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江苏省扬州市梅岭中学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江苏省扬州市梅岭中学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江苏省扬州市梅岭中学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2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江苏省扬州市梅岭中学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340m/s 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C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D公路旁安装隔音板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 A错误 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相同,一般在固体中传播较快。在气体中传播较慢。 所以 B错误 C、任何声音都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所以 C错误 D、城市路旁安装隔音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所以 D错误 考点:声现象 点评:有关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产生、噪
2、声问题是声学中常见考点,解题时还要和实际生活结合,考查了生活和物理知识的联系 小宇同学思考能不能只用一只电表测出小灯泡的电功率,他设计了下列四个电路图。图中的电源电压 U保持不变,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 U0,且 U U0,定值电阻的阻值为 R在不改变电路连接的情况下,能测出小灯泡额定功率的是:答案: C 试题分析: A、 S2闭合 S3断开时,电流表把灯泡短路,灯泡不发光; S2断开 S3闭合时,电流表把电阻短路;两 个都闭合或断开时,电流表均无示数测不出灯泡的额定电流,该电路图不能测出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功率,不符合题意; B、 S2闭合 S3断开,电压表测电灯两端的电压,其上端为正极、下端为负
3、极;S3闭合 S2断开,电压表测定值电阻 R 两端的电压,其上端为负极,下端为正极;电压表的两次接线方法相反,在不改变电路连接方式的情况下,无法进行测量,B图不能测出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功率,不符合题意; C、开关处于 1的位置,电压表测量的是灯泡和电阻串联后的两端电压 U;开关处于 2的位置,电压表测量的是灯泡的两端电压 U0,则小灯泡的电流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表达式是 ,该电路能测出灯泡正常发光时的功率,符合题意; D、开关处于 1的位置,电流表把灯泡和电阻短路,电流表测量滑动电阻的电流;开关处于 2的位置,电流表把小灯泡短路,测量的是通过电阻的电流测不出灯泡的额定电流,该电路图不能测出小灯
4、泡正常发光时的功率,不符合题意; 所以选 C 考点:电功率 点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等于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的乘积,小灯泡的额定电压U0已知,关键是测出额定电流可以不考虑 S1和滑动变电阻的作用,假设都是闭合状态,分别分析每个电路的开关及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关系,看哪 一个电路图能测量出灯泡的额定电流 如图所示, MN 是凸透镜的主光轴, P、 Q、 S是在主光轴上顺次的三个位置。把一物点放在 P处,像成在 Q 处;如把该物点放在 Q 处,凸透镜位置不变,像成在 S处。则可以判断凸透镜的位置应该在: A P的左边 B PQ之间 C QS之间 D S的右边 答案: A 试题分析: A、当凸透镜在 P的左
5、边时,当物体在 P点时,像在 Q 点,物像在凸透镜的同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V U把物放在 Q 处,凸透镜位置不变,像成在 S处,物像在凸透镜的同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V U符合题意 B、当凸透镜在 PQ之间时,当物体在 P点时,像在 Q 点,说明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或倒立等大的实像、或倒立放大的实像,并且焦距小于 PQ且小于凸透镜到像的距离(因为当像是倒立的时候,像距一定大于焦距)把物放在 Q 处,凸透镜位置不变,此时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成实像,像一定和物体在凸透镜的异侧,在凸透镜的左侧,不会成在 S处不符合题意 C、当凸透镜在 SQ之间时,当物体在 P点时,像在 Q 点,物像在凸透镜的同侧
