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学年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学年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学年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 ) A小知不及大知。 B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C愿陛下矜悯愚诚。 D汤之问棘也是已。 答案: C 试题分析:实词题目近些年考核有难度加大的趋势,一般刻意回避考纲规定的120个实词,并且考题选项中夹杂出现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答题的方法有 “结构分析法 ”“语法分析法 ”“形旁辨义法 ”“套用成语法 ”“套用课本法 ”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 A知 智, B闵 悯, D已 矣。 考点:理解常
2、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碛口古镇,世界文化遗产濒危文化遗址,至乾隆年间,这里已成就了九曲黄河第一镇的兴盛繁荣,近 400家商号云集于此 ,码头货船多时达三排并列岸边,绵延数里。 , , , , , 。碛口的辉煌终于落幕了。 斗转星移,世事变迁 许多商户外逃避乱从此未归 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的悠长小巷 依山而建院院层叠的古镇民居 古镇的祥和安宁、兴盛繁华都因日寇侵华而渐渐消失 都湮没在了时光的尘埃之中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上下文衔接,即要求语句连贯,可结合语段句子,就 6个小句子,逐一分析,从
3、横线前后的内容可知,景象是变化的,故首先 ;然后这样的繁华时光最终的结局与原因,由此可选 ;从结局看,选 ;由远及近,依次写 “古镇民居 ”“小巷 ”,故选 ;所以选 B。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中国电信关于央视 3 15 晚会曝光的垃圾短信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对涉及违反集团相关规定的基层企业进行了调查处理,以此表明治理的决心。 B铁道部自 2012年 1月 1日起开始实行的 “火车票实名制 ”明确规 定,旅客须持车票与票面所载身份信息相符的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原件进站上车。 C工业化和城镇化是支撑我
4、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而农村人口能否较为顺利地转入工业和城镇,又是决定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关键。 D如果一个人对社会做出贡献,社会能够给其应有的回报,他就会对社会产生责任感。近年来,中国政府将明确提出这一基本理念,并在政策制定和二次分配上有所体现。 答案: C 试题分析:辨析病句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 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题。还有一个简捷的方法便是借助标志法,比如,如果句中出现关联词,可从关联词的搭配、语序、逻辑等三个方
5、面考虑;如果出现介词,可从主语残缺、中途易辙、主客颠倒等角度考虑。需要掌握的应试技巧有:语感审读法、筋脉梳理法、造句类比法、逻辑分析法和规律标志法等。此题中, (A项 ,把 “关于 ”改为 “对于 ”。 B项 ,成分残缺, “ 旅客须持车票 ”后加 “和 ”。 D项 ,不合逻辑, “近年来 ”和 “将 ”时间矛盾。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1)读者欣赏作品清新的故事,却忽略了蕴藏的热情,欣赏文字的朴实,却忽略了作品隐伏的悲痛,实际上近于 _。 (2)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峰,不管我们在儒、释、道哪一条路上行走
6、,_,最终都必然会在山顶上相逢。 (3)多年前,集团首席执行官就感觉自己 _,在集团迅猛发展、国际市场不断拓展的今天,他的危机感丝毫未减。 A南辕北辙异曲同工如临深渊 B买椟还珠殊途同归如履薄冰 C南辕北辙殊途同归 如履薄冰 D买椟还珠异曲同工如临深渊 答案: B 试题分析:注意常见的成语错误类型:望文生义、重复、褒贬不当、用错对象、矛盾。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一般三个错误的类型不会一样,所以可以用排除法确定成语的错误类型,错误选项,同时,注意多义词语的积累记忆。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南辕北辙 ”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 “买椟还珠 ”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 (1)处应选 “买椟还珠 ”
