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27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27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27及答案与解析.doc(2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27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图 1 表示恐惧反射的建立过程。将建立反射后的小鼠放回反射箱时,小鼠体内不会发生的是( ) 。(A)胃肠蠕动加速(B)血糖升高(C)呼吸加速(D)心跳加快2 人骨骼肌内的白肌细胞含少量线粒体,适合无氧呼吸、进行剧烈运动。白肌细胞内葡萄糖氧化分解的产物有( )。 酒精乳酸CO 2H2OATP(A)(B) (C) (D)3 对于蓝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单个细胞的直径虽比细菌大,但肉眼是分辨不清的(B)蓝藻是自养的原核生物(C)蓝藻的叶绿体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D)发菜属于蓝藻4 图 2 能表示一
2、个细胞周期的是( )。(A)a-b(B) c-d(C) b-c(D)b-d5 关于胰腺腺泡细胞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都需要消耗能量(B)高尔基体与肽链合成有关,还聚集着一些酶原,参与糖蛋白的形成(C)生物膜系统保证了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D)细胞膜在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交流中起决定性作用6 一个基因型为AaX bY 的雄果蝇经减数分裂产生了甲、乙两个异常精细胞,精细胞甲的基因型和性染色体组成为 aYY,精细胞乙的基因和性染色体组成为 AXbY。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精细胞甲和精细胞乙不可能来自同
3、一个初级精母细胞(B)与精细胞乙同时形成的另外三个精细胞都是异常精细胞(C)精细胞甲形成的原因是染色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前多复制一次(D)精细胞乙形成的原因是 X 和 Y 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未分离7 在我国北方,游泳爱好者冬泳入水后,身体立即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以维持体温稳定。此时,机体不会发生的反应是( )。(A)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加强肌肉收缩(B)通过反射活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C)通过神经调节减少汗腺分泌(D)抑制垂体活动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8 烟草“打顶 ”有利于烟叶产量和品质的提高,但 “打顶”后腋芽的生长会影响烟叶的质量和品质,为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在“打顶” 后的伤口施用
4、 ( )。(A)生长素类似物(B)赤霉素类似物(C)细胞分裂素(D)乙烯生成素9 与演替过程中的群落相比,顶级群落的特征是具有( )。(A)群落结构层次简单(B)抗干扰能力强(C)矿物质营养循环开放(D)食物网(链) 简单10 在受精卵发育成原肠胚的过程中,细胞中不会发生的是( )。(A)转录(B)逆转录(C) DNA 复制(D)蛋白质合成11 用 3H 标记的胸腺嘧啶核苷酸参与果蝇的细胞分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是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则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有 4 条染色体具有放射性(B)若是体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则后期有 16 条染色体具有放射性(C)果蝇的消化道上皮细胞也会大
5、量利用 3H 标记的胸腺嘧啶核苷酸(D)若用 3H 标记的尿嘧啶核苷酸,各种细胞利用该核苷酸的量不同12 下列情况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的是( )。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一条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染色体上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局部交换DNA 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A)(B) (C) (D)13 某种甲虫以土壤中的落叶为主要食物,假如没有这些甲虫,落叶层将严重堆积,最终导致落叶林生长不良。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这种甲虫与落叶树之间是捕食关系(B)这种甲虫属于次级消费者(C)这种甲虫对落叶林的物质循环有促进作用(D)这种甲虫在能量金字塔中位于底部
