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河南省郑州市四十八中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届河南省郑州市四十八中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届河南省郑州市四十八中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届河南省郑州市四十八中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其他 综合性学习。 (5分 ) 微笑着面对生活:一位哲人曾说过: “不仅会在欢乐时微笑,也要学会在困难时微笑。 ”现在班上将要举行以 “微笑着面对生活 ”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小题 1】为营造活动氛围,请你拟一条简洁优美、富有感染力的标语。( 1分) 【小题 2】作为参赛者,你将在演讲中列举名人笑对失败的事例。请你列举一例。( 2分) 【小题 3】在演讲会上,一位同学引用了巴尔扎克的一句名言: “苦难对于天才是块垫脚石,对能干的人是财富,对弱者是万丈深渊。 ”假如有的同学不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你该如何
2、解释?( 2分) 答案:【小题 1】 “微笑着面对生活,乐观欢度人生 ” 【小题 2】欧阳修官场失意,贬到滁州,寄情山水,与民同乐。 【小题 3】 【小题 1】 试题分析:抓住话题主题 “微笑着面对生活 ”,就以此句为例句用对联的形式再仿写一句,组成标语。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小题 2】 试题分析:抓住题干中 “笑对失败 ”这一关键语, 可从所学课文中选古人中 “笑对失败 ”之例简述。注意不能选陶渊明,陶渊明是自己弃官归隐,不是因失败。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小题 3】 试题分析:抓住 “垫脚石 ”“万丈
3、深渊 ”两个喻体,指出其喻义,一为帮助行走,一为沉没生命。说明同一个东西 “苦难 ”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作用,就看人如何去面对,如何去行动。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下面这段话有两处语病,请在横线上改正( 4分) 通过学习 “三个代表 ”的思想,使县委领导班子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县委书记武实同志带领机关干部深入贫困乡村开展研究和调查。 答案: “使 ”删去 “研究和调查 ”对调 试题分析: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第一句 “通过 使 ”
4、两个介词短语连用,使句子缺少主语;第二句 “研究和调查 ”时间顺序不对。 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选择题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的 ( d)卢 分 ( fn)外 鸿 鹄 ( h )之志 成吉 思 汗 ( hn) B静 谧 ( m) 田 圃 (p)以 数 ( sh)谏故 怒不可 遏 ( ) C 栖 (q)息 羌 (jing)管 白 (pn)洲还看今 朝 (zho) D妖 娆 ( ro)禁 锢 ( g) 襁 ( qing)褓留 滞 (zh)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词词义和形声字中的声旁特点协助判断读音。要注意易错的声韵母,比如 b与 p,
5、j、 q、 x的区别, n、 l的区别, z、 c的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前后鼻音的区别。运用反选排除法,选择容易判断的信息点,有错就排除。 A项 “汗 ”拼音错误, B项 “数 ”拼音错误, C“”拼音错误,故选 D。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计算机尽管是高科技工具,但拥有它并不意味着一切工作都可以 事倍功半 ,一蹴而就。 B十九世纪俄国作家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变色龙,构思新颖, 匠心独运 ,值得一读。 C李东真的 别出心裁 ,制作的航船模型与众不同,令人叫绝。 D任何个人的成绩和人民群众的
6、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 沧海一粟 。 答案: A 试题分析:了解成语,不仅要知道其含义,还要了解其用法和情感色彩, 要根据语境从这三个方面判断正误。 A句中 “事倍功半 ”是指花的工夫大而成效少,错用。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丝缕原驰腊象洗礼润如油膏 B喧响重蹈覆辙怅恨朦朦珑珑 C斟酌恪尽职守貂裘免冠徒跣 D忿恚无与纶比缟素江山社稷 答案: C 试题分析: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词义字义辨析判断。用反选排除法,有错就排除。 A“腊 ”为 “蜡 ”,B“珑 ”为
