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带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带解析) 选择题 下图景观名为 “佛掌沙丘 ”,位于雅鲁藏布江北岸的山麓地带。每当枯水期时,其附近河流中常有河沙出露 ,经强风年复一年地吹送,逐渐在河岸上形成了这一巨大、突兀的沙丘。据图文资料回答题。 【小题 1】形成 “佛掌沙丘 ”景观的主要外力过程是 A流水侵蚀一流水搬运一流水沉积 B风化侵蚀一风力搬运一流水沉积 C流水沉积一风力搬运一风力沉积 D海陆变迁一流水搬运一风力沉积 【小题 2】该景观位于 A喜马拉雅山的南麓 B东南季风的迎风坡 C印度洋水汽通道上 D河流转向西流的拐弯处 【小题 3】该景观因沙丘之形与其在江面中的
2、倒影酷似一合掌祈祷的佛掌而得名。游客去该景点旅游 A需要选择特定的季节 B应精选观赏位置和角度 C发现沿途植被稀少 D可以看到大片棉田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C 【小题 3】 B 试题分析: 【小题 1】关键在于审题,题目情景是先河沙出露,然后风吹,最后沉积成为沙丘,即可判断外力作用的过程,故选 C项。 【小题 2】该景点在雅鲁藏布江的北岸,故 A项错误;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带主要受西南季风影响,而不是东南季风,故 B项错误;该地河谷迎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故是印度洋水汽通道, C项正确;根据雅鲁藏布江的流向,该处位于河流自西向东流转向南流的拐弯处, D错误。 【小题 3】
3、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为亚热带、热带湿润地区,植被相对茂密, C项错误;西藏不应该是棉花的主产区, D错误;而结合题干信息分析:该景观无论什么时候都是需要一定的条件才能体现的,所以无论有无河水都需要有一定的观赏位置和角度,故选 B项。 考点:本题考查外力作用过程、我国的区域地理和旅游景观的欣赏等内 容。 点评:本题为 2013届北京西城区一模试题,有一定难度,能抓住材料信息提取有效信息是解题的关键,并能结合我国区域地理的基本概况分析,注意结合图示内容分析。 2011年 3月 11日,日本东北部地区发生 9.0级特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有 20多个国家发布海啸警报。据此并
4、参照图,完成题。 【小题 1】此次地震成因是 A板块张裂引起 B位于板块交界附近 C火山活动引发 D位于板块内部地区 【小题 2】特大地震发生时,正值中国北方沿海盛行 A西北风、北风 B东北风、南风 C西南风、北风 D东北风、东风 【小题 3】特大地震发生后,发布海啸警报的国家均临 A大西洋 B太平洋 C北冰洋 D印度洋 【小题 4】观测机构修订了本次地震震级,主要是由于震级大小 A具有不同的划分依据 B与地震烈度成正比 C取决于测量位置 D与地震的测定技术有关 【小题 5】日本与我国一水之隔,这里的 “一水 ”是指 A日本海 B渤海 C黄海 D东海 【小题 6】下列叙述,说明自然灾害具有链发
5、性特点的是 A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B日本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 C地震引发海啸 D地震持续时间短 【小题 7】日本东部沿海著名的洋流是 A日本暖流 B北大西洋暖流 C千岛寒流 D加利福尼亚寒流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A 【小题 3】 B 【小题 4】 D 【小题 5】 D 【小题 6】 C 【小题 7】 A 试题分析: 【小题 1】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碰撞边界),地壳运动活跃,故形成此次地震。 【小题 2】此次地震发生时为我国的冬半年,故我国北方地区冬季盛行西北风、偏北风。 【小题 3】日本位于太平洋西岸,故受次海域的海底地震影响而形成的海啸可能发生于太平
6、洋沿岸国家。 【小题 4】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不同国家测得的地震震级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其测量技术的差异而导致的。 【小题 5】结合东亚的海陆分布判断,日本隔日本海与朝鲜、韩国相望,我国与日本之间隔东海相望。 【小题 6】自然灾害具有链发性主要是指一次主灾诱发其它自然灾害,故地震引发海啸反映了该特征。 【小题 7】结合世界的洋流分布判断,日本东侧为日本暖流经过。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地震、自然灾害和洋流等内容。 点评:本题难度低,但考点较多,解题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掌握日本的板块位置和板块运动形式。 掌握我国东部地区的季风风向规律; 掌握地震的震级特征; 结合东亚的海陆分布; 结合地理
7、位置掌握世界主要的洋流分布。 2011年 5月 1日北京迎来最大范围沙尘天气,伴随 5-6级大风。据此完成题。 【小题 1】形成沙尘暴的天气系统是 A低气压 B台风 C暖锋 D冷锋 【小题 2】加剧沙尘暴天气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围湖造田 B破坏植被 C露天开矿 D修筑大坝 【小题 3】减轻北京地区沙尘天气的主要措施是 A北京西北部封山育林 B加强 “三北 ”生态建设 C黄河中上游植树造林 D西北地区退耕还湖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B 【小题 3】 B 试题分析: 【小题 1】沙尘暴是冷锋影响的灾害性天气。 【小题 2】影响北京的沙尘暴主要来源于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过度放牧、
