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4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4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4及答案与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历史学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4 及答案与解析一、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 南书房(2009 年历史学统考真题)2 军机处(北京师范大学 2011 年中国近现代史复试真题;首都师范大学 2013 年历史学基础综合真题)3 廷寄(南京大学 2009 年中国近现代史复试真题)4 总督(南京大学 1997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5 巡抚(南京大学 1997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6 八旗制度(武汉大学 2001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华东师范大学 2013 年历史学基础综合真题)7 金瓶掣签(2007 年历史学统考真题;北京大学 2013 年中国史真题)8 开中法(浙江大学 1
2、999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9 耗羡归公(南京师范大学 2011 年中国古代史复试真题)10 利玛窦(华东师范大学 2003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11 闭关政策(河北师范大学 2010 年历史学复试真题)12 十三行(2011 年历史学统考真题)13 马嘎尔尼来华(北京师范大学 2003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14 农致全书(北京师范大学 2012 年中国古代史复试真题)15 天工开物(清华大学 1996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16 亚罗号事件(湖南师范大学 2012 年中国史复试真题)17 虎门条约(华中师范大学 2005 年中国近代史真题)18 五口通商章程(中山大学 2010 年近现代史复试真题)1
3、9 领事裁判权(南京师范大学 2012 年中国史复试真题;南京师范大学 2013 年历史学综合真题)20 望厦条约(上海师范大学 2003 年中国近代史真题)21 天津条约(华东师范大学 2001 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22 子口税(安徽师范大学 2011 年中国近现代史复试真题)23 马关条约(北京师范大学 2003 年中国近代史真题)24 辛丑条约(苏州大学 2013 年中国史专业基础综合真题)25 台事专约(华东师范大学 2000 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中国人民大学 2013年历史学综合真题)26 马嘉理事件(河北师范大学 2010 年历史学复试真题;南京大学 2013 年国际关系史真题)2
4、7 中英烟台条约(华东师范大学 2003 年中外通史真题)28 三国干涉还辽(河北师范大学 2010 年历史学复试真题)29 中俄密约(华东师范大学 2002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30 永安建制(复旦大学 1999 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31 李秀成(北京大学 2013 年中国史真题)32 苏福省(南京大学 2004 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33 天朝田宙制度(北京师范大学 1999 年中国近代现代史真题)34 乡官制度(南京大学 2005 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35 资政新篇(南京大学 2006 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36 湘军(南京大学 2006 年中国近现代史复试真题)37 厘金制度(华东师范大学
5、2006 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南京大学 2013 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中山大学 2013 年历史学基础真题;兰州大学 2013 年中国史基础真题;福建师范大学 2013 年中国史综合真题)38 淮军(北京大学 2001 年中国通史真题)39 总理衙门(河北师范大学 2010 年历史学复试真题)40 辛酉政变(南京师范大学 2011 年中国近现代史复试真题;南京师范大学 2013年历史学综合真题;云南大学 2013 年历史学综合真题)41 蒲安臣使团(2012 年历史学统考真题)42 天津教案(清华大学 1996 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43 赫德(南京大学 2009 年中国近现代史复试真题)44
