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类试卷]法的演讲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司法类试卷]法的演讲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司法类试卷]法的演讲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法的演讲练习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部分 1-50 题,每题 1 分,共 50 分。1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1 月 17 日,某省一位副省长针对清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问题说:“ 对此,我感到很气愤。对这样恶意拖欠、非法殴打农民工的单位,应该依法查处,对主要责任人要绳之以法,绝不能让他们逍遥法外。”不知从何时起,官员们的怒斥之声充斥着各种媒体。在“百度” 上搜索“怒斥”一词,相关网页达113 万个。从法理学角度分析,下列关于上述新闻的议论,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农民张三觉得这位副省长说了也白说,发怒并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因为拖欠工程款和民工工
2、资年年清理、年年发生,需要依靠制度进行解决(B)工人林四盼望这样说“狠话”的干部多一些,在位时间长一些,劳动法需要少数这样“ 有魄力” 的官员通过强硬作风来执行(C)法学院大四学生万五认为怒斥太多是法治太软的表现,国家法律在执行过程中层层出现偏差,越到基层走样越明显(D)退休干部房六以为,“狠” 话不绝,“狠”人辈出,不仅无助于国家的制度建设,反而会增强人们对“ 狠” 人的依赖,削弱对法治的依存2 汉谟拉比法典第 2 条规定:“如自由民控告自由民犯巫蛊罪而不能证实,则被控犯巫盅之罪者应行至于河,而投入之。如其为河所占有,则控告者可以占领其房屋;如为之洗白而仍无恙,则控彼巫蛊者应处死;投河者取得
3、控告者之房屋。”下列哪一选项对此的说明不能成立?( )(A)这一规定是神明裁判的体现(B)人类最初的法律总是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道德痕迹(C)从 汉谟拉比法典这一规定可以发现,古代法所体现的法律文明水平还比较低(D)反映到法律中的宗教信条和道德规范本质上与原始社会的氏族戒律和道德习惯相同3 1789 年法国人权宣言规定:“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除非当合法认定的公共需要所显然必需时,且在公平而预先赔偿的条件下,任何人的财产不得受到剥夺。”后来,各国的资本主义立法据此都确认了下列哪一原则?( )(A)契约自由原则(B)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D)分权制衡原则4 在学
4、习“法的起源、法的发展” 这部分内容时,法学院同学小费与小罗进行了讨论。小费认为:按照马克思主义法学的观点,特殊公共权力系统即国家的产生、权利和义务观念的形成和法律诉讼,和司法的出现是法律产生的主要标志;美国当代社会学家塞尔尼茨克认为,一个群体的法律秩序,是基于合理性管理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欧盟法这样的区域性法律统一运动是法律发展的方向。小罗认为:中世纪神学政治的鼻祖奥古斯丁是法的起源神创说的代表; 美国的庞德把历史上存在的法分为形式不合理的法、实质不合理的法、实质合理的法、形式合理的法等;资本主义法的发展过程表明资本主义法具有比较强的自我完善能力。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 (A)小费的观点
5、和(B)小罗的观点(C)小费的观点 、和小罗的观点(D)小费的观点和小罗的观点5 下列哪一选项的表述是错误的?( )(A)法律移植是法律发展的重要形式(B)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的实现状态(C)道德对人的要求比法律高(D)权利是必须的,义务是可能的6 小周是一个饲料厂的销售员,与各方面有广泛的接触,他认为法律没有人重要,有人、有朋友就有法律。他的这种认识属于下列哪一选项?( )(A)法律思想体系(B)执法意识(C)法律心理(D)阶级法律意识7 我国合同法中,在要约和承诺有关制度上大量吸收了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这一现象在法理学术语上最恰当的称呼为下列哪一选项? ( )(A)法律继承(B)法律
6、历史类型(C)法律移植(D)法制现代化8 我国先秦法家就提出过“以法治国” 的思想,但与现在所倡导的法治还有很大的差距,就其原因来说,哪一选项的说法不能成立?( )(A)先秦的“ 法治” 缺乏权力制约的意识(B)先秦的“法治” 缺乏权利本位的意识,实为义务本位的“法治”(C)法家虽然强调法律的普遍治理,但在专制君主面前,法律永远不可能具有至上权威(D)先秦时期缺乏完备的法律体系9 以下关于资本主义法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向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演进过程中表现出的发展趋势,概括不正确的是哪一选项?( )(A)从“社会本位 ”转化为“个人权利本位”(B)从所有权神圣到所有权受限制(C)委托立法的大量出现(
