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及答案与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历史学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3 及答案与解析一、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 更戍法(浙江大学 2000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2 主户与客户(武汉大学 2003 年中固古代史真题)3 庆历新政(武汉大学 2001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华东师范大学 2013 年历史学基础综合真题)4 青苗法(2010 年历史学统考真题)5 保甲法(华东师范大学 2001 年中国通史真题)6 元丰改制(北京大学 2013 年中国史真题)7 南北面官(2013 年历史学统考真题;南京师范大学 2013 年历史学综合真题)8 头下军州(北京大学 2006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南京大学 201
2、3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9 四时捺钵(延安大学 2011 年中国古代史复试真题)10 猛安谋克制(浙江大学 2001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吉林大学 2013 年历史学基础真题)11 澶渊之盟(武汉大学 2006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12 绍兴和议(陕西师范大学 2012 年中国古代史复试真题)13 隆兴和议(南京大学 2011 年中国古代史复试真题)14 怯薛军(北京大学 1986 年中国史真题)15 大札撒(北京大学 1986 年中国史真题)16 行省制(安徽大学 2012 年中国通史复试真题)17 达鲁花赤(延安大学 2011 年中国古代史复试真题)18 宣政院(2011 年历史学统考真题)19
3、 站赤(兰州大学 2003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20 交子(华东师范大学 2000 年中国通史真题;中国人民大学 2013 年历史学综合真题)21 市舶司(武汉大学 2003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22 会子(湖南师范大学 2012 年中国近现代史加试真题)23 斡脱钱(黑龙江大学 2013 年中国史真题)24 斡脱(华东师范大学 2006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25 朱熹(山西大学 2012 年中国古代史复试真题;西北大学 2013 年专门史真题)26 理学(西北大学 2013 年中国史真题)27 郭守敬(厦门大学 2000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28 授时历(华东师范大学 2003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2
4、9 梦溪笔谈(厦门大学 2001 年古代史中国通史真题)30 马可.波罗(武汉大学 2001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31 内阁(华东师范大学 2002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32 三法司(中国人民大学 2013 年历史学综合真题)33 厂卫(华东师范大学 2002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34 大明律(北京师范大学 1999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35 胡蓝之狱(北京大学 2006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陕西师范大学 2013 年中国史真题)36 靖难之役(厦门大学 1999 年专门史中国通史真题)37 奴儿干都司(武汉大学 2006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38 改土归流(湖南师范大学 2012 年中国史复试真题;云南
