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江苏兴化楚天、文昌、文正三校初三第一次联考语文卷(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江苏兴化楚天、文昌、文正三校初三第一次联考语文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江苏兴化楚天、文昌、文正三校初三第一次联考语文卷(带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江苏兴化楚天、文昌、文正三校初三第一次联考语文卷(带解析) 选择题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 雪,一片片 ,一朵朵,逐渐 chu m起来,深情地飘落,它白得那么 t tu晶莹,那样的千般妩媚,万般柔情。 答案:稠密 剔透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母亲有点迟疑不决,她怕花钱;但是两个姐姐赞成。 B如果说泰山的旭日东升是庄严神圣的话,那么黄山日出则是无比的瑰丽、壮观、辉煌! C说什么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我却道 “山不在名,有泉则灵。 ” D云就像天气的 “招牌 ”,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答案: C 下列划线的成语
2、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这幅画饱含诗情,使人 浮想联翩 ,神游画外,得到美的享受。 B在新农村建设中,广大农民对学习科学技术的渴望 与日俱增 。 C看到没有考好的成绩单,她 无精打采 ,不知该怎么面对父母。 D王老师批改完试卷, 郑重其事 的发给了同学们。 答案: D 现代文阅读 阅读曾业桃的父亲的自行车一文,完成文后题目。( 20分) 那次回老家,父亲说自行车丢了。 “唉,真倒霉,到菜场买菜,一转头自行车就没了。 ”“丢就丢了,再买一辆,又不值多少钱。 ”我对父亲说。 A父亲没有吭声,只是神情沮丧,仿佛多年前和我赶集走散的光景 。 记忆里 ,父亲的自行车是在我五六岁时买的。那时 ,父
3、亲在镇上的供销社上班,母亲在乡下务农。父亲为了方便回家干农活和照看我们,花费半年的工资买了辆凤凰牌自行车。 有了自行车,我和一起出生的弟弟就有了期盼。日之夕矣,我们坐在门槛上焦急地等待父亲。 B当我们听到隐隐的铃声,便赛跑一般穿过那打谷场,跨过小桥,朝竹林那边的石子路冲 去 。我们赛跑的原因只是为了能坐在前面的单杠上按铃铛。自然我总是比弟弟跑得快。等到我兴奋地把铃铛按得叮当直响时,弟弟往往才气喘吁吁地赶到。父亲像先前抱我一样把弟弟抱上后座,乐呵呵地推着我们回家。 最快乐的等待在节日里,因为父亲的自行车上比往常多了月饼、糖果之类的东西,它们是那时最美昧的食品。铃声还没有响,我和弟弟就已经翘首以待
4、。我们一边等待,一边讨论,一边想像自行车满载而归的情形。等待的时光快乐而漫长。或许是单位加班的缘故,或许是我们心情焦急的缘故,父亲在节日里似乎总回来得晚些。太阳快要落山了,父亲尚未归来 。 C“爸爸回不回来呀 ”弟弟担心地问。 “怎么不回来,你听,铃声。 ”铃声并没有响,我只是哄他。 “好像有。 ”弟弟侧耳倾听,但很快又失望了。 记忆里,总是在我们略略失望时,铃声乍起。于是,我们又赛跑着上路,不过,这时的我们不是争坐前面,而是争提食品。父亲取下食品,每人手里放一些。我们小心翼翼地往家提,生怕有半点闪失。 记忆里也有不快乐的时光。我和弟弟常常同时生病,而且常常在夜晚。等到忙碌一天的父亲准备休息时
5、,我们便开始发烧。为什么我们的病总在晚上发作?我很不明白。我只记得,父亲把我们一前一后放在车上,急匆匆地 往镇卫生院赶,父亲要推六七里路才能到达。 有时。月光如水,静静地铺在父亲的背上和自行车的单杠上,显得那么温馨;有时,满天星辰,每一个亮晶晶的星星都在向我们眨眼,似乎是责备我们又惹父亲劳神:有时,夜黑似漆,父亲和自行车在黑暗中一步一步艰难地摸索,而我们常常就在自行车上睡着了。 轮到我们上学,父亲的自行车便成了我、弟弟还有二哥的公交车。父亲便请会木工手艺的二叔在车的后座上加了一块结实的木板。我和二哥坐在后面,弟弟则坐前面。 D父亲骑得十分费劲,数九寒冬都会累得满头大汗。若逢雨天,他骑得更吃力,
