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S 15020-2006 Method of test for distillation of petroleum products at reduced pressure《石油产品减压蒸馏试验法》.pdf
《CNS 15020-2006 Method of test for distillation of petroleum products at reduced pressure《石油产品减压蒸馏试验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NS 15020-2006 Method of test for distillation of petroleum products at reduced pressure《石油产品减压蒸馏试验法》.pdf(2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印月 95 8 月 本標準非經本局同意得翻印 中華民國國家標準 CNS 總號 號 ICS 75.120.60 K6112415020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印 公布日期 修訂公布日期 95 8 月 24 日 月日 (共 26 頁 )石油產品減壓蒸餾試驗法 Method of test for distillation of petroleum products at reduced pressure 1. 適用範圍:本標準規定在減壓下測定液體石油產品最高溫度達 400 時,能將部分或全部試樣蒸發的沸點範圍。本標準詳列手動測定法和自動測定法。如有爭議,在互相同意的壓力下以手動測定法作為仲裁試驗法。
2、 備考 1. 本標準採用 SI 單位,括弧內的單位及數值僅供參考。 2. 本標準可能涉及有危險性的材料,操作和設備。本標準要旨不在於強調有關使用它時的所有安全問題,使用者應建立適用之安全衛生之操作準則,並且在使用之前能決定規則範圍之應用性。對於特殊有害的聲明參閱各節備考。 2. 用語釋義 2.1 常壓等同溫度 (AET):這個溫度係將測定的蒸氣溫度經附錄 A 第 A7 節式 (A7.1)計算而得。常壓等同溫度是指在常壓下蒸餾而無熱分解的蒸餾溫度。 2.2 終點 (EP)或終沸點 (FBP):在蒸餾試驗期間,溫度計內水銀線所達之最高讀數之校正值。 2.3 初沸點 (IBP):在冷凝管較低點所滴落
3、第一滴冷凝液的瞬間,所觀察到的校正溫度計讀值。 備考: 當量測用的防濺滴鏈固定於滴尖時,形成第一滴液體會沿著鏈滴落在自動裝置中,第一滴液體偵檢器儘可能裝置在靠近滴尖端之底端。 2.4 逸出點:蒸餾管柱和真空夾套管柱冷凝器部分之內部較低接合處的最高點。 3. 方法概要:在 (0.13 6.7)kPa (1 50)mmHg之間某個準確控制的規定壓力下,使用約一個理論板數的分餾裝置進行蒸餾試驗,由終沸點餾出體積百分率獲得常壓等同溫度 (沸點 )之蒸餾關係曲線。 4. 意義及應用 4.1 本標準用於測定以常壓蒸餾可能會分解的石油產品及其餾分的蒸餾特性。使用設計條件約一個理論板數的分餾裝置試驗所獲得的沸
4、點範圍,應用於蒸餾裝 置的設計,以獲得符合法規規定去選擇適當工業摻配用料及其他目所進行的工程計算。 4.2 測定沸點範圍其數值直接與黏度、蒸 氣壓、熱值、平均分子量和許多其他的化學、物理及機械性質有關。上述任何 性質皆能在所應用合適產品測定中獲得其相關因子。 4.3 各種石油產品標準通常依據本標準測得之數據作為蒸餾範圍要求值。 4.4 依據本標準所測得之數據,建立許多 工程設計有關之相關公式,廣泛的應用在現代工程實務中。 5. 儀器 2 CNS 15020, K 61124 5.1 真空蒸餾裝置:參閱圖 1,主要包括下 述部分元件,另有一部分元件沒有設計圖或性能要求。部分元件對於試驗中 獲得滿
