,用水泥封糊了过去种植花卉和街树的地面。把所有的西式建筑物加以千篇一律的改装,草坪和树林腾出的地方,耸起了那些刻板的房屋。人们以自己的方式改变他们所不适应的 文化形态 ,留给我此刻面对的无边的消失。 我在熟悉的故乡迷了路,我迷失了我早年的梦幻,包括我至亲至爱的故乡。我拥有的怅惘和怀念是说不清的。 【小题 1】作者说故乡消失了 “我昔时熟
16、悉并引以为骄傲的东西 ”,文中具体指哪些 “东西 ”?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5分) 【小题 2】第八段两处的 “文化形态 ”的含义是什么?( 4分) 【小题 3】文章开 篇写 “我 ”“在日夜思念的家乡迷了路 ”,结尾又再写 “我在熟悉的故乡迷了路 ”,你怎么理解这样写的作用?( 6分) 答案: 【小题 1】消失了一片梅林和绽放的梅花,消失了水井、井台边上的龙眼树及树下的水牛,消失了河渠、稻田等乡村景色,消失了充满欧陆风情的建筑,消失了通往江边的小路、石阶以及汽笛声 【小题 2】前者是指家乡过去存在有异与内地的文化形态,即基督教文化融进原有的佛、儒文化传统中的文化形态;( 2分)后者是指
17、家乡现代文化形态,即用水泥封糊地面、改装西式建筑,建起刻板的房屋的现代文化形式。( 2 分) 【小题 3】开 篇写 “我 ”“迷了路 ”是说明家乡变化大,变得让 “我 ”辨认不出来,制造了悬念为下文写 “消失的故乡 ”作铺垫;( 2分) 结尾写 “我 ”“迷了路 ”则主要指在变化后的故乡,我再也找不到早年的梦幻、至亲至爱的家乡以及家乡特有的风情,( 2分) 这样既总结了上文,呼应了开头,同时也深化了主题。( 2分) 【小题 1】答对一点给 1分,满分 5分。 【小题 2】略 【小题 3】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语文是盐 胡展奋 近来颇听到一些批评当下语文教育模式的言论,这原本正常。
18、但渐渐地,有人(特别是一些作家)对语文本身鄙薄不堪,甚而 主张 “干脆废掉语文课 ”,这,就不正常了。 但凡作家做学生的时候,语文课的成绩大抵都很好,未名之时也往往以此为炫资,然而不知何故,一朝名扬天下后却又常常鄙薄起语文教育来,说什么当年的语文课怎么扼杀他们的灵性了,更有甚者把近年来中国人文之不振也归咎于语文教育之弊。这似乎有点过分吧,而且颇有点 忘恩负义 的味道。 语文是什么?语文永远不是文学,它只是一门工具性学科,是一门 “传播语言文字内在本质和使用规律的基础学科 ”,如同 “牙好,胃口才好 ”的原理一样,语文好,吸收其他知识的能力才真正的好,为什么?因为它是 “母本性 ”的学科,人类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广东省 高州 中高 学期 期中考试 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