6、,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但是 V U,因为当物体成虚像时,像距不可能小于物距不符合题意 D、当凸透镜在 S的右边时,和 C选项 一样,因为当物体成虚像时,像距不可能小于物距不符合题意 所以选 A 考点: 点评:凸透镜成实像时,物像在凸透镜的异侧, U 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f V f; 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V=2f; 2f U 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V 2f 凸透镜成虚像时,物像在凸透镜的同侧, U f,成倒正立、放大的虚像, V U 一正方体物块放在密度可改变的盐水中,能漂浮在液面上或悬浮在盐水中,物块底面与液面保持平行,底面到液面的距离为 h,盐水的密度为 。下列关于与
7、 h的关系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答案 : D 试题分析:( 1)物体漂浮时,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即浮力一定,由阿基米德原理 F 浮 =液 gV 排 可知, V 排 ( V 排 =Sh)与 液 成反比,即 h与 液 成反比,故选项 A和 C是错误的; ( 2)物体悬浮时,表明盐水的密度此时已经等于物体的密度,而物体悬浮时是可以在液体中的任意位置保持静止,即当盐水密度减小到与物体密度相等时,物体底面与液面的距离是可以等于或大于物体的边长的,故选项 B是错误的 所以选 D 考点:阿基米德原理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物体浮沉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与掌握,会利用控制变量法的思想得出定量关系是关
8、键 能源、信息和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化石油气( LPG)是一种清洁能源,使用这种燃料的汽车,排出尾气污染较小 B如果大量使用太阳能,可能使太阳能在短时间内消耗殆尽 C必须用六颗同步卫星才能实现全球通信 D塑料和银都是很好的绝缘材料 答案: A 试题分析: A、液化石油气相对柴油和汽油而言,是一种清洁燃料,使用这种燃料的汽车,排出的尾气污染较小,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B、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一种新型的能源,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用三颗同步卫星就能实现全球通信,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塑料是绝缘材料,银是导体,选项说
9、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所以选 A 考点:新能源 点评:解决本题要掌握: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无污染、可再生能源,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一种新型的能源,越来越被广泛利用; 通过三个卫星就可以实现全球通信,金属 银是导体,而塑料是绝缘材料 如图,一块厚度、密度均匀的长方形水泥板放在水平地面上,用一竖直向上的力,欲使其一端抬离地面。则: A F 甲 =F 乙 ,因为动力臂都是阻力臂的 2倍 B F 甲 F 乙 ,因为乙方法时阻力臂短 D F 甲 F 乙 ,因为甲方法的动力臂长 答案: 试题分析:两次抬起水泥板时的情况如图所示: 在上述两种情况下,动力克服的都是水泥板的重力,对于形状规则质地均匀的物体,
10、其重心都在其几何中心上,所以阻力臂都等于动力臂的二分之一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 , 所以前后两次所用的力相同 综上分析,所以选 D 考点:杠杆平衡条件 点评:把水泥板看做一个杠杆,抬起一端,则另一端为支点由于水泥板是一个厚度、密度都均匀的物体,所以,其重力的作用点在其中心上,此时动力 F克服的是水泥板的重力,即此时的阻力臂等于动力臂的一半在此基础上,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即可确定 F 甲 与 F 乙 的大小关系 关于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家庭电路中的接地线可以不接地 B发现家用电器或电线失火时,必须先切断电源后再救火 C保险丝被烧断后,可用铜丝代替保险丝接入电路 D发现有人触
11、电后,应立即用手把触电人拉离电线 答案: B 试题分析: A、说法错误,为了防止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的外壳带电,必须把地线与大地相连; B、说法正确; C、说法错误,铜丝的熔点高,不能起到保险作用; D、说法错误,因为人是导体,这样也会触电 所以选 B 考点:安全用电 点评:安全用电的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汽车由西向东匀速行驶,车上的乘客看到窗外的雨是竖直下落的,那么在地面上的人看来,雨滴的下落方向是: A竖直下落 B斜向东下落 C斜向西下落 D斜向南下落或斜向北下落 答案: B 试题分析:汽车由西向东匀速行驶,车上的乘客看到窗外的雨是竖直下落的,这说明雨滴和车相对静止,即
