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类职业资格】山东省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模拟试卷2及答案解析.doc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山东省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模拟试卷2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类职业资格】山东省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模拟试卷2及答案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山东省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模拟试卷 2及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这种观点属于( )。(分数:2.00)A.辩证否定观B.形而上学否定观C.诡辩论D.唯心论2.“要富口袋,先富脑袋”这一说法在哲学上的含义是( )。(分数:2.00)A.精神力量可以变成物质力量B.先有精神后有物质C.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D.精神的力量可以替代物质的力量3.“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这句话意在强调(
2、 )。(分数:2.00)A.人先天的生理素质B.人的天赋才能C.后天的社会实践D.知识背景和社会地位的重要性4.牛顿说:“假如我能够比别人嘹望得略为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这句话肯定了( )。(分数:2.00)A.感性认识的作用B.理性认识的作用C.直接经验的作用D.间接经验的作用5.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这句话重在强调( )。(分数:2.00)A.直接经验的作用B.间接经验的作用C.理性因素的作用D.非理性因素的作用6.认识发展的总过程是( )。(分数:2.00)A.实践一认识一再实践一再认识的无限循环B.团结一批评一团结C.感觉一知觉
3、一表象D.概念一判断一推理7.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是( )。(分数:2.00)A.谬误B.理论C.真理D.相对真理8.“有用即真理”是( )。(分数:2.00)A.主观真理论B.实用主义真理观C.形而上学真理观D.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9.在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人与世界同时得到了改变,并获得日益丰富的内容,造成这一改变的基础是( )。(分数:2.00)A.自然界自身的运动B.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C.人的实践活动D.工具的制造与使用10.没有上,就无所谓下;没有左,就无所谓右。这说明( )。(分数:2.00)A.矛盾双方是相互对立的B.矛盾双方相互对立是无条件的C.矛盾双方是相互转化的
4、D.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11.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下列说法体现这一方法的是( )。(分数:2.00)A.空谈误国,实干兴邦B.为官发财,应当两道C.四面出击,全面突破D.反腐要“老虎”“苍蝇”一起打12.“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感觉和思想到物”是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它属于( )。(分数:2.00)A.辩证法与形成上学的对立B.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D.辩证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对立13.古诗云:“王子去求仙,丹成人九天。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这是用神话形式说明时间( )。(分数:2.00)A.是客观的B.是有限的C
5、.是可知的D.是相对的14.“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这句古诗启示我们,观察事物要善于( )。(分数:2.00)A.区分整体与部分B.分析与综合相结合C.从普遍性中把握特殊性D.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15.美国总统奥巴马曾引用中国谚语“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下列名言与该谚语体现的哲理相同的是( )。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分数:2.00)A.B.C.D.16.下列选项中体现矛盾双方相互转化这一哲学原理的是( )。(分数:2.00)A.乐极生悲,苦尽甘来B.月晕而风,础润
6、而雨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17.“物必先腐而后虫生”所体现的哲理是( )。(分数:2.00)A.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B.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C.可能性与现实性的辩证关系D.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18.“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这句话说明( )。(分数:2.00)A.人的意识具有创造性B.人的认识是独立于实践之外的C.实践在认识过程中具有决定作用D.人的一切知识都是从直接经验中获得的19.俗话说“靠山山倒,靠水水流,靠自己不会倒”,这表明的哲学原理是( )。(分数:2.00)A.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偶然性因素B.主观能动性是改造世界的重要因素
7、C.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D.矛盾就是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20.阿杜的天黑歌词中,“闭上眼睛就是天黑”传达了一种对现实生活的逃避意识,受到了许多年轻人的追捧。下列与“闭上眼睛就是天黑”反映的哲学观点不一致的是( )。 心外无理,心外无物 气者,理之依也 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 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分数:2.00)A.B.C.D.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21.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是( )。(分数:2.00)A.用机械力学的尺度衡量物质的一切运动B.具有形而上学性C.不承认存在决定意识D.不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22.在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
8、的问题上,( )。(分数:2.00)A.唯心主义回答都是否定的B.唯物主义回答都是肯定的C.有些唯心主义回答是肯定的D.不可知论者的回答都是否定的23.下列论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 )。(分数:2.00)A.理念生万物B.世界是绝对精神的展开C.万物归于理D.物是观念的集合24.下列论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有( )。(分数:2.00)A.自由选择的意志高于一切B.天命主宰人间世界C.人为自然界立法D.存在就是被感知25.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 )。(分数:2.00)A.一般与个别的关系B.整体与局部的关系C.绝对与相对的关系D.可以相互转化的关系26.下列命题中,属于唯心主义的有(
9、 )。(分数:2.00)A.人的认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能通过实践改变世界B.客观世界是人的认识的创造物C.数学和逻辑是人的理性的自由创造D.认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27.关于真理与价值,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分数:2.00)A.有价值的东西一定符合真理B.真理与价值相互渗透、相互引导C.真理与价值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D.真理侧重于认识论,价值侧重于有用性28.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是( )。(分数:2.00)A.客观世界制约和决定主观世界B.主观世界能动地反映和改造客观世界C.主观世界派生客观世界D.实践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辩证统一的基础29.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关系是( )。(分
