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云南省大理地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年云南省大理地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年云南省大理地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年云南省大理地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给下面的文段中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其实就这样简单,有时候一句问候、一声招呼就足以使对方 聆 ( )听和感受到安 wi( )。真诚的声音能 叩 ( )响人的心 fi( ),永远温暖着人心。 A ln慰 ku扉 B ln慰 ku扉 C ln慰 ku扉 D ln慰 ku扉 答案: B 试题分析:读准声韵母和标调,根据语境判断用词,音义结合判断答案:。做选择题,可用反选排除法,将明确错误的项先排除,缩小判断的范围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2、。 在下列句子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登上这气势恢宏的小湾大坝,触摸它伟岸的躯体,聆听它沉雷般的心跳,问苍茫大海,有哪一条江河 了如此深厚的文化?有哪一条大坝能 如此众多的智慧?有那一座建筑能 如此壮观的崇高?有哪一项工程能 如此伟大的传奇? A凝聚 积淀 写满 见证 B见证 写满 积淀 凝聚 C写满 见证 凝聚 积淀 D积淀 凝聚 见证 写满 答案: D 试题分析:了解词义,根据语境选判断词语,按照以易为先的原则,运用排除法,依次判断各项中的词语,有错即排除。比如 C项第一词 “写满 ”错误明确,首先排除。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面这段
3、话中,加点词语使用 不恰当 的一项是 细节来自观察,真知出于实践,语感源于积累。唯有深入细致地观察, 苦心孤诣 A地实践, 持之以恒 B地积累,才能妙笔生花 C,才能用少数几个句子把人物描写得 栩栩如生 D,活灵活现。 答案: A 试题分析:成语的使用要注意三点,一是意义,二是情感色彩,三是适用语境。先了解句子的意思,再从三个方面判断成语的含义。 A句中 “苦心孤诣 ”的意思是用心良苦 ,造诣极其深,表达是的 “结果 ”,不是行为状态,不适合修饰行为词“实践 ”。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李琳生日那天收到了许多朋友送来的礼物。 B通过
4、 “道德教育 ”培训,使同学们的道德素质有了很大的提升。 C练武术跟练舞蹈,完全是截然不同的。 D 6月 14日是 “世界献血日 ”,当天的时报报道了一些义务献血者的动人事迹。 答案: D 试题分析: A句 “许多朋友送来的礼物 ”有岐义, “许多朋友 ”还是 “许多礼物 ”不明;B 句 “通过 ”与 “使 ”连用使句子缺乏主语; C 句 “截然不同 ”已经含有 “完全 ”的意思,重复罗嗦。排除此三项,故 D对。 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前面走着一位二十三、四岁的姑娘。 B多美啊!江南的春天。 C “行喽, ”小陈停了一会说, “叫我
5、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 D鲁迅是喜欢百草园呢?还是 喜欢三味书屋? 答案: C 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判断标点符号的正误。A句中顿号不必用, “二十三 ”与 “四 ”不能并列; B句感叹号应该在 “春天 ”之后,这是一句话; D句中第一个问号应是逗号, “是 还是 ” 是一整句。 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向生命鞠躬 张强 早就想带儿子爬一次山。这和锻炼身体无关,而是想让他尽早知道世界不仅仅是由电视、高楼以及汽车这些人造的东西构成的。只是这一想法的实现已是儿子两岁半时的初冬季节。 初冬的山上满目萧瑟。刈剩的麦 茬已经黄中带黑,本就