6、汗水和雨水混在一起, 分不出哪是汗水哪是雨水 。但无论天气如何,父亲都坚持把我们按时送到学校,从未让我们迟到。 父亲黯然的神情让我想起过去,也许父亲和我一样并不在乎买自行车的钱,在乎的只是逝去的艰难岁月,而我更多了一份对父爱的深深谢意。 【小题 1】文章围绕 “父亲的自行车 ”写了哪四个场景?根据提示简要概括。( 4分) 平日里: _ 节日里: _ 生病时: _ 上学时: _ 【小题 2】批注是精读文章时常用的一种方法,即从内容、写法、语言、结构等方面给文章加上批语。请从文中 A、 B、 C、 D 处任选两处,自选角度作批注。( 6分) 我选( )处,批注: _ 我选( )处,批注: _ 【小
7、题 3】第 段划波浪线部分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 6分) 【小题 4】文章以 “父亲的自行车 ”为题有什么作用?( 4分) 答案: 【小题 1】 “我 ”和弟弟赛跑争位的欢快情景; “我 ”和弟弟翘首以待争提食品的情形; 父亲夜晚送儿治病的温馨情境; 父亲风雨无阻送儿上学的艰辛之景。(每点 1分, ,意对即可, 4分) 【小题 1】示例: A处: 运用神态描写。 “没有吭声 ”神情沮丧 ”细腻地描摹出父亲丢失自行车后伤心的样子。 巧设悬念引出与丢失自行车相关的往事,同时与文章 的结尾照应。 把丢失自行车与 “我 ”当年走散光景巧妙地进行类比,表现出父亲对自行车的珍爱之情。 B处: 运用动作描
8、写。 “穿过 ”“跨过 ”“冲去 ”等连贯动词生动准确地表现 “我 ”与弟弟的喜悦之情。 “当 便 ” 句式,写出 “我 ”与弟弟反应速度之快,体现其等待心情之切。 C处: 运用语言描写, “爸爸回不回来呀 7”“好像有 ”细腻传神地写出弟弟盼望父亲归来的情景。 “侧耳倾听 ”、 ”失望 ”等细节描写,生动传神地表现弟弟焦急等待父亲归来时可爱的样子。 D处: “累得满头大汗 ”“汗水和雨水混在一起 ”肖像(细节)描写,具体写出送孩 子子们上学的艰辛,折射出深沉的父爱。 以 “数九寒冬 ”和 “雨天 ”为典型环境,突出父亲的艰难与不易。 【小题 1】 点明了父亲送儿治病的时间; 通过不同时期(夜
9、晚)的景物,渲染了温馨的气氛。 突出父亲送孩子上医院的艰辛,表现父爱的主题; 景物描写被赋予了情感,形象生动,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每点 2分,写出 3点,意对即可 ,6分) 【小题 1】 构成行文线索,串起父子生活情境的点点滴滴。 寓情于物,再现父亲对儿女的挚爱之情; 寄托了作者对父亲的感激之情,意蕴丰厚独特。(每点 2分,写出 2点,意对即可) 【小题 1】本题考查 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文章的 37 段的内容就心烦概括即可。 【小题 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语句的能力。围绕文中的 “我、父亲 ”等人物一些描写方法以及一些细节描写来给划线句子作批注即可。 【小题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景物
10、描写的作用的能力。围绕 “父亲的形象 ”来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既可。 【小题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作用的能力。从线索、文章主题的表达着两个角度来分析标题的作用既可。 阅读赵燮的磨难一文,完成文后题目。( 10分) 磨难有如一种锻炼,一方面消耗了大量体能,一方面却又强身健骨。 对待磨难有两种 态度,一种是主动迎接,一种是被动承受。古时的斯巴达青年,迫于风俗的压力,每年都要在神坛上承受笞刑,以增强忍受磨难的耐力,这同时具有主动和被动的两种因素。 主动迎接磨难的人,在忍受磨难的痛苦时,内心多是坦然的,磨难使他好像刀剑磨出锋芒;被动承受磨难的人,在为磨难所煎熬时,内心多充满惶惑,磨难使他仿佛卵石