5、大学 2013 年历史学综合真题)39 土木之变(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2 年中国史复试真题)40 庚戌之变(南京大学 2011 年中国古代史复试真题)41 一条鞭法(南京大学 1997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南京大学 2013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黑龙江大学 2013 年中国史真题)42 东林党(华东师范大学 1999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43 复社(华东师范大学 2004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44 三饷加派(2008 年历史学统考真题)45 萨尔浒之战(华东师范大学 2001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中山大学 2013 年历史学基础真题)46 南明(中国人民大学 2005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47 三藩之乱
6、(南京大学 2006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48 摊丁入亩(武汉大学 2003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49 文字狱(苏州大学 2013 年中国史专业基础综合真题)50 黄册(南京农业大学 2000 年中国通史真题)历史学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3 答案与解析一、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 【正确答案】 北宋实行的一项军事政策。北宋为了防止军队为将领所独有,以禁军分驻京师与外郡,内外轮换,定期回驻京师,故称更戍法。但将领不随之调动,出现了“兵无常帅,帅无常师” 的局面。此法虽对防止将领专权有利,却削弱了军队战斗力。宋神宗时,罢废更戍法。2 【正确答案】 宋代划分的两种户籍
7、类型。划分的根据是土地占有和赋税承担情况。主户指占有土地并交纳赋税的人,客户则指无地而耕种地主土地的佃户。主户按照土地的多少,分成五等:一二等户土地田亩多。又称上户;三等户称中户;四五等户田地产业少,称下户,徭役不分主、客户,一律承担。3 【正确答案】 宋仁宗庆历年间由范仲淹主持的政治改革。宋仁宗时,政治和社会危机日益严重。庆历三年(1043 年),范仲淹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向仁宗上答手诏条陈十事疏,提出以整顿吏治为主的十项改革方案。仁宗采纳了这一方案,并诏行全国。改革仅一年,范仲淹被贬,改革失败。这次改革虽然失败了,但却为后来的王安石变法揭开了序幕。4 【正确答案】 王安石新法之一。又称“常平
8、法” 或 “常平新法”。各地方政府于每年正月和五月两次贷钱谷给农村主户,按户等高低规定借贷数目。借贷期限为半年,取息二分。当时民间的利息很高,一年以五分为常,甚至有超过二倍到三倍的。此法旨在抑制兼并之家的高利贷盘剥,维持农民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政府也因此获得利息收入。5 【正确答案】 北宋王安石变法之一。熙宁三年(1070 年),司农寺制定畿县保甲条例颁行,规定十家为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凡家有两丁以上者,出一人做保丁;农闲时保丁聚集,练习武艺;平时夜间轮流派保丁值班巡查,维持治安。其目的是逐步实现民兵制与募兵制相结合,以民兵取代冗兵,增强各地的武装力量。哲宗元韦占年间被废除。
9、6 【正确答案】 北宋神宗元丰年间的官制改革。宋初名为沿袭唐代中央官制,但官称与实际职务脱离,实行差遣制度,造成机构重叠、官员冗滥。从元丰三年(1080)开始,宋神宗着手改革官制,史称“ 元丰改制” 。主要内容有:置详定官制所,制定寄禄格,确定官员俸禄及升降品级标准;改革铨选制度;仿唐六典所载官制,颁三省、枢密院、六曹条制,依新制任命三省长官实行新官制。元丰改制,基本上只限于中央机构,而且许多地方不彻底,但与宋初比较,原有的机构体系做了一定的整顿、调整,并且确立起一套较为集中统一的行政体系,职司也趋于归位。这一体系基本沿用到宋亡。7 【正确答案】 辽代的中央官制。辽建国后,按照“以国法治契丹,
10、以汉制治汉人”的原则,对契丹和汉人实行南北分治。治理汉人的官署位于皇帝行宫的南面,故称南面官,其设置按照唐制,设三省六部,官吏亦多用汉人。治理契丹的官署位于皇帝行宫的北面,故称北面官,官员主要由契丹贵族担任,地位较南面官高,管理宫账、部族、属国之事。南北面官制有利于皇帝集权及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8 【正确答案】 辽代地方行政制度之一。辽代的地方行政制度以部族制和州县制双轨分治。除此之外,还有头下军州,是由辽的宗室、大臣、外戚和所属部族首领中立有战功者,以其所分得或所俘获的人口为主体建立的地方行政单位。头下军州的刺史由中央任免,其他官吏则由头下主自行委派。头下军州的赋税除酒税和一半田租交纳辽政府
