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十校联谊中考二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十校联谊中考二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十校联谊中考二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十校联谊中考二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勉励江苏代表为 “让生态环境越来越好 ”做贡献。下列做法均正确的是 合理开发利用可燃冰 全面关停化工企业 研发易降解的生物农药 改进汽车尾气净化技术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全面关停化工企业会造成社会问题,得不偿失,应该关停污染严重的大型企业。 考点:环境保护 点评:环境保护类的题目一直是近几年中考的考察热点,常和实事结合,可在选择题、填空题中考察,较为简单。 金属和酸溶液反应,不能生成的物质是 A MgCl2 B CuCl2 C Al2(SO4)3 D ZnSO4 答案: B 试题
2、分析: A 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 B 铜和酸不反应,无法生成氯化铜; C 铝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 D 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 考点:金属和酸的反应 点评:关于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及其反应方程式和现象属于中考的热点,可以在选择题和大题中出现,注意仔细审题。 下列物质中,可作为复合肥料的是 A NH4H2PO4 B CO(NH2)2 C Ca3(PO4)2 D NH4Cl 答案: A 试题分析:通常为植物补充元素使只需要补充氮、磷、钾三种元素,含有两种或以上这三种元素的肥料属于复合肥,由题可知 NH4H2PO4同时含有氮和磷两种元素,属于复合肥。 考点:化学元素和肥料
3、点评:化学元素和肥料属于基本知识点,中考中常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出现,这提醒我们在平时学习时注意积累总结。 肉毒碱( C7 H15 NO3)被认为是 “最佳减肥营养素 ”,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分子质量为 161g B.氢元素质量分数小于氮元素质量分数 C.含有臭氧( O3) D.分子中 C、 H、 O、 N 质量比为 84: 15: 48: 14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相对分子质量没有单位; B 肉毒碱中氢元素的含量大于氮元素的含量,所以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C 肉毒碱中含有的是氧元素或者氧原子,可以说一个肉毒碱分子中含有三个氧原子,不含有臭氧; D 分子中 C
4、、 H、 O、 N 质量比为 。 考点:化学式的意义 点评:化学式的意义分为宏观和微观,考试时经常以此为考察点,要熟悉其意义,同时注意仔细审题。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完全正确的是 物质 选用试剂 操作方法 A Cu( CuO) O2 通入氧气并加热 B CaO( CaCO3) 高温煅烧 C H2( H2O) 稀硫酸 洗气 D KCl( K2CO3) 盐酸 加入足量盐酸充分反应后,蒸发结晶 答案: BD 试题分析: A通入氧气并加热会将单质铜变为氧化铜; B高温煅烧,碳酸钙会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煅烧后只含有氧化钙; C 干燥气体使用的是浓硫酸,具有吸水性,稀硫酸没有吸水性,
5、不可以用作干燥剂; D 盐酸和碳酸钾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蒸发结晶后二氧化碳和氯化氢皆挥发,只剩下氯化钾。 考点:物质除杂 点评:对于常见化学物质的除杂问题属于中考的常考点,选择填空均可出题,考察形式较为灵活,注意积累总结。 醋酸、甲醛的化学式依次是 C2H4O2、 CH2O,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任意比混合二种化合物并溶解于水,所得混合液中 H、 O 元素质量比无法确定 B任意比混合二种化合物并溶解于水,所得混合液中 H、 O 元素质量比是定值 C任意比混合二种化合物,完全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与水的质量比是 22: 9 D任意比混合二种化合物,完全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与水的质量比无法
6、确定 答案: BC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知,醋酸、甲醛和水中氢氧原子个数比均为 2:1,所以任意比混合二种化合物并溶解于水,所得混合液中 H、 O 元素质量比是 2:1,为定值;醋酸、甲醛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均为 1:2,所以任意比混合二种化合物,完全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与水的个数比为 1:1,所以质量比为 22: 9。 考点:化学式的意义 点评:化学式的书写和意义及其书写属于比较重要的考点,虽然可以有几种不同的考查形式,但是本质都是一样的,注意审题。 如图所示: 2个甲分子反应生成 1个乙分子和 3个丙分子,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1个丙分子 中含有 2个 A原子 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
