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32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32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32及答案与解析.doc(2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32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它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B)细胞分化在胚胎时期达到最大限度(C)随着细胞分化的进行,细胞中的遗传物质种类会发生变化(D)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的细胞核保持着全能性2 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B)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 DNA 和 RNA 两类核酸(C)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D)在叶绿体中可进行 CO2 的固定但不能合成 ATP3 下列能使吸入的
2、气体变得清洁的有( )。声带气管、支气管表面的纤毛鼻黏膜会厌软骨鼻毛嗅细胞(A)(B) (C) (D)4 玉米的体细胞含有 20 条染色体,一般情况下,玉米种子内的胚乳细胞和子叶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分别是( )。(A)20,30(B) 10,20(C) 20,10(D)30,205 下列动物行为中,均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 )。(A)猫捉老鼠、黄牛耕地、老马识途(B)狗辨主客、尺蠖拟态、鹦鹉学舌(C)大雁南飞、公鸡报晓、惊弓之鸟(D)婴儿吮吸、蜘蛛织网、孔雀开屏6 取一段带叶的冬青枝条,将下端插入滴有红墨水的水中,过一段时间切开枝条发现变红的部位是( ) 。(A)韧皮部(B)形成层(C)木质部(
3、D)髓7 学校里种植了品种繁多的月季花,某兴趣小组想让一株月季开出不同色彩的花,应该采用的技术是( ) 。(A)人工授粉(B)扦插(C)嫁接(D)组织培养8 关于动脉血管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管壁厚,弹性小(B)血流速度快(C)数量多,分布广(D)有动脉瓣防止血液倒流9 下列属于人体第一道防线的是( )。胃液对病菌的杀灭作用唾液中溶菌酶对病原体的分解作用吞噬细胞的胞吞呼吸道纤毛对病菌的外排作用皮肤的阻挡作用效应 T 细胞与靶细胞接触抗毒素与细菌外毒素结合(A)(B) (C) (D)10 在我国北方,游泳爱好者冬泳入水后,身体立即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以维持体温稳定。此时,机体不会发生
4、的反应是( )。(A)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加强肌肉收缩(B)通过反射活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C)通过神经调节减少汗腺分泌(D)抑制垂体活动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11 下列有关人体器官结构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人在吸气时,膈肌舒张,膈顶部下降(B)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动脉与最小静脉之间的血管(C)心脏和血管中的瓣膜保证了人体血管中血液按一定方向流动(D)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12 在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A)标志重捕法调查灰喜鹊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B)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统计方格内
5、菌体(C)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密的地区取样(D)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13 人体过敏反应中,通过释放组织胺,使毛细血管舒张和通透性增强,从而促进血浆从毛细血管中滤出,出现荨麻疹。此生理过程属于( )。(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神经一体液调节(D)激素调节14 果酒变酸、泡菜变酸、腐乳外部致密的一层“皮” ,与其相关的微生物分别是( )。(A)醋酸菌、醋酸菌、毛霉(B)乳酸菌、乳酸菌、酵母菌(C)醋酸菌、乳酸菌、毛霉(D)乳酸菌、醋酸菌、酵母菌15 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实验中,显微镜下可依次观察到图1 中甲、乙、丙三种细胞状态。下列叙述
6、正确的是( )。(A)由观察甲到观察乙须将 5 倍目镜更换为 10 倍目镜(B)甲、乙、丙可在同一个细胞内依次发生(C)与甲相比,乙所示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较低(D)由乙转变为丙的过程中,没有水分子从胞内扩散到胞外16 近年来纳米科技发展进步神速,极精微的各式显微镜,如共轭焦锂射显微镜、定量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发明,使细胞的微细结构被观察得更为清楚。下列有关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叙述错误的是( )。(A)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内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越小(B)用 10 倍物镜观察水绵玻片时,玻片与物镜的距离为 05cm,若改用 30 倍物镜观察时,则玻片与物镜的距离应调整为 15cm 左右(C)当用低
