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海南省东方市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海南省东方市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海南省东方市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海南省东方市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我们使用的八年级物理课本的厚度最接近于 A 1 dm B 1 mm C 1 m D 1 cm 答案: D 试题分析:八年级物理课本的厚度约为: 1m或 1mm太薄,不符合实际,故BC错误; 1cm比较符合实际,故 D正确; 1dm=10cm太厚,不符合实际,故 A错误;故选 D 考点:长度的估测 如图所示,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遥控器调电视,属于光的反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激光准直,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属于光的直线传播,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我们在岸上看到水
2、中的鱼,并不是鱼的实际位置,而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鱼的虚像所以渔民叉鱼时要瞄准像的下方,本选项符合题意 D、照镜子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C 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教室内用来放映投影片的银幕,表面是白色且粗糙的,其目的是 ( ) A不反射光 B能折射光 C发生漫发射 D发生镜面发射 答案: C 试题分析:电影银幕和教室里的投影屏幕都是用粗糙白布制成的,是为了让光线射到上面发生漫反射,让各个地方的人都能看到画面上的字故选 C 考点:漫反射 夏天,小丽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下图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现小水珠,变得模糊了
3、。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 B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 C甲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 D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 答案: D 试题分析:甲杯中放的是冰水,杯外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乙杯中装的是热水,杯内温度高,杯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故选 D 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 水中游动最快的是旗鱼,速度可达 108km/h;陆地上跑得最快的是猎豹, 1s可跑 40m;空中飞行得最快的是褐海燕,每分钟能飞 5km。这三者的速度大小是: A旗鱼最快; B猎豹最快; C褐海燕最快;
4、D三者一样快。 答案: C 试题分析:旗鱼的速度 v1=108103m/3600s =30m/s;猎豹的速度 v2=s2/ t2 =40m /1s =40m/s; 褐海燕的速度 v3=s3/ t3 =5000m /60s =83.3m/s故选: C 考点:运动快慢的比较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不符合题意 B、看水中的树枝弯折了,这是树枝的光进入人眼时发生了折射,不符合题意 C、鸟巢在水中的倒影,是鸟巢的光在水面反射后进入人眼,水面相当于一个平面镜,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手影是光被手遮挡住,从而在墙上出现手的影
5、子,这是因为光是沿着 直线传播的此项符合题意 故选 D 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用两种材料制成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种实心小球,在调好的天平左盘中放三个甲球,在右盘上放两个乙球,天平恰好平衡,则( ) A乙球的密度是甲球的 1.5倍 B甲球的密度是乙球的 1.5倍 C甲、乙两球的密度相等 D每个甲球的质量是每个乙球的 1.5倍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题知: 3m甲 =2m乙 ,所以: m甲 m乙 2 3 ; 因为两球体积相同,由 m /V 得: 甲 乙 m甲 m乙 2 3 ; 故选 A 考点:天平的使用;密度的计算 下列仪器或设备工作时,利用声来传递能量的是 A声
6、呐探测鱼群 B超声波加湿器把自来水打碎成雾状 C彩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 D超声波探伤仪检查金属内部结构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利用声呐探测鱼群,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 B、超声波加湿器把自来水打碎成雾状,属于利用声音传递能量; C、彩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 D、超声波探伤仪检查金属内部结构,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选 B 考点:声与能量 阅览室里为了减弱噪声,在门对面的墙上贴着一个大大的 “静 ”字来提示大家。这是采取了下列哪种途径来减弱噪声: A在人耳处减弱;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C在声源处减弱; D无法确定。 答案: C 试题分析:墙上贴着的 “静 ”字是为了
7、减弱噪声,这是采取了在声源处减弱途径来减弱噪声;故选 C 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一位经验不足的护士在忙碌中用开始已甩过的一支体温计连续测了甲、乙、丙三人的体温,但中途却没有将水银甩下去,结果测得三人的体温都是 39.5 。有关三人的真实体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的体 温一定是 39.5 ; B三个人体温一定都是 39.5 ; C乙和丙两人的体温一定都低于 39.5 ; D乙和丙两人的体温都高于 39.5 。 答案: A 试题分析:甲的体温等于 39.5 ,因为甲测体温前用的是甩好的体温计,所以结果准确;给乙和丙测量时没甩体温计,结果不一定准确,可能等于、也可能小于甲的体温,但不可能高于甲
8、的体温故选 A 考点: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 实验题 小明在探究 “凸透镜成像规律 ”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 10cm。 ( 1)他将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依次摆放,点燃蜡烛后,发现无如何移动光屏总找不到像,其原因可能是 _。(写出一种即可) ( 2)调整好后,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为 36cm时,可在光屏上得到倒立_的实像;再将蜡烛向凸透镜靠近一些,要获得清晰的实像光屏应_(选填 “靠近 ”或 “远离 ”)凸透镜。 答案:( 1)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或物距小于焦距 )(答案:科学合理即可 ) (2)缩小 远离 试题分析:( 1)蜡烛 、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依次摆放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海南省 东方市 年级 第一 学期 期末 学业 水平 检测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