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三9月月考历史卷.doc
《2012届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三9月月考历史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三9月月考历史卷.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届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三 9月月考历史卷 选择题 下图是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海宝,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 “上善若水 ”的理念。下列与 “上善若水 ”观点最一致的是 A 是以明君守始以知万物之源,治纪以知善败之端 B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C 国家昏乱,则语之 “尚贤 ”“尚同 ”;国家贫,则语之 “节用 ”“节葬 ” D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答案: D 列宁在论述二月革命后俄国革命道路时说: “武器掌握在人民手中,没有外力压制人民 这就是问题的实质,这就提供并保证了整个革命有和平发展的可能。 ”下列评述正确的是 A 俄国二月革命后取得了不流血的革命胜利 B 俄国二月革命
2、后列宁完全错误地分析了革命形势 C 俄国二月革命后走上了与列宁此时设想相反的道路 D 俄国二月革命后俄国革命完全按照此时列宁的设想发展 答案: C “农民在入社前屠杀和出售牲畜 部分农民在绝望中毁坏工具、焚烧谷物,还时常参与纵火、暗杀等破坏活动。全盘集体化也没有给农业生产效率带来明显提高, 1932年 -1934年之间,苏联出现了严重的饥荒。 ”对此正确的分析是 A 农民为稳定粮食价格而焚烧谷物 B 斯大林体制的确立影响了农业生产 C 农业集体化政策引起农民的不满 D 新经济政策对农业的调整未见成效 答案: C 抗战时期,八路军领导下的地方抗日武装,有根据地的县大队、区小队、村民兵小组等,在当
3、时 被称为 “土八路 ”。这突出体现了毛泽东思想中的 A 人民战争路线的思想 B 武装斗争的思想 C 土地革命的思想 D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答案: A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生前著有领导人一书,记载了与他交往的各国政要的情况。其中有一段这样写道: “他希望复兴中国的传统。他不容许旧秩序败坏这一传统。他反对普遍存在的吸鸦片嗜好和当时仍很流行的妇女裹足的习俗。尽管他采用了立宪政体,但他并不是民主主义者。 ”据此判断引文中的 “他 ”是指 A 康有为 B 袁世凯 C 孙中山 D 蒋介石 答案: D 在英国, 20世纪 50年代有 “愤怒的年代 ”之称,这一时期,一批被称作 “愤怒的青年 ”的小说家和剧
4、作家称雄文坛,引人注目。他们的作品表达了战后人们普遍的幻灭感,宣泄了年轻一代对现实强烈不满的愤怒情绪。你认为从创作手法上看 “愤怒的青年 ”的作品应属于 A 现实主义作品 B 浪漫主义作品 C 现代主义作品 D 古典主义作品 答案: C 阅读 20世纪 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表,表中体现的变化及其影响是 A 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 B 普遍实行国家福利政策,有效缓和了社会矛盾 C “新经济 ”的出现,使社会经济持续增长 D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答案: D 比较政治发展理论认为,决定政治绩效的终极因素是政治体制的合法性。合法性主要来自于集团福利因
5、素。据此观点判断,下列国家的政治体制缺乏合法性的是 A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 B 20世纪 60年代末的日本 C 20世纪 80年代末的苏联 D 20世纪 80年代末的联邦德国 答案: C 2010 年 1 月 20 日上午,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到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同首都各界群众一道,深情送别在海地地震中遇难的朱晓平等 8名中国维和警察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反映出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特点是 A 扩大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 B 重视同世界大国建立不同类型的伙伴关系 C 推行经济外交和不结盟外交 D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答案: D 辽宁省铁岭市在 1988年第一次 村
6、委会换届选举中,有 876个村由村民直接提名确定候选人,实行了民主选举。该事件 A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的结果 B 完善了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推动了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制度的实施 D 健全和发展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答案: C 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曾两次向 IMF 贷款 16 亿美元弥补国际收支的不平衡。2010年 11月 IMF改革投票权,中国成为该组织中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第三大出资方,投票权相应上升。以下对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A 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加入 IMF B 20世纪 80年代中国经济处于困境 C IMF改革提高了中国的综合国力 D 中国经济实力增强带来国际地位