7、倍镜看清楚物像后,转换成高倍镜后却看不到物像,其原因可能是被观察的物体未处于视野正中央(D)若视野中有一异物,移动装片和转动物镜后异物不动,则异物应位于目镜上17 在一阴湿山洼草丛中,有一堆长满苔藓的腐木,其中聚集着蚂蚁、蜘蛛、老鼠等动物。这时所有生物共同构成一个( )。(A)生态系统(B)生物群落(C)种群(D)食物网18 玉米、甘蔗、竹子等植物的茎不能无限加粗的原因是茎内( )。(A)有大量薄壁细胞存在(B)没有韧皮部(C)没有形成层(D)没有木质部19 流程图可用来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以下流程图正确的是( )。(A)外界空气进入肺部:鼻咽喉支气管 气管肺(B)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8、肾脏膀胱尿道输尿管体外(C)食物通过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D)果实和种子的形成:种子萌发植株生长 开花受精传粉结果20 在叶肉细胞中,CO 2 的固定和产生场所分别是( )。 叶绿体基质 类囊体薄膜 线粒体基质 线粒体内膜(A)(B) (C) (D)21 在进行“循环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的教学时,教师先指导学生观察金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情况,然后分析不同血管的特点,该教学方式属于( )。(A)讲授式教学(B)发现式教学(C)实验演示式教学(D)小组合作式教学22 某教师在“ 青春期” 一节的教学中,为了引导学生思考,设计了 5 个问题,分别请各个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回答。该教学行为符合
9、课程基本理念的( )。(A)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B)倡导探究性学习(C)提高生物科学素养(D)面向全体学生23 “通过认识常见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认同绿色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是“植物的生殖 ”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其属于 ( )(A)知识目标(B)能力目标(C)过程与方法目标(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24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课程内容包括 10 个一级主题,其中不包括( )。(A)生物与环境(B)生物技术(C)生物科学(D)生物的多样性25 在“微量元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实验中,学生对某种植物做如下处理:一部分营养液中元素齐全,一部分营养液
10、中缺少某种元素,每天观察植物生长情况并做记录。这种实验属于( ) 。(A)对照实验(B)演示实验(C)定量实验(D)调查实验二、简答题25 家蚕细胞具有高效表达外源基因的能力。将人干扰素基因导入家蚕细胞并大规模培养,可以提取干扰素用于制药。问题:26 为使干扰素基因在家蚕细胞中高效表达,需要把来自 cDNA 文库的干扰素基因片段正确插入表达载体的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若要检测干扰素基因在家蚕中是否表达,可分别采用_、_的方法逐步鉴定。27 通过 PCR 技术可大量获取目的基因,该 PCR 反应体系的主要成分包含:扩增缓冲液(含 Mg2+)、水、4 种脱氧核糖苷酸、模板 DNA、_和_。28 利用
11、生物反应器培养家蚕细胞时,贴壁生长的细胞会产生接触抑制。通常将多孔的中空薄壁小玻璃珠放人反应器中,这样可以_,增加培养的细胞数量,也有利于空气交换。28 兔是一种恒温动物,当环境温度明显降低时,其体温仍能保持相对恒定。下面是有关兔的实验。为了探究调节体温的中枢是否为下丘脑,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制定了以下实验方案:实验假设:下丘脑是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实验步骤:取两组性别与年龄相同、健康的、生理状况一致的成年兔,并标记为甲、乙;用一定的方法破坏甲组兔下丘脑,乙组兔不做处理作为对照,先测定甲乙两组兔的体温。把甲乙两组兔置于可人工控制的温室中,室内温度调为 0,在相对安静的条件下观察 24 小时,每隔
12、4 小时分别测量一次体温,并做好记录。29 预期结果与结论:若_ ,则假设成立。若_ ,则假设不成立。30 实验组和对照组可在同一组兔子身上进行,先做_的实验,再做_的实验进行前后对照。31 若假设成立,下丘脑是其调节体温的中枢。当环境温度明显降低时,可通过下丘脑的调节作用引起其皮肤血管收缩,皮肤的血流量减少,从而使皮肤的散热量减少;同时还可促进有关腺体的分泌活动,使_的分泌增加,导致体内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从而维持体温恒定。三、材料分析题31 材料:以下是某教师对“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一节的教师设计片段:1利用已有知识,明确植物体由六大器官构成,分解知识难度。展示几组绿色开花植物的图
13、片,提出问题:绿色开花植物有哪些共同的组成部分?展示一株绿色开花植物,认识六大器官(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2简单设问,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学生回忆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教师设疑:细胞是随意堆砌,还是有层次地构成结构功能复杂的生物体呢?3用事实支撑重要概念理解(1)预测:宏观上观察一种植物器官西红柿的果皮、果肉和细丝,根据各部分的功能先推断细胞所具有的特点。宏观观察果实由外到内的结构,根据果皮、果肉和细丝的功能,预测其细胞的结构特点。(2)显微观察:制作番茄果肉、表皮和细丝临时装片,观察其细胞的结构特点,并与刚才的推断相比较。思考:其结构和所承担的功能有何关系?(3)解释:由事实总结出“
14、组织”这一抽象概念,教师提供多种植物器官(如木耳菜叶片)的组织照片,用更多事实巩固“组织” 概念,并小结出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和输导组织的结构特点和功能。进一步提问:细胞是如何形成组织的?其他组织跟分生组织有何联系?(分生组织具有分裂能力,分化形成其余三种组织。)提问:组织是如何构成器官的?(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顺序聚集在一起共同完成一定的功能就形成了器官。)提问:“六种器官之间是否有联系?(从结构上讲,植物体六种器官相互联系。从功能上讲,植物体各个器官分工协作。因此,六大器官构成了统一而完整的植物体。)问题:32 请对材料中教师的教学没计进行评析。33 根据该教师的教学思路,为本节课内容“植物体