12、和车运动的速度和方向相同,车相对于地球是由西向东匀速行驶,所以雨滴也是斜向东下落 所以选 B 考点:机械运动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如图所示,将两只额定电压相同的灯泡 L1、 L2串联在电路中。闭合开关 S后,发现 L1亮, L2不亮。对此有下列几种猜想,其 中可能的是: L2灯丝断了,灯座未短路 灯泡 L2的电阻太小 灯泡 L2两端电压较大 通过灯泡 L1、 L2电流不等 灯泡 L2的灯座被短路 灯泡 L1、 L2的额定功率不同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13、:电路故障主要有短路和断路从灯 L1亮, L2不亮的情况可以判断,电路有短路的情况,但不会有断路因此 L2灯丝断了,灯座未短路就不合题意如果 灯泡 L2两端电压较大,则它的电阻也大, L2就会亮不合题意又因为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因此 不合题意 由分析知 A、 B、 C三个答案:中都有错误的选项,故不合题意 由图可知,此电路中的两个灯泡是串联在电路中的,故通过它们的电流都相等,L1亮, L2不亮,原因可能是 L2被短路或 L2的实际功率较小所致,因为灯泡的亮度是由灯泡发光时的实际功率决定的,当 L2电阻很小时,根据 P=I2R可知,在电流相同时,电阻越小,其功率越小 所以选 D 考点:电
14、路故障的判断 点评:电路故障主要有短路和断路在串联电路中,一个用电器断路,其它用电器也不能工作。如果通过用电器的电流过小,用电器也不能正常工作。 如图所示,下列简单机械正常使 用时属于费力机械的是: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定滑轮是等臂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不符合题意; B、扳手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机械,不符合题意; C、镊子在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机械,符合题意; D、自行车把在使用时较为省力,是省力机械,不符合题意; 所以选 C 考点:杠杆的分类 点评:判断杠杆的种类,可根据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大小关系;若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则是等臂杠杆;若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则是省
15、力杠杆;若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则是费力杠杆 有些公共汽车配备逃生锤,遇到紧急情况时,乘客可以用逃生锤打破玻璃逃生。为了更容易打破玻璃,逃生锤外形应选择图中的:答案: D 试题分析:由 可知,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由题意可知,这四种逃生锤在对玻璃的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逃生锤对玻璃的作用面积越小,压强就越大,玻璃就越容易被打破选项 D中的逃生锤面积最小,所以在相同压力作用下,它对玻璃的压强是最大的 所以选 D 考点:增大压强的办法 点评: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有两个: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其中,增大压强的方法有三种: 受力面积一定,增大 压力; 压力一定,减小受力面积; 增大压力同时减小受力
16、面积 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C图丙中,白光通过三棱镜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色光 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小孔成的像是由实际光线形成的,可以用光屏接收到,符合实像的特征,不是虚像,此项错误; B、近视是因为晶状体曲度过大,折光能力太强使像成在视网膜前面,用凹透镜矫正,远视是因为 晶关体曲度过小,折光能力太弱使像成在视网膜后面,用凸透镜矫正,此项错误; C、白光由七色光组成,不同色光通过三棱镜后,偏折角度不同,所以被分解成七色光,这是光
17、的色散现象,此项正确; D、只要是光的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此项错误 所以选 C 考点:光现象 点评:小孔成像依据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成倒立的实像,像可能放大可能缩小; 近视患者成像在视网膜前,利用凹透镜发散作用可以使成像后移到视网膜上,远视患者成像在视网膜后,利用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可以使成像前移到视网膜上; 白光 分解成七色光叫光的色散,是光的折射现象; 不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即使是看不见的光的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依据对以上知识点的理解来判断此题 实验题 下图是探究 “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的过程 ( 1)根据图 中情景可以判断的是 _ _实验
