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苏教版初中语文八下《马说》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年苏教版初中语文八下《马说》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苏教版初中语文八下《马说》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年苏教版初中语文八下马说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 其他 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小题 1】 骈 死于 槽 枥之间( )( ) 【小题 2】一 食 或尽 粟 一 石 ( )( )( ) 【小题 3】 食 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 食 也( )( ) 【小题 4】才美不外 见 ( ) 【小题 5】其真无马 邪 ( ) 答案: 【小题 1】骈( pin)槽( co) 【小题 2】食( sh)粟( s)石( dn) 【小题 3】食( s)食( s) 【小题 4】见( xin) 【小题 5】邪( y) 【小题 1】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注音题,要结合学习课文时的积累。骈 pin、槽 co。 考点:考查字音。
2、 点评:文言文中,有许多字词比较生僻,平时我们学习时,一定要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这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 【小题 2】试题分析:注音,一定要注意通假字的读音。食 sh、粟 s;石在文中是指古代容量计算单位应读 dn。 考点:考查学生的注音能力。 点评:文言文中的一些多音字的某个读音,往往是现在不常,比如:石在文中是指古代容量计算单位应读 dn,现在很少用到,我们一定要注意读准。 【小题 3】试题分析:两个 “食 ”都是通假字,通饲,故读 s。 考点:考查通假字的读音。 点评:通假 字 ,汉字的通用和假借的简称。所谓通假,就是两个字通用,或者这个字借用为那个字,它们之间语音相同。 【小题 4】试题
3、分析:见:通 “现 ”,在这里读 xin。 考点:考查通假字。 点评:在这里见是通假字,通现,所以应该读 xin。 【小题 5】试题分析:邪:通 “耶 ”,所以读 y。 考点:考查学生对文言字音的掌握。 点评:文言文中常出现通假字,也就是二者字音相同,读其通假的字的读音。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并指出现代的意义。 【小题 1】 是 马也 ( ) 【小题 2】且欲与常马 等 不可得 ( ) 答案: 【小题 1】这 今意:判断动词 【小题 2】一样 今意:动词,等候 【小题 1】试题分析:文言实词解释是文言文考试的重点内容。是,古义:这;今意:判断动词。 考点:考查文言词古今异义。 点评:古汉语中有大
4、量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即古今异义词。要强调学生强化理解。 【小题 2】试题分析:文言实词的古今意思有时差异很大。等,古义:一样;今意:动词,等候。 考点:考查文言词古今异义。 点评:古汉语词汇中有些词今天仍然使用 ,但意义已经发生了变化 ,诸如词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 ,这就要求学生多加注意。 翻译下列各语句。 【小题 1】故虽 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小题 2】且欲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小题 3】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答案: 【小题 1】因此,虽然有名马,只是埋没在那些奴仆的饲马人手里,与普通马同死于马厩里
5、,不会拿千里马的称呼来叫它了。 【小题 2】想要它与普通马一样尚且不可能得到,怎么能求它日行千里呢? 【小题 3】驾驭它不按正确的方法,饲养它不能尽它的食量,它嘶鸣不知道什么意思。 【小题 1】试题分析:翻译句子时,一定要注意抓住关键词。故:因此;虽:即使;名:名 贵的;祗:只是;奴隶人:古代也指仆役,这里指喂马的人;辱:这里指受屈辱而埋没才能。翻译是:因此,虽然有名马,只是埋没在那些奴仆的饲马人手里,与普通马同死于马厩里,不会拿千里马的称呼来叫它了。 考点: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的能力。 点评:翻译时,一定要注意把握住关键词语的意思,再就是采取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办法来翻译。 【小题 2】试题分析
6、:解释时,把握住 “且:犹,尚且;欲:想要;等:等同,一样;安:怎么,哪里,疑问代词;求:要求。 ”等主要词的意思,翻译是:想要它与普通马一样尚且不可能得到,怎么能求它日行千里呢? 考 点:考查解释文言句子的现代汉语意思。 点评:将文言句子解释成现代汉语意思,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是理解文章的主要手段,所以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小题 3】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抓住重点文言实词的意思。策:鞭打;之:代词,指千里马;以:按照;道:正确的方法;食,通 “饲 ”,喂;材:通 “才 ”,才能;尽:竭尽,发挥出;鸣:马嘶;通:通晓。故可翻译为:驾驭它不按正确的方法,饲养它不能尽它的食量,它嘶鸣不知道什么意思
7、。 考点: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点评:文言文翻译是文言文考查的一项重要内容,踩分点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再就是语句通顺。 马说借古代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用来比喻的道理是什么? 答案:识马者难得。只有 “伯乐 ”那样的人,才能发现具有 “千里马 ”功能的人才。 试题分析:分析全文,借古代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用来比喻的道理是识马者难得。只有 “伯乐 ”那样的人,才能发现具有 “千里马 ”功能的人才。 考点:考查文中事物的比喻意义。 点评:本文伯乐是指能识别人才、利用人才的人,千里马是指人才,文中千里马与伯乐的关系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由此来分析伯乐于千里马所比喻
8、的道理。 现代文阅读 梯 子 周粲 年轻的爸爸和他的儿子一起在后花园放风筝。小小的园地,小小的风筝。 小小的风筝飞呀飞的,就飞到了墙头上。墙头上的野花,把风筝紧紧地缠着。 于是爸爸说,必须去拿一架梯子来,然后爬上梯子,取下墙头上的风筝。 爸爸要爬上梯子,但是儿子说: “爸爸,让我来吧! ” 爸爸看了看他九岁的儿子,想了又想,终于说: “也好,让你来就让你来。 ” 猴子一般地,儿子爬到梯子的最高一级了。 儿子转过头来,嘻嘻地笑。他的笑声,像用早晨的牵牛花吹出来的。 解开了风筝绕在野花上的线,正要下来,爸爸却用一只大手和一个声音制止了他,爸爸说: “慢着! ” 儿子停住了,望着爸爸,用眼睛问爸爸:
9、 “怎么啦? ” 爸爸说: “我先讲个故事给你听了,你再下来。 ” 于是儿子笑得更开心,他一手抓住梯子,一手拿着风筝,等爸爸讲故事,爸爸讲的故事,没有一次不好听的。 爸爸说: “从前有个爸爸,告诉他那个站在一架很高很高的梯子上的儿子说:你跳下来!你一跳下来,爸爸一定会在下面把你抱住。听见爸爸这么说,儿子很放心,就像游泳时跳进水里去一样,纵身一跳。哪里知道当儿子就要投进爸爸的怀抱里的前一秒钟,爸爸的身体一闪,站在一边。儿子扑了个空,掉在地上,屁股差一点就开花。哭哭啼啼地站起 身来,儿子问爸爸:为什么要骗他。爸爸说:我要给你一个教训,连你爸爸的话都靠不住,别人说的话,更不必说了。 ”停了一停,爸爸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年苏教版 初中语文 练习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