11、外,其余全归头下主。9 【正确答案】 辽代的政治制度之一。每年春夏秋冬四季,辽朝皇帝都要到各地巡视和从事渔猎活动。所谓“捺钵” ,就是辽朝皇帝在渔猎之地所设的行帐,皇帝出猎时,朝中官员随行,在捺钵与南北面大臣商议国事。10 【正确答案】 金朝在女真族内部实行的军事和行政合一的制度。随着金政权的建立,猛安谋克又演变为军政合一的地方行政组织。金太祖时,统一规定三百户为一谋克,谋克即百夫长;十谋克为一猛安,猛安即千夫长。猛安、谋克既是行政长官,又是军事首领。金熙宗统一全国行政区划时,仍保留猛安谋克作为女真地方的地区政权组织形式,使之成为军事、经济、行政三位一体的封建化基层组织。11 【正确答案】 1
12、004 年宋辽签订的停战议和盟约。景德元年(1004 年),辽大军围攻定州,宋真宗在宰相寇准的建议下,率军亲征。双方在澶州对峙,宋军射杀辽军统帅,辽有意退兵,于是双方议和:宋辽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给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辽边境以白沟河为界。澶渊之盟后,宋辽两国进入和平相处的时期,双方维持了长期和平。12 【正确答案】 1141 年南宋与金签订的停战合约。顺昌大捷后,南宋准备与金议和。绍兴十一年(1141 年),宋金签订和议,主要内容有:南宋向金称臣;皇帝由金册封;宋每年向金输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以淮河至大散关为两国分界线。此约是在两国力量大致相当的形势下签订的,此后双方基本上维持了
13、比较稳定的对峙局面。13 【正确答案】 1164 年宋金之间重订的和约。宋孝宗隆兴元年,张浚主持北伐,却遭到符离之战的失败。隆兴二年(1164 年),宋金和谈,重新订立和约。和约规定:南宋对金不再称臣,改为侄叔关系;宋、金之间仍维持绍兴和议后的疆界;宋每年给金的银绢南各 25 万两、匹,减为各 20 万两、匹;宋割商、秦两州给金;金同逃到南宋的人员不再追回。隆兴和议后宋金之间四十年未发生大的战争。14 【正确答案】 成吉思汗组建的一支禁卫军。成吉思汗称汗后,挑选一万精壮组成怯薛军,由他直接指挥,驻扎在他的殿帐周围,分为四班,由四个亲信的那可儿任怯薛长,每三日轮流值班。怯薛军是蒙古军的精锐,也是
14、加强对地方控制的主要武装力最。15 【正确答案】 1225 年成吉思汗颁布的法令。札撒在蒙古语里意为“命令” ,即古代蒙古部落首领对众人发布的命令。1225 年,成吉思汗将历来的训令、札撒和习惯都加以汇总,下令颁布了大札撒,内容主要是保护游牧经济和社会秩序。大札撒的特点是刑罚残酷,死刑很多,保留着很多的原始习惯。16 【正确答案】 元代地方最高行政区划。初为元中央最高行政机构中书省的派出机构。主要内容:除京师及附近地区直隶中书省外,全国设岭北、辽阳、甘肃、云南、河南、湖广、江浙、四川、江西、陕西等十大行省;辖区辽阔,军政合一;置丞相、平章等官总领该地区事务;下设路、府、州、县。行省制度有效巩同
15、了元朝的大一统,是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也是省制的开端。17 【正确答案】 元代地方各级政府机构的行政长官。达鲁花赤为蒙古语的音译,其意为镇守者。元代在路州府县都设有达鲁花赤,作为最高的监临长官,例由蒙古人充当,掌握最后裁定的大权,位于同级其他官员之上,从而加强了蒙古贵族对地方的控制。18 【正确答案】 元代掌管全国佛教及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的中央机构。1264 年忽必烈始置,初名总制院。1288 年因所统藏族地区军民财赋事关重要,改称宣政院,院使升正一品。宣政院设于大都,在西藏境内设宣慰司。遇地方有事,设行宣政院驻地方处理;重大军事,则由宣政院与枢密院合议处理。宣政院是中央政府最早设置的管
16、理西藏地区的行政机构。19 【正确答案】 元朝政府在全国设置的驿站。站赤,蒙古语,意为管理驿站的人。中原地区的驿站由兵部管辖,蒙古地区的驿站由通政院管辖。站赤分为陆站和水站,据元史兵志记载,全国共有站赤一千四百处。元代是我国古代驿站最发达的时期,驿站的普遍设置,加强了全国的政治联系,也便利了全国的交通。20 【正确答案】 北宋时流通于四川的纸币。宋朝的铁币不利于流通,宋真宗时,在政府的许可下,成都十六家富户主持印造了纸币,代替铁钱在四川市场上流通,是为交子。仁宗时,交子收归官办,设立本钱,定期限额发行,仍在四川发行使用。徽宗时,该交子为钱引,扩大流通领域,且不具备本钱,引起通货膨胀,成为社会问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历史学 基础 历年 汇编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