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辽宁大石桥市水源二中八年级下期期中检测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辽宁大石桥市水源二中八年级下期期中检测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辽宁大石桥市水源二中八年级下期期中检测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辽宁大石桥市水源二中八年级下期期中检测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 A 0E、 160W B 20W、 160E C 0、 180W D 90E、 90W 答案: B 试题分析:东、西半球的划分为 200W和 1600E经线圈。 1800为东西经线的分界线,东边西经度、西边东经度。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经度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经度零度确定:国际上规定,把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那条经线定为 00经线; 0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度数划分:由 00经线向东、向西各分为 180度。表示方法:以 00经线始东边东经度(用字母 E表示)、
2、西边西经度(用字母 W表示)。度数变化:东经度向东 (右 )逐渐增大;西经度向西 (左 )逐渐增大。东大东经,西大西经。 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特征为 A地形平坦,一望无际 B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C千沟万壑,支离破粹 D丘陵广布,溶洞众多 答案: C 试题分析: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特征为千沟万壑,支离破粹,水土流失严重,地形平坦,一望无际指的内蒙古高原的特征,山河相间,纵列分布是指中南半岛的地形特征,丘陵广布,溶洞众多指的是云贵高原的特征。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黄土高原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黄土高原位置和范围: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到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包括晋、陕、甘和宁等省区。黄土高
3、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黄土高原。呈现多种多样的黄土地形景观: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黄土高原的形成 风成说;水土流失严重: (1)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降 水、植被、坡度;土质疏松、植被缺乏、降雨集中且多暴雨; (2)人为原因: 毁林毁草,破坏了地面植被; 开矿、修路等基本建设不注意水土保持,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造成大量新的水土流失。危害: 水土流失带走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季; 使地表沟壑纵横,导致耕地面积减少; 向黄河下游输送大量泥沙,给河道整治和防洪带来巨大困难。 下列语句中,描述气候的是 A东边日出西边雨 B十里不同天 C雷雨交加 D冬暖夏凉 答案: D 试题分析:
4、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变化着的 ;气候是指一 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所以答案:为 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气候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气候的两大要素:气温和降水。天气的两个特点: 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不同; 不同时刻,同一地方的天气也可能不相同。卫星云图的颜色与天气: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蓝色绿色区域都为晴天;白色是云雨区,白色愈白云层愈厚,降雨的概率越大。风向和风力与风向标: 风向是指风的来向 风力是指风的强弱,用风级表示,有 1 12级风 风向标宽的一头表示风向,箭尾指向风的去向,即大头吹小头 风尾在风杆的右侧。天气预 报:预报阴晴、
5、风雨、气温等。天气符号。空气质量:了解空气质量的内容;明白空气质量的意义;认识空气质量的指数、级别及状况等。 日本和台湾省都属地震多发的地区,都属于 A美洲地震带 B印度洋地震带 C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D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答案: C 试题分析:日本和台湾省都属地震多发的地区,都属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板块运动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地壳的板块结构: (1)六大板块:名称、位置、范围、背图 (2)大部分板块与大陆、大洲、大洋的范围一致。注意:亚欧大陆的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不在亚洲板块上而在印度洋板块上;亚欧大陆的东北角不在亚欧大陆而在
6、美洲板块上,只有太平洋板块为唯一的大洋板块。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比较活跃,世界上两大地震带: 太平洋沿岸地带; 地中海 喜马拉雅山一线;应用: 红海不断扩大: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运动; 地中海在不断缩小: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运动; 喜马拉雅山的形成、珠穆朗玛峰的不断升高: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运动; 日本、台湾多地震: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碰撞 运动; 太平洋不断缩小:太平洋板块的周边板块向其作碰撞挤压运动。 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有 A欧洲、北美洲 B欧洲、亚洲 C南极洲、亚洲 D非洲、南美洲 答案: A 试题分析: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有欧洲、北美洲,亚洲、非洲、南美洲
7、地跨南北半球,南极洲主要位于南半球。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大洲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大陆:地球上大块的陆地。岛屿:地球上小块的陆地。半岛: 陆地延伸进海洋中的部分,三面环水。大洲: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的合称。七大洲的大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记住各大洲的形状、位置,在大洲大洋图上适当的位置。大陆与大洲:共六块大陆七个大洲。各大洲的界线: 亚洲和欧洲的分界是乌拉尔山 乌拉尔河 ( 里海 ) 大高加索山 ( 黑海 ) 土耳其海峡; 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 (地中海 ) 苏伊士运河; 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直布罗陀海峡; 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是白令海峡; 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是巴拿马运河。面积最大