7、D)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逐步靠拢10 按照马克思主义法学的观点,下列哪一个选项没有正确揭示法律产生的规律?( )(A)法律的产生经历了从个别调整到规范性调整、一般规范性调整到法律的调整的发展过程(B)法律的产生经历了由自然法到国家法的发展过程(C)法律的产生经历了法律与宗教规范、道德规范的浑然一体到法律与宗教规范、道德规范的分化、法律的相对独立的发展过程(D)法律的产生经历了习惯到习惯法、再由习惯法到制定法的发展过程11 实现法治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需要具备一些条件,下列哪一个选项不属于实现法治需具备的条件?( )(A)民主是法治的基本政治条件(B)市场经济是法治的经济基础(C)较高的文化素养是
8、法治的文化条件(D)人口众多是法治的公民条件12 下列关于当代中国法治建设的说法,哪一个选项不能成立?( )(A)当代中国进行法治建设并不意味着法治是万能的(B)当代中国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C)当代中国的法治建设经历了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法律制度变革在前、法律观念更新在后的过程(D)当代中国的法治是一种自下而上推进的法治,主要依靠民间推动13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这是下列哪一位说的?( )(A)孟德斯鸠(B)邓小平(C)洛克(D)亚里士多德14 明确提出“ 法
9、治应当优于一人之治 ”观点的是下列哪一位学者? ( )(A)潘恩(B)亚里士多德(C)詹姆士.哈林顿(D)柏拉图15 1959 年在印度召开的“国际法学家会议” 通过的 德里宣言着重强调了关于法治的 3 项原则,下列哪一选项不包括在内?( )(A)立法保持“ 人类尊严”(B)防止行政权滥用(C)制约国家权力(D)司法独立和律师自由16 关于当代中国法现代化,下列哪一个选项对此的表达是错误的?( )(A)中国法的现代化经历了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过程(B)中国法的现代化的启动形式是立法主导型(C)中国法的现代化由模仿英美法系到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制度(D)中国法的现代化法律制度变革在前,
10、法律观念更新在后17 下列哪一选项的说法不能成立?( )(A)法律的现代性要求法律突出加强对个人权利和自由的保护,强调法律的权威性、普遍性、确定性、可诉性(B)法制是一个内涵广泛的概念,应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作综合考察,它是一国法律制度的总和,但它仅仅包括立法、司法、执法、守法、法律监督的合法性原则、制度、程序和过程(C)法律文化对法律意识是一种包容关系,法律文化包括法律意识(D)法律传统偏重于法律文化中的心理状态,法律文化的内涵比法律传统更丰富18 法律文化与法律传统有着密切联系,但也存在不同,下列哪一个选项没有表明两者的差异?( )(A)法律传统的主体较为广泛,包括个人,群体、社会等,而法
11、律文化的主体仅为群体(B)法律传统偏重于法律文化中的心理状态(C)法律文化的内涵比法律传统更丰富,还包括法律经验、法律认识、价值等内容(D)法律传统比较抽象,是法律文化中具有深远影响的精神因素,而法律文化则更为具体19 1938 年 7 月 19 日,在莫斯科召开的第一次全苏法律科学工作者会议上,下列哪一位给法律下了这样一个定义:“法是以立法形式规定的表现统治阶级意志的行为规则和为国家政权认可的风俗习惯和公共性规则的总和,国家为了保护、巩固和发展对于统治阶级有利的和惬意的社会关系和秩序,以强制力量保证它的施行。”在分析时又说明:“ 法是各该社会统治阶级的利益的表现,法的内容是从利:会上占统治地
12、位的某种经济条件或生产条件中产生的。归根到底,生产和交换决定着社会关系的整个性质。法是这些社会关系的调节者”?( )(A)列宁(B)斯大林(C)维辛斯基(D)赫鲁晓夫20 法律意识对于法治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下列哪一选项没有表达这二点?( )(A)法律意识是惩罚犯罪的观念依据(B)法律意识是法律形成的思想和心理基础(C)法律意识是正确实施法律的思想保证(D)法律意识是公民遵守法律的重要保证21 关于法律移植和法律继承,下列哪一个选项的表述是错误的?( )(A)法律继承更强调不同时间法律的承接和继受,即纵向意义上的法律之间的承接和继受(B)法律移植则更偏向于同时代的法律的吸收和借鉴,即横向意义上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司法 试卷 演讲 练习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