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1.3宋明理学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1.3宋明理学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1.3宋明理学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1.3宋明理学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近来有学者将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历程归纳为仁者爱人、地狱天堂、三教合一、性理之学四个主题。其中 “三教合一 ”大致始于 ( ) A春秋战国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两宋时期 答案: C 试题分析:三教合一是指佛教、道教、儒教三个教派的融和。魏晋南北朝时,社会动荡,人们在世俗生活中很难追求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因此儒学出现危机。佛道两教适应了人们的精神需要信徒大增,在这种情况之下,儒学大师开始反思自己的缺陷,从佛道思想中汲取有益成分,提出 “三教归儒 ”又称三教合一。故选 C项。 考点:三教合一 点评:此处考查的是理学
2、产生的背景。背景中除了要关注三教合一以外,还要理解魏晋时期,社会动荡,儒学收到佛道两教的冲击是儒学面临危机,儒学危机也是常考点。 史学家张岱称: “阳明先生创良知之说,为暗室一炬。 ”文中的 “良知 ”是指( ) A内心世界 B自然规律 C社会规律 D天的意志 答案: 试题分析:王守仁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其主张 “致良知 ”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即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 ”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 “致良知 ”也就是知行合一。王阳明的 “制良知 ”,属于宋明理学中的陆王心学。故选项 考点:王阳明的主张 点评:要把握好 “致良知 ”的含义:王守仁认为,
3、 “致知 ”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这里所说的 “良知 ”,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 “致良知 ”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 “致 ”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知行合一的过程, “致良知 ”也就是知行合一。 “孽海茫茫,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与禅宗这一理论类似的是( ) A老庄思想 B程朱理学 C王阳明 “心 ”学 D孔孟之道 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以世人熟知的禅宗理论考查宋明 理学,作答时要求对宋明理学主张有清晰地把握,同时对程朱理学与心学的区别能有正确的认识。题干阐述的佛教理论、讲求领悟,自身
4、认识到罪恶,才能放下屠刀,这与王阳明 “心 ”学要求的 “致良知 ”是一致的。故选项 考点:王阳明的思想 点评:要注意宋明理学所属的哲学范畴,从总体说它们都属于唯心主义,但又有区别,陆王心学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程朱理学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电视剧潜伏使 “潜伏 ”一度成为流行词,而真正说出潜伏真谛的经典台词是: “在特殊的环境下面,什么都可以灵活应变,但是信仰绝不能变。 ”历史上的文天祥也如此,他在强权 面前,正气浩然,铁骨铮铮,写下了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的千古绝句。他的这种气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是 ( ) A黄老之学 B佛学 C程朱理学 D陆王心学 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
5、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文天详的这种气节与理学中注重民族气节和做人的品质相符,故项与项是不符合题意的;材料中问的是 “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 ”在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中,程朱理学在南宋以后成为政府的官方哲学,陆王心学未取得这样的地位,故选项 考点:宋明理学的地位与影响 点评:对于其地位而言:程朱理学,在南宋时期就成为官方哲学,陆王心学未取得类似的地位。对于其影响而言,应该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把握:积极,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消极,扼杀了人的自然欲求。 北宋大儒张载是理学创始人之一,他提出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6、 A体现了学者匡时济世的理想追求 B反映了理学以继承儒学正统为己任 C理学家具有反对君主专制的要求 D说明理学思想有利于稳固统治秩序 答案: 试题分析:从张载的话中能够看出 “学者匡时济世的理想追求 ”;而 “为往圣继绝学 ”反映了理学以继承儒学正统为己任;从 “为万世开太平 ”可以看出有利于稳固统治秩序;理学强调的 “理 ”是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理学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成为官方正统儒学。故选 C项 考点:理学家的主张 点评:本题属于新材料命题,课本未对张载做详细的叙述,解答此类题目关键在于全面准确的从所给的材料中获取信息,同时联系课本中所学进行参照。 宋明理学对我们今天建设社
7、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起的积极作用有 ( )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 注重气节与品德 发奋立志 敬畏天理 A B C D 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关键信息在 “积极作用 ”上,宋明理学是唯心主义哲学,有着很大的历史局限性,但其中也有许多精华部分值得今天借鉴,如 所述,对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乃至中华民族性格的塑造都有积极作用。而 明显是宋明理学的消极作用,因此 可以排除,故本题应选项 考点:宋明理学的影响 点评:宋明理学的可取之处:和谐意识、忧患意识、崇尚道、强调力行、义利观等;不可取之处:尊卑等级观念;重男轻女观念;轻视自然科学观念;轻视个体自由的观念;重礼轻法的观念等 在今天的台北有一
8、风景区 阳明山,它以前叫草山,蒋介石到台湾后,由于崇拜明代思想家王阳明,所以改名阳明山。王阳明是 ( ) A理学的集大成者 B心学的集大成者 C三教合一的集大成者 D首先向正统思想发起挑战者 答案: 试题分析:材料以阳明山的来历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分析能力。理学的集大成者是朱熹,故项错误;根据课本中对王阳 明的思想成就的描述,可知,王阳明是心学的代表人物和思想的集大成者; “三教合一 ”为隋唐时期的现象,故项错误;首先向正统思想发起挑战者的是明末李贽,因此项错误。故应选 B项 考点:王阳明的地位 点评: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对于王阳明的考察多集中于他的 “致良知 ”的观点上。 中国传统文化提倡
9、“忠、孝、廉、节、义 ”,这些思想中的进步成分至今仍然影响着炎黄子孙。这些思想主要来自于儒家思想中的 ( ) A “仁政 ”学说 B “天人感应 ”学说 C理学思想 D经世致用思想 答案: C 试题分析: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特别强调理之源在于天理,而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它是人性的最高境界,他还指出人性本来与天理一致,具有仁义礼智等美德,但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所以他强调要 “存天理灭人欲 ”。 “仁政 ”与 “天人感应 ”涉及的主要是统治者, “经世致用 ”是强调研究学问与现实相结合。故本题选项 考点:理学的影响 点评:理学的影响应该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把握:积极,对塑造中华民族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年人教版 高中历史 必修 1.3 宋明理学 练习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