6、稀拉的树木因枯叶的飘落更显孤单,黄土地少了绿色的润泽了无生气。因此,当儿子发现了一只蚂蚱并指给我看时,我也感到十分惊讶。我想,这恐怕是山上唯一还倔强活着的蚂蚱了。 我蹑手蹑脚地靠近,它发现有人,蹦了一下,但显然已经很衰老,才蹦出去不到一米。我张开双手,迅疾扑过去将它罩住,然后将手指裂开一条缝,捏着它的翅膀将它活捉了。 我觉得就这样交给儿子,会被它挣脱,于是拔了一根干草,将细而光的草杆从它身体的末端捅进,再从它的嘴里捅出 小时候我们抓蚂蚱,为防止其逃跑都是这样做的,有时一根草杆上要穿 六七只蚂蚱。蚂蚱的嘴里滴出淡绿的液体,那是它的血。 我将蚂蚱交给儿子,告诉他: “这叫蚂蚱,专吃庄稼,是害虫。
7、”儿子似懂非懂地点头,握住草杆,将蚂蚱盯了半天,然后又继续低头用树枝专心致志地刨土。儿子还没有益虫、害虫的概念,在他眼里一切都很新鲜。 “跑了!跑了! ”儿子忽然急切地叫起来。我扭头看见儿子只握着一根光秃秃的草杆,上面的蚂蚱已不翼而飞。我连忙跟儿子四处找。其实蚂蚱并未逃出多远,它只是在地上艰难地爬,间或无力地跳一下,因此我轻易地发现了它,再一次将它生擒。我将蚂蚱重先穿回草杆,所不同的是,当儿子又开始 兴致勃勃地刨土时,我没有离开,想看看这小玩意究竟用何种方法逃跑的。 儿子手里握着的草杆不经意间碰到了旁边的一丛枯草,蚂蚱迅速将一根草茎抱住。随着儿子的手抬高,那穿着蚂蚱的草杆渐成弓形,可是蚂蚱死死
8、地抱住草茎。难以想象这如此孱弱受着重创的蚂蚱竟还有这么大的力量! 儿子手一松,它就开始艰难地顺着草茎往上爬。穿出它嘴的草杆在一点一点缩短,退出它的身体的草杆已被它的血染得微绿。 我张大嘴巴,看得出了神。我的心被悲壮的蚂蚱强烈震撼。它所忍受的疼痛我们人类不可能忍受。它的壮举在人世间也不可能发生。 我相信,自己 正在目睹一个奇迹,我想这是并非所有人都有幸目睹的生命的奇迹。等蚂蚱终于将草杆从身体里完全退出后,反而腿一松,从所抱的草茎上滚落到地上。它一定是筋疲力尽了。 儿子手握着草杆再也没有动。原来他和我一样,在呆呆的盯着蚂蚱的一举一动,并为之震惊。 我慢慢站起来,随即向前微微弯腰。儿子以为我又要抓蚂
9、蚱,连忙喊: “别,别,别动它! ”我明白儿子的意思。 但是,儿子大概永远也不会明白我弯腰的意思。我几乎是在下意识地鞠躬,向一个生命、一个顽强的生命鞠躬。 【小题 1】根据全文内容,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 3分 _ _ 。 【小题 2】文章第 段中的自然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2分 _。 【小题 3】这篇小说那几个词最能表现蚂蚱生命力的顽强?文中哪一个细节可以证明?( 2分) 。 【小题 4】在小说中,我对蚂蚱的情感态度是怎样变化的? 3分 _。 【小题 5】小说结尾写道 “我 ”向一只蚂蚱鞠躬,你是怎样理解 “我 ”的这一举动的?3分 _。 【小题 6】在 “我 ”看来,蚂蚱是害虫,
10、专吃庄稼,因此用草杆穿透它的身体给儿子玩。你对 “我的做法是否赞同?为什么? 3分 _。 答案: 【小题 1】困惑于生活在当代优越环境中的儿子不知道艰辛不理解生命的意义的 “我 ” 带他去爬山,用草杆穿透一只蚂蚱身体给儿子玩,蚂蚱不惜流尽鲜血忍着剧痛让草杆刺穿身体也要逃生的毅力让我们感受到震撼,体味到生命的伟大和敬畏。 3分 【小题 2】为后文的情节发展作铺垫,这么冷清的环境突出蚂蚱求生的不易,更加让人震撼 2分 【小题 3】震撼(或:震惊、奇迹),描写蚂蚱拼命求生的坚强毅力时候的细节可以证明。 2分 【小题 4】认为它 是害虫而轻视 难以想象 对蚂蚱求生的毅力感到惊讶 被强烈震撼 鞠躬 3分
11、 【小题 5】鞠躬即是作者对蚂蚱表现出来的坚强毅力的钦佩,也是对蚂蚱的歉意,对生命的敬畏更是对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及生命的代价教育了作者父子的感激。 3分 【小题 6】示例:不完全赞同。首先蚂蚱是害虫,这是人类从自己的角度对它的界定,有其合理性,但是任何生物在世界上都有其生存的权利,也是大自然的一员。因此,不能随随便便地轻视、玩弄甚至伤害某个生命。(言之成理即可) 3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概括故事情节,要把握情节的过程,把情节分成 几段,开端,发展,高潮,结束,把每个情节点串联起来,简要概括即可,顺便说一下表达的主题。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12、】 试题分析:景物描写作用有铺垫情节、衬托人物心情、突出人物形象、表达主题,要具体根据文章来分析,比如本文写蚂蚱的求生,那么第二段的景物描写就与此有关。 