6、14 将有关生物材料直接制成临时装片,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A)菠菜叶片下表皮保卫细胞中具有多个叶绿体(B)花生子叶细胞中存在多个橘黄色脂肪颗粒(C)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线粒体数目较多(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细胞核清晰可见15 田间一次施肥过多会造成农作物枯萎变黄,俗称“烧苗” ,其原因是( )。(A)根细胞吸收水分无机盐过多,引起茎叶细胞失水(B)土壤溶液浓度过高,根细胞不能吸水(C)土壤溶液浓度过低,根细胞不能吸水(D)过多的无机盐进入导管所致16 将少量小麦面粉用纱布包起来,放在盛有清水的烧杯中,用手反复揉挤后,将纱布内剩下的黄白色面筋放入培养皿中,滴加双缩脲
7、试剂后观察到的现象及其结论是( )。(A)面筋变为蓝色,面筋的主要成分是淀粉(B)面筋变为紫色,面筋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C)面筋变为蓝色,面筋的主要成分是无机盐(D)面筋变为紫色,面筋的主要成分是脂肪17 心脏瓣膜只能朝一个方向开放,保证了血液的流动方向是( )。(A)心室心房动脉(B)心室 心房静脉(C)心房 心室静脉(D)心房心室动脉18 从种植于室内普通光照和室外强光光照下的同种植物分别提取叶片的叶绿体色素,用纸层析法分离,结果如图 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室内植物叶片偏黄(B)室外植物叶片偏绿(C)室外植物叶片胡萝卜素含量叶黄素含量(D)室内植物叶片叶绿素 a 含量叶绿素 b
8、 含量19 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影响激素的分泌(B)切除动物垂体后,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下降(C)通过对转录的调节可影响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量(D)血液中胰岛素增加可促进胰岛 B 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20 豹的某个栖息地由于人类活动被分隔为 F 区和 T 区。20 世纪 90 年代初,F 区豹种群仅剩 25 只,且出现诸多疾病。为避免该豹种群消亡,由 T 区引入 8 只成年雌豹。经过十年,F 区豹种群增至百余只,在此期间 F 区的( )。(A)豹种群遗传(基因) 多样性增加(B)豹后代的性别比例明显改变(C)物种丰富度出现大幅度下降(D)豹种群的致病
9、基因频率不变21 关于生物学课程目标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物学课程总目标包括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科学技术与社会等内容(B)课程的总目标是一种宏观的、较为抽象的表述方式,具体目标是对总目标的解释和具体的要求(C)课程总目标代表了课程设计者对本课程的认识、理念、期望和要求,指明努力的方向和教师应注意到的不同方面(D)具体目标专指生物教学过程中知识与技能应达到的标准22 图 4 中的选择题,属于哪个层次的认知领域目标?( )(A)识记(B)理解(C)运用(D)分析23 一次生物测试,在 100 名学生中,高、低分组各有 27 人,第一题为客观题,其中高分组答对第一题的有 20
10、 人,低分组答对第一题的有 5 人,第一题的区分度 D为( )。(A)055(B) 074(C) 019(D)04724 下列选项中的动词可作为生物学教学目标的行为动词的是( )。(A)了解(B)知道(C)说出(D)掌握25 在“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一节中,教师想要展示蝗虫的生活史,应选用直观教具中的( )。(A)实物(B)标本(C)挂图(D)模型二、简答题26 兔是一种恒温动物,当环境温度明显降低时,其体温仍能保持相对恒定。下面是有关兔的实验。为了探究调节体温的中枢是否为下丘脑,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制定了以下实验方案:实验假设:下丘脑是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实验步骤:取两组性别与年龄相同、健康的、
11、生理状况一致的成年兔,并标记为甲、乙:用一定的方法破坏甲组兔下丘脑,乙组兔不作处理作为对照,先测定甲乙两组兔的体温。把甲乙两组兔置于可人工控制的温室中,室内温度调为 0,在相对安静的条件下观察 24 小时,每隔 4 小时分别测量一次体温,并做好记录。(1)预期结果与结论:若_ ,则假设成立。若_ ,则假设不成立。(2)实验组和对照组可在同一组兔子身上进行,先做_的实验,再做_的实验进行前后对照。(3)若假设成立,下丘脑是其调节体温的中枢。当环境温度明显降低时,可通过下丘脑的调节作用引起其皮肤血管收缩,皮肤的血流量减少,从而使皮肤的散热量减少;同时还可促进有关腺体的分泌活动,使_的分泌增加,导致
12、体内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从而维持体温恒定。26 调查某草原田鼠数量时,在设置 1 公顷的调查区内,放置 100 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鼠 32 头,将捕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 30 头,其中有上次标记过的个体 10 头。请回答下列问题:27 若该地区田鼠种群个体总数为 N,则 N=_头。28 要使上面所计算的种群个体总数和实际相符,理论上在调查期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是_。29 调查甲、乙草原所捕获鼠的月龄,它们的月龄构成如图 6。据图分析:甲草原的田鼠种群属于_型;乙草原的田鼠种群属于_型,可以预测,该草原鼠害将会严重,必须做好防治准备工