11、愈见圆滑。 过多的磨难,对于一个英雄来说,或许是件幸事,诚孟子所言: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却无论如 何是一种不幸,中国的近代史已把这一点昭示得清清楚楚。古人言:多难兴邦。这只是一种狭义上的真理,而不是广义上的真理。英国作家希尔顿在他的小说失去地平线中,虚构了一个地名 香格里拉。后人多把香格里拉喻为世外桃源。 遗憾的是,人们命运中的香格里拉总成虚幻,而生命中坦塔罗斯式的磨难却是百分之百的真实。 就人生而言,总是从平坦中获得的教益少,从磨难中获得的教益多;从平坦中获得的教益浅,从磨难中获
12、得的教益深 因此,若想做一个非常平凡的人,则是磨难少一些更好;若想做一个出类拔萃的人,则不妨多经历些磨难。 人 的容颜往往和磨难成反比,人的魅力往往和磨难成正比。 磨难能使人优秀。如果既想成为优秀,又想远避磨难,这样的事情几乎是极少可能发生的。 【小题 1】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_。( 3分) 【小题 2】文章第 自然段采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请就其中的一种,简要分析其作用。( 4分 【小题 3】在历史和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因经受磨难而获得成功。请为上文补充一个这样的实例。 答案: 【小题 1】磨难能使人成为出类拔萃的人。(大意相同即可, 3分) 【小题 1】对比论 证、比喻论证( 2分)示例一:
13、对比论证:将 “主动迎接磨难的人 ”和 “被动承受磨难的人 ”的内心感受和性情变化对比,证明对待磨难的态度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同。( 2分)示例二:比喻论证: “主动迎接磨难的人,在忍受磨难的痛苦时,内心多是坦然的,磨难使他好像刀剑磨出锋芒 ”,形象生动的论述了主动接受磨难的意义,磨难能使人光芒四射,锐意进取。或是 “被动承受磨难的人,在为磨难所煎熬时,内心多充满惶惑,磨难使他仿佛卵石愈见圆滑。 ”形象生动的的论述了 【小题 1】示例一:史学家司马迁遭受宫刑,狱中完成史书巨著史记;示例二:越王勾 践卧薪尝胆,最后实现了洗辱复国的志愿。( 3分) 【小题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中心论点的能力。
14、分析文章的中心论点,可以从标题、开头、结尾等角度去思考,有时也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比如本文的中心论点,就是围绕文章的内容 “磨难 ”这一主要内容来概括。 【小题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议论文论证方法以及作用的能力。先根据划线句子 “主动接受磨难与被动接受磨难 ”以及 “磨难使他好像刀剑磨出锋芒 ”“ 磨难使他仿佛卵石愈见圆滑 ”的内容确定论证方法为 “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然后根据文章的中心论点 “磨难能使人成为出类拔 萃的人 ”来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 【小题 1】本题考查学生补写论据的能力。补写的论据主要能体现 “主动接受磨难最终获取成功的事例 “即可。 阅读钓鱼岛一文,完
15、成文后题目。 (10分 ) 钓鱼岛又称钓鱼台、钓鱼台群岛、钓鱼台列岛 (日本称其为 “尖阁列岛 ”),位于中国东海大陆架的东部边缘,在地质结构上是台湾北部近海的观音山、大屯山等海岸山脉延伸入东海后的突出部分,为台湾岛的附属岛屿。钓鱼诸岛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大北小岛、大南小岛和飞濑岛等 8个无人岛礁组成,总面积约 6.344平方公里。钓鱼诸岛周围的海域面积约为 17万平方公里,相当于 5个台湾本岛面积。 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渔业资源十分丰富,年可捕量达 15万吨 ,自古以来 ,就是中国东海的一个渔场 。在钓鱼岛与东南方的北小岛、南小岛之间,有一条宽达 l000多米的 “蛇岛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江苏 兴化 楚天 文昌 文正三校 初三 第一次 联考 语文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