18、事实, _ _ _是实验推论。 ( 2)每次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记下小车最终停在水平面上的位置 .可知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路程越 _ _ _。其中运动的小车在木板上最终停下来,是因为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 _ _(平衡力 /非平衡力 /不受力)。 ( 3)若用木块代替小车再探究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还需要添加的器材是长方体木块、钩码和 _。 答案: 、 、远、非平衡力、弹簧测力计 试题分析:( 1) 都可以通过实验来进行验证,只有 是不可能保证其不受任何阻力作用的, 实验事实, 是实验推论。 ( 2)小车从斜面上滑下之后,不再受到力的作用,是靠惯性前进的;小
19、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其运动的路程会越远;小车最终停下来是因为它在水平方向上只受阻力,不受动力,是非平衡力的作用 ( 3)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以及表面的压力有关,实验时 应用弹簧测力计拉着不同质量的小车在不同的接触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应添加弹簧测力计; 所以答案:为: 、 、远、非平衡力、弹簧测力计 考点:探究 “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影响摩擦力的因素 点评:此题考查牛顿第一定律实验的内容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分析事实,再进一步概括、推理得出的理想实验是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基础 下图是三种仪器的测量情形,请你读数 图甲 图乙 图丙 ( 1)图甲中物体的长度为 _ _cm; ( 2)图
20、乙中体温计的示数为 _ _ ; ( 3)图丙电能表的示数为 _ _KW h。 答案 :( 1) 2 10 ( 2) 37.8 ( 3) 8633.5 试题分析:( 1)图中刻度尺 1cm又分为 10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 1mm;所以示数是 2.10cm ( 2)据上面的分析可知,此体温计的读数为 37 +0.8 =37.8 ( 3)由电能表照片知,其读数为 8633.5kw h 答案:( 1) 2.10( 2) 37.8( 3) 8633.5 考点:测量仪器的读数 点评:对测量器材读数时,首先要确定测量器材的最小分度值,然后再读数;读数时要注意,视线要与刻度线垂直 在测定 “小灯泡电功率
21、”实验中,电源电压 4.5V,小 灯泡额定电压为 2.5V、电阻约 10。 (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_ _。 ( 2)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 3)闭合开关前,图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应位于 _ _( A/B)端 ( 4)小张同学闭合开关,移动滑片 P到某一点时,电压表示数(如图所示)为_ _V,若他想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图中滑片 P向 _( A/B)端移动当电压表的示数为 2.5V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0.3A,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_ _W ( 5) 图 23 E报告老师,等待老师来检查电路 答案:( 1)断开、 0.6、( 2)略( 3) A( 4) 2
22、.2 、 B、 0.75( 5) D C(或 B) B(或 C) 试题分析:( 1)为保护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要断开。 ( 2)因为灯正常发光时: ,所以选 0-0.6A量程,电路图连接如下图所示 ( 3)闭合开关前滑片 P应处于连入阻值最大处( A端), ( 4)由图读数灯两端电压为 2.2V,要使之变大为 2.5V,就要使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减小,连入电阻减小,所以要向 B移动滑片 P=UI=2.5V0.3A=0.75W ( 5)闭合开关,灯泡不亮,可能是电路存在断路或灯泡短路或电路电流太小、灯泡 功率太小不足以引起灯泡发光而造成的,灯泡不亮,应先观察电流表,看电流表是否有示数,看电路是否
23、存在断路,如果电流表无示数,先检查灯泡与灯座接触是否良好,如果电流表有示数,应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看灯泡是否发光;故接下来的操作是 D和 C或 B 考点:测定 “小灯泡电功率 ”实验 点评:本题考查了连接电路图、电流表读数、求功率、实验数据处理、实验操作等问题,这是实验的常考问题,连接电路图,注意电表量程的选择,对电表读数时,要先确定电表的量程与分度值,然后读数 小刚同学想测出一个实心塑料球的密度,但是发现塑料球放在水中会 漂浮在水 面上,无法测出它的体积。小刚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 A用天平测量塑料球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 a所示,记录塑料球质量为 m ; B把适量的水倒进量筒中如图 b所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江苏省 扬州市 中学 九年级 第一次 模拟考试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