6、东南互保章程(南京大学 2004 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45 羹自玲(浙江大学 2000 年中国近代史真题)46 姚董(南京大学 2006 年中国近代史真题)47 校邠庐抗议(北京大学 2003 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中国人民大学 2013 年历史学综合真题)48 申报(中山大学 2011 年中国近现代史复试真题)49 江南制造总局(南京大学 2006 年中国近代史真题)50 北洋水师(浙江大学 2000 年中国近代史真题)历史学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4 答案与解析一、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 【正确答案】 清朝的内廷机构。原为康熙帝书房。康熙十六年(1677
7、年),康熙帝调翰林等官入乾清宫南书房当值,称为南书房行走,人数不固定。除陪皇帝写字作诗外,也秉承皇帝意旨拟写谕旨,发布政令,实际上是皇帝处理政务机要的秘书班子。南书房的设立,削弱了议政大臣会议的权力。雍正帝设立军机处后,不再参与国家政务。2 【正确答案】 清代雍正设立的处理机要的中枢机构。雍正八年(1730 年),为处理西北军务设立军机处,取代了议政王大臣会议参与政务的权力。军机处的职官有军机大臣和军机章京。军机处成立后,议政王大臣会议于 1791 年废止,内阁成为办理例行事务的机构,一切机密大事均归于军机处。但军机处在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军机处也无专官。军机大臣、军机章京以原官兼任
8、,皇帝可以随时令其离开军机处。军机处的设立加强了君主的专制权力。3 【正确答案】 清代公文传送制度之一。雍正帝设立军机处后逐渐形成。朝廷给各省高级官员的谕旨,交由内阁传抄者,称为明发;凡属机要文书,不便由内阁明发者。则由军机大臣专办,盖军机处印密封,上书“军机大臣字寄某官开拆” 或“传谕某官开拆” 字样,用四百里或六百里文书递送各省,称为廷寄。清末,廷寄改由电报拍发,故称电寄。4 【正确答案】 清朝地方军政大员。大致两省或三省设一总督,每省设一巡抚,其无巡抚省份,例由总督兼理。总督为正二品。乾隆时全国共设有八个总督,即直隶总督,管辖今河北省及内蒙古一部分地区,驻保定;两江总督,管辖江苏、安徽、
9、江西三省,驻江宁;闽浙总督,管辖福建、浙江二省,驻福州;两湖总督,管辖湖南、湖北二省,驻武昌;陕甘总督,管辖陕西、甘肃二省,驻兰州;四川总督,驻重庆,义驻成都;两广总督,管辖广东、广西二省及南海诸岛,驻广州;云贵总督,管辖云南、贵州二省,驻贵阳,又驻云南。八大总督中,直隶、四川总督各兼其省之巡抚事,陕甘总督亦兼甘肃巡抚。以后到光绪末年,又增设东三省总督,合为几督。5 【正确答案】 清朝地方军政大员。大致两省或三省设一总督,每省设一巡抚,巡抚职务大致与总督同,唯权力略小,为从二品。至于巡抚之设置,乾隆时期,除直隶、四川、甘肃三省外,他省皆置巡抚一人,因成定制。至光绪时期,诸新建省份,亦皆设置巡抚
10、。6 【正确答案】 清代满族兵农合一的社会组织形式,始创于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统治时期。1601 年,努尔哈赤设黄白红蓝四旗,后又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为满洲八旗。皇太极又设蒙古八旗和汉八旗,旗色同满洲,实际是二十四旗,但习惯上仍称之为八旗。旗的基本单位为牛录,一牛录为三百人。其成员平时生产,战时出征,不能随意离开牛录。八旗制度对清朝政府入主中原、巩固国防起到了重要作用。7 【正确答案】 清政府于西藏等地实施的活佛转世制度。乾隆帝特创金本巴瓶制度,在大昭寺内设一金本巴瓶,规定达赖、班禅及大呼图克图的灵童转世,须由诸喇嘛当众于金瓶内抽签,并由驻藏大臣或理藩院尚书亲临监督确定,以避免地方上层
11、贵族操纵,加强中央政府对西藏地区的控制。8 【正确答案】 明初为解决边地军粮不足问题而采取的一项经济措施。政府利用食盐国家专卖制度,规定盐商运粮到边地充实军粮,可以换取政府的盐引,然后持盐引到指定的盐场领盐,再到指定的地区贩卖,是为“开中” 。后商人为免去运粮的费用,便在边地雇人屯田,就地征粮,换取盐引。此法对于供应军粮及开垦边地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9 【正确答案】 清雍正年间推行的财政措施。雍正二年(1724 年),施行“耗羡归公”,规定火耗每两不过二钱,将原属官吏自行处理的耗羡银收归政府控制,一部分弥补官库亏空和补助地方经费,大部分配给各级官吏用做养廉银。火耗遂变为朝廷的一项收入。这一改革