7、提高 答案: D 下列摘录的是纽约时报不同年代的标题:民间音乐在肯尼亚衰颓( 1959年 11月 8日)、电视的影响在日本扩大( 1967年 2月 17日)、(越南)西贡的服装样式正在改变( 1969年 10月 16日)。从中可以得出的最恰当信息是 A 经济全球化狂飙猛进 B 现代文明改变世界 C 传统文化日益衰微 D 第三世界的崛起 答案: B 胡锦涛曾高度赞扬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从理论上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 ”这是因 为它 A 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B 正式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C 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8、D 正式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 C 美国中华会馆主席张自豪说 “1997 年有 30 万港人移民出外,但在这十年间,回流香港的人潮又高达 30万,即是说当年外流的港人十年当中陆续回港。 ”出现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 中央政府的支持 B “一国两制 ”的保障 C 经济全球化的深入 D 投资环境的好转 答案: B 传统史学的研究对象 侧重于帝王将 相、才子佳人等,而现行教材把衣食住行等内容纳入了史学研究的范畴 ,这一视角的转换体现了 A 唯物史观 B 社会史观 C 全球史观 D 革命史观 答案: B 1919年,刘海粟在西洋风景画史略中写道: “ 此等画家
9、,在户外空气之下,先行采取瞬息的自然现象,然后回室内修饰之,此为诸先达所不及之新发明也。 ”对 “新发明 ”理解正确的是 A 突出强调室内装饰 B 强调户外写生,捕捉色彩微妙变化 C 反传统,图像夸张变形 D 蔑视科技手段,强调恢复事物原貌 答案: B 下图体现了近代一位著名博物学家的观点,他力图说明 A 自然选择是人类起源的基础 B 人类是经过不断的变异而出现的 C 人类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 D 上帝造人说没有科学依据 答案: C 2010 年 12 月 21 日光明网发表从科举制度的废除看近代以来的文化断裂一文指出,农村知识分子大量地单向地向城市流动,并在城市中去寻求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的机会与
10、空间,是清末民国以来社会变动的一个基本趋势。这一趋势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 近代中国工业化的发展趋势 B 近代农村生活的艰辛导致人才外流 C 近代城市生活对农村人才的强大吸引力 D 近代城市和农村的差距日益扩大 答案: A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文治武功令人赞叹,被后世称为 “千古一帝 ”。然而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强大的秦帝国到秦二世时就灭亡了!秦帝国的历史悲剧成为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下列史料中距离解开这个 “历史之迷 ”最近的是 ( ) A 贾谊过秦论: “及至始皇 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 B 杜牧阿房宫赋: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11、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 C 柳宗元封建论: “秦有天下 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 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 D 清 赵翼说: “当其兴大役,天下皆痍疮;以之召祸乱,不旋踵灭亡。 ” 答案: C 董仲舒在深察名号中认为: “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 ”以下对这一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 A 主张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B 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 C 以礼入法、以礼入俗 D 认为人性本善,君权神授 答案: D 宋代理学家张载庄严宣告: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下列选项与张载所强
12、调的理学意义最相近的是 A 经世致用、由虚致实 B 存天理、 灭人欲 C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D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答案: D 严从简在殊域周资录中描述道: “凡贡使至,必厚待其人;私货来,皆倍偿其价。 ”这一现象反映的是 A 朝贡贸易 B 民间贸易 C 互市贸易 D 市舶贸易 答案: A 2010年 2月 25日时代周报载文指出:明清的经济政策具有连贯性,它是由明代开国君主朱元璋一手设计,可称为 “洪武型 ”的经济政策,是宋朝政策的 “大跃退 ”。由此可以看出, “洪武型 “经济政策的特点是 A 固守农耕经济 B 扩大商业往来 C 规范商业行为 D 发展对外贸易 答案: A 图
13、是公元前 3世纪前后古希腊的著名雕像维纳斯,这种风格的绘画在当时的世界几乎是独一无二的。古希腊产生这种艺术的原因有 古希腊的文化在当时世界上是先进的 古希腊的奴隶制民主政治使人的社会地位提高 古希腊的奴隶制经济是世界上最发达的 古希腊的人文主义思想非常丰富 A B C D 答案: C “加尔文 的先定学说,就是下面这一事实在宗教上的反映:在商业竞争的世界中,成功或失败不取决于个人的活动或才智,而取决于不受他支配的情况。起决定作用的不是一个人的意志或行动 ,而是未知的至高的经济力量的摆布。 ”材料说明加尔文的先定学说 A 是加尔文宗教理论的核心 B 摧毁了天主教会的思想禁锢 C 传承了马丁路德的
14、宗教思想 D 顺应了近代历史发展的潮流 答案: D 下列言论一语道破美国两党制实质的是 A 杰弗逊说: “如果非同一个政党一起就不能进天堂,我宁愿永不进天堂 ” B 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认为党派精神是 “政府的最危险的敌人 ” C 一个政客说: “在一个共和党选区,我是民主党人;在一个民主党选区,我是共和党人;在一个不确定的选区,我是一个确定的人 ” D 菲迪南德 伦德伯格在富豪和超级富豪中指出: “两党只是同一个钱币在正反两面 ” 答案: D 有学者指出: “五四运动是与新文化运动紧密结合的,而五四运动的发生和成功,也依赖于当时社会多元力量的威力。 ”下列对这段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新文化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辽宁省 实验 中学 月考 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