7、乙物质属于单质 D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 1个丙分子中含有 2个 A原子; B 该反应是甲生成了乙和丙,属于分解反应; C 乙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属于单质;D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发生改变。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点评: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属于中考必考的知识点,考察较为直接,应注意回归课本。 右图表示 M、 N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对图示信息的描述正确的是 A 30 时 M的溶解度小于 N 的溶解度 B P点表示 t 时 M、 N 的溶解度相等 C M、 N 都是难溶物质 D阴影处各点对应的溶
8、液(不包含曲线上的点)是 M的不饱和溶液, N 的饱和溶液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由图可知 30 时 M 的溶解度大于 N 的溶解度; B 由图 P 点为 M、N 两曲线的交点,表示 t 时 M、 N 的溶解度相等; C 两物质的溶解度皆常温下皆属于可溶物质; D阴影处各点对应的溶液(不包含曲线上的点)是 M的过饱和溶液, N 的不饱和溶液。 考点: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点评:关于溶解度曲线的题目属于中考必考的题型,通常在选择题较为靠后 的位置出现,有一定的难度,考生应熟知基础知识点,仔细审题,理解其曲线的含义。 已知水垢中一定含 CaCO3,可能含 MgCO3、 Mg(OH)2等。取 5.
9、78g不含结晶水的水垢样品灼烧后,将产生的气体全部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CaCO3 6.00 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样品一定不含有 MgCO3 B该样品一定含 MgCO3 C该样品灼烧后的固体产物中仅有 CaO D该样品灼烧后固体产物有 CaO、 MgO 答案: BD 试题分析:本题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由方程式可知,碳酸镁和碳酸钙的个数比为1:1,所以它们的质量比为 84:100,所以产生 6g碳酸钙一定会对应有 5.04g碳酸镁,剩余的 5.78g-5.04g=0.74g物质为氢氧化镁,所以该样品灼烧后固体产物有CaO、 MgO。 考点:常见化学反应的推断 点评:利用化学反应
10、判断物质组成的题目属于中考常考的知识点,通常在探究题中出现,考察基础知识和化学实验思想,注意仔细审题。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答案: D 试题分析: A 读取量筒中的液体体积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B 瓶塞应倒放; C 过滤时应使用 玻璃棒引流; D 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应垂直悬于试管口上方。 考点:常见化学实验操作 点评:关于实验室的基本操作属于中考的必考题型,但是可以考的操作比较有限,应注意总结。 为了避免火灾,加油站采取的下列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A严禁烟火 B禁止使用手机 C架高顶棚加强通风 D降低燃料着火点 答案: D 试题分析:严禁烟火可以降低着火的风险;使用手机可以产生静电
11、,进而可能产生火花,容易发生危险;架高顶棚加强通风可以使汽油蒸气无法聚集;物质的着火点属于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外界环境无关。 考点:燃烧和灭火 点评:燃烧和灭火问题属于中考的常考点,选择填空均可出题,考察形式较为灵活,注意积累总结。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打开盛放浓盐酸试剂瓶盖出现大量白色烟雾 B NH4NO3溶于水时,放出热量,温度升高 C细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电解水正极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浓盐酸容易会发出氯化氢气体,和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产生白雾,烟属于固体小颗粒; B NH4NO3溶于水吸收热量,周围环境温度降低;
12、 C 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可以; D 电解水正极产生的是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考点:常见反应的现象 点评:常见化学反应及其现象属于必考题型,但是考察形式比较多样,选择题中出现近年也比较多见,注意总结,记忆时注意细心。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答案: D 试题分析:石油分馏是利用石油中各成分沸点不同分离物质的方法,属于物理变化;灯泡通电发光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湿衣服晾干是水分蒸发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考点:化学变化的判断 点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别向来是中考的必考点,常在单项选择题里面比较靠前的位置出现,属于简单题。 下列不属于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的是 A Co
