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5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5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5及答案与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历史学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5 及答案与解析一、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 官督商办(2009 年历史学统考真题)2 轮船招商局(北京师范大学 2002 年中国近代史真题;北京大学 2013 年中国史真题;吉林大学 2013 年历史学基础真题)3 京师同文馆(华东师范大学 2005 年中国通史真题)4 上海广方言馆(华东师范大学 2002 年中国通史真题)5 福州船政学堂(北京大学 2003 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6 中国通商银行(北京师范大学 2002 年中国近代史真题)7 新学伪经考(清华大学 1996 年中国近代史真题)8 公车上书(湖南师范大学 2011
2、 年中国近现代史复试真题)9 中外纪闻(华东师范大学 2006 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10 时务报(安徽大学 2012 年中国通史复试真题)11 变法通议(首都师范大学 2006 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12 时务学堂(北京师范大学 2003 年中国近代史真题)13 严复(武汉大学 2004 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南开大学 2013 年世界历史真题)14 应诏统筹全局折(华中师范大学 2005 年中国近代史真题)15 保国会(首都师范大学 2013 年历史学基础综合真题)16 清末新政(南开大学 2013 年中国历史真题)17 预鲁立宪(北京师范大学 2001 年中国近代史真题)18 预备立宪公会(南
3、京师范大学 20l1 年中国近现代史复试真题)19 政闻社(清华大学 2004 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20 钦定宪法大纲(武汉大学 2004 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21 谘议局(北京大学 2003 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22 资政院(华东师范大学 1998 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23 国会请愿运动(华中师范大学 2005 年中国近代史真题)24 奏定学堂章程(华东师范大学 2005 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25 新建陆军(北京师范大学 1999 年中国近代史真题)26 苏报案(南京师范大学 2012 年中国史复试真题)27 军国民教育会(南京大学 2005 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28 科学补习所(华中师范大
4、学 2001 年中国近代史真题)29 中国同盟会(安徽大学 2011 年历史学复试真题)30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华东师范大学 2004 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31 二次革命(华东师范大学 2004 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32 护国战争(黑龙江大学 2013 年中国史真题)33 中华革命党(南京大学 2006 年中国近现代史复试真题)34 府院之争(南京师范大学 2011 年中国近现代史复试真题)35 护法运动(北京师范大学 1999 年中国近代现代史真题)36 直皖战争(武汉大学 2004 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37 新青年(华东师范大学 2002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38 五四运动(黑龙江大学 20
5、13 年中国史真题)39 新民学会(南京大学 2004 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40 少年中国学会(2008 年历史学统考真题)41 国粹派(南京大学 2003 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陕西师范大学 2013 年中国史真题)42 好人政府(华东师范大学 2006 年中国通史真题)43 联省自治(上海师范大学 2003 年中国近代史真题)44 国民党一大(湖南师范大学 2011 年中国近现代史复试真题)45 黄埔军校(华东师范大学 2004 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46 北京政变(华东师范大学 2005 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47 国民军(北京大学 2013 年中国史真题)48 安国军政府(北京大学 1995