15、的结构层次” 设计一个概念图式的板书。34 材料:多样的结束技能:(1)“动物细胞”一节教学结束时,教师将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在结构上进行比较。(2)“高级神经活动”一节结束时,教师提出问题:小孩第一次打针会哭起来,小孩看见针就哭,小孩看见穿白大褂的医生就哭,小孩听说打针就哭,以上四例各属于什么反射活动?属于条件反射的,请指出是第几信号系统的反射?学生举手回答,老师总结点评。(3)教师讲完“叶序”以后展示了天竺葵的盆栽实物及照片,并引导学生观察:天竺葵相邻两节的叶片总是不相互遮盖的,植物界中这种叶镶嵌的现象可使植物获得更多的阳光。接着教师介绍:研究植物的结构和功能是非常有趣的,数学家研究了车前草
16、,发现车前草的叶子排列是按对数螺旋线有规律地排列的,这样的对数螺旋线排列是采用光面积最大的排列方式,有人根据车前草调节叶片接受日光辐射的原理,设计了几十层大厦,使每个房间都能得到温暖。问题:以上材料中教学所使用的结束技能的主要作用分别是什么?四、教学设计题34 “消化与吸收 ”一节的内容比较抽象,分为 “食物的消化”和“ 营养物质的吸收”。某版本教材先介绍了消化的定义,再通过一个探究实验阐明了口腔的消化作用,进而说明胃、肝脏、小肠的消化功能,最后通过一段资料分析解释了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的原因。要求:35 设计本节内容的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36 绘制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各
17、部位被消化程度的曲线。37 设计“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的实验方案。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32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细胞进行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是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发生稳定性变化的过程。细胞中的遗传物质种类并没有发生变化,C 错误。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依然保持着全能性,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其全能性则受到抑制,但其细胞核依然保持着全能性。细胞分化始于受精卵,胚胎时期达到最大限度,并贯穿于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过程中,因此生物体内的细胞不断更新。A 、B 、D 三项均正确。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核糖体无膜结构,溶
18、酶体具有单层膜结构,A 项错误;酵母菌为真核生物,真核细胞的细胞核内含有 DNA 和 RNA 两类核酸,B 项正确;蓝藻细胞为原核细胞,其细胞中无线粒体,C 项错误;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所进行的光反应过程中,会有 ATP 生成,D 项错误。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呼吸道与呼吸相适应的特点是:(1)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空气中灰尘的进入,对空气有清洁作用;(2)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和粘住灰尘,对空气有清洁和湿润作用;(3)鼻黏膜内分布着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4)呼吸道中都有软骨做支架,保证了空气的畅通,此外,气管、支气管的内表面覆盖着有纤毛的黏膜,黏膜上的黏液起清洁空气
19、的作用。因此能使吸入的气体变清洁的结构有气管、支气管表面的纤毛, 鼻黏膜, 鼻毛。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精子、卵细胞与极核内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的一半,为 10 条。一个精子与一个卵细胞结合而成受精卵,一个精子与两个极核结合而成受精极核。植物受精卵将来发育成胚,而胚又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所以子叶染色体数目为 20 条。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细胞内染色体数是生殖细胞的 3 倍,为 30 条。故本题选 D。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如猫捉老鼠、尺蠖拟态、大雁
20、南飞、公鸡报晓、婴儿吮吸、蜘蛛织网、孔雀开屏等属于先天性行为;而黄牛耕地、老马识途、狗辨主客、鹦鹉学舌等都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为后天性行为,即学习行为。只有 D 项中的三种行为均属于先天性行为。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水分是通过导管自下而上运输的,而导管位于木质部。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人工授粉只对后代有影响,并且后代单株表现型也是单一颜色,不会表现出不同色彩。扦插是剪取植物的一部分,处理后种植到土壤中,使它生长为新植株,该植株开出的花与被剪植株颜色相同。嫁接技术可以将一株月季花植株
21、作为砧木,将不同色彩的月季花的枝或者芽作为接穗嫁接到该砧木上,由于砧木不会影响到每个接穗的遗传性并且可以源源不断地为其提供水分和营养等,所以该植株最终会开出不同色彩的月季花。组织培养是将植物的组织、器官等离体培养成细胞、组织或个体等,选取的植株颜色与组织培养最终获得的个体颜色一致,不会出现多种色彩。故本题选 C。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动脉血管大多数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动脉的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C 项数量多、分布广是毛细血管的特点。D 项,并不是所自动脉都有动脉瓣,只有主动脉和肺动脉有动脉瓣。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中学 教师资格 认定 考试 初级 生物 学科 知识 教学 能力 模拟 32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