考点: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仔细阅读文章,找到文中对蚂蚱求生的细节描写,按要求摘选词语即可。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4】 试 题分析:阅读各段,依次找到描写作者对蚂蚱情感态度和行为的句子,简要概括。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5】 试题分析:联系文中蚂蚱求生的细节描写,体会作者心中的情感,在作者眼里蚂蚱是坚强的。 考点:理
13、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6】 试题分析:读了此文,肯定在情感上受到作者的影响,可从作者的角度,从 “生命 ”的角度去思考,发表感想。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鸟儿为什么歌唱 英国大提琴演奏家哈里森每天都会在小树林练琴,有一天,一只夜莺突然飞来,与他的琴声合奏,接下来,越来越多的夜莺加入其中。 1924年, BBC录下这些人与鸟的二重奏,在广播里播放, 80多年过去了,这段录音成为珍贵的历史研究资料。如今,人们把自然界的鸟儿组成一个交响乐团 键盘手乌鹊、背景音乐红尾雀、鼓手啄木鸟、电吉他苍头燕雀、歌手夜莺 鸟儿为什么歌唱?它们的
14、大脑构造如此小巧,却将如此庞大的一部分用于音乐。让我们进入奇妙的探索之旅。 一只澳大利亚琴鸟歌唱前通常要花好几个星期搭建它的舞台 一个直径约一米的 土堆。园丁雄鸟要花费数个星期建造精巧复杂如同艺术品的窝,而且一定要用蓝色的物品来装饰爱巢,如果找不到蓝色花瓣,它会从数公里外的餐桌上带回蓝色的塑料汤匙。这些举动,其实都是为了最美妙的音乐来临。按照达尔文的物竞天择理论, “鸟男们 ”如此特殊的歌舞只有一个解释 取悦雌性。因为澳大利亚的这片丛林里,是个 “男多女少 ”的卖方市场,琴鸟姑娘每年仅产卵一枚,受荷尔蒙困扰的小伙子们竞争格外激烈。 这一学说得到了科学的印证。科学家研究了从 38000只日本鹌鹑
15、身上提取的大脑样本,然后将其分别放在光线下接受时间长短不一的照射。 他们发现,当春天来临时,鸟儿就开始唱歌是因为春天日照时间比冬天长,在鸟类特殊的大脑细胞与阳光的共同作用下,其体内便开始分泌荷尔蒙。它们用唱歌来吸引异性。 然而,这只是众多解释之一。另一种令人信服的理论指出,鸟儿歌唱是为保卫自己的领地。理论上,这叫 “波盖斯提假说 ”,这个名字出自著名的同名电影,它讲述了一个法国士兵在只有一个人的情况下,通过模仿许多士兵说话声,使得敌人相信堡垒里住满了军团而不是只有一个人,他靠自己的力量保卫了一个堡垒。鸟儿正是用这种方式保卫自己的领地,它们通过模仿其他生物的尖叫有效地赶跑敌人。 还有更多的研究者
16、致力于 “快乐说 ”:鸟儿歌唱就是为了快乐。尽管这一观点还缺乏许多论据 科学还没有发展到能够计算快乐的地步。 理论越来越陷入无序,五花八门。甚至有科学家用诗歌来解释。他分析云雀歌唱的发音、节奏、韵律,得出的结论是:这就是一首捷克斯洛伐克诗歌。结局不难想象:这个鸟类研究科学家最后真的成了诗人。 当然,人们往往更加相信拿着手术刀的科学家。在鸟儿热情的歌唱开始之后,他的大脑被取出,在干冰中冻结,用机器将大脑组织切成只有 10微米厚的切片。“一曲未终 ”的鸟儿换来了最新的发现:只有鸟儿歌唱的时候才 能进行蛋白合成。当一只金丝雀学习一首新歌的时候,它的大脑的顶部会出现新的脑细胞,这跟人类 18岁开始脑细
17、胞将一个接一个地衰老死去的古老教条全然不同。 全世界有将近 100个实验室在研究鸟类的大脑。有的实验室每年要杀死大约2000 只鸟儿。 “它低头唱歌,脑袋就掉下来了。 ”鸟类没有签发同意手术的表格,所以科学家更喜欢用 “牺牲 ”而不是 “杀死 ”来描述鸟儿因科学研究而失去生命的那一刻。他们更愿意信奉:动物就是机器。 如今很多动物保护者质疑这种科学实验伦理。或许正如有人所说:鸟儿是森林的喉舌,它们能告诉我们的比我们所知的 更多。鸟儿为何歌唱?与我们人类歌唱的理由是一样 因为我们能够歌唱。 【小题 1】第 段在文中有什么表达效果?( 2分) 【小题 2】对于 “鸟儿为什么歌唱 ”,文中提出了哪几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云南省 大理 地区 九年级 第一 学期 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