8、的大洲 亚洲;面积最小的大洲 大洋洲;平均海拔最高、最冷、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南极洲;热带大陆之称 非洲;全在东半球的大洲 非洲;全在西半球的大洲 南美洲;全在北半球的 大洲 欧洲和北美洲;全在南半球的大洲 南极洲;赤道穿过的大洲有 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赤道穿过的大陆有 非洲、南美洲大陆;本初子午线穿过的大洲有 非洲、欧洲;北冰洋的周围大洲 欧洲、北美洲、亚洲。 下图中四幅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能正确反映北京气候特征的是 答案: B 试题分析: A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B为温带季风气候, C为地中海气候, D为热带雨林气候,北京位于北方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气
9、候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我国气候的特点: 季风气候显著; 雨热同期; 气候复 杂多样;我国季风区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 阴山 巴颜喀拉山 冈底斯山 一线为界,以西为非季风区,以东是季风区。长江中下游地区 6月中旬为梅雨季节, 7、 8月雨带北移则多伏旱。 下图为等高线地形图,据图完成小题。 【小题 1】图中 四个坡面中,坡度最小的是( ) A B C D 【小题 2】图中乙地位于甲地的( )方向 A东北 B东南 C西北 D西南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A 试题分析:【小题 1】等高线的疏密与坡度:稀疏处坡度缓,密集处坡度大。图中 四个坡面中,坡度最小的是 ,最大 。
10、 【小题 2】根据指向标定方向,方向标箭头指向北方,再根据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确定位置,图中乙地位于甲地的东北方向。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图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地势: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海拔 (绝对高度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任意两点之间的垂直距离。地形:地表各种各样的形态、形状的总称。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线。等高线之间互相平行,距离 (即等高距、高差、相对高度 )相等。等高距:等高线之间的距离 (只能是相对高度 )。等高线地形图:用等高线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彩色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黄绿色表
11、示丘陵或山地,黄色或褐色表示高原,蓝色表示海洋。等高线与山地和盆地:等高线数字内高外低的是山地,中间的黑色三角形是山顶;等高线数字内低外高的是盆地 (洼地 )。等高线与山脊和山谷: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凸出的是山脊;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凸出的是山谷。只有山谷处才可能有小溪。等高线与鞍部:等高线两边高且有山顶,中间等高线相通的低的部分是鞍部 。等高线与陡崖: 2条或 2条以上的等高线重合处就是陡崖。 作为古都之一的北京,保留了众多的胡同,深深吸引了各地游客。在北京现代化大都市的建设过程中,应如何对待这些老胡同 A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 B根据建设需要拆除 C有选择地保护和改造 D应全部拆除 答案: C 试
12、题分析:在北京现代化大都市的建设过程中,应有选择地保护和改造,对于破败的可以拆除,对于典型的具有代表意义的应保护和改造。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北京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自然环境:华北平原边缘,大致位于 400N, 1160E。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等河流流经境内对外交通便利,北京位居暖温带,冬夏长、春秋短,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交通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历史悠久的古城;旧城格局:“凸 ”字中轴线对称的 “棋盘状 ”格局。 在下列地理现象中,属于地球自转运动产生的是 A昼夜的产生 B昼夜的更替 C四季的更替 D昼夜长短的变化 答案: B
13、试题分析: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交替、时刻的早迟、昼夜长短及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与影子,其中昼夜交替、时刻的早迟由地球自转产生,其 它由地球的公转产生。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自转、公转的基本知识。北半球的春季是 3 5月,夏季是 6 8月,秋季是 9 11月,冬季是 12 2月。南半球月份不变,季节相反。地球上的五带。 在一幅比例尺为 1 100000000的亚洲地图上量得亚洲最东端到最西端的图上距离约为 10厘米 , 则它们的实地距离约为 A 100千米 B 1000千米 C 10000千米 D 5000千米 答案: C 试题分析:在一幅比例尺为
14、 1 100000000的亚洲地图上量得亚洲最东端到最西端的图上距离约为 10厘米 , 则它们的实地距离约为 10000千米 =图上距离 10厘米 比例尺 1 100000000。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图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图例。比例尺: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在求算时注意统一单位)。公式:比例尺 =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比例尺的种类有:数字式( 1: 100 000)、线段式( )、文字式(图上 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1千米)。比例尺的大小。地图上的方向:一般地图:面向地图,上北下南, 左西右东。指向标地图:根据指向标定方向,方向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辽宁 大石桥市 水源 二中八 年级 下期 期中 检测 地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