12、措施集中了征税权力,减轻了人民的额外负担。增加了外官的薪给,对整顿吏治、减少贪污有积极作用。但州县官于额征火耗之外,又暗中加派,未能从根本上改善吏治。10 【正确答案】 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意大利人,精于天文、数理,明万历十年(1582 年 )来中国传教。万历二十八年(1600 年) 到北京,进呈坤舆万国全图、自鸣钟和西洋琴等,并与推崇西学的士大夫往来。在中国传教期间,曾与徐光启合译几何原本,与李之藻合译同文算指、浑盖通宪图说等,对中国天文、数学、地理的发展有积极影响。11 【正确答案】 清政府在对外交通、贸易方面实行的一种限禁政策。闭关政策是一种严格管制对外贸易的政策,其主要内容为:将对外贸
13、易的城市限制于广州一口;在对外贸易中实行公行制度,由清政府认可的行商垄断进出口贸易。以限制外商的交易对象;制定一系列管理、防范外国人的章程,对外商在中国的活动做了严格的规定。12 【正确答案】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在广州特许经营对外贸易的商行。清政府对外实行闭关政策,只许外商在广州一地经商,为限制外商在华活动,设立十三行。规定广州十三行对官府负有承保和缴纳外洋船货税饷、规礼,传达官府有关法令及管理外商等义务,并享有对外贸易特权,所有进出口商货都须经由十三行买卖。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后,十三行专营外贸的特权被取消。13 【正确答案】 1792 年英国马嘎尔尼使团以为乾隆祝寿为名进行的访华。这次
14、访华之旅的真实目的是“ 取得以往各国未能用计谋或武力获取的商务利益与外交权利” 。9 月,乾隆在热河接见了马嘎尔尼。乾隆皇帝以“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回绝了使团通商贸易的要求,马嘎尔尼来华未能取得预期目的。14 【正确答案】 明代徐光启撰著农书。徐光启,进士出身,曾任职翰林院,至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徐光启生活在传统农业和手工业都非常发达的松江府,对农业生产极为关注。他潜心收集农学典籍,并亲自实践,著成农政全书60 卷,全书系统总结了明末的农业生产经验,是传统农业生产的集大成之作。15 【正确答案】 明末科学家宋应星撰写的论述农工技术的著作。分 18 卷,共 3编
15、,全面系统地记述了我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和经验,并附有大量插图。天工开物是一部明末手工业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总结性著作,被誉为“中国技术的百科全书” 。为研究明代的社会生产提供了宝贵资料。16 【正确答案】 1856 年围绕中国商船亚罗号进行的中英交涉。1856 年 10 月 8 日,中国商船“亚罗 ”号。因窝藏海盗,受到广东水师搜查,船上海盗被捕。而英国驻广州领事巴夏礼却借口该船曾在香港注册,领有执照,要求两广总督叶名琛立即释放被捕人犯,向英道歉。但是当 22 日叶名琛把 12 人全部送还时,巴夏礼仍然拒收。23 日,英驻华海军悍然向广州发动进攻。亚罗号事件成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1
16、7 【正确答案】 1843 年清政府同英国在虎门签订的南京条约补充条款。全称为中英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1843 年 10 月,清钦差大臣耆英与英国全权公使璞鼎查在广东虎门签订,共十六款,附有小船定例三款。主要内容:(1)英国取得片面的最惠国待遇,即中国政府将来如给予其他国家任何权利时,英国都可以“一体均沾”;(2)规定英国人可以在五口租地建屋,永久居住。18 【正确答案】 1843 年清政府同英国在虎门签订的南京条约补充条款。1843 年10 月 8 日,清钦差大臣耆英与英国全权公使璞鼎查在广东虎门签订。作为虎门条约的一个部分。共十五款,附有海关税则。主要内容:(1)承认英国享有领事裁判权;
17、(2)规定海关税率相当于值百抽五。此章程开启了中国同外国协定关税的恶例,中国失去了海关自主权。19 【正确答案】 列强国家通过不平等条约获取的该国侨民不受中国法律管辖的特权。1843 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开始规定此特权,接着美、法、俄、日等国也相继在中国取得了此项特权。凡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的国家,其在华侨民如果犯罪或成为民刑诉讼的被告时,可以不受中国法律的制裁,中国政府无权过问,而只能由各该国领事,按照各自的法律进行裁判。1943 年,国民政府取消了美、英两国在华领事裁判权及有关特权。20 【正确答案】 1844 年美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原名中美五口贸易章程。1844 年 7 月,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历史学 基础 历年 汇编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