7、。 “异曲同工 ”指不同曲调演得同样美妙,比喻不同人的辞章、言论同样精彩,或不同的做法收到同样好的效果; “殊途同归 ”指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 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2)处应选 “殊途同归 ”。 “如临深渊 ”指如同处于深渊边缘一般,比喻存有戒心,行事极为谨慎; “如履薄冰 ”指像走在薄冰上一样。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 (3)处两个成语都可以选用。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句中 “尽 ”字意思不同的一项( ) A宾主尽东南之美尽是他乡之客 B其有敢不尽力者乎则智者尽其谋 C潦水尽而寒潭清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D聊乘化
8、以归尽食之不能尽其才 答案: D 试题分析:实词题目近些年考核有难度加大的趋势 ,一般刻意回避考纲规定的120个实词,并且考题选项中夹杂出现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答题的方法有 “结构分析法 ”“语法分析法 ”“形旁辨义法 ”“套用成语法 ”“套用课本法 ”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 A完全; B竭力做到;C完; D了结 /全部用出。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1)悟已往 之 不谏( 2)夫晋,何厌 之 有 B(
9、 1)问征夫 以 前路( 2)是 以 区区不能废远 C( 1)州司临门,急 于 星火( 2)何异 于 刺人而杀之 D( 1)泉涓涓 而 始流( 2)哙拜谢,起,立 而 饮之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题需要逐项分析。 A项, “之 ”前是助词,取独,后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B 项 “以 ”前是介词 “用、拿 ”,后是连词 “因为 ”; C 项, “于 ”前是介词,比,后是连词,同; D项, “而 ”都是连词,表修饰。做此类题目,要着眼 “意义 ”和“用法 ”两点, “意义 ”是就表意而言的, “用法 ”是就词性而言的。最方便快捷的方法就是将所学教材中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代入课外的语句中比较验证。对
10、于 材料中的虚词,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推敲;对于高考重点考的 18个虚词,特别是教材中的典型句子要重视积累。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下列句子按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 1)复驾言兮焉求( 2)农人告余以春及 ( 3)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4)见用于小邑 ( 5)访风景于崇阿( 6)彼且恶乎待哉 ( 7)彼且奚适也( 8)求人可使报秦者 ( 9)寓形宇内复几时( 10)急于星火 A( 1)( 2)( 3) /( 4)( 5)( 10) /( 6)( 7) /( 8) /( 9) B( 1)( 3)( 6)( 7) /( 2( 4)( 5) /(
11、8) /( 9) /( 10) C( 1)( 3)( 6)( 7) /( 2)( 5)( 10) /( 4) /( 8) /( 9) D( 1)( 3)( 6)( 7) /( 2)( 5)( 8)( 10) /( 4) /( 9) 答案: C 试题分析:实词题目近些年考核有难度加大的趋势,一般刻意回避考纲规定的120个实词,并且考题选项中夹杂出现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答题的方法有 “结构分析法 ”“语法分析法 ”“形旁辨义法 ”“套用成语法 ”“套用课本法 ”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 1)( 3