6、 年中国现代史真题)49 西山会议派(北京大学 2001 年中国通史真题)50 北伐战争(南开大学 2013 年中国历史真题)历史学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5 答案与解析一、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 【正确答案】 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创办民用企业的主要方式。始于 19 世纪 70年代初洋务派早期经营的民用企业。一般由商人出资认股,由清政府委任官员督办。这类企业享有减税、免税、贷款、专利等特权。内部实权掌握在官府委派的总办、会办、帮办、提调手中。后来多数企业改为官商合办或商办。官督商办方式对民用企业早期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2 【正确答案】 清末最早设立的轮船航
7、运企业。1872 年,李鸿章令朱其昂拟章试办,次年重汀章程,招商集股,正式成立。1885 年盛宣怀奉命加以整顿,由官商合办改为官督商办。1909 年又改组,归邮传部管辖。这是洋务运动中由军工企业转向兼办民用企业、由官办转向官督商办的第一个企业。3 【正确答案】 清代最早培养译员的洋务学堂和从事翻译出版的机构。1862 年,恭亲王奕诉等奏准在北京设立同文馆,隶属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同文馆是培养外国语言文字、科学技术人才的学校;在外国语言文字方面,先后分设了英、法、俄、德、日五馆。1902 年并人京师大学堂。4 【正确答案】 清末洋务学堂之一。1863 年李鸿章在上海创设。初名上海同文馆,1867
8、 年改名为上海广方言馆。初仅设英文馆,后加设法文馆、算学馆。招收 14 岁以下儿童,不限八旗子弟。定额 40 人,最多时 80 人。另收保送生 lO 人。学生学成后可应科举考试,也可充任翻译。5 【正确答案】 清船政大臣沈葆桢在 1866 年于福州马尾港所设的海军学院。船政学堂最初称“ 求是堂艺局”,是专门为福建船政培训人才而设。学堂成立之初即聘用外国教习教授造船、航海等专业知识,毕业生中优异者被派往西欧各国深造。船政学堂的毕业生不少成为北洋海军的高级将领,部分亦成为中国近代的著名知识分子。6 【正确答案】 清末盛宜怀于上海筹办的第一家中资银行。成立于 1897 年。总行设在上海,在天津、北京
9、、汉口、镇江等地设有分行。成立之初除经营一般商业银行业务外,清朝政府还授予其发行钞票代收库银的特权。辛亥革命后,官股大量减少,工商业者的股份迅速增加,由早期的官办变为商办。1935 年,在白银风潮中中国通商银行面临危机,被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控制,成为“小四行” 之一,杜月笙出任董事长。1949 年,由共和国政府接管。1952 年公私合营,与其他银行合并。7 【正确答案】 康有为所撰关于变法维新的重要理论著作。新学伪经考认为,自东汉以来被奉为经典的古文尚书、左氏春秋等古文经,都是刘歆伪造事实,是王莽“ 新朝” 之学,与孔子无涉,应称 “新学”;后来被称为“ 汉学”的贾逵、马融、许慎、郑
10、玄之学,也不是“汉学” ,而是“新学”;宋人所尊崇的经书也多是“ 伪经”,而不是孔子之经。康有为这种论断,并不符合历史事实,而是在为维新变法制造理论根据。8 【正确答案】 1895 年在京会试的举人为反对马关条约举行的上书请愿。1895 年 4 月,康有为在京参加会试期间,传来了日本逼签马关条约的消息。康有为起草了万言书(即上清帝第二书),提出拒签和约、迁都抗战、变法图强三项建议,并详细论述富国、养民、教民等变法图强的具体措施。5 月 1 日。各省举人齐聚松筠庵开会讨论,有 1300 多人在这封万言书上签了名。康有为发动举人上书事件史称“ 公车上书 ”。公车上书是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第一次群众性的
11、爱国行动,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潮逐渐转变为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9 【正确答案】 清末维新派宣传维新变法的第一份报纸。1895 年 8 月,康有为在北京创办万国公报双日刊。随着变法思想的传播,万国公报不久改名为中外纪闻。作为维新变法的宣传媒介和舆论工具,中外纪闻在北京的一部分官员和士大夫中,产生了不小的影响。1896 年停刊。10 【正确答案】 戊戌变法运动期间维新派的重要刊物之一。1896 年 8 月汗康年、黄遵宪在上海创刊,邀请梁启超为主笔,以变法图存为宗旨。创刊后即连载梁肩超著变法通议。该报以新颖的言论和流畅的文笔风行海内,影响深远,对维新运动的开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1898 年停刊。1