7、“胧 ”, D“纶 ”为 “伦 ”,故选 C。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 15分) 母亲的心 熬过六岁那年漫长的严冬,我终于从一场大病中清醒了过来。 春日的阳光映着窗外的夹竹桃,投下斑驳的树影,母亲却明显地憔悴了,瘦弱的样子差点让我不敢认,但她的精神状态却很好,仿佛拣回了珍贵的珠宝一般小心地守护着我。 久病初愈的我没胃口,家人总会变着法子哄我吃饭。那一天,我告诉母亲,很想吃螃蟹,却让家人犯了难:在物质条件极差的偏远山村,怎么可能买得到螃蟹呢! 好在爱子心切的母亲自有她的法子,她很快拎着竹篓出去了。我们村子外面有很多纵横交错的溪流,
8、六月天若翻开小溪里一块块大石头,可以找得到螃蟹。可是,在溪水还寒冽的春天,螃蟹躲在岩洞里是翻不到的。 母亲不死心,沿着溪流一路上行,在一块块或大或小的石头下面翻找着。春天的溪水冰凉彻骨,却冻不住她心里涌动的希望。 或许上天也怜惜母亲那深切的舐犊之情吧,在母亲双手肿胀发抖,几近绝望的时候,她终于发现了一只个头肥大的螃蟹,正在一块大石头下面迟缓地爬动着。 母亲的惊喜可想而知,她赶忙迅捷地双手捞起了螃蟹,可是望着手里那 只惶惑无措的螃蟹,母亲的手却止不住颤抖!因为那是一只母蟹,它鼓鼓的肚皮底下正围着无数只细如蚊子的小蟹,有的还爬到了母亲的手背上 母亲思忖了很久,把螃蟹又轻轻地放回了水里,可是刚放下,
9、她又想起什么似的,赶紧再一次捞起了螃蟹,如是者数次。 在那个春寒料峭的日子里,一向坚强能干的母亲想必正面临着她人生中一次重大的选择罢!在抓起与放下的动作的重复间,她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一次又一次的自我交战与折磨。 这个经过,我并没有亲眼看到,是母亲回来后坐在我床头,抚摩着我的额头细细讲给我听的。母亲说,最后一次她干脆咬咬牙, 闭起双眼把螃蟹放进了竹篓,甚至已经带出了十几步路。可是竹篓里那不停的 “沙沙沙 ”的挣扎声,最终还是让她彻底丧失了往家走的勇气,再一次跑回到溪边。放下母蟹的那一刹那,她潸然泪下! 母亲最终是空着手回家的,在那个还带着寒意的春日里,母亲再也没能翻到第二只螃蟹。坐在溪 水中间的
10、石块上,望着那不停地欢快前行的溪流,她止不住放声大哭。母亲擦着眼睛说,她并没有 后悔放了那只母蟹,因为她也是一位母亲,天底下所有母亲的心是一样的。 ( 11)窗外是涌动的暮色,借着昏暗的灯光,我仔细看着母亲不再光洁红润的面孔,心里忽然生出了一 阵与我七岁年龄绝不相称的苍凉。 ( 12)那是多么不幸而又幸运的一只螃蟹啊,它碰上的恰好是一位母亲,这世上也只有母亲才能最懂得做母亲的心罢! 【小题 1】文章以螃蟹为线索讲述了个动人的故事。请依提示,在括号中补全 段的主要情节( 3分)。 “我 ”想吃螃蟹 ( 1 ) ( 2 ) 母亲捞起螃蟹 ( 3 ) 【小题 2】阅读文章 段,说说母亲冒着春寒去找螃
11、蟹的原因有哪些?( 3分) 【小题 3】第 段画线句子中一系列动作描写有什么作用?( 3分) 【小题 4】阅读第 段,联系上下文,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4分) ( 1) “母亲说,最后一次她干脆咬咬牙,闭起双眼把螃蟹放进了竹篓。甚至已经带出了十几步路。 ”母亲为什么 “咬咬牙 ”?又为什么 “闭起双眼 ”? ( 2) “可是竹篓里那不停的 沙沙沙 的挣扎声,最终还是让她彻底丧失了往家走的勇气,再一次跑回到溪边。 ”母亲为什么 “再一次跑回到溪边 ”? 【小题 5】文章题目 “母亲的心 ”有哪两层含义?( 2分) 答案:【小题 1】 (3分 )(1)母亲翻找螃蟹 (2)母亲发现螃蟹 (3)母亲放
12、下螃蟹 【小题 2】 (3分 )久病初愈的 “我 ”想吃螃蟹;物质条件很差又偏远的山村买不到螃蟹;母亲爱子心切。 【小题 3】 (3分 )表现了母亲既想满足孩子吃螃蟹的愿望,又不忍心捉走母蟹的矛盾心理;为后文母亲放了母蟹作铺垫;表现了母亲的善良。 【小题 4】 (4分 )(1)“咬牙 ”是因为母亲做出带走螃蟹的决定非常艰难: “闭眼 ”是因为母亲不忍看自己亲手将母蟹捉走的情景。 (2)母蟹挣扎的 “沙沙沙 ”的声音,加重了母亲心中的负罪感,使她后悔带走了母蟹,于是急于送回。 【小题 5】( 2分)一是母亲的爱子之心;二是母亲对天下所有母亲爱子情怀的理解、体谅之心。 【小题 1】 试题分析:概括
13、文章内容,主要的方法是 “压缩 ”情节,找到主要人物及其主要的事件,用 简洁的语言根据其内容。依据题中提到的线索,梳理人物的行为表现,抓住文章中的主要信息,从 “人物 ”“事件 ”两个信息点上概括,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第三段有明确的文字信息,直接引用作答即可。久病初愈的我没胃口,家人总会变着法子哄我吃饭。那一天,我告诉母亲,很想吃螃蟹。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此题要结合文中 “我要吃螃蟹 ”“母亲最终放了螃蟹 ”等有关情节来回答,从母亲矛盾的心理来分析母亲慈爱善良的形