12、)( 6)( 7)是宾语前置句 /( 2)( 5)( 10)是状语后置 /( 4)是被动句 /( 8)是定语后置 /( 9)是省略句, “形 ”与 “宇 ”之间省略介词 “于。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类活用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 ( 1)眄庭柯 怡 颜 ( 2)商人重利 轻 别离 ( 3) 悦 亲戚之情话( 4) 襟 三江而带五湖 ( 5) 屈 贾谊于长沙( 6)园 日 涉以成趣 ( 7)俊采 星 驰 ( 8)臣具以表 闻 ( 9)是以区区不能废 远 ( 10) 目 吴会于云间 A( 1)( 5)( 8) /( 2)( 9) /( 3)(
13、 4) /( 6)( 7) /( 10) B( 1)( 8) /( 5)( 9) /( 2)( 3)( 4) /( 6)( 7) /( 10) C( 1)( 3)( 4) /( 5)( 8) /( 2)( 9) /( 6)( 7) /( 10) D( 1)( 5)( 8) /( 2)( 3)( 9) /( 4)( 10) /( 6)( 7) 答 案: A 试题分析:实词题目近些年考核有难度加大的趋势,一般刻意回避考纲规定的120个实词,并且考题选项中夹杂出现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答题的方法有 “结构分析法 ”“语法分析法 ”“形旁辨义法 ”“套用成语法 ”“套用课本法 ”但这些
14、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 1)( 5)( 8)是动词的使动用法 /( 2)( 9)是形容词用作动词 /( 3)( 4)是意动用法 /( 6)( 7)是名词用作状语 /( 10)是名词用作动词。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 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把匕首藏在哪里 向 东 我把匕首藏在怀里。我觉得这样对我不是多安全,到时候动起手来对方要是一推我,匕首就可能刺进我的心脏,我不能这么藏。 我把匕首掖进腰间。这样做我觉得不是太舒服,一个硬邦邦的家伙顶着腰,还没有动手就有一种被
15、别人拿下的感觉。我把双手往上举了举,知道是自己没把匕首掖对地方,就急忙把匕首从腰间拔出来。 我必须把匕首藏在一个又安全又能在关键时刻派上用场的地方。我往前回忆自己看过的武打功夫片,突然就想到了美国大片第一滴血里史泰 龙扮演的那个硬汉的匕首是藏在马靴里的。我觉得藏在马靴里比较科学。 我到商场里花五十块钱买了一双过了时的马靴穿上。我把匕首藏在马靴里,把风衣的领子立起来,迈步出了门。 街上人来人往川流不息没人注意我,这让我心里很安慰,我既然是个凶手,如果没有人注意我就会安全很多。我想在人群中寻找我要攻击的目标,我知道这是徒劳的。现在是上班时间,马经理一定在他的办公室,再说马经理出入有车,我这么寻找肯
16、定发现不了他。 经过福大爷的修鞋摊,我想远远地绕过去,还是被福大爷喊住了。福大爷从头到脚打量了我一番,那眼神像是在看马戏团里敲锣的猴子。福大爷说小子,打扮得跟绑匪似的在街上瞎溜达什么。 福大爷这么一说把我吓得一怔。我说福大爷你胡说什么,我没事这不溜大街玩吗。 福大爷说你不是在什么大酒店当保安吗,怎么突然就成了大街上的便衣警察了?我说福大爷你不知道,酒店欠我一年的工资不给我,老子不给他干了。 福大爷摇摇头,说把你的马靴脱下来。我一惊,说福大爷,我可什么也没有做呀。福大爷说,这么好的马靴打上掌可以多穿几年,快脱下我给它们钉上掌 。 我说谢您了福大爷,我知道您和我爸是老哥们儿,您不会跟我要钱,可我现
17、在有急事。说完赶紧跑了。 我想真是危险,要是让福大爷发现了我的秘密,那我什么也干不成了。看来,把匕首藏在马靴里也不是万全之策。 我拐进了一家医院,我说医生麻烦你给我打上绷带。那个头发脱落殆尽的男医生奇怪地打量着我,眼睛里充满疑惑。我说我给你钱!医生摸了一下我的脑门子,说给钱也不行,这是我们的医德。他随手写了一行字递给我,说你最好到这里去看一看。我认得那行字,是一家治疗精神病的医院。 我花了八十块钱到一家按摩院好说歹说让人把我的胳膊脱了臼。 花了三十块钱买了一个准备出院的骨折病人的 X光片子。我拿着片子拖着胳膊又花了一百二十块钱到一家私人诊所上了夹板打了绷带。这一番折腾让我浑身直冒冷汗。这更增加
18、了我的仇恨,马经理,今天我要给你点颜色看看!今天不把拖欠我的工资给我,我就 我用白布包了匕首,把它放进夹板里,正正好好,不露痕迹,天衣无缝。我觉得自己这么聪明没考上大学,真是白搭了。 进了酒店大厅,富丽堂皇的水晶吊灯炫得我几乎睁不开眼。我用另一只手扶了扶挂在胸前的绷带,生怕匕首会反射出光来。服务员点头向我问好。我仰着头说我找你们马经理。服务员到吧台拨了 个电话微笑着对我说,马经理不在。 我说我可以等。 我又说我可以等! 一会儿过来四个保安,说马经理有请。 我对走在身边的四个保安说,哥们儿,去年我也和你们一样在这里当保安。他们表情漠然没一个人说话。我想他们怎么和我那时一个德性! 我终于见到马经理