5、意的結果並非是必需的,但是為提高儀器的使用效率和便捷性,這些元 件又是需要的。手動和自動的儀器都必須符合以下的要求,對於自動儀器額外的要求參閱附錄 A 第 A9 節。 圖 1 真空蒸餾儀器的組裝 5.1.1 蒸餾燒瓶: 500 mL,硼矽玻璃或石英製,符合圖 2 或圖 3 所規定尺寸,並附有一個絕緣保溫加熱套。這些 尺寸沒有嚴格精密要求,可依製造者不同而可稍微差異。但是溫度感測探 針位置除外,且蒸餾管柱連接部分的內徑不能小於蒸餾管柱的內徑。溫度 計套管可由以包覆為整組的溫度探針所取代,以及市售三頸式的蒸餾燒瓶 (參閱圖 3)亦可用於本試驗。 5.1.2 真空夾套管柱組件:硼矽玻璃製 ,包括一個
6、蒸餾器接頭和一個連接的冷凝器,其尺寸參閱圖 4 及表 1。蒸餾器接 頭被完全鍍銀的玻璃真空夾套密封,真空夾套內的恒定壓力為小於 10-5Pa(10-7mmHg),相通的冷凝部分應被密封在水夾套中,並且在它的頂部 有一個接頭和真空系統相連。一個防濺滴鏈應懸掛在冷凝器滴尖上,並懸至接受器 10 mL 刻度線下 5 mm 處,還可用金屬槽作管道代替金屬防濺滴鏈 ,使餾出物沿接收器壁流下。金屬槽允許和冷凝器滴尖相連,參閱圖 5,或固定在接受器頸內部。 備考: 若無簡單方法測定完全密 封真空夾套內真空度,可用泰斯拉 (Tesla)線圈檢測, 但是火花會在夾套的薄弱點產生小孔,即使是視覺不容易察覺出來的小
7、孔或裂縫,也會使夾套失去真空。 5.1.3 蒸氣溫度量測設備及其有關的信號和操作裝置 (參閱附錄 A 第 A1 節 ):此設備在 (0 400) 範圍內測量精確度為 0.5 ,回應時間需小於 200 秒,參閱數字溫度指示計鉑電阻溫度感測器真空計卻水器充壓接頭 壓力調節系統 電磁閥真空泵 平衡罐繼電器 浸入式加熱器 溫度計 防濺滴鏈加熱套 保溫套溫度計套管 卻水器 溫度感測器/真空接頭 真空計 真空系統 控制繼電器溫度調節器循環泵滴鏈接變壓器 冷卻劑 流動方向 3 CNS 15020, K 61124 附錄 A 第 A2 節。蒸氣溫度感測器的位置是極為嚴格的,參閱圖 6,蒸氣溫度量測元件需放置在
8、頸部中心,並且其尖端位於蒸餾管柱逸出點下 (3 1)mm。蒸氣溫度量測元件可由不同 的組件組成,如固定在玻璃或金屬上之鉑電阻或熱電偶。圖 7 和圖 8 顯示兩種元件在逸出點的相關位置。玻璃鉑電阻元件位於感測器尖端的頂部,熱電 偶位於熱電偶連接處的頂端,金屬夾層的元件位於元件底部之上 (1 1)mm。相關程序描述參閱附錄第 A1 節。蒸氣溫度量測元件經由壓縮的環型墊圈固 定在玻璃感測器或真空連接器上,或合適置於蒸餾管柱。在某些蒸餾設備結 構上,蒸餾管柱上的真空連接器是可被省略的。在這些案例中,蒸氣溫度量 測元件位置應相對應作調整。蒸發器溫度量測元件也適用於熱電偶或鉑電阻,並且應遵照以上條件。 5
9、.1.4 硼玻璃接受器:尺寸依照圖 9 所示。如使用在自動測定儀器上的接受器,且固定在恆溫室,則不需要夾套。 備考: 警告儀器 的玻璃部分常處於嚴苛高溫工作條件下,為了減少失敗機率,唯經偏振光試驗證明無應力的設備才可以使用。 圖 2 蒸餾燒瓶和加熱套 單位: mm 備考: 溫度計套管可用封閉法,亦可用 19/38 的磨砂接頭,將溫度計裝入蒸餾燒瓶。對於溫度不超過 400 的蒸餾,可以不用溫度計套管。 加熱套外徑 102 2 外徑 28 1內徑 8 0.535/25 球型接頭 25 2 20 255 3保溫層 溫度計套管不能超過蒸餾燒瓶的中心線 3 6 4 CNS 15020, K 61124