14、象 。 考点:分析作品描写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首先要点明这是人物的神态动作描写,然后要说明这些描写表现了母亲即爱儿子又有母性本能的善良这种复杂的心理活动。 考点:分析作品描写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5】 试题分析:根据文中情节内容,从母亲既想满足孩子吃螃蟹的愿望,又不忍心捉走母蟹的心理体会理解 “母亲的心 ”的含义,就是针对自己的孩子,是一作为人之母对母蟹的体谅。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 B。 阅读下面文章。( 10分) 每一棵草都会开花 去乡下,跟母亲一起到草地里去。惊奇的发现,一种叫牛耳朵的草,开了细小的黄花。那些小
15、小的花,羞涩地藏在叶间,不细看,还真看不出。我说,怎么草也开花?母亲笑着扫过来一眼,淡淡 说,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愣住,细想,还真是这样。蒲公英开花是众所周知的。开成白白的绒球球,轻轻一吹,满天飞花。狗尾巴草开的花,就像一条狗尾巴,若成片,是再美不过的风景。蒿子开花,是大团大团的 就没见过不开花的草。 曾教过一个学生,很不出众的一个孩子,皮肤黑黑的,还有些耳聋。因不怎么听见声音,他总是竭力张着他的耳朵,微向前伸了头,作 出努力倾听的样子。这样的孩子,成绩自然好不了,所有的学科竞赛,譬如物理竞赛,化学竞赛,他都是被忽略的一个。甚至学期大考时,他的分数,也不被记入班级总分。所有人都把他当成残疾,
16、可有,可无。 他的父亲,一个皮肤同样黝黑的中年人。常到学校来看他,站在教室外,他回头看看窗外的父亲。也不出去,只送出一个笑容。 A那笑容真是灿烂。盛开的野菊花般的,有大把阳光气息在里头。我好奇他绽放出那样的笑容。问他,为什么不出去跟父亲说话。他回我,爸爸知道我很努力的。我轻轻叹一口气,在心里,有些感动,又有些伤感。并不认为他,可以改变自 己什么。 学期要结束的时候,学校组织学生手工竞赛,是要到省里夺奖的。这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平时的劳技课,都被充公上了语文、数学,学生们的手工水平,实在有限,收上去的作品很令人失望。这时,却爆出冷门,有孩子送去手工泥娃娃一组,十个。每个泥娃娃都各具情态,或嬉笑,或
17、遐想。活泼、纯真、美好,让人惊叹。作品报上省里去,顺利夺得特等奖。全省的特等奖,只设了一名,其轰动效应,可想而知。 学校开大会表彰这个做出泥娃娃的孩子。热烈的掌声中,走上台的,竟然是黑黑的他 那个耳聋的孩子。或许是第一次站到这样的台上,他神情很是 局促不安,只是低了头,羞涩地笑。让他谈获奖体会,他 嗫嚅 半天,说,我想,只要我努力,我总会做成一件事的。 B刹那间,台下一片静,静得阳光掉落的声音都能听得见。 从此面对学生,我再不敢轻易看轻他们中任何一个。他们就如同乡间的那些草们,每棵草都有每棵草的花期,哪怕是最不起眼的牛耳朵,也会开黄的花,藏在叶间,开得细小而执着。 【小题 1】结合语境,理解第
18、 段中加点的 “嗫嚅 ”一词。( 2分) 【小题 2】从 A、 B两句中任选一句进行赏析。( 2分) 【小题 3】标题 “每一棵草都会开花 ”有什么含义。( 2分) 【小题 4】最后一段在全 文中有什么作用。( 2分) 【小题 5】你认为文中那位 “做出泥娃娃的孩子 ”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2 分) 答案:【小题 1】 “嗫嚅 ”在这里是想说而又说不出的意思。是动作神态描写,也是一个细节描写。表现了主人公的窘迫、紧张。 【小题 2】 A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祛,表现了小男孩尽管貌不惊人、技不出众,但他有着健康、乐观、向上的心态。为下文小男孩的成功做了铺垫。 B处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以 “阳光掉
19、落在地上的声音 ”衬托环境的安静。说明小男孩的话引起了大家的深思,也解密了小男孩之所以成功的原因。 【小题 3】标题形象生动,含有比 喻意义,生动地说明了只要努力,每个人都可以成功的道理。 【小题 4】总结全文,照应开头,揭示主旨,深化主题。 【小题 5】首先是他没有自卑,没有自暴自弃。其次选定了一个更适合他自己的目标,默默的努力。 【小题 1】 试题分析:首先解译 “嗫嚅 ”一词的本义,再根据 “耳聋的孩子 ”当时的处境来理解该词所表现的孩子行为、心理的特点。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赏析句子,要根据句子的内容和表达方面从运用的写作手法、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河南省 郑州市 四十八 九年级 学期 第一次 月考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