13、作。30 若将雌雄成鼠各若干头,放在大小一定的笼内饲养,让它们交配繁殖,且供给足够的饵料和水,则笼内鼠数变化和时间之间的关系,应为图 7 中的曲线_。三、材料分析题30 材料: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逐步形成观察、归纳和发现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设计实验、调查研究、动手实验的能力,逐步形成收集和分析数据、表达和交流的能力等。教师应结合探究活动的全过程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例如,“探究种子萌发条件”的活动中,应该对学生表现出来的探究能力进行评价。问题:31 简述“探究种子萌发条件” 实验的探究流程。32 教师应如何结合探究活动
14、的全过程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32 材料:探究南瓜种子在万圣节前夕,教师提前一周布置任务,让学生下次课每人带一个大小适中的南瓜来学校。课上,在引入环节,教师首先呈现给学生一些介绍南瓜的文字资料;这些资料包括学生拿来的南瓜是果实,其中含有种子;南瓜的栽培历史;关于南瓜一词的来历;南瓜的营养价值、南瓜需要较长的生长季节及丰富的肥料、水分等。基于以上资料,教师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运用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解释。(1)在一个中等大小的南瓜中,有多少枚种子?(2)南瓜的形状是怎样的?(3)南瓜中种子的数量与南瓜的质量、体积还是密度有关?你推论的依据是什么?学生面面相觑,然后各有各的推测,于是形成了 5 种
15、假说。假说 1:南瓜种子的数量与它的质量有关。假说 2:南瓜种子的数量与它的体积有关。假说若要验证自己的假说,需要收集证据,于是学生开始分小组制订自己的实验方案并实施。教师在教室里放置的材料用具包括水桶、秤、皮尺等,还提供了计算椭球体体积、圆柱体积的公式。每组学生都对南瓜进行了认真的测量,包括质量、体积,并计算出密度。然后,将南瓜剖开,取出所有的种子并计数。数据统计结果出来后,由两位同学在黑板上设计数据记录表汇总全班数据,表中的内容包括学生的姓名、南瓜的质量、体积、密度、种子数量。全班同学都以此表中的数据绘制种子数量与质量、体积、密度等关系的曲线图。根据曲线图反映的趋势,每组同学判断自己假设的
16、正误,得出自己的结论,然后将结论明确地在全班表达出来。最后阶段是进一步探究和雕刻南瓜装饰以用于学校组织的万圣节晚会。问题:33 此案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所体现的科学本质有哪些?34 生物课程标准中的科学素养内涵有哪些?四、教学设计题35 现有橡皮膜、三叉玻璃管、橡皮塞、气球及无底的玻璃瓶等材料。(1)利用这些材料设计一个教具,用以演示膈肌的运动,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人体进行吸气、呼气时膈肌的变化和原理。用示意图表示所设计的教具。(2)设计一个利用该教具进行演示的教学过程。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27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动
17、物紧张、恐惧时,交感神经活动起着主要作用,使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含量升高,促使血糖升高、心跳加快,呼吸加速,产生应急反应,此时胃肠蠕动减弱。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白肌细胞含少量线粒体,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动物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为乳酸和 ATP,有氧呼吸的产物为 CO2、H 2O、ATP。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蓝藻单个细胞直径虽比细菌大,但比真核细胞小,肉眼是分辨不清的,A 正确;蓝藻含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叶绿素,属于自养型原核生物, B 正确;蓝藻是原核生物,其细胞中不含叶绿体,C 错误;发菜,又称发状念珠藻,属于蓝藻门念珠藻目,因其色黑而细长,如人的头发而得名,
18、可以食用,D 正确。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的过程,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故本题选 C。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加工和分泌需要消耗能量,该能量由线粒体提供,A 正确。分泌蛋白在核糖体中合成高尔基体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进一步的修饰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不参与肽链的合成,B 错误。细胞内的生物膜把细胞分隔成一个个小的区室,这样就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相互干扰,保证了细胞的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C 正确。由于细胞膜的结构组成导致细胞膜在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运输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中学 教师资格 认定 考试 初级 生物 学科 知识 教学 能力 模拟 27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