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七律 长征》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年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七律 长征》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七律 长征》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年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七律 长征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 其他 1935年 10月,红军第二方面军、第四方面军正在行军途中,还没有越过岷山,这是历史事实,作者为什么要在诗中把它说成是 “三军过后 ”? 答案:突出表现红军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伟大气魄,充分表达了对红二、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的殷切希望和无比信任。(意近即可) 试题分析:诗人以雄浑博大的基调表现出一种大无畏的精神,虽然困难重重,但是诗人相信凭借红军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一定能够战胜一切,所以畅想了三军汇合的喜悦场景。 考点: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点评:学生答题时,一定要基于诗词的描绘,也要充分发挥想象,全诗诗眼 “不怕
2、 ”一词,可以让人坚信三军都能战胜困难,顺利汇合。 将下列诗句断句: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答案:略 试题分析:解答时,要想正确划分朗读节奏,准确把握句意是关键。 句的朗读节奏可根据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按 “二二三 ”的节奏形式可以划分为:金沙 /水拍 /云涯暖, 大渡 /桥横 /铁锁寒。 句中 “更喜岷山 ”是动宾短语, “千里雪 ”是偏正短语,所以根据音节、意义、情感需要,节 奏形式可化为:更喜岷山 /千里雪, 三军过后 /尽 /开颜。 考点:考查学生的文言语感。 点评:古体诗词朗读节奏的划分,涉及到文字、词义、语法以及古代文化常识,一般节奏划
3、分依据音节兼顾意义;连在一起的两个单音词,朗读时须读断;句首语气词之后要停顿;语法结构等方面。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逶迤: 磅礴: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开颜: 答案: 逶迤:弯曲绵延的样子。磅礴:气势雄伟的样子。 欢悦。 试题分析:解答时,一定要注意字词的本意,另外还要兼顾句子的意义。 中“逶迤 ”是弯曲绵延的样子; “磅礴 ”是气势雄伟的样子。 中 “开颜 ”是指欢悦。 考点:考查诗句中的字词理解。 点评:这类题相对于鉴赏字词要简单些,这只需要理解词的意思,主要基于学生对字词的理解积累。 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五幅 “征难图 ”,请用简洁的话加
4、以概括。 答案:五幅 “征难图 ”: (1)腾跃五岭 (2)疾跨乌蒙 (3)巧渡金沙 (4)飞夺卢定桥 (5)喜踏岷山雪; 试题分析:做题时,首先理解相应诗句的意思,然后加以概括: 五岭逶迤腾细浪 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断,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 浪:腾跃五岭。 乌蒙磅礴走泥丸 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疾跨乌蒙。 金沙水拍云崖暖 渡过金沙江后,想起战斗要胜利了,心头感觉暖暖的:巧渡金沙。 大渡桥横铁索寒 红军过了横着铁索的大渡河后,想起了过铁索时牺牲的战友们,仍心有余悸:飞夺卢定桥。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度过了覆盖着皑皑白
5、雪的岷山,三军汇合时大家感到很快乐:喜踏岷山雪。 考点:考查学生对是诗句内容的高度概括能力。 点评:诗句一般语言凝练,高度体现景与情,学生要加以概括,就必须先理解诗句的 意思,再高度概括出来。 就你所了解的知识,举两例长征期间的大事。 答案: 试题分析:涉及到长征的事件很多,这主要看学生的积累能力。例如: 1935年 8月 ,中共中央发表 “八一宣言 ”;红军第一、四方面军组成左右两路军,开始过草地。 1935年 12月 ,中共中央政治局瓦窑堡会议,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考点:考查学生平时的积累能力。 点评: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主要考查学生平时的积累能力,这就看出语文不是单一的学科,涉
6、及面很广。 诗歌鉴赏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 七律 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小题 1】体现全诗中心思想的句子是: 。全诗的诗眼是: 。 【小题 2】诗的中间四句承上句分别从哪两个方面写红军战胜困难?你认为诗句中哪些字用得精炼形象?请任选两个加以赏析。 【小题 3】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哪两个事件?请各用一个短语概括。 【小题 4】从这首诗中,你感受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小题 1】中心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
7、 等闲。诗眼: “不怕 ”。 【小题 2】从山和水两方面写。用字的赏析。如 “腾 ”“走 ”这两个动词使山化静为动,形象地突出了红军的壮举,是红军精神的外显。又如: “暖 ”“寒 ”是一对反义词,这两个形容词是诗人精心设计的情感穴位, “暖 ”温馨喜悦,表现的是战胜困难的欢快; “寒 ”冷峻严酷,传递的是九死一生后的回味。 【小题 3】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 【小题 4】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豪壮志以及浓郁的革命乐观主义情怀。 【小题 1】试题分析:首联是全诗的总领,以下三联则紧扣首联展开。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开门见山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这是全篇的中心思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年苏教版 初中语文 年级 七律 长征 练习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