8、过度开垦和过度樵采等植被的破坏是导致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即也是加剧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小题 3】结合上题分析,对北京的沙尘天气的治理主要在于对西北地区荒漠化的防治,故 “三北 ”防护林建设是减轻北京沙尘天气的主要措施。 考点:本题考查影 响我国的自然灾害。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主要掌握影响我国北方沙尘暴的主要原因,并能结合其人为原因判断减轻荒漠化的主要措施。 我国西南地区泥石流多发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构造活跃 地形复杂 冬季多暴雨 破坏植被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注意 “自然原因 ”,破坏植被属于人为原因,由于我国西南地区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地震,故岩
9、石破碎,为泥石流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地形崎岖,起伏大,是形成泥石流的地形条件,而该地区受西南季风影响,夏季多暴雨,而不是冬季,故 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自然灾害的成因。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泥石流形成的基本条件,并注意审题要求和结合我国的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分析。 下表代表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对四省区的危害程度( 号越多代表危害程度越高),据此完成题。 地区 甲 乙 丙 丁 粤 川 新 晋 【小题 1】甲代表的环境问题是 A寒潮 B酸雨 C水土流失 D土地荒漠化 【小题 2】乙类环境问题在广东省不严重的原因是 A森林覆盖率高 B经济发达 C降水充沛 D纬度位置和地形 【
10、小题 3】为治理丁类环境问题,广东省应采取的措施是 A植树造林 B优化燃料消费结构 C退耕还牧 D加强冬季供暖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D 【小题 3】 B 试题分析: 【小题 1】直接根据表格信息,甲类环境问题山西省最严重,而新疆较少,故判断为水土流失。 【小题 2】乙类环境问题主要分布于山西和新疆,而广东和四川省基本没有,故判断为寒潮,广东省受寒潮影响小,主要是由于其纬度位置较低,且北部有南岭阻挡。 【小题 3】结合上题分析,丁类环境问题在广东和四川省最严重,而在新疆和山西较少,故判断为酸雨问题,主要由于大量燃烧矿物燃料排放酸性气体而形成,故广东主要应从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分析
11、。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我国的主要环境问题。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学生只要掌握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形成条件,并能结合我国各个省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比较分析即可。注意比较分析。 读图,回答题。 【小题 1】图中若甲图为某山区等高线地形图 (单位:米 ),且该地多岩崩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图中最易发生泥石流灾害的地点是 A A地 B B地 C C地 D D地 【小题 2】若乙图为甲图中某地等高线的一部分,实线为等高线 (单位:米 ),虚线为泥石流路线,某游客此时正好位于 O 点,则其正确的逃生路线是图中 中的哪一条路线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12、 【小题 1】泥石流一般主要发生于陡峭的山谷地带,结合甲图的等高线分布可判断, B处等高线 “凸高为低 ”,故判断为山谷,最易发生泥石流灾害。 【小题 2】结合上题分析,泥石流应形成于山谷地区,故乙图的等高线应符合“凸高为低 ”,若在山谷中遇泥石流灾害,则应沿着山谷向上逃跑,故 线路为正确的逃生路线。 考点: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属于等高线地形图与自然灾害相结合的典型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泥石流形成与地形的关系,掌握泥石流逃生的 正确线路即可判断。 图为地震、滑坡两种地质灾害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小题 1】关于两种地质灾害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
13、震多发生在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较差的地区 B滑坡是山区沟谷中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C两种地质灾害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 D两种地质灾害的发生都与气象灾害存在着关联性 【小题 2】关于两种地质灾害的分布、危害和治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区分布均不受地形因素影响 B滑坡是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 C地震灾害可以通过监测和预报避免灾害的发生 D恢复植被、保持水土可以减小滑坡的发生频率和强度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地震是由于内力作用的结果,与地形、植被等条件无关, A错误;山区沟谷中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是泥石流而不是滑坡, B错误;滑坡主要受
