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小儿造血系统疾病练习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
《[医学类试卷]小儿造血系统疾病练习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试卷]小儿造血系统疾病练习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2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小儿造血系统疾病练习试卷 5 及答案与解析1 早期诊断缺铁性贫血最灵敏的指标为(A)末梢血中红细胞减少(B)末梢血中血红蛋白减少(C)红细胞游离原卟啉增高(D)血清铁减少(E)血清铁蛋白减低2 母乳中铁的吸收率可高达(A)20.(B) 30.(C) 40.(D)50.(E)60.3 小儿造血分哪两个阶段(A)胚胎期造血和生后造血(B)胚胎期造血和骨髓造血期(C)骨髓造血期和肝造血期(D)骨髓造血期和骨髓外造血(E)中胚叶造血期和骨髓造血期4 小儿易发生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是(A)先天储铁不足(B)铁摄入量不足(C)生长发育快(D)铁吸收障碍(E)铁丢失过多5 有关维生素 B12 所致的巨
2、幼红细胞性贫血的描述,错误的是(A)精神神经症状突出(B)血清维生素 B12 含量低于 l00ng/L(C)维生素 B12 治疗有效(D)重度贫血者可予输血治疗(E)应先加用叶酸联合治疗6 关于缺铁性贫血患儿输血治疗,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一般病例毋需输血(B)重症贫血并发心功能不全或明显感染者可输浓缩红细胞(C)贫血愈重,一次输血量应愈大,速度应愈快,以尽快改善贫血状态(D)极重度贫血患儿可用浓缩红细胞换血(E)血红蛋白30g/L 者,每次输血 510ml/kg7 含维生素 B12 丰富的食物是(A)肉类、海产品、蛋类(B)新鲜绿叶菜、肝、肾(C)水果、果仁(D)人乳(E)牛乳8 营养性缺铁
3、性贫血患儿最适合的治疗应是(A)餐前服用富马酸铁(B)餐后服用硫酸亚铁及 B 族维生素(C)反复多次少量输血及硫酸亚铁(D)肌注左旋糖酐铁及维生素 C 口服(E)餐间服用硫酸亚铁及维生素 C9 胚胎期造血的特点是(A)造血部位首先在肝脏,然后在卵黄囊(B)肝脏是胎儿中期的主要造血部位(C)骨髓是胎儿中期的主要造血部位(D)卵黄囊是胎儿中期的主要造血部位(E)脾脏是胎儿中期的主要造血部位10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临床特征性症状是哪一项(A)皮肤粘膜苍白(B)头晕、乏力(C)肝脾轻度肿大(D)记忆力减退(E)异食癖11 关于生理性贫血出现的原因,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红细胞破坏增加(B)骨髓暂时性造血
4、功能低下(C)婴儿生长发育迅速(D)循环血量迅速增加(E)红细胞寿命长12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贫血多见于(A)新生儿(B)婴幼儿(C)学龄前期(D)学龄期(E)青春期13 关于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生成不足所致的贫血,以下哪项不正确(A)营养性巨幼红细胞贫血(B)营养性缺铁性贫血(C)再生障碍性贫血(D)感染性贫血(E)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14 下列哪一项与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发病机制无关(A)DNA 合成减少(B)红细胞的分裂增殖时间延长(C)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合成减少(D)红细胞的胞体变大,形成巨幼红细胞(E)巨幼红细胞在骨髓内易遭破坏15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血象改变,错误的是(A)呈大细胞性贫血
5、(B)血涂片可见红细胞大小不等,以大红细胞多见(C)网织红细胞计数常增多(D)中性粒细胞变大并有分叶过多现象(E)血小板常减少16 极重症营养性贫血的患儿,需输血治疗时,其输血量应如何掌握(A)每次输血 15ml/kg(B)每次输血 510ml/kg(C)每次输血 1015ml/kg(D)每次输血 1520ml/kg(E)随意17 正常小儿白细胞分类中淋巴细胞与中性粒细胞的比例变化有 2 次时间交叉,是指(A)13 天及 13 个月(B) 13 天及 13 岁(C) 46 天及 46 个月(D)46 天及 46 岁(E)46 个月及 46 岁18 维生素 B12 缺乏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治疗反应
6、恢复最慢的是(A)贫血外貌(B)网织红细胞(C)精神、神经症状(D)红细胞数(E)血红蛋白量19 关于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以下哪项不正确(A)二价铁盐较易吸收(B)最好于两餐之间服药(C)常用口服剂量为硫酸亚铁 12mg/(kg.次),每日 23 次(D)铁剂应用至血红蛋白达正常水平后 2 个月左右再停药(E)注射铁剂能用肌肉注射者应尽量不用静脉注射20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患儿,当其无神经系统症状时,首先的治疗药物是(A)维生素 B12+叶酸(B)叶酸(C)维生素 Bl2(D)维生素 C(E)维生素 B621 新生儿初生时网织红细胞数 005 提示(A)正常现象(B)生理性溶血(C)生理
7、性贫血(D)新生儿溶血症(E)宫内胎儿失血22 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时,最早显示疗效的是(A)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增多(B)网织红细胞增多(C)血清铁增多(D)口唇色泽开始变红(E)血小板增多23 在小儿白细胞分类中,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交叉发生于(A)46 天,46 岁(B) 7 天,1 岁(C) 46 周,46 岁(D)46 天,46 周(E)1 岁,6 岁24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贫血的骨髓象,最有特征性的改变是(A)骨髓增生活跃(B)各期幼红细胞均出现巨幼变(C)中性粒细胞胞浆空泡形成(D)巨核细胞核过度分叶现象(E)晚幼及杆状核粒细胞巨幼变25 关于缺铁性贫血的一般临床表现,以下哪项不正确(A
8、)皮肤、黏膜苍白(B)易疲乏无力(C)头晕,眼前发黑,耳鸣(D)不爱活动(E)肝脾可轻度肿大26 关于缺乏维生素 B12 所致营养性巨幼红细胞贫血的病因,以下哪项不正确(A)先天储存量过低而摄入不足(B)长期偏食动物性食物(C)慢性萎缩性胃炎(D)慢性肝炎(E)严重感染27 生后造血的特点不包括(A)骨髓是出生后的主要造血部位(B)婴儿期所有骨髓均为红骨髓,全部参与造血(C)年长儿和成人期红骨髓仅限于肋骨、胸骨、脊椎、骨盆、颅骨、锁骨和肩胛骨(D)正常情况下骨髓外造血极少(E)小婴儿在遇到各种感染性贫血或造血需要增加时,骨髓造血功能将成倍增加28 小儿出生后主要造血场所是(A)肝脏(B)骨髓(
9、C)脾脏(D)淋巴结(E)胸腺29 所有骨髓均为红骨髓见于(A)1 周岁内(B) 2 周岁内(C) 3 周岁内(D)4 周岁内(E)5 周岁内30 含叶酸丰富的食物是(A)绿叶蔬菜、动物内脏(B)奶类、蛋类(C)肉类、鱼类(D)人乳(E)羊乳31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对治疗最早出现反应的是(A)网织红细胞增高(B)红细胞数上升(C)血红蛋白量增加(D)骨髓中巨幼红细胞恢复正常(E)白细胞和血小板恢复正常32 小儿生理性贫血出现的时间为生后(A)12 个月(B) 23 个月(C) 45 个月(D)67 个月(E)810 个月33 下列有关小儿血红蛋白种类的描述,错误的是(A)胎儿 6 个月时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试卷 小儿 造血 系统疾病 练习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