12、1 【正确答案】 戊戌变法运动期间梁启超发表的宣传变法维新的政论集。1896 年,梁启超陆续在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主要内容:论证中国社会变则存,不变则亡;只有改良现行的腐朽官僚体制和科举取士制度,兴办新式学校培养变法人才,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封建制度的弊端。它系统全面地宣扬了维新变法主张。12 【正确答案】 戊戌变法运动中湖南维新派在长沙创办的新式学堂。由谭嗣同等发起,于 1897 年 10 月在长沙创办。熊希龄任提调,梁启超任中文总教习,欧榘甲、韩文举、唐才常等任分教习。教学内容包括经、史、诸子和西方的政治法律与自然科学。戊戌政变后改为求是书院。13 【正确答案】 清末思想家、教育家。福建省闽侯
13、县人。1877 年赴英国海军学校学习两年。归国后任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总办,执教达 20 年。甲午战争后,主张变法维新,在天津直报上撰文要求学习西方,反对顽同保守。1897 年创办国闻报,协办通艺学堂。1896 年起,从事翻译工作,先后译出天演论、原富、法意、穆勒名学、群学肆言等西方名著,对传播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文化影响甚大,并首次提出“信、达、雅” 的翻泽标准。14 【正确答案】 1898 年 1 月康有为上光绪皇帝第六书。主要内容是请求光绪皇帝厉行变法,指出当务之急,凡有三事:一日大誓群臣以定国是,二日设对策所以征贤才,三日开制度局而定宪法。这是康有为第一次受皇帝之命提出的变法的具体措施。
14、应诏统筹全局折反映了资产阶级维新派政治改革的要求,也是戊戌变法的施政纲领。15 【正确答案】 戊戌变法运动期间维新派的重要政治团体。1897 年,德国强占胶州湾,引起瓜分中国危机。1898 年 4 月,康有为在北京成立保国会。其宗旨是:保国、保种、保教,即保国家政权、领土不丧失,保民族种类能自立,保圣教不失。在北京、上海设总会,各省、府、县设分会,意在合群策、群智、群力,发愤救亡,推动维新运动。顽固派极力反对,不久停止活动。16 【正确答案】 19011905 年清政府推行的改革。1901 年 1 月 29 日,清廷颁布“变法”上谕。4 月 21 日,成立了以奕勖为首的督办政务处,主持“新政”
15、事宜。新政期间。颁布了一系列上谕,主要内容有: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停止捐纳实官,裁汰各衙门胥吏差役;裁汰绿营防勇,编练新军;废弃旧式武科,停止乡会试及各省岁考,广设学堂;奖励工商业;准满汉通婚等。练兵筹饷是新政的中心内容。清末新政的启动,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推动了改革思想和改革实践的进一步深入。17 【正确答案】 清末仿行资产阶级宪政的活动。主要步骤为:1905 年派遣载泽等五大臣出洋考察政治;1906 年 9 月 1 日颁布宣示预备立宪上谕;1908 年 7 月颁布咨议局章程,筹设各省“采取舆论” 的咨议局,同年 8 月宣布预备立宪以 9年为期,并颁布钦定宪法大纲;1909
16、年 8 月颁布资政院章程,开始正式筹设资政院。19l0 年 10 月召开资政院第一次常会。 1911 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又颁布重大信条十九条。18 【正确答案】 清末资产阶级立宪派政治团体。1906 年 12 月,江苏、浙江、福建等省商学界 200 多人在上海成立预备立宪公会,推福建郑孝胥为会长,江苏张謇、浙江汤寿潜为副会长。预备立宪公会以筹备立宪事宜,推动朝廷立宪,提高人民宪政知识为中心,同时还出版了大量宣传普及宪政知识的书刊,开办了法政讲习所,以推动地方自治的进行。19 【正确答案】 清末立宪派组织的政治团体。1907 年 10 月,在日本东京成立。政闻社提出四大纲领:(1)实行国会制度,建
17、设责任政府;(2)厘定法律,巩固司法权之独立;(3)确立地方自治,正中央地方之权限;(4)慎重外交,保持对等权利。1 908 年 2 月,政闻社本部迁上海。1908 年 8 月,政闻社被清政府查禁。20 【正确答案】 1908 年清政府颁布的宪法性文件。钦定宪法大纲以保障“君上大权”为核心,规定皇帝有颁行法律、召集及解散议院、设官制禄及黜陟百司、统率陆海军及编定军制、宣战议和及订立条约、宣布戒严及发布命令等权力,并总揽司法权。议院立法权和监督权非常有限。臣民的自由权利微不足道并缺乏有效保障。该大纲第一次明确规定了臣民的权利义务,这对于培养近代化的法律意识具有一定的意义。21 【正确答案】 清政
18、府在预备立宪期间设立的地方咨议机关。1908 年,清政府颁布各省谘议局章程及议员选举章程,于 1909 年 10 月在各省正式成立谘议局。谘议局有权议决本省行政兴革事件、预决算、税法、公债等。但决议事项须得到本省督抚同意方能生效,实际上只有建议权,不能监督地方行政。该名词亦写作“ 咨议局”。22 【正确答案】 清政府在预备立宪期间设置的中央咨议机关。1910 年 10 月,资政院正式成立。资政院采取一院制,有议定国家税法、预决算、公债、制定法规等职权,但因议决事项须具奏请旨可否,实际上是清政府御用机关,无任何实权。1912 年 2 月,清帝退位后,资政院解散。23 【正确答案】 清末立宪派组织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历史学 基础 历年 汇编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