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药物动力学练习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
《[医学类试卷]药物动力学练习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试卷]药物动力学练习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药物动力学练习试卷 2 及答案与解析1 生物利用度试验中两个试验周期至少要间隔活性物质的(A)12 个半衰期(B) 23 个半衰期(C) 35 个半衰期(D)57 个半衰期(E)710 个半衰期2 静脉注射某药 100mg,立即测出血药浓度为 2g/m1,其表观分布容积为(A)150L(B) 100L(C) 50L(D)20L(E)5L3 在新生儿时期,许多药物的生物半衰期延长,这是因为(A)较高的蛋白结合率(B)微粒体酶的诱发(C)药物吸收很完全(D)酶系统发育不全(E)阻止药物分布全身的屏障发育不全4 生物利用度试验中受试者例数为(A)2432(B) 1824(C) 1218(D)912(
2、E)695 下列哪一项是混杂参数(A)、A、B(B) K10、K12、K21(C) Ka、K、 、(D)t1/2、C1、V、A、B(E)C1V、6 某药物的组织结合率很高,因此该药物(A)表观分布容积大(B)表观分布容积小(C)半衰期长(D)半衰期短(E)吸收速度常数 a 大7 生物等效性的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A)两种产品在吸收的速度上没有差别(B)两种产品在吸收程度上没有差别(C)两种产品在吸收程度与速度上没有差别(D)在相同实验条件下,相同剂量的药剂等效产品,它们吸收速度与程度没有显著差别(E)两种产品在消除时间上没有差别8 在线性药物动力学模型中与给药剂量有关的参数是(A)Cl(B) k
3、(C) (D)V(E)AUC9 某药物的 t1/2 为 1h,有 40%.的原形药经肾排泄而消除,其余的受到生物转化,其生物转化速率常数 h 约为(A)0.05h1(B) 0.78h1(C) 0.14h1(D)0.99h1(E)0.42h110 某药静脉注射经 3 个半衰期后,其体内药量为原来的(A)1/2(B) 1/4(C) 1/8(D)1/16(E)1/3211 欲使血药浓度迅速达到稳态,可采取的给药方式是(A)单次静脉注射给药(B)单次门服给药(C)多次静脉注射给药(D)多次口服给药(E)首先静脉注射一个负荷剂量,然后恒速静脉滴注12 关于平均稳态血药浓度下列哪一项的叙述是正确的(A)是
4、(C)max 与(C)min 的算术平均值(B)在 -个剂量间隔内( 时间内)血药浓度曲线下的面积除以间隔时间 r 所得的商(C)是 (C)max 与(C)min 的几何平均值(D)是(C)max 除以 2 所得的商(E)以上叙述都不对13 下面关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叙述中,哪种组合是正确的因为在消化道吸收很少,所以没有口服制剂大部分以原型药物从肾排泄 与血浆蛋白的结合较少主要的毒性为肾毒性和听觉器官毒性 (A)正 误 正 误(B)正 正 误 误(C)误 误 正 正(D)误 正 误 正(E)误 正 正 正14 某药物的 t1/2 为 1 小时,有 40%.的原形药经肾排泄而消除,其余的受到生物
5、转化,其生物转化速度常数 kb 约为(A)0.99 小时1(B) 0.42 小时1(C) 0.05 小时1(D)0.78 小时1(E)0.14 小时115 药物动力学是(A)研究药物体内药量随时间变化规律的科学(B)研究药物体内过程的科学(C)研究药物体内药量的吸收变化的科学(D)研究药物体内药量的分布变化的科学(E)研究药物体内药量的排泄变化的科学16 若罗红霉素的剂型拟以片剂改成注射剂,其剂量应(A)增加,因为生物有效性降低(B)增加,因为肝肠循环减低(C)减少,因为生物有效性更大(D)减少,因为组织分布更多(E)维持不变17 一个完整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总采样点不得少于(A)15 个点(
6、B) 13 个点(C) 11 个点(D)9 个点(E)7 个点18 欲使血药浓度迅速达到稳态,所采取的给药方式是(A)首先静脉注射一个负荷剂量,然后恒速静脉滴注(B)单次静脉注射给药(C)单次口服给药(D)多次静脉注射给药(E)多次口服给药19 某药静脉注射经 2 个半衰期后,其体内药量为原来的(A)1/32(B) 1/16(C) 1/8(D)1/4(E)1/220 拟定给药方案的设计时,要调整剂量主要调节以下哪一项(A)(C)max 和(C)min(B) t1/2 和 K(C) V 和 C1(D)X0 和 (E)以上都可以21 下面是关于用线性单室模型解释药物体内动态分布容积的叙述,哪个组合
7、是正确的分布容积是药物在体内转运的组织真实容积如果药物向组织转运过多,则分布容积的值就小如果药物向组织转运较多,则分布容积的值就大分布容积可用快速静脉给药时的剂量(D) 与血药浓度 (C0)的乘积(DC0)来计算(A)(B) (C) (D)(E)22 可认为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生物等效的相对生物利用度范围是(A)90%. 130%.(B) 85%.125%.(C) 80%.120%.(D)75%. 115%.(E)70%. 110%.23 测得利多卡因的消除速度常数为 03465h1,则它的生物半衰期为(A)4h(B) 1.5h(C) 2.0h(D)0.693h(E)1h24 药物半衰期(t1/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试卷 药物 动力学 练习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