14、地形、植被等条件影响,而与气象灾害关系不大,地震是内力作用的结果,故 D错误;地震可能导致山区的岩石破碎,故可能为滑坡提供物质基础,C项正确。 【小题 2】滑坡是山区松散的碎屑物整体下滑而形成,故受地形因素影响, A错误;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是地震, B错误;目前对地震的监 测和预报还属于世界级难题,且一般通过地震监测和预报减低其危害,而不能避免灾害的发生, C错误。植被破坏是导致滑坡灾害的主要人为原因,故恢复植被,加强护坡工程是减轻滑坡发生的主要措施, 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地质灾害。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地震和滑坡灾害的形成原因和主要的影响因素,并掌握自然灾
15、害的关联性特征等内容即可判断,对应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 下列各种灾害在形成、发展、致灾上,彼此之间有着密切关联性的是 A滑坡 地震 疫病流行 B台风 暴雨洪涝 火山喷发 C地震 海啸 洪灾 D旱灾 森林火灾 虫灾 答案: C 试题分析:地震是内力作用的结果,而不可能受滑坡影响,故 A项错误;火山喷发属于内力作用的结果,故不可能受台风或暴雨洪涝影响, B项错误;海底地震可能引发海啸,海啸可能造成沿海地区的洪灾, C项正确;森林火灾与虫灾之间没有因果联系, 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自然灾害的关联性。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各种自然灾害的基本形成原因,进而可分析自然
16、灾害的关联性特征。 如果下图表示的是某条河流不同年代的流量年变化曲线,则在这期间该河流域可能 修建了水利工程 开辟了运输线 加固了防洪大堤 流域内植被遭到破坏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开辟运输线和加固防洪大堤对河流的径流量没有影响,而修建水利工程能调节河流的径流量,修建水利工程后能使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减小;植被能涵养水源,故若流域内的植被遭到破坏则可能使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加大。 考点:本题考查人类活动对河流流量的影响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对河流径流量能起调节作用的主要人类活动即可判断。 灾前准备、灾中应急和灾后恢复是自 然灾害救助过程中的三个核
17、心环节。灾中应急行动见图 。据此回答题。 【小题 1】某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储备的救生类物品主要是救生圈、救生舟、救生衣等。该基地及其附近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A寒潮 B泥石流 C旱灾 D水灾 【小题 2】影响应急时间的主要因素是 储备基地到灾区的距离 自然灾害的种类 应急交通线的通行能力 救灾人员的数量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 “救生圈、救生舟、救生衣 ”都是水灾所需要的物资,故判断该基地附近最主要的自然灾害应为水灾。 【小题 2】应急时间即从储备基地到灾害发生地所需要的时间,故一般受距离和交通运输条件影响。 考点:本题考查自然灾害
18、的防治。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能抓住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即可判断,注意影响救灾的主要影响因素。 如果按照纬度从南到北排列,正确的顺序是: A平遥古城 皖南村落 开平碉楼 避暑山庄 B避暑山庄 平遥古城 开平碉楼 皖南村落 C开平碉楼 平遥古城 避暑山庄 皖南村落 D开平碉楼 皖南村落 平遥古城 避暑山庄 答案: D 试题分析: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皖南村落位于安徽省南部;开平碉楼位于福建省;避暑山庄位于河北省,故结合我国的省区位置可判断, 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著名旅游景点的分布。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知识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我国著名旅游景点的分布位置即可判断。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在
19、平时加强知识积累。 关于人类活动与旅游资源开发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类活动对优美自然环境资源的被认识、提升其文化内涵具有重要影响 B人类活动对一些旅游景点、景区的形成起主导作用 C人类活动对旅游景区的影响,只有在单纯的人造的景区中可以体现 D在古代,我国的规划师与建筑师追求 “天人合一 ”的完美境界 答案: C 试题分析:人类活动对优美自然环境资源的被认识、提升其文化内涵具有重要影响,故人类活动不仅在对人造景观具有影响,也对自然资源的被认识和开发具有重要影响, C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人类活动与旅游资源的开发。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人类活动在旅游资源开发中的重要价值,注意人类活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北京市 第六 十六 中学 高二下 学期 期中考试 地理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