10、数:2.00)A.自在世界是人类世界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基础B.人类世界不断改变着自在世界的界限C.自在世界可以转化为人类世界D.实践是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区分和统一的基础30.“只要我们满怀希望,坚定信念,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段话体现的哲学思想有( )。(分数:2.00)A.意识对物质均有能动的反作用B.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C.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事物发展的动力D.新事物取代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山东省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马克
11、思主义哲学)模拟试卷 2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这种观点属于( )。(分数:2.00)A.辩证否定观B.形而上学否定观 C.诡辩论D.唯心论解析:解析:与辩证否定观相对立的形而上学否定观认为,否定是外在的否定,主观任意的否定;否定是绝对的否定,是不包含肯定的否定,这就既割断了事物的联系,又使发展中断。它的信条是:“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B。2.“要富口袋,先富脑袋”这一说法在哲学上的含义是( )。(分数:2.00)A.精神力量可以变
12、成物质力量 B.先有精神后有物质C.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D.精神的力量可以替代物质的力量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意识可以通过思维操作实现对客观事物的超前的、观念的改造,指导并通过实践把理想变成现实。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3.“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这句话意在强调( )。(分数:2.00)A.人先天的生理素质B.人的天赋才能C.后天的社会实践 D.知识背景和社会地位的重要性解析:解析: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定人的大脑和感官在生理素质上的差异对认识的影响。但是人的生理素
13、质只是人们进行实践和认识的一种物质条件,并不是人们的实践和认识本身。它对于形成人们在认识和才能上的差别并不起决定性的作用。造成人们认识和才能差别的决定性原因是后天的社会实践。题干中的话重在强调人的后天实践,并不是人的先天素质,故排除 A、B、D 项。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C。4.牛顿说:“假如我能够比别人嘹望得略为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这句话肯定了( )。(分数:2.00)A.感性认识的作用B.理性认识的作用C.直接经验的作用D.间接经验的作用 解析:解析: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认学习间接经验的重要性。由于具体的主体的生命和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亲身实践,而且理论或认识本身也具
14、有历史的继承性,所以主体可以也应该通过读书或传授等方法来获取间接经验,这是发展人类认识的必要途径。题干中引用牛顿的一句话,意在强调学习间接经验的重要作用。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D。5.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这句话重在强调( )。(分数:2.00)A.直接经验的作用B.间接经验的作用C.理性因素的作用D.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解析:解析:“人的感情”与理性相对,属于非理性范畴,排除 C 项,A、B 项与题干无关,是干扰项。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D。6.认识发展的总过程是( )。(分数:2.00)A.实践一认识一再实践一再认识的无限循环 B.团结一批评一团结C
15、.感觉一知觉一表象D.概念一判断一推理解析:解析: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无限发展的,它表现为“实践一认识一再实践一再认识”的无限循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推移的永无止境的前进运动,这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B 选项是政治斗争中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式,与题意无关,不选。C、D 项分别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表现形式,也不符合题意,不选。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A。7.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是( )。(分数:2.00)A.谬误B.理论C.真理 D.相对真理解析:解析: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C。8.“有用即真理”是
16、( )。(分数:2.00)A.主观真理论B.实用主义真理观 C.形而上学真理观D.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解析:解析:实用主义认为“有用即真理”,把真理的有用性与真理本身等同起来。A、C、D 项都与题意不符合,都不选。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B。9.在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人与世界同时得到了改变,并获得日益丰富的内容,造成这一改变的基础是( )。(分数:2.00)A.自然界自身的运动B.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C.人的实践活动 D.工具的制造与使用解析:解析:人与外部世界处在不断的相互作用之中,二者相互作用的中介和基础就是实践。实践在人与外部世界之间的中介作用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即发生物质和精神两种关系
17、。在物质关系中,一方面通过实践活动,人们按照自己的目的,使客观事物改变原有状态,变成新的适合人类需要的形态;另一方面人在改变客观事物中,客观事物也不断地作用于人,使人也适应外界环境的需要。在精神关系中,一方面主体通过实践活动把客体信息改变为主体所需要的思维形式和内容;另一方面主体通过实践活动将信息进行思维加工,产生改造客体的目的、计划、方法等实践观点。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使人与世界同时都得到改变,并各自都获得日益丰富的内容。故本题答案选 C。10.没有上,就无所谓下;没有左,就无所谓右。这说明( )。(分数:2.00)A.矛盾双方是相互对立的B.矛盾双方相互对立是无条件的C
18、.矛盾双方是相互转化的D.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 解析:解析:题干说明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一方存在,另一方才能存在。故本题答案选 D。11.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下列说法体现这一方法的是( )。(分数:2.00)A.空谈误国,实干兴邦B.为官发财,应当两道C.四面出击,全面突破D.反腐要“老虎”“苍蝇”一起打 解析:解析:A 选项强调实践的重要性。B 选项为官发财,应当是两条不同道路,为官不能想着要发财,不符合题意。C 选项强调的是全面的观点,没有体现重点论。“老虎”“苍蝇”一起打,体现两点论,既要严厉打击小贪小腐,更要打击大贪污、大腐败;重点打“老虎”,体现了抓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务员 职业资格 山东省 事业单位 公共 基础知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 模拟 试卷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