19、了。马经理从老板椅上站起来,有力地握住了我吊着绷带的那只手。我一阵撕心裂肺的疼痛。我知道机会来了,只要我把藏在夹板里的匕首突然掏出来,就可以轻松地刺进马经理肥胖的身体。我瞥了一下周围的保安,他们似乎对我没有任何警惕。 我 (有删改) 【小题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 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4分) ( )( ) A小说借一个曾经的酒店保安讨要工资的事件,写出了社会中小人物的悲哀,表现了要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主题。 B男医生拒绝了 “我 ”打绷带的请求,可以看出他的医德,但他又恶意地推荐我到精神病医院,又可见其缺德。 C “我 ”为了能合理地打上绷带不惜花钱施起苦肉计,终于把匕首藏在一个安全
20、又能派上用场的地方。这一情节幽默搞笑,令人放松。 D酒店大厅里 “炫得我几乎睁不开眼 ”的富丽堂皇的水晶吊灯与我落魄的生活状况形成对比,也引出马经理的出场,为下文做铺垫。 E作者运用了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等方法来刻画人物,突出了人物性格,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小题 2】小说的标题 “把匕首藏在哪里 ”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6分) 【小题 3】作者设置福大爷这个人物有什么用意?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分) 答案:【小题 1】 A E 【小题 2】 表现主人公犹豫不决的心理,体现他优柔寡断的性格。 是全文的线索,将故事情节紧密联系起来。 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揭
21、示主题,写出小人物的悲哀,进而表现要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主题。(每点 2 分,答出 3点即可) 【小题 3】 借 福大爷眼睛,侧面写出主人公着装的怪异,慌张的心理。 福大爷与 “我 ”的对话补充交代了事情的起因。 福大爷令我觉得把匕首藏在马靴里也不安全,于是又另想它法。推动情节发展。 福大爷这一形象增添了温暖的亮色,体现出社会中人性善良、温暖的一面。(每点 2分,答出 3点即可) 【小题 1】 试题分析: B项 “恶意地 ”“缺德 ”错 。 D项 “引出马经理的出场,为下文做铺垫 ”为无中生有。 C “令人放松 ”不够全面。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22、】 试题分析:小说标题作用:交代主要的人物形象;概括小 说主要事件;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贯穿全文,起线索作用;具有象征意义;揭示小说主旨,深化主题;寄托作者情感;展开情节,前后呼应;对比讽刺,强化效果;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从给读者的感情来说,还有吸引读者的兴趣,引发阅读的冲动的作用。本题可据此回答。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小说中设置次要人物,一般有以下作用:侧面衬托,个性鲜明;牵线搭桥,推动情节;渲染气氛,奠定基调;升华主题,画龙点睛。本题可以结合文本内容,分析作答。 考点 :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
23、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丁宝桢,字稚璜,贵州平远人。咸丰三年进士,选庶吉士。母丧里居,遵义杨隆喜反,斥家财募壮士八百捍乡里。服阕,会苗、教蜂起,巡抚蒋 远奏留军,特旨授编修,增募至四千人,复平越、独山诸城。十年,除知岳州府,始罢遣所募兵。亏饷巨万,乃陈五百金案上,语众曰: “与诸君共事久,今库馈 诎 ,徒手归,奈何? ”众泣曰: “公毁家纾难,我等敢他求乎? ”遂去。 同治二年,擢山东按察使。会僧格林沁治兵鲁、豫间,令击河北宋景诗。旋劾其擅议招抚,部议降三级。又明年,迁布政使。僧格林沁战殁曹州,坐法再 干议,皆得恩旨留
24、任,于是言者复摭他款弹之,事下曾国藩,国藩白其无罪。 巡抚阎敬铭夙高其能,至是乞休,举以自代,遂拜巡抚之命。 时捻 趋海 蹋 詈枵陆橹 浇豪澈樱 寤峋 u蹙之。六年,东捻走 H河,东军王心安筑垒方成,而堤墙未竣,捻长驱渡河,宝桢以闻。上怒,鸿章交部议,宝桢亦褫 职留任。先是东军守 H河,本皖将潘鼎新汛地。皖军甫南移,而北路遽失。诏斩心安,宝桢抗辩,乃宥心安而 责鸿章;宝桢复屡疏相诋,于是上益责鸿章忌刻纵寇矣。明年,西捻趋定州,近畿震动。宝桢闻警,即驰至东昌,率骑旅千、精卒三千,赍五日粮,倍道北援,捻遂南溃。是役也,朝廷遣宿卫之旅出国门备寇,统兵诸将帅皆获谴让,而上独以宝桢一军猝出寇前,转战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学年 黑龙江省 双鸭山 中高 上学 期期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