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古诗四首》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年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古诗四首》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古诗四首》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年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古诗四首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 诗歌鉴赏 理解填空。 【小题 1】杜甫春望中的 “_, _”写出了国家衰败的景象。 【小题 2】泊秦淮中批评统治者醉生梦死的诗句是: _、_。 【小题 3】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诗中由现实转入梦境,表现作者对统治者的统治隐隐担忧和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的诗句是:_、 _。 【小题 4】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一诗中运用比喻把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诗句是: “_, _。 ” 答案: 【小题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小题 2】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小题 3】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小题 4】山
2、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小题 1】试题分析:首先要理解杜甫春望,再依据题干 “国家衰败 ”,考虑与国家命运有关的句,即: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考点:考查古诗词理解默写。 点 评:这类默写占得比重越来越大,学生不仅要会背诵诗句,而且还要熟练掌握原诗,理解全诗,但答案:仍具唯一性。 【小题 2】试题分析:分析泊秦淮,作者来到秦淮河畔,看到了淡烟寒水、夜幕朦胧的凄迷景象,听到了商女靡废的亡国之音,大为愤慨。 “犹唱后庭花 ”表面上是批评商女,实则把斗争矛头指向了醉生梦死的统治者。故诗中批评统治者醉生梦死的诗句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考点:考查学生理解默写古诗词句的能力。
3、点评:此题属于理解型默写的题型,即给出要求背诵的诗句的含义或在文中的作用,按提示的要求写出相关的内 容,这是语文考试积累题的基本题型,是考察名篇佳句的主要方式。 【小题 3】试题分析:分析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诗人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在现实中已不可能实现,于是,在一个 “风雨大作 ”的夜里,触景生情、,由情生思,在梦中实现了自己金戈铁马驰骋中原的愿望。故此,诗中由现实转入梦境,表现作者对统治者的统治隐隐担忧和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的诗句是: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考点:考查古诗句理解默写能力。 点评:首先,静下心来读题,读完题,切忌浮光掠影,切勿心浮气躁,未读完就做,只读前一半就
4、答,或只看横线 后一半就写都实为大忌,应严谨细心。把握住题干中的关键词,例如,本题中的 “梦 ”,找诗中有对应的句子即可。 【小题 4】试题分析:分析过零丁洋,诗的开头,回顾身世。三四句承上从国家和个人两个方面,抒写国家民族的灾难,个人坎坷的经历。五六句喟叹更深,以遭遇中的典型事件,再度展示诗人因国家覆灭和己遭危难而颤栗的痛苦心灵。结尾两句以磅礴的气势收敛全篇,写出了宁死不屈的壮烈誓词。所以,诗中运用比喻把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诗句是: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考点:考查学生的理解默写能力。 点评:古诗文 默写题,学生不仅要熟记默写的内容,这只是正确做题的基础,还要对课文有
5、较好的感知能力,对原诗文内容透彻理解,把握诗句含义的基础上回答。 阅读下列古诗,完成问题。 (一)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小题 1】在这首诗中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答: _ 【小题 2】 “城春草木深 ”中的 “深 ”字很有表现力,历来为人所称道,请你说说它的表达作用。 答: _ 【小题 3】根据上文,理解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包含的思想感情。 答: _ _ 答案: 【小题 1】诗人抒发了对国破、家亡的悲愤之情。 【小题 2】用词凝练,一个 “深 ”字表现了因战乱而荒芜的景象。 【小题 3】
6、“连三月 ”可见战祸之长; “抵万金 ”极言家书难得。真切地表达了战乱中思念离散亲人,盼望得到亲人音讯的心情。 【小题 1】试题分析: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于至德二载 (757),诗人当时为安史叛军所俘 ,身陷长安,眼见山河依旧而国破家亡 ,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 ,在此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之际 ,不禁触景生情,抒发了对国破、家亡的悲愤之情。 考点: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感情。 点评:诗词往往在最后两句或者是下片直抒胸臆。我们鉴赏时一定要抓住表现情感的关键词的含义,结合诗词的写作背景,找出所有的意象,看看营造了什么意境或画面,按照 “描绘 了 抒发(表达、揭露) ” 的模式作答。 【小题 2】试题分析:一个
7、 “深 ”字,表现到处草木丛生,令人有满目凄然之感,表现了因战乱而荒芜的景象。 考点:考察鉴赏诗歌的语言。 点评:解答时,我们要结合全诗的意境,着眼于该字所在的诗句,按照义 景 情三步来分析,即:解释该字在诗句中的含义;该诗句所描述的景象;该字所烘托的意境或所表达的感情。 【小题 3】试题分析:分析情感时,我们要抓住关键词语, “连三月 ”表达了战火时间长, “家书 ”一词体现了思念家乡。真切地表达了战乱中思念离散亲人,盼望得到亲人音讯的心情。 考点:鉴 赏诗句的情感。 点评:分析诗句的情感,我们一定要抓住关键词语,来品味其中的情感。 (二)过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8、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小题 1】对本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辛苦遭逢起一经 ”,说的是自从中了进士,担任起重要国事之后,就为国事辛苦奔波,有无愧国家民族之意。 B “身世浮沉雨打萍 ”是个比喻句,是说四年来没有一天安定,像雨中的浮萍,是承接 “辛苦 ”一句的意思说的。 C “惶恐滩头说惶恐 ”写的是在江西起兵奔赴浙江为解除临时国都杭州被困时的惊恐心情的,有为国担忧的意思在内。 D “留取丹心照汗青 ”的意思是:现在我已被元军扣留、囚禁,绝无生还之路,只有留下诗句,表达我对国家民族的赤胆忠心,在史册上留名了。
9、 【小题 2】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请说说句中运用比喻的妙处。 答: _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此处的比喻生动地写出了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凄凉之景, “风飘絮 ”比喻无可挽回的败局, “雨打萍 ”则是文天祥凄惨的政治生涯的写照。抒发祖国即将沦亡,自己虽竭尽全力挽救,然而不幸被俘、无力回天的无限悲愤与痛苦的心情。 【小题 1】试题分析:逐一分析各项所涉及的诗句, C项中 “惶恐滩头说惶恐 ”是指想到前兵败江西,(自己)从惶恐滩头撤离的情景,那险恶的激流、严峻的形势,至今还让人惶恐心惊。故此 C选项说法有误。 考点:考查对诗句的理解。 点评:这道题,解答时首先要基于对
10、全诗各句的深入理解,然后运用排除法进行选择。 【小题 2】试 题分析:破碎的山河犹如风中飘絮,动荡不安的一生就像雨打浮萍。国家的灾难、个人的坎坷浓缩在这两个比喻句中,抒发祖国即将沦亡,自己虽竭尽全力挽救,然而不幸被俘、无力回天的无限悲愤与痛苦的心情。 考点:考查对诗句修辞的赏析能力。 点评:解答时,我们首先答清楚运用比喻,本体和喻体各是什么,再具体回答表现了诗人是怎样的情感。 (三)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小题 1】 “烟笼寒水月笼沙 ”一句为全诗营造了怎样的环境气氛? 答: _ 【小题 2】诗中字面上批评商女,其真正意蕴有哪几层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年苏教版 初中语文 年级 古诗 练习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