13、B Zn C Ca D Mn 答案: C 试题分析:是按占人体中元素质量的百分比分类的,常量 :C、 H、 O、 N、 P、 S、K、 Ca、 Mg等;微量 :Fe、 Cl、 Mn、 B、 Zn、 Mo、 Cu、 Ni等。 考点:人体中的元素 点评:涉及人体健康和营养物质方面的化学知识在中考中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较为简单,注意积累。 国家推广使用 “LED”绿色节能光源。砷化镓 (GaAs)是光源材料, Ga 为 +3 价,As的化合价为 A -3 B -5 C 3 D 5 答案: A 试题分析: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总和为零,而 Ga 为 +3价,所以 As的化合价为 -3。 考点:化合物
14、中元素化合价的确定 点评:关于元素的化合价一般在填空题中考察较多,选择题中直接考查较少,但属于重点,较为简单。 要配制 100g 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中会使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是 A氯化钠固体中含杂质 B量取 90mL水时,俯视读数 C游码不在零处调节天平平衡后称量氯化钠 D将配好的溶液倒入细口瓶中,瓶中原来有水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氯化钠固体中含杂质会使溶液中溶质含量偏小,进而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 B 俯视读数会使量取的水质量偏小,所以配制的溶液较浓,也就是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C 会造成所称量的溶质质量偏小,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D 会使溶剂偏多,溶液溶质质量
15、分数偏小。 考点:溶液的配制 点评:溶液的配制类型的题目属于必考题型,但是考察形式比较多样,选择题中出现近年也比较多见,注意总结,记忆时注意细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煤、石油、乙醇是三种重要的化石燃料 B.在农村,建议农民将农作物秸秆收好以作为生产沼气的原料 C.淀粉 、脂、蛋白质中均含有 C、 H、 O、 N 等元素 D.“白色污染 ”是指白色建筑材料垃圾引起的污染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煤、石油、天然气是三种重要的化石燃料,乙醇不属于化石燃料;B 农作物秸秆混合发酵会产生沼气; C淀粉、脂中只含有 C、 H、 O 元素; D “白色污染 ”是指塑料及其制品引起的污染。 考点:化学
16、常识 点评:本题属于对化学常识的考察,近几年中考加大了对化学常识记的考查力度,特别是和生活联系较为紧密的。 下列事实不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的是 A墙内开花墙外香 B空气受热体积膨胀 C氧气加压降温形成液氧 D 1体积酒精和 1体积水混合小于 2体积 答案: A 试题分析:气体可以被压缩,受热膨胀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酒精和水体积混合总体积小于体积代数和,说明分子间有间隙,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考点:分子间有间隔 点评:属于最基本知识点的考察,知识点通常直接来自课本,中考中常作为一个选项出现判断对错,注意记忆的准确性。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盐水的沸点比水低 B无色澄清液体
17、一定是溶液 C只有固体能作溶质 D溶液的各部分性质均相同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盐水沸点比纯水高; B 无色澄清液 体还可能是纯净物,比如纯水;C 气体、液体、固体均可以做溶质; D 根据溶液的定义,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所以溶液的各部分性质均相同。 考点:关于溶液的基础知识 点评:这类题目在中考中常作为选择题的一个选项出现,直接来源于课本,较为简单,注意审题,看清题意。 某发电厂烟气处理的新工艺: CH4十 2NO2= N2 X 2H2O,则 X的化学式为 A CO B CO2 C O2 D C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原子种类、质量、数目均不发生变化,所
18、以一个 X 分子中含有一个碳原子、两个氧原子,化学式为 CO2。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点评:此题是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方面的题目,属于中考的热点题目,可在选择题、填空题中出现,考查形式较为灵活,注意仔细审题。 填空题 ( 1)关注碳排放空气中 CO2浓度的持续走高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一些科学家认为,人类不仅要努力减少 CO2的排放,还要尽快想办法清除空气中过多的 CO2。为此,他们设想了一系列 “捕捉 ”CO2的方法。 方法 :一些科学家利用太阳能加热的反应器 “捕捉空气中的 CO2,如图 1 所示。 步骤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是 。 方法 :另一些科学家利用 NaOH溶液的喷淋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江苏省 扬州市 江都 区十校 联谊 中考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