10、圖 3 500 mL 蒸餾燒瓶 單位: mm 圖 4 真空夾套管柱 15 55 21555 23514/3522 1.8 1051503 1353 1353 14/35 ME D B A C RSTNL(X4)QH F K OPW滴尖與冷凝器之間要求平滑連接,以避免擋住液體。 U X Y G 膨脹室 V 蒸餾管柱觀察視窗I 冷凝器組件真空夾套組 J 5 CNS 15020, K 61124 圖 5 滴鏈或金屬槽和冷凝器連接圖示 冷凝器滴尖金屬絲 掛鉤 10 mL 標記 間距 5 mm 接受器金屬絲小孔防濺滴鏈掛置處金屬槽 彈簧掛鉤如果冷凝器滴尖上沒有小孔,則可用如圖所示的彈簧懸掛防濺滴鏈 注意
11、:防濺滴鏈位置尺寸如圖所示,而在 200 mL刻度以下的液體排放量應不超過 0.1 mL 6 CNS 15020, K 61124 表 1 真空夾套管柱組件規格 元件 必要性 尺寸, mm 備註 A 否 265 10 -B 是 99 4 逸出點 C 是 85 3 內部尺寸因製造廠商組裝不同,因此依有角度的內管與垂直管柱交錯中心的位置為尺寸 D(OD) 否 64.5 2 - E 否 14/23或 19/38 尖型磨砂接頭母接頭 F 否 35/25 球型磨砂接頭公接頭 G 否 35 10 此區域為覆蓋加熱套的絕緣頂端 H(ID) 是 24.7 1.2 使用外徑 28 mm管達到此尺寸 I 否 2
12、12 視窗可作為沸騰速率和管柱潔淨的觀察,卻會造成熱損失 J 否 60 20 - K 否 12 7 - L(OD) 否 8 冷凝接頭,最小尺寸 M 是 230 13 此尺寸影響冷凝蒸氣回復時間和溫度或回收率的結果 N(OD) 否 38 2 - O 是 140 20 此尺寸影響蒸氣冷凝效率,並影響溫度或回收率的結果 P(ID) 是 18.7 1.1 使用外徑 22 mm管達到此尺寸 Q 是 60 2 - R 否 沒有限定 連接真空系統,任何適合的方式皆可 S 否 沒有限定 延伸到冷凝組件之上,其尺寸必須保持最小或較大於冷凝組件的內徑 T(ID) 是 18.7 1.1 使用外徑 22 mm管達到此
13、尺寸 U 是 140 5 此尺寸影響蒸氣冷凝效率,並影響溫度或回收率的結果 V 否 沒有限定 由冷凝組的底端到頂端的距離,因製造廠商而不同,不會影響實驗結果 W 否 12 7 - X 是 50 8Y 是 30 7 距離滴尖端點的距離 備考 1. 此尺寸使用於核對建構適當裝置 (assembly)參考用,實際應用於玻璃刻度的尺寸會稍有改變,當裝置配件熔接後,用於建構此裝置之尺寸不易獲得,具關鍵性之尺寸需要嚴格遵守表中可接受的範圍,圖中列出的尺寸收集自 7 CNS 15020, K 61124 許多手動及自動的製造設備,這些設備為本標準精密度建立之要點。 2. 警告目前正著手進一步的研究,以獲得一
14、組對此尺寸大小有更嚴謹的限制值,因為一般相信現今較寬鬆的尺寸管制,對本標準之精密度有顯著的不利結果。所以對於本設備之組裝及元件目標尺寸管制將於近期提出,並於提出後的五年修訂本試驗法與正式執行。 圖 6 溫度感測器的位置 單位: mm 圖 7 鉑電阻溫度感測組件 單位: mm 溫度感測元件 鉑電阻溫度感測器 螺旋蓋 溫度感測器或真空接頭50 蒸餾管柱上方位置感測尖端 螺旋蓋矽樹脂壓縮環具鐵氟龍表面9 0.5 50 3 3 1 x60逸出點3 8 CNS 15020, K 61124 圖 8 熱電偶溫度感測組件 單位: mm 圖 9 接受器 單位: mm 備考: 如果自動裝置上的接受器是固定在恆溫
