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九热学限时检测.doc
《2019届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九热学限时检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九热学限时检测.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九 热学(选修 3-3 模块)1.(2018广东肇庆二模)(1)(5 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 1个得 2 分,选对 2 个得 4 分,选对 3 个得 5 分.每选错 1 个扣 3 分,最低得分为 0 分) A.液体表面层中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表现为引力B.固体中的分子是静止的,液体、气体中的分子是运动的C.汽化现象是液体分子间因相互排斥而发生的D.液体的蒸发现象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E.有的物态变化中虽然吸收热量但温度却不升高(2)(10 分)如图,密闭性能良好的杯盖扣在盛有少量热水的杯身上,杯盖质量为 m,杯身与热水的总质量为 M,杯子的横截面积为 S.初始时杯内气
2、体的温度为 T0,压强与大气压强 p0相等.因杯子不保温,杯内气体温度将逐步降低,不计摩擦.求温度降为 T1时杯内气体的压强 p1;杯身保持静止,温度为 T1时提起杯盖所需的力至少多大?温度为多少时,用上述方法提杯盖恰能将整个杯子提起?解析:(1)当分子间距离为 r0时,分子引力和斥力相等,液体表面层的分子比较稀疏,分子间距大于 r0,所以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故 A 正确;无论固体、液体还是气体,分子都是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 B 错误;汽化是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汽化分蒸发和沸腾,不是分子间的相互排斥产生的,故 C 错误;蒸发是液体表面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情况,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
3、,故 D 正确;冰在融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升高,故 E 正确.(2)降温过程中,气体体积不变,根据查理定律得 = 解得 p1= T1.001100当杯盖与杯身间的弹力恰好为零时,提力最小,对杯盖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根据平衡条件p1S+F=p0S+mg因此最小提力为 F=p0S+mg- p0S.10设提起杯子时气体压强为 p2,温度为 T2,杯身的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2平衡时 p0S=p2S+Mg,得 p2=p0- ,根据查理定律 = ,解得 T2=T0- .00答案:(1)ADE (2) T1 p 0S+mg- p0S T 0-002.(2018山西二模)(1)(5 分)关于分子动
4、理论和热力学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 1 个得 2 分,选对 2 个得 4 分,选对 3 个得 5 分.每选错 1 个扣 3 分,最低得分为 0 分) A.温度升高,物体内能就增大B.内能不同的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可能相同C.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气体的压强可能不变D.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减小E.气体从单一热源吸热,可以全部用来对外做功(2)(10 分)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导热汽缸内橫截面积为 S 的轻质活塞封闭着一定质量的气体.一质量为 m 的砝码盘(含砝码)用轻绳经光滑定滑轮与缸中活塞竖直相连接,活塞与汽缸壁间无摩擦.当环境温度为 T
5、 时,活塞与缸底的距离为 h.现使环境温度缓慢降为 .活塞再次平衡时,活塞与缸底的距离是多少?保持环境温度为 不变,为使活塞返回原位置,需在盘中逐渐添加砝码的质量为 m,求大气压强的大小.解析:(1)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升高,物体内大量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但因不知分子势能变化情况,无法依据温度变化判定内能的变化,故 A 错误;内能与物体的物质的量、温度、体积都有关,所以内能不同的物体,物体的温度可能相同,即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可能相同,故 B 正确;若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则温度一定升高;根据 =C 可知若温度升高的同时体积也增大,则压强不一定增大,可能不变,故 C 正确;分
6、子间距离从平衡位置增大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先增大后减小,故 D 错误;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气体从单一热源吸热,可以全部用来对外做功,但会引起其他的变化,故 E 正确.(2)设再次平衡时活塞到汽缸底的高度为 h1,环境温度缓慢降低过程中汽缸中气体压强不变.初状态:温度 T1=T,体积 V1=hS3末状态:温度 T2= ,体积 V2=h1S根据盖吕萨克定律可得 =1122可得活塞与缸底的距离 h1= .设大气压强为 p0,初状态:压强 p2=p0- ,体积 V2=h1S= S末状态:压强 p3=p0- ,体积 V3=hS由玻意耳定律有 p2V2=p3V3可得 p0= g.(+2)答案:(1)
7、BCE (2) g(+2)3.(2018陕西模拟)(1)(5 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 1 个得 2 分,选对 2 个得 4 分,选对 3 个得 5 分.每选错 1 个扣 3 分,最低得分为 0 分) A.在较暗的房间里,看到透过窗户的“阳光柱”里粉尘的运动不是布朗运动B.气体分子速率呈现出“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规律C.随着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减小,分子势能也减小D.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发生绝热膨胀时,其内能不变E.一切自发过程总是沿着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2)(10 分)如图所示,两端开口、粗细均匀的足够长玻璃管插在大水银槽中,管的上部有一定长度的水
8、银,两段空气柱被封闭在左右两侧的竖直管中.开启上部连通左右水银的阀门 A,当温度为 300 K 平衡时水银的位置如图,其中左侧空气柱长度 L1=50 cm,左侧空气柱底部的水银面与水银槽液面高度差为 h2=5 cm,左右两侧顶部的水银面的高度差为 h1=5 cm,大气压为 75 cmHg.求:右管内气柱的长度 L2;关闭阀门 A,当温度升至 405 K 时,左侧竖直管内气柱的长度 L3.(大气压强保持不变)解析:(1)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固体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在较暗的房间里可以观察到射入屋内的“阳光柱”中有悬浮在空气里的小颗粒在飞舞,是由于气体的流动,这不是布朗运动,故 A 正确;麦
9、克斯韦提出了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规律,即“中间多,两头少”,故 B正确;当分子间表现为引力时,随着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势能增大,故 C 错误;一定量理想气体发生绝热膨胀时,不吸收或放出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其内能减小,故 D 错误;根据热力学第4二定律可知,一切自发过程总是沿着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故 E 正确.(2)左管内气体压强:p 1=p0+ph2=80 cmHg右管内气体压强:p 2=p1+ph1=85 cmHg,设右侧空气柱底部的水银面与水银槽液面高度差为 h3,则p2=p0+ph3,解得 h3=10 cm,故右管内气柱长度为 L2=L1-h1-h2+h3=50 cm.设玻璃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物理 二轮 专题 复习 热学 限时 检测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