15、室,則不需要套管。否則,就需配置套管連接接受器以使刻度讀數不受干擾。 逸出點3 35/25 球型接頭必須高於 200 mL 刻度 三個相隔 120到中心管內徑的缺口,避免遮蔽刻度 75 5外徑 8 0.525 2內管內徑 41 1.5外徑 51 1.5內 徑 8 0.525 245 3195 1.5 330 5 18016014012010090504020 9 CNS 15020, K 61124 5.1.5 真空計: 1 kPa 壓力以下量測絕對壓力之精確度為 0.01 kPa, 1 kPa 以上精確度為 1 %。正確使用之麥克勞德 (McLeod)壓力計可達到此精確度。於壓力約1 kPa
16、 下,配備精確測高器 (一種安裝於游標尺上的光學儀器,可準確量測高度 )的水銀壓力計亦 可達此準確度。經過麥克勞德壓力計校正之電子壓力計如巴雷特羅 (Baratron)壓力計亦適用,但需定期以附錄 A 第 A3 節進行檢查。壓力校正裝置參閱附錄 A 圖 A3.1。不建議使用熱絲、輻射或導電率檢測式的真空計。儀 器組裝時,真空計應連接於蒸餾管的溫度感應器 (或真空接頭 )側管,或連接於冷凝器的溫度感應器 (或真空接頭 )側管。管線長度越短越佳,且連接管的內徑不可小於 8 mm。 備考: 適合本標準 以量測系統壓力之壓力計為流體壓力計或電子壓力計,對一般壓力計 (非傾斜式麥克勞德壓力計 )提供的測
17、量結果可被顯示出來。 5.1.6 壓力調節系統:低於或等於 1 kPa 絕對壓力時,需維持系統於 0.01 kPa 內,當 1 kPa 或高於 1 kPa 絕對壓力時,需維持系統壓力恆定於絕對壓力的 1 %以內,適當的儀器裝置參閱附錄 A 第 A4 節。壓力調節系統應連接於冷凝器頂部的支管,管線長度越短越佳,且連接管的內徑不可小於 8 mm。 5.1.7 真空裝置:如由一個或一個以上 的真空泵與數個緩衝槽所組成,在操作壓力全量範圍內需將壓力恆定於 1 %以內。以內徑為 8 mm 或 8 mm 以上的真空接頭將真空裝置與冷凝器的頂部相連接 (參閱圖 1),管線長度越短越佳。在 100 kPa 壓
18、力下,可提供大於 850 mL/min(30 cfm)流量之單級泵適用於此真空裝置,若蒸餾需在低於 0.5 kPa 的壓力下進行,則建議使一個流量與此相當或更大之雙級泵。平衡罐容量應大於 5 L,以減少壓力變動。 5.1.8 卻水器 (1) 固定於冷凝器頂部與真空系統之間的卻水器,作用為回收蒸餾時冷凝器中未被冷卻的低沸點組成物質。卻水器利用冷卻液致降溫,使溫度保持在 40 以下,可利用液態氮作為冷卻液。 備考:警告若系統發生大量空氣洩漏,且使用液態氮作為冷卻液時,會導致卻水器內的空氣 (氧氣 )冷凝,若卻水器內同時存在碳氫化合物,則當卻水器在第 9.12 節步驟升溫時,會引起燃燒或爆炸。 (2
19、) 固定於溫度感應器 /或真空接頭與真空計之間的卻水器,作用為防止蒸餾時,低沸點組成物質污染真空計。 5.1.9 低壓空氣或二氧化碳源:用於冷卻蒸餾結束後的蒸餾燒瓶與加熱器。 5.1.10 低壓氮氣源:釋放氮氣,可使系統由真空恢復至常壓。 5.1.11 安全屏或安全罩:事故發生時,可將操作人員與蒸餾儀器充分隔離,需以 6 mm 厚的強化玻璃或相同強度的透明材料製成。 5.1.12 冷卻劑循環系統:提供冷卻劑予接受器及冷卻器系統,在 (30 80) 溫度範圍內,可將溫度控制於 3 之間。接受器固定於恆溫室的自動裝置,其冷卻劑循環系統則只提供冷卻劑至冷卻器系統。 10 CNS 15020, K 6
20、1124 6. 試劑與材料 6.1 正十四烷 (n-tetradecane),試藥級。 6.2 正十六烷 (n-Hexadecane),無色參比燃料。 6.3 矽膠滑脂 (silicon Grease),高真空專用矽酮油。 6.4 矽酮油 (silicon oil),可長時間使用於 350 以上高溫條件。 6.5 甲苯 (toluene),工業級。 6.6 環己烷 (cyclohexane),工業級。 7. 樣品與採樣事項 7.1 採樣法依 CNS 1217石油及其產品之取樣法取得樣品,一般為了符合輸儲或工廠操作的樣品之代 表性。其取樣量約需 (4 8)公升以作為一系列的試驗分別使用。對於本試
21、驗所需的樣品量應略超過 200 mL。 7.2 取 200 mL 試樣於蒸餾瓶中,試樣必須確定無水。若含有水分,可參閱附錄 A第 A6 節方法加以脫水。 7.3 依 CNS 12017原油及液體石油產品比重測定法 (比重計法 ) ,或依 CNS 14474液態油品密度及比重測定法 (數位式密度計法 )以電子式密度計測試樣品密度。 7.4 試樣未能立即分析者須置於玻璃或金 屬容器中,不可置於塑膠容器,並存放於室溫以下。 7.5 注入試樣時必須確定試樣完全液化, 若發現有結晶物,必須加熱使結晶物完全溶解。再依據試樣大小、黏度和其他因素劇烈攪拌 (5 至 15)分鐘以確定試樣均勻。如果加熱到 70
22、仍有固體物尚未溶解,則可能是無機物質或非試樣中可蒸餾的部分。將之過濾去除或將溶解液態部分的試樣取出,移入另一容器。 7.5.1 有些物質如劣化殘渣與高熔點石蠟,這些固態或半固態物質都無法在 70 完全液化,即使它們同屬於碳氫化合物。 8. 儀器校正與定量 8.1 溫度計校正參閱附錄 A 第 A1 節。 8.2 壓力調控系統校正參閱附錄 A 第 A4 節。 8.3 清潔並乾燥儀器的玻璃部分,接頭部 分需再添加潤滑劑。玻璃底部可塗上薄薄的一層高真空矽酮油,但是切勿過量 。過量的矽酮油將引起洩漏或在開始時會造成發泡。 8.4 所有的儀器在空置時依附錄 A 第 A3.3.2 節進行洩漏測試。 8.5
23、以第 7.1 節與第 7.2 節所列的兩標準油品,對整體設備進行驗證。 9. 分析步驟 9.1 以溫度計確認溫度,另依附錄 A 第 A1 節所載之方法先校正溫度計。 9.2 設定冷凝溫度低於最低蒸氣溫度至少 30 以利試驗觀察。 備考:大部分物質的最佳冷凝溫度約為 60 。 9.3 由密度計算 200 mL 試樣所佔的重量 (精確至 0.1 g),秤取相當量的試樣置於蒸餾瓶中。 9.4 以高真空矽酮油進行蒸餾設備接頭部 分的潤滑,在潤滑前需注意各個接頭部位 11 CNS 15020, K 61124 是否清潔,並且儘可能減少潤滑劑使 用量。將燒瓶連接到蒸餾端較低的圓形接頭,將加熱器置於燒瓶底部
24、放上頂部 套筒,以可調式彈簧夾將儀器其他部分接頭接裝好。 備考:若潤滑劑使用量過多可能造成蒸餾過程中試樣產生過多泡沫。 9.5 在溫度計套筒底部滴幾滴矽酮油,將 溫度計插入接觸套筒底部,溫度計套筒上端以玻璃棉封住。 9.6 開啟真空泵,觀察試樣是否開始產生 泡沫。若發現開始產生泡沫後可以微增加壓力直到泡沫消失。另以稍微加熱去 除溶解的氣體,有關抑制試樣產生氣泡方法參閱附錄 A 第 A6.2 節。 9.7 將儀器內部抽成真空,直到所需的蒸 餾壓力為止。無法達到所需的真空度或隨著真空泵關閉,壓力調節至蒸餾所預 定之壓力,若無法達到所需之壓力,則顯示有嚴重洩漏問題。以氮氣將儀器內 壓力升到常壓,再以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CNS150202006METHODOFTESTFORDISTILLATIONOFPETROLEUMPRODUCTSATREDUCEDPRESSURE 石油 产品 减压蒸馏 试验 PDF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634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